看了看上面的回答,不少确实说得有道理,总结一下回答题主问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其实上面基本都提到了):
1、疾病谱不同。
上面有回答提到的结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实在国内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以大骨节病为例,这个病在我国主要见于东北、陕西、山西等省份,因此在南方的骨科诊室里,很多大夫根本都不会去想“大骨节病”这个诊断(甚至不少大夫因为从没见过而根本都不记得课本上还提过这个病了吧……),但东北、西北甚至北京的骨科医生往往在看到患者籍贯的时候就会开始警惕了——这种思维对于这种相对不常见的疾病时往往是至关重要的。
2、分层诊疗。
我国几乎没有分层就诊这一说。患者们的就诊习惯是但凡有条件能去大医院的绝对不去小医院,所以很多时候是在拿我国三级三甲的水平跟国外的社区医生比……稍微想一想,为了看病从国外专程回国,还能不去找个顶尖三甲的名医看看?要是有谁在社区卫生院没能诊断的病跑到梅奥确诊了,是不是就能说“为毛有些病在国内死活查不出来,一出国就被轻易确诊了”?
3、医患环境。
我国当前的医患环境用钟南山院士的话来说是“剑拔弩张”。国内患者对误诊漏诊几乎是零容忍,因此国内医生在进行诊断时往往养成“完善检查以防漏诊误诊”的习惯。你说一个上腹痛的病人开心电图干嘛?急诊上一百个肚子疼的病人里也出不了一个心梗的,但医生不敢冒这个险:万一是呢(我们还真遇到过心梗表现为上腹痛的甚至牙痛的)?于是常规查心电图,那99个不是心梗的只能陪着把心电图做了。是,这样一来劳民伤财,但诊断水平确实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4、抗生素的用药习惯。
这个其实不算诊断。我国的抗生素滥用是一个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的大问题,但西方某些医生的做法却又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我们就听说本院呼吸科接过一个从英国回来的肺脓肿病人——17岁。在我国,如此年轻又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得肺脓肿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看到有位匿名知友说“人家只是舍不得上抗生素,烧烧就过去了”,那么烧成肺脓肿可也算是先进性的表现?滥用固然不对,但严到该用也不用,是不是恰当?退一步说,人家有些地方发烧确实能批下假来好好歇歇,国内有多少人有这个条件感个冒都能请三天假呢?
5、其实有很多人还忽略了一个叫“病程”的东西……
以某些儿科病毒性传染病为例,这类病很多是以发热咳嗽之类的非特异性症状起病,几个小时乃至几天之后,才开始出现皮疹、疱疹之类的特异性症状。
这种情况在国内不同等级医院之间其实极其常见:小孩发烧,送到当地医院输了一晚上液不见好,父母着急赶紧往省城送,路上随着病情进展疹子出来了——您告诉我一个发烧的和一个发烧伴特征性皮疹的患儿,哪个诊断起来更容易些?但家属只会想“还是省城大夫水平高,看一眼就大体上心里有数了”……
6、孤例不证。
疾病的诊断是一个极其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实同样有很多疾病在国内死活查不出来但到了国外确诊的。然而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既不知道在国内看的什么医院、在国外看的什么医院,也不知这个病的诊断难度多大。我手头没有数据,国内外的诊断准确率如何不敢乱说。不过国内都常见到换一圈医院才能最终确诊的情况,所以题主说的这个现象我相信确实存在,正如反过来的例子必然也不少见。
刚发现Wi-Fi6也搞了两个release,和Wi-Fi 5(即802.11ac)时候的wave 1和wave 2差不多。
对于一般Wi-Fi 6的用户影响不大,Wi-Fi主要的PHY的特性,比如高阶调制之类的在release 1里面已经支持,主要的MAC特性,也就是OFDMA也在release 1里面支持的,包含OFDMA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还有SRP相关的BSS Color,Adaptive-CCA,Dual-NAV之类的,差不多也在release 1里面。所以基本上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主要特性都在release 1里面有了。
至于release 2里面目前看介绍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上行MU-MIMO,这个理论上能够提升不少速率,毕竟支持多用户同时上行接入了。在MU-MIMO的一开始,也就是802.11ac的时代,这个是不支持的。只不过估计落地成本和技术手段限制,所以release 2才放进去。802.11ax协议里面是没有分release 1和release 2的。可能相比MU-MIMO,在Wi-Fi 6里面OFDMA更重要点,而Release 2里面的上行MU-MIMO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价格不用添加或者添加很少,那么估计还是受欢迎的,如果价格过高,那么还是看看吧。至于另外一个就是TWT了,TWT技术是从节能手段来做的,其实个人感觉哎,新的802.11ba标准,即wake-up radio的机制可能更适合802.11的节能,而TWT说实在的,有点复杂,而且其节能模式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基于调度的机制,比如下面一张图可能更好理解些。
左边的就是没有启用TWT的,那么所有的节点虽然工作在节能模式下,但是大家还是要互相争抢,这个争抢过程还是要耗能的。右边的就是TWT,其实就是对于每一个节点对象,其节能的时间点进行了调度,一个节点醒了,然后传输,其他节点这个时候还接着睡。其实总体而言,Wi-Fi 6的MAC和传统Wi-Fi 5以前相比,其实就是一个无序到有序控制的过程。下面这张图今天看的,感觉就很直观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所以实际上TWT看起来还是有效果的,而且属于Wi-Fi 6里面一个主要特性。Release 1版本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做了,只不过兼容性的问题挺多的,这次release 2的版本不知道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就是这些了。
刚发现Wi-Fi6也搞了两个release,和Wi-Fi 5(即802.11ac)时候的wave 1和wave 2差不多。
对于一般Wi-Fi 6的用户影响不大,Wi-Fi主要的PHY的特性,比如高阶调制之类的在release 1里面已经支持,主要的MAC特性,也就是OFDMA也在release 1里面支持的,包含OFDMA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还有SRP相关的BSS Color,Adaptive-CCA,Dual-NAV之类的,差不多也在release 1里面。所以基本上大家所关注的一些主要特性都在release 1里面有了。
至于release 2里面目前看介绍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上行MU-MIMO,这个理论上能够提升不少速率,毕竟支持多用户同时上行接入了。在MU-MIMO的一开始,也就是802.11ac的时代,这个是不支持的。只不过估计落地成本和技术手段限制,所以release 2才放进去。802.11ax协议里面是没有分release 1和release 2的。可能相比MU-MIMO,在Wi-Fi 6里面OFDMA更重要点,而Release 2里面的上行MU-MIMO更多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如果价格不用添加或者添加很少,那么估计还是受欢迎的,如果价格过高,那么还是看看吧。至于另外一个就是TWT了,TWT技术是从节能手段来做的,其实个人感觉哎,新的802.11ba标准,即wake-up radio的机制可能更适合802.11的节能,而TWT说实在的,有点复杂,而且其节能模式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基于调度的机制,比如下面一张图可能更好理解些。
左边的就是没有启用TWT的,那么所有的节点虽然工作在节能模式下,但是大家还是要互相争抢,这个争抢过程还是要耗能的。右边的就是TWT,其实就是对于每一个节点对象,其节能的时间点进行了调度,一个节点醒了,然后传输,其他节点这个时候还接着睡。其实总体而言,Wi-Fi 6的MAC和传统Wi-Fi 5以前相比,其实就是一个无序到有序控制的过程。下面这张图今天看的,感觉就很直观
Ref:CommScope Ruckus的slide所以实际上TWT看起来还是有效果的,而且属于Wi-Fi 6里面一个主要特性。Release 1版本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做了,只不过兼容性的问题挺多的,这次release 2的版本不知道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