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科幻」的重点应该是「科」还是「幻」? 第1页

  

user avatar   yun-zi-7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幻的重点,既不是“科”,也不是“幻”,也不是像某些答案所说的“故事”“人物”“好看”之类。

科幻真正的核心,只有一个: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就是在脑子里做的实验。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那么…”

比如最经典的,伽利略为推翻重物下落快这一错误认知,所做的思想实验:“如果轻重两个物体被拴到一起,那么是轻物拖慢重物的下落速度,还是二者重量相加导致下落更快?”

而在科幻小说内,这类思想实验可以进一步细化成“如果我们平时认知的现实规律被改变,那么会怎么样。”

比如《三体》,其实就来源于刘慈欣的一次突发脑洞:如果宇宙中文明的数量和密度远超我们预期,那么会怎么样?

顺着这个脑洞,他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模拟数千个文明在宇宙里争夺生存权,看看哪种文明能活到最后。而“黑暗森林法则”就是从他的多次程序模拟中,得出的结论。

这就是思想实验。

一切以“思想实验”为表达重心的文艺作品,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做科幻。

而科幻作品真正的重点,也同样是:构思一个新颖的,有启发性的思想实验。

注意,这里的思想实验,未必要遵循现实中的科学原则。像《三体》里违背现实科学的地方不要太多,最基本的两个,1.长期可持续的混沌三体运动不存在(最后总会有球被甩出去或者撞一块)。2.低维物体进入高维空间会直接解体(因为高维空间内电磁力衰减更显著)。

(所以部分三体粉也别到处拿‘硬不硬’为圭臬给其它科幻作品挑刺了,真的很丢人)

对于科幻作品而言,其所构建的思想实验,最重要的应当有两点,一是具有启发性,二是带来惊奇感。

这点,和科学所要求的思想实验是不同的。它不必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知识,也不必证伪某种理念,甚至不必有一个实验结果。只要有启发性和惊奇感,就够了。

还是以之前那个伽利略的扔小球实验做例子。如果是在科幻小说里,那简简单单以“伽利略终于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为结尾,显然太过平淡。对科幻作品而言,好的结尾应该是:世界确实是构筑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之上,而伽利略发现的这个矛盾,让“地球online1.0”的系统崩溃。最后,站在比萨斜塔上的伽利略惊奇地发现,拴在一起的两个小球突然以光速飞走,天空浮现出斑斓的彩虹色块,而下方的大地开始逐渐崩坏。

这就是科幻所要求的好结局。相比起“伽利略终于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这个结局直接把读者的视野引导到对世界本体是否可靠的怀疑上。显然,它更具备启发性,也更能带来惊奇感。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denis-villeneu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Great science-fiction is always inspir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impact on humans. Frank Herbert wrote Dune being inspired by a biological experiment he witnessed in Oregon at the dawn of the sixties. Biologists where back then trying to control the expansion of sand dunes by using new plants. The idea for Dune came from there. Biology is at the very heart of the novel. I kept the same approach as we were writing and designing the movie. All elements of the movie have been created in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roper eco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ornithopter design. In the book, its described as a kind of plane that uses a propelling system that looks like a bird. Production Designer Patrice Vermette and I came with a design that feels closer to an insect because I wanted the vehicle to be muscular and resistant to harsh desert weather.

I wanted also the audience to believe that this thing can fly for real. We made sure that the ornithopter would obey to gravity laws and aerodynamic laws.

More important, I wanted the ornithopter to feel familiar for the audience, so that they can have a connection with them subconsciously. There are so many ideas in the movie that are complex, foreign, strange that I wanted the audience to rely on, to have some ground at some place. They will then accept more of the ideas that were conveyed by the movie. At the end of the day, I did it on purpose, making some elements of the movie closer to our reality, so the audience can resonate with the humanity and with the drama of the characters.

伟大的科幻一直都受到科技以及科技对人类影响的启发。弗兰克·赫伯特创作《沙丘》的灵感来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俄勒冈州亲眼目睹的一场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当时试图通过使用新的植物来控制沙丘的扩张。《沙丘》的灵感就是从那里来的,生物学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写作、设计这部电影的时候,我采取了同样的方法。电影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以与其相匹配的生态系统有直接关联的思路而创造出来的。

以扑翼机的设计为例。在原著中,它被描述为一种使用外形似鸟的推进系统的飞机。影片的艺术指导帕特里斯·维梅特和我想到了一种更接近昆虫的设计,因为我希望这种交通工具强劲有力,能够抵抗恶劣的沙漠天气。

我也希望观众能够相信这东西真的能够飞起来,我们确保了扑翼机能够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和空气动力学定律。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扑翼机能让观众觉得熟悉,这样观众就能潜意识地和它建立联系。因为《沙丘》这部电影中有太多复杂、陌生、奇特的概念,我希望观众能在电影里找到一些依靠,能够找到一些立足点,这样他们就能更多地接受电影传递出来的信息。归根结底,我是有意为之,让电影中的一些元素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观众就能和角色的人性和戏剧性产生共鸣。


user avatar   wangnuon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和幻都很重要,为了回答问题,我做了个九宫格。

