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后一次去香港是10年前了。
香港气候湿热到一个境界,来自福建的我都因天气而异常烦躁,出个门回来身上一定是黏的。这里的贫富差距又很大,还有宇宙第一的房价,大部分香港人都过得很辛苦,这一点我同情他们。
在香港的人饭桌上的话题基本只有股票和买房,这一点让我有点窒息。
我不会粤语,在高级酒店宾馆说普通话是没什么异样的,但在快餐店这种地方,说普通话和英文收到的服务态度的确有显著不同。世界上多数人都在受舆论的误导而怪罪错误的对象,对他们的偏见我很遗憾,也常感不屑。
然而,他们又具备很多大陆人从来没有过或者不敢想的某种向往和渴望,尽管这种向往可能夹杂着偏见,对情势和上面的立场和决心也有严重误判。这一点我感到惋惜。
阅读障碍患者会只看上一段就开喷我舔香港人。人的大脑天性是归纳和贴标签,虽然环境使然,很多香港人也会表现出一些共性,但对一个群体轻易下结论是不对的,毕竟每个个体都不一样。我虽然对遇见过的一些香港人没留下好印象,但我不会默认我遇见的下一个香港人也是这样,也不会默认下一个评论者也是智障。
香港是个富裕的国际化城市,我小时候,大陆一穷二白,电视只有三四个频道,星期二下午还休息。但那时香港早已与世界融为一体,在香港能看世界各地的频道;能买到、读到世界各地的书籍。我第一次去香港是97年初,看到那琳琅满目的货物,内心只有羡慕。更别说持香港护照行走世界多方便了。
但渐渐我也发现,按理说香港人起点这么高,应该很有文化才对,但至少在我关注的领域,香港人没什么贡献。当然,你可以解释为香港人不多,但其实也不少了,快八百万了。我有时会想,我如果成长在香港,我应该早走遍世界,学贯中西了,想去哪去哪了,但其实香港人多数,压根没这个想法和意识,更别说利用身边的资源和环境了。或许,他们更多选择了他们喜欢的生活,但我总觉得,以他们的起点与条件,其实可以选择更多,贡献更多,有更大学术、艺术影响力。
就说说今天,2021年3月15日,我遇到的一个香港人吧。
下午在一家水果店打算买点沃柑,这时候进来一个人,跟店员说她们在店门外放的喇叭声扰民了,店员表示会把声音调小一点,没成想这家伙直接把那个外放的喇叭扔进了垃圾桶。然后两边就吵了起来,这个时候就开始,他说自己是香港人吧啦吧啦,然后说你们女人都是狗,那个店员也不是吃素的,回它一句——“你妈也是女的,你是狗生的?!”
满分!鼓掌!
店里的人都看热闹,这时候这货就暴露本性了——你们中国人都是狗!
这一句话直接让所有人炸了,那个店员直接把手边的香蕉朝它脸上扔了过去,那货拿橘子回扔,围观的直接报警。后续如何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看到警察来了,我赶着上班就走了。
一个香港人,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北方三线城市装外宾。我也是很无语,香港回归都已经快24年了,还有这种自以为是的人上人跑出来秀优越,好好的一个人,可惜长了嘴,更可惜的是没长脑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这就是我此时此刻的想法,但不要挑战我的底线,因为我肯定不会对你客气。
————————————————————
补一句:有些网友质疑那位自称是香港人的身份是否真实,我同事今天又去那家店里买水果了,打听的结果是那人是香港人,在马路对面的小区租房住。当然了,也有可能是韩国 朋友装的……
至于说其他人(包括我)为什么没群殴他,一个是那个店员真的是猛女,连骂带砸一点不吃亏。再一个派出所离那个水果店直线距离还不到400米,报完警站在门口就能望到警察叔叔出警,从开吵到看见出警,前后也就7、8分钟左右,真的打不起来。
就酱……
在历史与政治机缘的安排下,香港是个过路的地方,踏脚石,大陆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通道,人、财、物,过个路,奔向四面八方。
留了下来的,极少数是靠过路发财发家的,绝大部分是滞住了,跑不了了,那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或者,他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在生活呢?
