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不考虑主角光环,四驱兄弟里面美国队的强力推进装置是不是无敌? 第1页

  

user avatar   jie-zhi-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

勉强回答一下:

单论“强力推进装置”本身,只能在直线制式赛道发挥(坡道弯道会冲出跑道),极限速度不及德国铁狼队,且其高速完全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电池能量的基础上完成突破速度的,只能短期生效,不可持久使用,所以必须掌握好使用时机。而其更致命的是普适性,凡限制电池更换次数的“耐久型”比赛,完全是灾难。完全达不到无敌的程度。


强力推进装置高速的“代价”——彻底耗尽电池

实际上,日本TRF胜利队(日本代表队)的队员也有相同的疑问,就是这么厉害的装备,为什么一开始不用,却在最后才使用出来?结论是“强力推进装置”对于电池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会直接耗尽所有电力,所以,只能是最后使用。

强力推进装置的开启对电池负荷极大,短时间的冲刺就能耗尽所有电池电量,布雷特的冲刺,只在比赛接力的第五棒(最后一棒)的最后一个跳台之后才开始,然而,就是这么一段距离的高速,已经把电池的电量给彻底耗尽了。

布雷特的跳跃者号与星马豪的旋风冲锋在终点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布雷特的跳跃者号在冲刺阶段的速度超过了旋风冲锋的速度峰值,然而抵达终点之后,旋风冲锋还是以同样的速度在跑,而跳跃者号,冲过终点之后就停下来了,因为彻底没有电量了……

所以,“强力推进装置”的本质是在终点前彻底“榨干”冗余的电池电量,实现短时间的极限速度。换言之,强力推进装置并不能在同样的电池电量下,一直保持高速,所以只能在比赛最后的时候进行冲刺。

这种装置也必须和美国队的“数据驱动”型的风格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一旦计算失误,反而会造成失败。众所周知,美国队核心就是数据主导的车队,利用宇宙技术和卫星实时演算规划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强力推进装置的全力,而一旦计算错误,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布雷特发动强力推进装置的时候,一直在计算距离终点的距离(一旦过了终点就一点电力也没有了),所以这种装置需要很精确的计算,也冒着不小的风险。

从任何意义上说,这种装置都不是无敌的,而且容错率甚至都不高,然而比容错率更致命的问题是其“普适性”


强力推进装置无法适应连续技术弯道以及陡峭斜坡

强力推进装置,虽然在直线制式赛道上面,可以发挥出速度上面的优势,然而并不是所有场地都可以适应得很好:

总决赛的第二场,就是陡峭的“坡道”,不仅仅坡度很大,而且有大量连续技术型弯道,这种场地中,强力推进装置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数据驱动的美国队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根据美国队控制室的分析,如果在这个场地继续使用强力推进装置,40%概率冲出跑道,有满盘皆输的风险。

所以,总决赛第二场中,强力推进装置很快被熄灭,发挥作用十分有限,美国队也从“团体第一”直接变成“团队倒数第一”,即使强力推进装置在这个场地不算个“累赘”,也至少是没有发挥太多作用,真谈不上多么“无敌”。


强力推进装置在“限制更换电池”的赛制下非常吃力

强力推进装置只是“特别场合最优解”,而绝不是“万能解”。换言之,只有特定赛制和跑道才能发挥作用。而“强力推进装置”的适用场合是适合高速赛车的直线跑道+速度赛赛制,对于耐久型越野赛事,完全不适用,即这个装置没有“普适性”

在“迷你四驱车世界锦标赛”(WGP)中,赛制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团队接力、团队积分、争夺团队第四名等。而其中很多都不是强力推进装置所能胜任,比如越野耐力赛制以及限定电池赛制,美国队的战术就不能实现:

我们就以WGP世界杯的“总决赛”为例,总决赛大致分成三个场次,第一个场次在湾岸跑道,就是限定电池更换的赛制,美国队就不敢轻易用强力推进装置。因为只能更换两次电池的情况下,如果随意启动,那么迷你四驱车可能字面意义上无法抵达终点。

在总决赛中,意大利队故技重施,使用“死亡之舞”破坏其他队伍的四驱车,美国队最后为了防止迷你四驱车遭到严重破坏,很不情愿地使用了强力推进装置拉开距离,原因无他,限制电池赛制,不敢用能耗巨大的强力推进装置

美国队最后是采取“分段推进”的方式,牺牲了两台车子强行“保”布雷特的跳跃者号领先的位置,最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幸亏赛制是按照“团队第一名时间”计算,不然的话(比如以最后一人或者平均时间算),美国队第一场就要垫底,因为后面的车全都“没电”了。连全程都无法跑完,这就是强力推进装置的巨大“局限性”,它完全没有“可持续性”。

所以,即使不看主角光环,强力推进装置也不是一个可以面面俱到的设备,局限性大,电池负荷高,作为一个短距离冲刺的秘密武器或者决胜装备,尚可接受,在一个整体赛事的视角看,只能说是一个利大于弊的设备,远远达不到无敌的程度。


抛开一切限制因素,强力推进装置也无法和德国铁狼队比极限速度

即使抛开“强力推进装置”的种种局限性,它也绝对不是“无敌”的存在,即使光比速度,德国铁狼队也一点不怕美国队:

在梦幻机会赛中,德国铁狼队依靠新车的“合体气流”在“极限速度”层面超过了拥有强力推进装置的美国宇宙漫游者队,当然,德国铁狼队的“合体”也有局限性罢了,但是足以抗衡强力推进装置,而后者甚至在极限速度上,都不算是“无敌”的存在。

俗话说“旁观者清”,同样作为对手的日本胜利队,将“孰优孰劣”看得十分清楚,作为日本胜利队队内的“技术担当”的阿吉(J)早在训练中就看出,德国铁狼队的合体战术比美国漫游者队的强力推进装置要实用,个人觉得阿吉(J)的判断是比较中肯的评价。

相关回答: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相关话题

  你觉得最令人心醉的二次元萌属性是什么? 
  为什么我感觉鬼灭之刃无惨战打得特别拖拉? 
  柯南为何要隐藏自己是工藤新一的身份? 
  精灵宝可梦中国家机器为什么那么弱小? 
  如何评价国产动画《凡人修仙传》年番第四集? 
  有什么好看的暗黑漫画神作?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朝花夕誓》? 
  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如何评价中国动画公司“绘梦动画”?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 2020 年 5 月 17 日亚洲特快节目对以高达为例的一众日本动漫的批评? 

前一个讨论
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说法是不是应该废除?
下一个讨论
中东历史中的术语为什么不能直接翻译?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