作者 @王诺诺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今天看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什么感觉,那是生产力不如今天的人们,对于今天最好畅想。

科幻其实是当下人幻想科学带给未来的改变,最早的科幻都是探索科学会对未来产生的改变,慢慢的故事从工具对个人的改变上升到对社会的改变。

这其中不得不提1927年德国拍摄的电影《大都会》。

大都会里,机器人在银幕上以反派工具形象出现,机器人拥有了改变社会结构的作用。

科幻开始向社会意识形态的方向发力,但是二战前的科幻故事都是探险故事继续延伸。

电气化时代的开启,让更多可能性进入科幻作家的写作范围,探险也符合欧洲人的精神。

欧洲这时候的电影人文精神要超越好莱坞,法国和德国一开始就在立意上领先好莱坞。

而1910年后的好莱坞的电影,传奇的剧情排在第一位,科幻是帮助传奇剧情的工具,美国那时科幻电影里人物排在第一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里都是被科学改变的人类,二战前,美国拍摄了《科学怪人》《神秘岛》《化身博士》,这些科幻电影满足了那个时代的猎奇心理。

但是二战的爆发永远的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改变了电影的格局,电影开始以好莱坞为中心,但是传统的哲学观没有变。

由于二战和冷战的影响,科幻题材里,战争进入了主线,同时对于未知势力的入侵,也成了主流。

问题就在于科学开始改变战争,科学也打开了人类对于地球的局限,那些把视野放到地球外的科幻作品,被广大观众所认可。

冷战期间的科幻电影,可以说是美国最好的政治工具,在电影里美国科技的未来无限光明,美国的伟大继续延伸到宇宙的里面。

《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E.T》《异形》一、二部,等等,美国给世界创造了成长的美国未来。

不过也有电影人对未来是悲观的《银翼杀手》等等,科学成了财团统治世界的工具,人来对未来不在是美好幻想,而是悲观预测。

苏联解体后,政治上美国制度成了绝对的选择。

人们科学可以改变宇宙,但是改变人们对于政治的认知,欧美电影人陷入到一个奇怪的逻辑里。

那就是人类的政治形态只有两种,一个是帝国,一个民主。无论科技这么发展,人类的政治心态就在这两个形态里打转。

科学可以在精神世界里改变所有,但是唯独改变不了欧美电影人心里的狭隘,他们永远不认可中国的政治形态可是最优状态,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打转。

这时候的科幻开始唯二的形态,拯救世界的使命总是被一个人肩负,从地球到宇宙,永远只有一个执着的人去拯救那群笨蛋。

科学不再是对于未来的幻想,也是对未来的恐怖预言,科幻电影早已经变了模样,人们早就忘了科幻带给读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废土末日也是科幻,科幻这个精神家园显得日益悲观,或者无脑,世界最后是被那个坚持自己正确的人拯救,不过人类还是没救了。


user avatar   xiao-chu-bai-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就跟“武侠”的重点在“武”还是“侠”一样,如果你“陷入”武重要,还是侠重要的论题里,无异于华山派因为“剑”“气”分宗的愚蠢之举。

科幻小说是偏科还是偏幻,其实更多是创作者的喜好,风格的差异,而不是谁更好谁更坏的问题。

金庸写得好了,《鹿鼎记》也是武侠,古龙写得好了,《欢乐英雄》也是武侠,如果从这些作品上看,倒不能说武侠最终走向了哲学,而是所有的文学作品写到高处,最终都走向了哲学。

这种哲学的特点在于:我们用想象和虚构的方法,去解构另一种人生或者思想的可能性。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不是科也不是幻。

重点讲科的,好多大学教材和专业书籍;

喜欢讲幻的,玄幻比科幻还好看。

个人更倾向于科幻是通过特殊逻辑环境的搭建,讲当下人类社会趋势和推演,可以说就是另外一个回答中引用的思想实验。

关键是要用现代受众能听懂且愿意接受的概念,讲述作者想讲的故事。




  

相关话题

  如果人类对身体的控制达到 100% 会怎么样? 
  我们身处的世界有可能本身是虚拟现实吗? 
  现在的人类科技怎么对付一个体积等同地球的巨人? 
  如果你在末日的废墟中发现一台收音机,你觉得里面会在播放什么? 
  成为刘慈欣笔下吞噬星球的家禽有什么不好? 
  电影《流浪地球》在海外的风评怎么样? 
  为什么很多科幻电影和书籍总喜欢提到黑曜石?而不是大理石,花岗岩? 
  高科技或魔法支持下的封建武士带领的封建军队,能在大规模战役中抗衡什么水平的近代军队? 
  如何客观评价《三体》这部小说? 
  (三体)如果在水滴到达前,地球上的两千多艘战舰突然全部前进四向太阳系的四面八方逃跑,结局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假如现在能够发明一种仪器,能够检测到中医中经脉和炁的存在,那么对中医会如何定性?
下一个讨论
鸿星尔克会被捧杀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