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身体从二十五岁就开始走下坡路」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如果是,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sj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生命只是副产品啊,本体其实是“繁衍”。

原始版本是生了下一代后就可以去死了,比如很多虫子。

但是下一代很容易会死掉,那么父母多抚养一阵子罢。于是出现了新策略:亲代寿命延长,增加子代成活率。延长到什么程度呢?子代可以生育为止。

所以就有两个明显的里程碑:性成熟年龄,和2倍性成熟年龄。前者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后者三四十左右。前半段生理机能不断提高,就只是为了繁衍后代,后半段修修补补苟延残喘。而在漫长的历史中,后者就是人类的平均寿命。大自然既残忍又吝啬,不肯浪费一点点资源呢。人过四十,大自然就视同“大件垃圾”了(笑),每多活一天都要有感恩的心哦。

直到某些幸运的变易发生,出现了个别长寿的人类,于是跨代抚养出现了。老祖母理论认为,部落中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有助于抚养后代,并且可以“积累和传递文化知识”,非此不足以诞生文明。直到此时,长寿的效益才真正出现。然后人类社会的平均寿命,才开始慢慢的延长。直到当代科技出现,虎口夺食,硬生生从老天爷那里又抢了三四十年。

所以呢,社会文化无论多么丰富深厚,都只是表层。骨子里的东西,都是数学阿。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相亲费尽心思?为何又会出现几代人六个钱包的故事?为何有些文化里面孩子已成年就会被赶出去独立生活?社会上一切悲喜剧,滚滚红尘、来来往往,费尽心思的故事背后都是“繁衍”在驱动。对繁衍没用的东西,大自然才不肯给一丁点预算呢。




  

相关话题

  现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否并非最优体系? 
  怎样理解混乱度?为什么熵可以表示混乱度? 
  哲学能否复活? 
  为什么其他骨头没有进化出头骨硬度? 
  中医中药学者李青云号称活了 256 岁,这个长寿纪录可信度如何? 
  如何看待国内医学的落后? 
  如何看待韩启德、饶毅、王立铭发起的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有哪些亮点? 
  能否将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作为衡量哪种动物的生命更高等的标准? 
  新型肺炎疫情中医能不能为自己正名?如果中医有效,西医粉们会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酒店吃饭之前用热水烫餐具真的可以杀菌吗? 

前一个讨论
三十岁,研究生毕业的你,现在收入多少?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业余赚钱的途径?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