有人说,香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地方,有道理的。
很少有人会否认德国人在总体上是勤勉而守纪律的,认真和干劲都达到无情的程度,对于他们所执行的任务是忠诚和专心致志的;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纪律与责任心,而且严格服从当局;他们在遇到身体上的危险时,时常表现出自我牺牲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有这一切把德国人造就成完成指派任务的有效工具,并且,在旧的普鲁士邦和普鲁士人统治的新的帝国中,他们就是这样被细心地培养起来的。人们时常认为“典型的德国人”所缺少的个人主义美德是,宽容和尊重其他的个人和他们的意见,独立精神,正直的性格和维护自己的意见而不为上级所左右的那种意愿,德国人也常常意识到自己缺乏这一点,并把这叫做“刚直不阿”;还有对于弱者和衰老者的体恤,和只是个人自由的古老传统才创造出来的对权力的极度鄙视与憎恨。他们似乎还缺少大多数很细小的、但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在一个自由社会里会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那些品质:和蔼和幽默感,个人谦逊,尊重别人的隐私和对邻人的善意怀有信任。
在以上这些言论之后,我们再说,这些个人主义的美德同时也是重大的社会美德,便不会使人惊奇了,这些美德减少社会交往中的磨擦,使从上至下的控制更无必要而同时又使这种控制更难实现。它们是在任何个人主义式或商业式的社会盛行的地方就繁荣,而在集体主义式或军事式的社会占优势的地方就消失的那些美德——这样一种区别可以在,或者过去可以在德国的不同地区之间发现,也可以在目前在德国占支配地位的见解与西方的特有的见解之间发现。直到最近,在德国那些受到商业文明的势力影响最久的地方,类如南部和西部的旧有商业城市和汉萨城,人们的一般道德概念比现在已支配着整个德国的概念更要接近于西欧各国的概念。
(完)
我并不想反驳谁,我只想说,虽然我也不喜欢香港人,但我懂得多样化的重要。就事论事有那么难吗?人云亦云的说着并不是事实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九龙半岛和香港岛75%土地未开发????九龙半岛不仅以超高密度开发满了,连两边的海域都填得快海岸线拉平了,这叫未开发???香港岛填得都快把维多利亚湾变维多利亚河了,这叫未开发???香港那要盘山路上去的半山地区都盖满了高层住宅楼和商业设施,这叫未开发??甚至香港大学都建在了山上,这叫未开发?是真正的山上哦,不是相对高差200米以内的重庆的丘陵哦。山后的港仔全是高层综合项目盖满,连鸭脷洲一块岩石岛都不放过得盖满住宅楼,这叫未开发?你说的开发莫非是把山后的直接濒临南海的陡峭基岩岸线也炸平然后把整个中国最优质的玄武岩基岩岸线和水质最好的海域都炸平填海,同时正面迎接来自一线的海啸和台风,这才叫开发?
