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网络中"精神资本家"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面很多人有个特点,把自己的境遇或者自己对社会的各种负面理解,统统归咎于资本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这帮人有一个说一个,没人能说出要怎么弄才好,要不就挤出来令人捧腹的天真方案。



这帮人呢,既不了解现在社会运行的法则,也不了解过去社会运行的法则,如果你试图去跟他们讨论,这帮人就帽子扣过来了,说你是精神资本家,这种说不过别人就扣帽子的做法,大家想想什么人最喜欢用呢?



就拿本题来说,“为什么总有一些大概连交税资格都没有的人替这些资本家说话”这是题主的原话,代表了很多嘴上指摘别人“精神资本家”一类人的特点。你看是不是,都2020年了,还有人在用“你交税都没资格”这种话来逞威风,说明有很多人连基本的社会运行法则都还没有了解,就仓皇在网上去怼别人。你不要以为他们只是不懂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等税种的区别和征收方式,实际上他们不懂的东西多了去了。



十几二十年前,油价上涨,若是有人抱怨,就有人出来说油价上涨老百姓又没有损失,损失只是有私家车的那些“有钱人”,如果彼时你站出来和这帮人分析油价上涨对全社会成本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那么按照今时今日知乎的说法,你就是妥妥的“精神资本家”,因为你居然说国家定价的油价太高了,因为你居然用各种歪理邪说来论证油价上升对全社会成本的影响。甚至有人开始问你——你自己有车吗?看,这个连自己的车都没有,还要去替那些有车的“有钱人”辩护……



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十几二十年过去了,网上的相当一群人的水平能有什么提升。依旧还是那些水平,而且因为这帮里面很多可能年纪小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社会转型前后,对旧有的很多东西充满了幻想。这种天真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认为过去的出租车比现在的网约车好,比如认为过去的邮政比现在的快递公司好,比如简单强调过去的工人社会地位和福利而忽视了同时代广大农民的悲惨处境。



还是说一个我反复提到的真实案例,2014年国家出台了62号文,都还不是要加税,而是说把过去各地给企业的税收优惠进行清理,结果如何?各地一头雾水,一筹莫展,面面相觑,竟无语凝噎,无数意见书飞抵京城。最终,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出台的25号文宣告之前的东西全部打住。

如果你要是分析一下这里面的道道,我看又有不少人精神资本家的帽子扣过来了。一些博眼球的流量主又开始用自己想当然的“官商勾结”“错综复杂的利益链”这种自己闭门造车想象的烂苹果来试图收割流量。



这帮人逻辑简单得很,不要问,问就是资本家贪婪,问就是广大人民被剥削,问就是官商勾结,问就是精神资本家,问就是……



你想问富人加税问题,你就是提相关问题,有人不赞同富人加税,你既可以简单点踩,也可以写东西反驳,或者给你支持的其他观点点赞。

这种动不动扣帽子,说别人精神资本家的行为,除了low和蠢,还能是什么呢?



十几二十年前我混凯迪和猫扑的时候,多希望人们能够谈比例而不是举例,能够针对事实和逻辑,而不是针对个人及想法,何曾想,现状是越来越遥远。



user avatar   wu-pei-70-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有什么精神资本家,都是资本家的走狗。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
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鲁迅



“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这段话写的太深刻了。

鲁迅先生的文字,永远不会过时。


user avatar   yi-zhi-hu-2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参观过某个养猪场。看到了很多血腥的事情。怎么赶在一起,怎么走通道,怎么宰,怎么吊起来,怎么劈开,怎么去下水,怎么分割等等细节。最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猪特别激动,也有些猪特别冷静,甚至有几头猪特别像屠宰师傅。倒不像是被宰的猪。他们知道怎么叫一下,怎么拱一下,就可以让整个队伍安静下来,那些激动的猪也会沮丧地安静下来等着排队。我就问老板,这些猪真是人才啊,你会不会留着,这样宰下一波的时候。应该会有很大帮助。老板说不用啊。这种**,在一群猪里面总是有很多。一点不用可惜,利用价值也只有一次。下一波里面自然有类似的猪。 —— @郝培强

我之前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群猪?它们这样干图个啥?它们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懂事嘞?

后来我翻书,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词,我想这一定就是答案了,这个词叫做“感恩”。

原来这是一群懂得感恩的猪,猪场老板给它们猪食吃,带领它们把猪场走向了繁荣富强,它们感恩于老板,不愿意给老板添麻烦,所以借助于自己猪的身份帮忙压制其他族人的躁动,嘿,真他娘的是一群好猪!

又或者,猪场老板平时给它们的猪食比别的猪更多更美味,在这种恩宠下,它们沉沦在幻想中忘记了自己猪的身份,以为自己跟别的猪不一样了,幻想自己或许也能被老板提拔成人,所以卖力表现自己,做成了一些事后甚至还会得意洋洋地望向老板,眼睛里好像在说,老板,看俺干的不错吧,这群臭猪被俺治得服服帖帖的了。

又或者呢,老板每周一都开他个猪厂大会,给这群猪演个讲,训个话,说咱们猪场呢是一个大集体,我们每个猪都应该爱这个集体,不爱咱们厂那就是没有良心哇,加油干,努力干,把咱们猪场发展地更好更大更强,只要你们努力,我保证你们都能吃上最贵的猪食,住上最好的猪舍。如此一来,等到这群猪被送去宰的时候,它们还在想着,大概还是我不够努力吧?

