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动辄四十元的星巴克不贵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qing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妈的如果因为国外5刀,所以国内30元不算贵

那么美国居民电价0.2美元,怎么国内0.5元人民币就算贵了呢?

国外高铁0.2欧元一公里,国内高铁0.485元一公里就贵了呢?

国外有线带宽30美元一个月,怎么国内电信移动联通有线50元一个月就很贵呢?

谈到水电气网络时,这些人就要算人均收入占比了;遇到星巴克,又开始跪舔直接算汇率了,不外乎就是想让洋大爷多挣点钱嘛,同时彰显一下自己逼格,和劳动人民拉开下距离。说星巴克在中国毛利36.5%还不算贵的,只能说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屁股有问题。。。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麦当劳打工的工资标准差不多是11刀每小时,大概可以喝2~6杯星巴克。

关键你以为“咖啡比茶高级”,实际上咖啡是相当低成本且工业化完备的农作物,收割、加工、烘焙、包装、物流完全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成本远远比手工炒制的正兴德张一元茶叶便宜得多——你应该拿面粉、番茄酱这些东西的成本跟咖啡比——你如果真的进过超市,你应该知道“一大袋咖啡”只比“一大袋面粉”贵不了多少这个真相。

所以你买一杯咖啡花N块钱,其中最多只有10%是成本(咖啡+热水器+杯子+糖/0卡路里甜味剂+咖啡机折旧费),剩下的90%都是大家瓜分你的利润。

你以为你喝一杯星巴克喝的是咖啡,实际上你喝的是店员的房贷、地皮的房租、星巴克山东区经理的房贷、星巴克中国区经理的房贷、星巴克西雅图总部员工们的房贷、送货大卡车司机的房贷、商圈保安的房贷……你的90%是在支付别人的房租和房贷。

同理,你吃牛排贵的根本原因是你在吃摊主和卡车司机的房贷,你去电脑城买电脑的根本原因是你在吃店主和电脑城各个环节的人的房租和房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个用收入衡量星巴克和 iphone 价格的答案(

月收入要达到多少才能把手拿iphone当作身份的象征? - 欲三更的回答 - 知乎

),吓到不少人。用手机不好找答案,我大概重复一下里面的逻辑。

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当你要衡量一件东西是不是很贵的时候,请思考一个问题:

你愿意为这个东西工作多久?

当然,整体的资产状况,生活负担,都是相关因素,但那是个案,我说的是大多数。

那么当你想喝咖啡的时候,你想用多久的工作换取这杯咖啡呢?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小时,一杯星巴克大约 40 块,你一天的收入应该是 320 块,月薪 7040 块。这是税后,折算成税前月薪大约是 9000 块。以上不考虑加班、奖金以及兼职。

于我而言,一小时的代价,我不接受。原因很简单,除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喝法,我一般喝一杯咖啡绝对不会超过 20 分钟。工作一小时,换取 20 分钟喝咖啡的时光,我不干,我宁愿闲一个小时刷知乎。另外,一杯咖啡一个小时,那我一顿饭花多少?一个半小时?这一天下来我这恩格尔系数快赶上非洲同胞了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价位,我对日常咖啡的心理定价是,最多 30 分钟。也就是说,在我眼中,一个税前月薪两万的人日常喝星巴克是合理的。当然你可以不认同,因为大家的心理定价不一样。

那么月薪两万是多少呢?年薪 24 万,考虑到一定数额的奖金收入,折合 4 到 5 万美金之间。这正好在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附近(现在中位数可能超过 5 万了),考虑到美国家庭主妇较多,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这是美国职场人士中等水平。我认为这证明了我的想法的合理性,因为星巴克就是在美国起源的。星巴克的定价者认为一个美国人用 30 分钟的劳动换一杯星巴克合理,美国的消费者也认为合理,于是星巴克就发展起来了。

但是星巴克扩张到发展中国家之后,性质就变了,带有了一种“高贵色彩”,产生了品牌溢价,导致这里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付出更多劳动换取一杯星巴克。

那么这个溢价是否合理呢?我认为合理,但是,我不想为此埋单。我的标准向美国看齐,仍然是 30 分钟。因为如果我月薪不足两万却保持和美国人一样的日常咖啡习惯,我会产生一种卑微感,并且怀疑是否被灌输了某种消费价值观。

实际上,考虑到月薪两万的中国人生活质量可能不如年薪 4 到 5 万美金的美国人,我倾向于这个标准还要再提高。

ps:

我不讨厌星巴克,翻翻我以前的答案,我还讲过我和星巴克得一段渊源。所以我并不是说去星巴克不合理,我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其实有非常恶劣的生活习惯,曾经我爸看我一天一包苏烟痛心疾首,说苏烟是抽烟不花钱的人抽的烟,自己买苏烟抽属于僭越。后来我就改白沙了。

我是比较反对一种现象,就是现在有一些人,陷入了一种“我缺乏物质,为了弥补这种缺乏,我要学习那些在我眼中不缺乏物质的人的消费习惯”的境地,这很没有意思。也不限于星巴克,比如我以前就在知乎说过,中国有很大一部分 iphone 用户,按照他们的收入,买 iphone 是很吃力的,一个月不吃不喝买个手机,不荒谬吗?还有那些两年不吃不喝买辆车的,以及那些攒钱买奢侈品发朋友圈的,我承认有些人是真喜欢,但多数人不是这样。这种消费可能会让你暂时舒服一下,可是实际上它让你更拮据,加剧了整体匮乏感。就像是大夏天喝啤酒,一时清爽,越喝越热——别不信,夏天喝啤酒真的越喝越热,这是有 paper 背书的。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贵啊,