香港最大的价值就是他的山海城之间的无缝融合,以及紧凑便利有活力的城中心地带,香港作为亚洲最有魅力的城市不就是因为超高密度的繁华和山海城的紧密融合吗?现在对香港岛和九龙的开发其实已经远超负荷了。香港唯一有潜力开发的就是新界的一些山间丘陵和小平地,其中的很多虽然是属于原住民的村地,但实际也盖满了密度不小的住宅自己住以及租给部分市民,真正适合开发且未开发的土地占整个香港土地的二十分之一都没有。
我看到了小猫帝释天所说的
其实大陆的新移民是133万,我自己好几个朋友家的孩子都是香港籍。也就是说,现在香港的六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大陆新移民——大部分都是新贵阶级。另外香港有350万人,都是老香港人,属于中下阶级。香港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最大的地方之一,也是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地方。香港的贫困人口超越了100万人,占人口比例的七分之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728329/answer/1781962211
关于这方面,我回答几个问题,首先说大陆人在香港人数多的原因。
庄丰源的祖父庄曜诚在1978年从中国大陆来到香港定居,庄曜诚之子庄纪炎及儿媳妇均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省汕尾市居住,一直未获香港居留权,1997年9月29日,庄纪炎夫妇持双程证来到香港探亲期间诞下庄丰源,同年11月庄氏父母返回中国内地,庄丰源则留在香港与祖父母同住。按当时的香港《入境条例》,庄丰源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属非法留港,故1999年4月入境事务处发信提醒庄曜诚指庄丰源没有居港权并将被遣返。
庄曜诚不满,遂代表庄丰源申请法援而且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质疑《入境条例》违宪。
注意,在这个判决中出现了很多曲折,当时在庄丰源案终审判决前,香港特区政府曾经请求终审法院根据《基本法》第158条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基本法》,不过终审法院没有采纳。
在庄丰源案宣传之前,当时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通知就已经知会媒体:香港法院的判决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释法有不尽一致之处。
港府失望,但是承诺尊重判决。
后来庄丰源案确立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中国内地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只要在港出生就可以享受香港居民教育、医疗、房屋等福利。
而当时支持判决的是谁呢?
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梁家杰,声称是维护香港独立司法。
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全国法工委一直对庄丰源案持反对态度的。但是当时依然尊重了判决。
而当时替双非辩护的李志喜,是公民党宪制及管治支部副主席。
2003年后,由于非典搞了自由行来支撑香港经济,此后香港双非问题日益加剧。
注意啊,转折来了,2012年到2013年,双非问题加剧,当时的香港到处都是这种玩意
而现在公民党的党魁,就是梁家杰。
而公民党就是现在的泛民派之一。
也就是说,中央一早就非常清楚,双非如果按照当时香港法院的判例,必然在以后生乱。
而帮助双非的是泛民。
香港法院是英国人留下的法官和司法体系。
尽管法工委表示反对,公民党的李志喜,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梁家杰等人表示赞成,但是最后谁背锅?
大陆。
其实台湾问题也是一样。
ECFA当年签署的时候,是谁反对?
民进党。
又是谁要求ECFA继续维持?
还是民进党。
这种事情看得多了,看的麻木了。
香港缺乏政治人才,是真的缺乏。我不知道为什么香港领导力出问题,有可能是多年的殖民统治,导致香港只能出公务员,但是出不了官员的缘故。
管理员疯狂让我修改答案,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我哪里违规了,我已经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只是在阐述我眼中的四地人。