终于把这些猪的心理想明白了,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我心满意足地躺到了床上,早点睡吧,明早周一公司还要开例会呢。



点个关注吧 @一只湖


user avatar   caiju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快递给我把几十斤大米送上来,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资本剥削劳动力的好处

哪怕这份好处很短浅,哪怕长远来看是为了更好的割我的韭菜,但目前,好处就是好处,我得承认

所以,就算我是精资,我也是诚实的精资

做人,要诚实

而题主,你既然讲了基础设施建设…

你拿了别人的好处,你不能不承认啊…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梅西说他可以免费离队,而巴萨说不行,你不能免费,合同的违约金是七亿欧。各执一词的结果就是去打官司。但梅西说巴萨是他深爱的球队,他不愿和球队打官司。

其次,即便打官司,由于巴萨不想梅西离开整个西甲和西班牙都不想他离开,所以无论在西班牙国内打还是体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直接打。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是7亿直接免掉让他免费离队,即便结果偏向球员,最后的判决也可能是各让一步,也就是梅西可以离队,但是不能免费,但不需要7亿,打个折,很有可能3亿左右,近一半还是要的。那所有所谓的有兴趣买家谁愿意掏3亿?考虑到明年有可能就能免费签,那何必今年直接掏3亿?


user avatar   shuang-ya-ma-shuang-liao-ge-zi-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user avatar   wang-yo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分清楚,是成仁取义的汉室儒家,还是尸位素餐的满洲儒家。


user avatar   guo-jia-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年前,有一条流传甚广的短信段子——


讲一老外到上海做生意,十年后,生意赔了几百万,沮丧地决定卖掉上海的房子回国,谁知卖完房子,不仅还清了欠债,竟然还赚了一笔。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存疑,但核心有二:


一是吐槽搞实业不如炒房;
二是道出了各路热钱投资地产,赚开了花。


这个故事到了2016年以后,又衍生出来了“养老移民”的版本:


如,上海某退休老汉自觉还能活个二十年,干脆卖掉上海房子去苏州养老寻快活,在苏州潇洒了十年,腻了,打算去成都继续欢乐,房子一卖,忽然发现赚的钱不仅足够过去十年的花费,还净赚了80万。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金钱八十万”。


这个故事的内核是:


讽刺2016年新一轮的房价上涨。
道出了一线城市居民利用时间差,坐吃二三线发展红利的现象。


这类故事共同描述了一个现象,就是:


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过去二十年来房价一直在涨,以至于让人形成了惯性思维——中国的房价会一直涨、涨、涨下去。

显然,过去二十年的暴涨,不可持续,但什么时候停止?是个问题。如果从明天开始,南阳的房价告别过往二十年的上涨,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首先可以绝对确定的是:南阳房价如果停止上涨,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持有,还是抛售?是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循环:


房价上涨→地价上涨→政府卖地收入提高→提前买房者获利→银行放贷赚到钱→房地产相关行业繁荣,如装修、建材、家电→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


过往的二十年,上述环节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这也是为什么政府无论出台多少政策,都难以压制房价的终极原因。地产,绑架了地方经济,三四线城市,尤其如此。


(来源:《中国家庭财富健康报告2019》)



在中国人的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据了近八成的比例,金融资产配置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从居民的负债占比,也略见一斑。

(长期消费借款,主要是房贷,黄色部分)

据央行2020年数据,中国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如果房价停涨,就意味着在通货膨胀压力下阴跌,也间接意味着之前贷款买房的居民,资产缩水。如果不幸房价下跌,房子持有者未来上涨的预期破灭,很可能会出现退房潮或断供,甚至出现大量个人破产的案例。


二、各行业从房地产撤资


在中国,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地产商是国企,如招商、保利、铁总、华侨城、金茂、中海等。当然,还有一些知名企业,在一些地市也涉足房地产,如丹尼斯、新田在郑州开启“地产+商业”,京东在北京拿地做“电商房地产”、阿里、中石化做相关地产项目等。


这些“外行”,进入房地产,先进入者早已吃到了地产红利,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模式,后来者进入,也无非是想分一杯羹,甚至是开辟新的业务,艰难时刻,寻求“战略转型”。


如果房价停滞,意味着它们投入的资本将毫无预期,这些本来从事传统实体经济的资本大鳄,如果纷纷从房地产行业撤资,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三、借贷困难,房企被迫抛售或破产


任泽平有房价的三大判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其实影响房价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中国的货币总量一直在增多。房价是船,货币是水,在过去二十年说,水涨船高,屡屡应验。


中国二十年来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

M2增速与GDP平均增速比超200%,也就是说,钱的增速一直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多。