老实讲,大多数国人对咖啡的品质是非常不感冒的。所以星巴克用雀巢还是什么东西冲估计大部分人也喝不出什么区别,譬如说我。

所以,既然对咖啡的品质没有追求,去星巴克追求的就是一个环境。所以这里就不得不说我在深圳见到的这些星巴克了。

三五成群的高谈阔论,要不就是看电视的,上网办公的,,,,



要喝咖啡还是买麦咖啡吧,反正环境差不多,价钱却便宜一大截。

真心觉得星巴克的环境对不起价钱。

==================================================================

其实很多人的逻辑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奇怪的。

我觉得衡量一个东西贵不贵,除了对自己有多少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可替代性。

一个GPS导航系统,值多少钱?有多大价值?

很值钱,很有价值,尤其是出远门,出去骑车。

但是一个两三百块钱的山寨机就自带这种功能,市面上所有的智能机都自带这个功能,你TM跟我说就只有导航这么一个功能的玩意儿要几百块,贵不贵?

真TM贵。



星巴克的咖啡贵,并不是它没有提供足够的价值,而是现在咖啡已经是便利店五块钱一瓶的东西,麦咖啡十块钱一杯的现调,这东西当然贵了。尤其是它的环境不能比麦当劳更好的时候。

我愿意花40喝杯咖啡,但是如果有同样的咖啡只要10块钱,我非要喝40的那肯定是我脑子进水了

据说星巴克在中国走高端路线,那还是麻烦把店面收拾一下,我说的是深圳。



西湖边上40块钱一杯的龙井我倒还真不嫌贵,当然那是好多年的事情了,现在怕是要100了。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有点贵,而且咖啡感觉也就是一般,所以有更好的地方一般去更好的地方喝咖啡机。总体来说是:了解的私人咖啡店>COSTA>星巴克>不了解的咖啡。毕竟比较熟悉了,会有安全感。

日常喝的咖啡一般就自己冲了。

但是因为咖啡本来也不便宜,星巴克虽然有点贵,但也不是贵的很离谱了。喝杯美式也就20块吧?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跟他谈道德,他就跟你谈法律。

你跟他谈法律,他就跟你谈道德。

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百出还有人追的原因。

父母愿意给弟弟二十万而不给老大,那确实在法律上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这样就伤害了老大一家的感情,在道德上就是立不住脚的。

本答案在谈伤感情这件事,就有人跳出来说我三观不正且逻辑不清,说那是人家父母的权利。

好啊,既然谈法律权利,那么大儿子将来也不需要对父母太热心,只要完成基本的法律义务就行了。

可是问题是,他父母现在或将来会仅仅满足于大儿子完成法律责任吗?

肯定会挥舞道德大棒子,把大儿子打得血流满面。

所以我劝题主远离这样的家人,警惕本回答下那些逻辑混乱不明事理的人。

————以下为原答案

这个事件更加证明一个事实:你老家就是一个烂泥潭。

所以你要远离他们。

他们怎么骂,随便。反正你以后少回去,如果要尽孝心,将来寄点生活费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烂泥潭,你会拖着你妻子孩子一起沉没。


至于村里人的看法,你还在乎干什么?

跳出来了,就别再跳进去受虐。

加油

———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通情达理的家庭是怎么处理和你类似的情况的,也免得有人在评论区非议我。

我有个好朋友,是兄弟俩。

哥哥被他爸从小培养上重点高中,从初中就给他哥买进重点初中。

而他呢,初中毕业,即便考上了普通高中,也不让上了。

但给他拜了师傅,学手艺,跟着父母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哥考上大学,他就成了店主。

后来他哥留在了重庆,成为某银行信贷部部长。

后来老家盖房,他父亲直接对他哥哥说:“当年倾力培养你,你现在出息了。当年你弟弟是受了委屈的,并且以后照顾我们就靠你弟弟。所以盖房子的钱,你来出,以后经济上,能帮你弟弟就尽量帮点。”

这个父亲是拎得清的。

他父亲本身是入赘的,但是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成就今日之局面,也是厉害角色。

所以尽管我朋友也曾经感叹父亲不公,但是老来一席话,也是释然了。

并且他哥对他也不错。

这样比起来,你父母就差远了。

其实,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你父母心偏了不说还不明事理。

不求完全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他们心里要明白谁暂时受了委屈,并愿意有机会做补偿,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道理就像:洪水来了,为了保城市,把水往农村引,是迫不得已,但是不能理直气壮啊,相反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农村受到的损失。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男子手持砖头追砸运钞车被安保击毙(最新消息:开枪保安已被刑拘)? 
  教育不公平程度是否可以度量? 
  如何看待「58 岁男子公交车上辱骂、踢踹、掌掴『让座太慢』的学生」,如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什么几乎所有有关赛博朋克艺术作品中(比如影视、绘画等)都充斥大量的日、韩和香港文化的元素? 
  老年人旅行团 18 元还包饭,实际为参观墓地,低价团为何如此「坑」? 
  二战后,为什么日本发展比中国要快? 
  如何瓦解宗族势力? 
  如何看待「男子在家一丝不挂,被女邻居拍照发到业主群」这件事情? 
  如何在硫酸案这种情况下保护自己? 
  为什么骂社会和政府的愤青网民变多了? 

前一个讨论
气宇轩昂的男士到菜市场买菜如何避免被要高价?
下一个讨论
人类历史上出卖国家以及民族的各种奸细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