————————————
工作原因,接触过许多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少数澳门人,非地图炮。总体印象澳门人=坡县人≥香港人>台湾人。
先说总体印象,比较彬彬有礼。非常客气。隔三差五会在line或者fb和我问问好。聊一聊工作以外的事情。其实不聊涉及大陆的问题,他们很友好,有时候一个电话能聊一两个小时。随便附张图
非常热心帮忙,如果让他们帮忙带一些港台特产,他们会非常热心。
关于身份认同问题,事实上,就我了解的四地人,香港人的相对身份和感情归属,是相对最高的,当然,我接触的香港人年龄偏大一点,更加有老派港人的作风吧。他们身上没有年轻香港人的戾气、所谓的精英感以及优越感,打起交道来很舒服,并且经历过97年前后的动荡,对身份归属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或者说妥协吧)。总之,我很喜欢老派港人,他们和我们的父辈无异。
坡县人不做细致讨论,虽然同宗同源,毕竟不是一个国家。总体而言说话比较严谨,也有礼貌,和我这种动不动就开国骂的大老粗比还是很有素养的。坡县人身上散发的精英感源于自己国家的强大,而并非像港人那样,背后有着大婴帝国爸爸的最后的倔强和苟延残喘,然而坡县人身上精英感≠优越感更不等于狂妄自大和自视甚高。这也是我对坡县人的基础印象。
至于台湾人,接触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我对台湾人有一种天然的反感(个人观点,不代表大众)。虽然也有礼貌,但是从聊天中可以感觉到,首先他们缺少基本的常识,这包括各个方面,很怀疑他们是如何活到这么大岁数的,那真是基本常识的匮乏,不知道是不是教育带偏了。
以前在Y站上看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号称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台剧,我本人表示呵呵哒。这部剧的大前提就压根不存在,你不能评价一个压根不存在的事情,对吧。台湾的所有新闻工作者的那尿性,哔哔稀跟他们一比,都是垃圾。所以湾湾为什么那么欠缺常识,明明rua么普通却rua么自信,似乎也有根可循,除了教育,媒体也在推波助澜。
总之,和湾湾不是一路人,也不想成为一路人,很少聊到一起去,并且我基本不和他们聊敏感层面的问题,因为容易吵起来。但并不是我吵不过他们,是他们容易气急败坏。我真的很机车诶。
最后提一下澳门人。我在柬埔寨金边NAGA玩牌的时候认识一个澳门女孩纸,我出差,她休假。牌桌上认识的,我只是想交个朋友,没想到,她却想和我做一些省略3万个字的内容。我们在酒吧喝酒的时候,她带了几个朋友过来,我们聊了一下。怎么说呢,澳门人深度诠释了那句经典的“闷声发财”。澳门人吃到了一大波福利,所以他们乖巧,懂得利用既得利益最大限度为自己谋福祉,不会动不动一哭二闹三上,这是智慧,虽然谈不上格局多大。对比一下港人前些年对内地游客的态度—你可以来我这里消费,但是要看我脸色,如果你消费太多,我还不满意。差距和境界就出来了。
顺便说一句,过年前,玩了个某手游的亚服(不打广告,真事)游戏截图被我删了。大概经过就是亚服里有个跨服频道,每天有人在里面工会收人或者闲聊,有个应该是越南的id,看到一些玩家打中文聊天,骂了一句,v**** dog.(全称就不打出来了,中间是病毒),然后一些挂着繁体中文的id还附和这个越南的玩家,我基本不在跨服频道聊天,但是那天没忍住,用英语和他们对喷了1个小时。基本就是我口吐芬芳,一喷十几,中间有个别两个国人出来劝架。整个过程最让人心寒的是,有两个挂着简体字id的玩家骂我假洋鬼子blah blah. 在喜欢内讧这一块,我大中华区真没怕过谁。所以,最后我也卸载了游戏。
图片我以前发过虎扑,不知道到这里会不会被管理员和谐。反正那天我喷的那群越南猴子和某些湾湾屁都不敢放一个
说一个很遗憾的现象吧。
自从香港动乱之后,有很多香港人其实是举家搬迁到国外的,有一些走了各国给出的特殊途径,例如英国等,有一些是走的常规途径,例如留学桥梁之类的,我自己的班级里就有好几个,我已经知道的是有两个母亲带孩子的,也有几个单身男女。
对这几位的印象的话,能感觉到都是非常拼、非常坚定的要出去的,学习成绩都相当好,我基本上都是抱着人家的大腿蹭蹭presentation就能还不错的成绩。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在学业上刻苦努力,可以想象是怎样一种生活的节奏和压力。
在相处的时候,因为是上网课嘛,所以大家除了平时一起写作业也没什么交集,也没有机会聊什么深度的话题(当然,大家也很有默契的避免触碰那些原则性的话题),平时沟通也都是英语。今年过年那几天,我们小组5个人,2个香港妈妈,3个内地年轻人,在国外嘛,过年没什么氛围也不放假,大家一起在语音里沟通完作业的事情之后,其中一个妈妈主动说,今天是新年,恭喜发财(普通话)!我愣了一下赶紧用普通话回复说新年快乐!