(中国M2/GDP增速比值)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2009年,三线城市一碗牛肉面3块钱,到了2018年,就需要7块钱。


经济学家费雪(1911),有一个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交易总量)


M:货币的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量T,是由社会制度、地区偏好所决定,短期内非政策刺激,都会保持相对稳定,所以M(货币量)一旦增多,就意味着P的价格要上涨。(该理论有不少质疑,但也可以作为一个房价的简单参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房子成为了中国家庭抵御货币超发、通胀,实现资产保值的最佳配置,从这个方程式里就可以看出来。


人民币不比美元,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当人民币无法走出去,这么多钱留在国内,总要有流向。如果不让流入房地产,就意味着银行贷款和各种途径的融资,都对房地产关上了大门。那么地产商,尤其是那些囤地待卖的地产商,只有一条路:抛售等死。

四、地方经济面临艰难转型


什么是土地财政,就是地方财源除了转移支付,主要靠卖地。全国的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比率在2019年达到58.35%,对于部分内陆三线城市,这个会更高,一些地方接近90%也不算夸张。

什么是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各行各业逐渐货币化的过程。


举例来说,计划经济制度下,依靠计划调拨的服务和项目,如公费医疗、住房分配、物业服务、教育培训等,在市场化大潮下,都开始有了价格,再加上新出现的行业,如互联网、私家汽车的发展,同样带来了货币需求,就需要政府开动印钞机,印更多的钱。


中国在98年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经济萧条,大陆开放房地产,就是为了创造新的需求,让货币流入到新的房地产市场,牢牢把控。


以南阳开辟地下空间利用为例,就相当于开辟了新的土地市场,地下空间从原来沉默的、难以交易流通的公共资源,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商品。


如果人为将钱流入房地产的闸门关上,就意味着短期内,国内市场一定要寻找到新的洼地,开辟新的行业,创造新的需求。这对任何区域,都是一种倒逼转型。但是转型,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几十年的积累,骤然关上,就意味着切断地方财源。


五、房地产周期被打破


过往的二十年,公众对房地产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房地产有波动周期,热几年,冷几年,有规律。


每当有人言之凿凿地讲房价不会涨,最终总是被打脸。发行的货币没有地方去,地方经济顶不住压力的时候,就会有各种理由,放开房地产市场。如,首付比例降低,首付分期,利率下调,降低购房门槛,放宽人才引进限制,减免契税,土拍出让金分期,降低预售标准等各种手段。

(2005到2017年,房价周期性波动明显)

国内从未有过下决心抛弃房地产的念头,总是欲盖弥彰,反反复复。因为在中国,土地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拥有土地资源的国企。


当然,世界上也有壮士断腕的国家,日本就是一例。

1990年开始,日本真实价格指数骤降,此后二十年,没有恢复

1985年,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即意味着只要国际资本持有日元资产,就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的汇兑收益,国际热钱开始流入日本,疯狂炒房。


最终,日本政府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挤掉地产泡沫,连续加息,政府加收地价税,日本土地价格从1990年开启了下跌,房价随之骤降,甚至暴跌50%。市场上的钱开始回归理性,投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加之日元升值后,原先的日本代工向东南亚转移,倒逼日本经济迎来了供给侧转型。

日本的挤泡沫很惨痛,但回首去看,成就了日本“失去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遂有了安倍及继任者迎来新景气。

六、其他影响


如果三线停涨,会直接造成资本外流,资本向更有“钱”景的新一线城市,如郑州、武汉等地聚集。地方人口被加速虹吸,最终形成“马太效应”,大都市发展越来越好,三线城市越来越被边缘化。

(春运后人口迁徙图,2020数据)

随着政府侧刺激经济,宏观方面增加流动性,过剩的货币在资深玩家的带领下,流入其他行业,会炒热一个个概念,这许多概念里,定会存在不少泡沫,让那些头脑一热的跟风者,成为了韭菜。

所以,对于房价,没有房的人希望不要涨,有房的人期待资产升值。而涨与不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也许从今天起,中国真正进入了房价不再持续暴涨的年代,但你一定要明白:


一个房价合理的未来,是需要牺牲千千万万的相关就业,缩减上万亿的土地财政,才能换来,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这种转型的阵痛。


壮士断腕,就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取得胜利。




  

相关话题

  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公有制和私有制? 
  如何评「上海房地产研究」发布的《不能继续助长中国大学生的好逸恶劳思潮》一文? 
  英国羊吃人时期与俄国同时期比,谁更惨? 
  网上很多人整天资本家怎么的怎么的,要是有个资本家的位子给他继承,你说他会要吗? 
  资本家已经拥有大量资产了,为什么还要剥削无产阶级? 
  如何看待「剥削有功论」? 
  共产社会的实现一定要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吗? 
  企业脱离了资本家之后怎么运营?由谁来经管,又应该怎么分配? 
  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经济? 
  冷战期间 是否有从西方逃到社会主义阵营的人?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安倍晋三这个政治人物?
下一个讨论
个子高是种怎样的体验?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