总的来说,接触到的所有香港人,没有感受到什么敌意,但是有很清晰的隔阂,不像内地的同学,确认过身份之后直接加微信开聊,完全无障碍。但是实在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从一开始就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长,之后虽然香港回归,但是文化上香港依然是有自己的小环境,再加上后来的种种事情……说实在话,如果不是家乡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到国外讨生活呢?最近疫情又反复的厉害,我看微博上对于香港的疫情和进而产生的所谓“偷渡”现象又是大加讥讽。曾经的港澳通行证是防止大陆的贫民大规模涌入港澳的,谁曾想回归二十多年,如今整个儿反过来了。
对于香港人的观感,其实是遗憾比较多吧,香港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因为种种原因如今落魄了,依附于祖国心有不甘,又不可能独立,但是现在香港的经济萎靡,政治动荡,文化疲软,甚至连基本的医疗健康都难以保障,这未来的统一之路任重而道远啊。一百多年的殖民带来的隔阂,不是回归这二三十年能消弭的,可能起码要经过四五代人扎扎实实的教育才能归顺吧。
我来说说吧。
对香港人没什么太大的感官,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他们有些拧不清,被洗脑得厉害。
我们来梳理一下。
香港制度先进,所以有钱。香港回归以后,经济不行了,大陆的锅。
???制度先进就有钱?横向比较一下,同样英属前殖民地,非洲,印度,东南亚,斐济咋这么穷?
回答:香港人勤劳
。。。。。。。。。。完全无语
曾经跟几个香港人交流过,最后他们沉默。听得进去听不进去没所谓,我讲的是真相。
香港就没啥产品生产,也没啥产品全世界卖,香港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
答案是,靠着巨大的大陆市场,做收费站。
香港英属以后,是自贸港。跟新加坡一个样。
大量的进口物资需要运进大陆,要等着过海关,要得等着申请,得找地儿放。
香港是最适合的,离大陆近,还有税收优惠,于是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集转中心。
所有的跨国公司想进入大陆,几乎就都在香港设立总部,再辐射北上广深。
因为香港制度是资本主义,英语也不错,设那里最好。
那么,几乎所有供往大陆的货物都从香港过。过路费是要交的。
各个跨国公司总部一设,吃掉的是整个大陆分公司的总利润,税都上给香港,香港就发展起来了。
而且大量当地招工,香港人工作也就有了。
相当于整个大陆市场在养香港,能不有钱么?
改开以后,政策变了,我们的港口开始开放,大连港,天津港,长江三角,珠江三角都打开了。
那么对于无数的贸易公司来说,这些地方更方便,更直接,本来就是往大陆卖的东西。
于是就放弃了香港。
大量的物流不从香港过了,自然香港就经济下滑,而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就发展起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本来就是靠着大陆市场,大陆市场开放以后,香港的港口地位下滑,这是很正常的对不?
本来就是我家里的钱,现在我来设关卡了,不需要你来设,这不正常?很正常啊?
于是大量的跨国公司总部搬到了上广深。
香港的经济继续下滑,靠港口肯定不行了,开始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
香港人于是很自豪,我们是亚洲金融中心,因为我们制度先进。
真心汗了,下面我讲讲,香港是怎么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
你没猜错,还是跟大陆有关系。
————————待更————
我们先搞明白,什么叫做金融中心??
说白了就是所有的金融收费站,叫金融中心。物流收费搞不过大陆的港口了,金融收费总可以吧?
中心是什么意思?一个中心集市,那不得人来人来熙熙攘攘??要不怎么能成为中心???
上海为啥是全国的金融中心??这不简单么?大A股沪市在上海啊,全国人民炒股,这交易费,不得都上海收一截??
深圳为啥也是金融中心?深股啊同学们。哪天沪深股市都设到舟山去了,舟山立马变上海信不?
这过路费哗哗的
我们再看看各种期货,保险,金融相关的,一大半总部都设在深圳上海。这全国市场的税不得哗啦啦的收???都是当地的GDP。于是上海和深圳就发展起来了。
这就是金融中心。如果你都没人去,没集中,你咋成为中心???
那么?香港怎么能成为金融中心的??
答案也简单,还是靠着大陆。
————————待更————
大陆的物流,进口,海运发展起来了,但有个东西还是在实行双轨制,就是金融。
我们的人民币汇率,分为离岸人民币汇率,和国内人民币汇率。
黄金金价,分为国际金价,和国内金价。
石油,分为沪石油和国际石油两个价格。
这两个价格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差别的原因,是当国际上这些东西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收购或者抛售美债,来调节价格。从而让国内的影响尽量小,被冲击的时候,有个防火墙。
为什么要实行双轨呢?是为了保护,就是道防火墙。
所以才有以前很多的银行门口换美元的黄牛。为啥,因为大陆按国际汇率买不到。
这也是美国天天指责,想让我们打开的。开啥玩笑?你是贼,还得让我们家把锁拆掉???
那不你偷起来太顺手了?见过流氓,没见过这么流氓的。
不可能让我们的金融裸露,要不,前苏联的经济崩溃就是前车之鉴。
当美国要收割你的时候,没有防火墙,就毫无抵抗能力,因为美元国际货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干得过他。他要做空你,如果是裸露的,完全没有办法。
泰国,日本,东南亚,被收割的事儿知道吧?一朝回到解放前。
香港也差一点被收割。那次要不是国家举国之力出手,香港人现在能被美国干到吃救济,信不?
因为香港是资本主义,金融也是裸露的。
面对美元霸权,你就是绿油油的韭菜田。
那么这个金融双轨的政策,让香港,成为了亚洲金融中心。
下面我慢慢讲明白
——————待更————-
因为香港是裸露的,金价,石油,人民币汇率,都是跟国际一样的。
那么,谁会跑去那个地儿买卖金融??
欧洲人?他们去伦敦不香?
日本人?在东京不香?
东南亚?他们自己也是直接可以买卖,跑你这干嘛?没事做了?
大家可能看明白了,在香港做金融交易的,绝大部分是大陆人。。。。
这个通道,以前是通畅的。毕竟,香港也是中国的。
所以香港就成为了国际金融和大陆内地金融对接的一个窗口,一个收费站。
大量的资金,通过香港的银行,兑换美元。
买卖黄金,石油期货。
这个资金量我不知道有多少,整个大陆的,你猜猜看有多少。因为他们没法过日本,去美国开户,还得上美国税,去伦敦太远。
至少香港人能听懂普通话。
于是香港再次成为大陆和国际的一个金融桥梁。香港是收费站。成为了中心。
所以我就很好奇,香港人一边背靠大陆大把赚钱,一边看不起说普通话的人,他们香港的金主啊??这税收和抽成,都是留在香港的啊???
你的一个月2万3万港币的工资,你公司不赚钱,用啥发给你?
还不是赚的大陆的钱??你制度优越?用爱发钱??
我搞不明白为啥。就你制度先进?离开大陆,你立马变成菲律宾。不信?不信你试试?
你再勤劳有啥用?去种地??
这不是又吃着饭又想砸自己的锅么???搞不明白香港人怎么想的。
然后到了2015年,大陆发现不对劲了。
接下来我会扯到港独。。。也把这事说清楚。
——————————待更——————
其实,我们很多人以为,有钱就是制度先进。穷的就是制度落后。
其实这完全是被洗脑了。
同样的制度,为啥日本韩国新加坡就有钱?为啥东南亚就穷??
国内同样的制度,为啥北上广深就有钱,其他地方就差点?
这跟制度真没啥关系,那是忽悠你的。香港人也真信,乌克兰也信。。。
有钱没钱,是看一个东西,口岸。
同样一条街,你这个商铺口岸好,那你该赚。那个商铺口岸不好,那就难。
其实世界经济,就是口岸。而不是制度。
先把香港讲清楚,如果大家有兴趣,我把日本韩国新加坡一起讲了。他们为啥会有钱。东南亚为啥穷。
同样的道理,都跟中国有关系。
跟这个目前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市场)没关系??跟制度有关系??
这这这?????你开店铺跟我不讲口岸讲制度?理解不了您。
——————待更
那么,香港就成为了亚洲的金融中心。各种在香港的公司大把的赚钱,就能给员工开高薪,于是香港人就很自豪。
您要说您在香港是开茶餐厅的,那您的客人们不上班赚钱,能来吃您做的???
赚了钱要买车不?要打车不?要消费不???
那不香港各行各业都起来了。
然后就2015年了不是?这时候国家发现不对劲了。不是香港不对劲,而是。。。。
众所周知,国内反腐开始了。
(知乎大大,这个事大家都知道吧?帖子能不能不封啊。。。。我实在是服气了)
我只是在整理脉络。。。。
——————————待更————
反腐没多久,美国无比精准的,把航母开过来了。
16年我们在干嘛?在南海造岛。当时很紧张 ,会不会打起来都不知道。
福建那边导弹都竖起来了。
然后朝鲜核试验。
美国玩这一套老熟练了,给你整紧张,你这边的资本资金就想跑。因为风险就高了。资本一跑,无非就是跑欧洲或者美国加大拿。跑澳洲的真还不多。
加上16-18年一大堆金融公司暴雷(这事大家也知道吧?上海的一堆一堆的,动不动就几个亿十几个亿)
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大量的资本就开始外逃。
我有个朋友做希腊移民的,他告诉我,那段时间,无数的人排着队,就一个要求,不计代价,把钱搞出去,人去希腊。移民。因为想赶在暴雷前跑路。呆国内指不定就进去了。为啥去希腊?那边国家刚破产,移民条件太低了。巴不得你抱着钱去。
当然这个朋友,是踩到风口了,做投资移民生意,一波发家致富。
跑了多少真心不知道。但最大的一个资金出境的通道,就是香港。因为那边最方便。
于是,大量的资金就往香港跑,香港成为外逃资金的中转站。
从2016年-2017年,挡都挡不住。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跑。
比如,香港那年保险卖爆了大家应该知道吧???大陆人在保险公司挤破头了,要买香港的保险。
动不动一个单子就是几千万。为啥?因为保险法规定,人寿险受法律保护,就是说,如果这人以后有什么变动,或者欠债,或者破产,或者被关起来了,保险这个钱是不能动的,还是他的。
为啥不在国内买?国内要审查你的资金来源。
于是香港的金融业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保险销售员,一个月都能买几个亿的保险。提成就是好几千万。说实话,当时我都很想去香港找个公司卖保险。。。。。但估计别人不要我,我不会粤语。
然后香港人就觉得,自己更优秀了,制度更优越了,你看,大陆人哭着喊着求着找我们买。
这样国家就觉得不对劲了。资金可不能外逃。你通过中国这么多年赚的钱,富裕了,得留在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啊,这一紧张你就把钱跑国外了,这咋行???
而且跑出去的钱是不是不干净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于是国家就一步一步的把这个通道严控了,开始关闭。说白了,你这个金融收费站有漏洞,那得赌上。不给你钻这个空子了。
还有人跑香港的,这也麻烦,没法抓。
那么就实施引渡条例了。说实话,这个通道,其实也是国家给你香港的,发现不对了,那不得关了??出了问题的人,想跑的,也得抓回来对不?
这下,香港就开始闹腾了。总的说,在我看来,就是一大帮靠这个赚钱的香港的金融财团,一看这个通道给关了,就开始编造理由煽动香港底层,大学生,闹了呗。
不过忽悠他们的办法跟美国干的事一模一样,就是自由民主。可不会告诉你是生意。
加上欧美一忽悠,香港各种财团一忽悠。。。再给点经费
于是他们就被洗脑成真的以为自己是民主斗士了,他们不知道,财团们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炮灰你去做,钱我挣了。不用谢
这不跟现在的乌克兰一模一样。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些港独,这不一样的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么?
于是,自己就开始砸自己的锅。开始仇视大陆人。开始闹腾。
我就没整明白,你的供应,你的生意,你的收入,都是来自大陆,见过笨的,没见过笨成这样的。
——————待更
那么现在贸易被国内其他港口分了不少,资金这条路也堵掉了,香港还没多少大陆人愿意去了。
他经济下滑是必然的。
香港的主要经济引擎熄火了一大半。
当然也不会太惨,毕竟还有那么多总部在那,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的利润还是要上缴过去的。
然后香港开始填海了不是。
多少年填不动的,终于填动了。话说回来,如果按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也不会给你填。
因为这个违反了资本。就是说,牺牲资本的利益,去满足大众。这事放资本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在后面,这事不可想象,但香港人看不见。这就很神奇。
那么填海,房价不一定能稳得住。经济继续下滑是必然的。
可以预见的未来,香港对大陆的依赖,会越来越高。而各种优惠政策会继续持续。
慢慢让香港人体会到什么是国家调控,什么是社会主义。
那么可以预见的是,福利会越来越好,但不是满足财团,财团已经很难受了。
李嘉诚都跑了不是。
而是福利。慢慢的留下来的人,会发现,经济不好(这经济也没法好),但福利提高了。
不过,大陆也做了两手准备。
就是海南自贸港。
海南自贸港推出的政策比香港还优惠
优势在哪里呢?最大的优势,就是海南地多,不仅可以设立公司,还能建厂。香港地都没了,是没法建厂的。
从地理位置,政策好处,和地皮来说,海南怎么看都比香港要好。也就是说,其实大陆在做两手准备了。
对于一个厂开到海南,那么生产的东西当地就直接买东北人(别问我为什么是东北人)
跨过海就入关,还有特别优惠。这个吸引力是很大的。
但不出意料,国际社会开始唱衰海南。这没事,这是20年大计,不在乎你唱几年。唱够了慢慢发展起来了,不信你不去。资本主义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讲资本。主义都是借口而已。
有钱不挣,那是香港人,可不是欧美人的作风。
相当于,给香港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放那。
就如同当年,新加坡不听话,我们直接想另外挖个运河一个道理。
马六甲是新加坡的命脉,经济的引擎,离开马六甲,新加坡一样变菲律宾。
这跟制度有啥关系???这种观点就很神奇。
新加坡跟着美国跳了两下,发现不对了,立马老实。乖得很。因为他们明白,再不乖,运河就开挖了。你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你的饭碗。
那么这事是做给谁看的?不是给香港的老百姓,他们看不明白,他们只看得懂民主自由,民主自由就能当饭吃。
这是给香港的财团们看的。他们看得明白,吃饭,还是得看口岸。估计他们汗都下来了。他们要再去忽悠香港底层,那就别吃饭了。
那么,就看他们乖不乖了。乖,有糖吃,不乖,自己受着吧。
这个世界,不想吃糖,喜欢挨打的国家和地区,真不多。台湾算一个,香港算一个,乌克兰也算一个。当然,阿拉伯之春们也算一个,不过后来阿拉伯们回过味了。自由民主,这个口号,是不管饭的。
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啦,我下面给你吃。
——————————
最近。。看到部分港人穿过铁丝网,游过深圳湾。。说明。。。
住鸽子笼没事,自由民主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丁丁不能变小。。那就不帅了。
这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