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西瓜视频上有哪些宝藏级视频作者推荐?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去北京出差采购比较多,以前基本上每年两次,每次1周。住在通州台湖镇酒店,旁边就是大农村,最早也没智能手机,休息只能看电视。

我当时特别喜欢看BTV里面的美食类节目,这些美食节目的风格和现在的美食类视频很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你在家如何做出各种美味菜品的,还有一类是探店型节目,看看在京城里又有什么新鲜好吃的店,每次看完节目之后,就能去尝鲜了。

当然这些节目还会偶尔办一些比赛,让京城里的饭店去参加,大概就是每期定一个主题,参赛的饭店根据这个主题去做菜,然后评委们再挨个儿点评打分。就是在这些节目里,我知道了一些京城大咖,其中几个我个人尤为喜欢,因为每次都能从他们的讲解里学到很多知识。

今年我就发现这几位我很喜欢的大咖也开始进军视频自媒体行业,在西瓜视频上开设了账号,并且上传视频作品了。他们的西瓜视频账号叫“老饭骨”,主要由国宴大师,前北京饭店行政总厨郑秀生和国宴大师,便宜房行政总厨孙立新出镜拍摄,他们的视频要么就是在家庭厨房的环境下给大家做各种菜肴,要么就是重点讲解一些关于美食的知识点。

我比较喜欢看老饭骨视频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做饭的过程中讲解的话,都特别有意思,既能把一些做饭的技巧和知识用很通俗的语言给你讲明白了,又很有幽默感,每次都能看得很入迷,比如讲宫保鸡丁这一期,我就从里面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另外我也很喜欢把西瓜视频这样的平台当作一种美食地图和宝藏发掘库,每当我准备到一个地方游玩的时候,我都会提前在西瓜视频这样的平台上搜索当地的美食,看看别人是怎么在这个地方吃喝玩乐的。

比如我在搜索“重庆美食”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位叫做“馋大叔”的播主,他是重庆本地,主打探店类视频的播主,他拍了很多重庆本地的宝藏饭店,有很多我看完之后就恨不得第二天就马上去店里尝尝。

财经类视频可以说是现在各大平台都很火爆的一个类型了,一开始一些播主可能还是单纯地在普及财经知识,到后面就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拿来用“财经”的视角来解读一下了。所以与其把这些视频称作财经类视频,我个人更愿意把这一类的视频称为软知识视频。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现象,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委,解答了内心的疑惑的同时,还增长了一些知识。但这种通俗易懂科普式的讲解总会有很多不够详尽的地方,最多只能让原来完全不懂的你,看完这个几分钟的视频后,在心里面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真的启发了你在这一领域继续深究探索的兴趣,你就会自己去找更加严肃和专业的资料去阅读了。

所以,这就是我称这些类型的视频为软知识视频的原因,因为这种面向大众做的视频,如果完全像搞笑段子一样娱乐化,你就讲不清楚一个事件,如果像教授上课一样力求专业和严谨,许多人就会听不懂或者听不进去了,而软知识视频的形式就要正好把握好中间这个度,所以要想把这一类视频做好,就很不容易。

在这里我就介绍几个我看过,觉得还不错的这一类软知识型播主。

比如这位裴嘟嘟,如果乍一看她最近更新的几个视频,你就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财经频道的播主嘛,视频的这些主题全都是通货膨胀,瑞幸咖啡股价和房价这些热门财经话题。但如果仔细翻她的所有作品,你就会发现,她其实就是一位典型的软知识型播主。

比如在今年初的疫情期间,她就做了好几期普及病毒,免疫系统,以及疫苗相关知识的视频。而我能够注意到这个播主,还是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听朋友由吐槽最近买的水果又贵又不好吃,进而引发了我俩关于农产品价格的探讨,作为当年的亲历者,我就想跟他说说当年一群职业卖家搞出了“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的故事,我随手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百科的讲解太枯燥,而一些当年的新闻网页也都讲得很支离破碎,不够完整。

于是我就尝试在西瓜视频上检索了“蒜你狠”三个字,发现第一个视频就是裴嘟嘟做的这期视频,我打开看了之后,发现她基本上用了六分钟的时间把操纵大蒜这种农产品价格的高端局给基本解释清楚了,然后我就顺手把这个视频发给了这位朋友,并且告诉他,当年我们先后经历过的这些农产品的价格高涨,基本上背后多少都有这些操纵手段的影子。

最近比较受人关注的一条新闻,就是埃隆马斯克的SpaceX载人火箭的发射了,在看完了相关的新闻和讨论后,我自己感到意犹未尽,就顺手又在西瓜视频平台上检索了一下这些关键词,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个讲影响火箭发射的天气的视频,发现了这位长得很像刘仪伟的播主,他的西瓜视频账号名叫科学火箭叔,看他最近发布的几个视频,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位专注于火箭知识的知识型播主了,结果在往前翻的时候,发现这也是一位涉猎范围很广的偏科普向的播主,除了个人比较擅长的航空航天相关的知识类视频外,还做了很多热点问题的知识类视频,比如在二月份的时候跟着当时的热点做了立扫帚挑战的科学解释的视频。

另外我平时还喜欢看很多讲历史知识的小视频,作为历史爱好者,读过很多的史实资料和书籍,没事的时候躺在床上刷点这些几分钟讲历史知识的视频,这常常会激发我对某一段历史再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回头就会翻翻相关书。

以前《百家讲坛》还比较火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集中看了十几个王立群教授讲汉代风云人物的视频,虽然讲的都是其中几个值得玩味的点,但却让我对重温那一段历史,在头脑中再次建构对那一段历史的认知架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我就抽了整块的时间,把那一时期的经典资料又看了一遍,看过之后再回过头看王立群教授对这一史实的评价,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另外我在西瓜视频上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叫做铁牛博士的历史知识播主,他讲历史知识的角度和风格就和王立群教授很不一样了,他的视频选题大多都比较吸引人眼球,会激发你的好奇心,比如韩国人日本天皇是不是都是中国人后代?曹操到底是不是夏侯氏的后代?点进去看了之后就知道,他的视频和别的标题党全靠臆想猜测不一样,所有的论述都尽量找到了严谨的可以作为支撑的证据。

比如曹操是不是夏侯氏的后代这一期视频,就援引了复旦大学人类学和历史学联合课题组发表在《human genetics》上的论文,通过研究的数据推断出,曹操既不是夏侯氏的后代,也不是汉代名将曹参的后代。现代历史学的研究早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会联合考古学家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进行历史研究,也经常会和人类学专家等别的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联合研究,发表最新的成果。而像铁牛博士这样的播主就能站在这一角度,以视频的形式讲解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我这种作为外行的历史爱好者也能学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所以我喜欢同时关注多个历史知识播主,一方面不同播主每期的选题都会不一样,另外不同的视频风格和讲解视角往往会给我带来不同的认知。

我们知道,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给阅读定了四个等级,最高的一个等级就是“主题式阅读”,我在看这些软知识视频的时候也喜欢做这种主题式阅读,同一个主题,我更喜欢在西瓜视频上根据关键词进行检索,看看别人是怎么讲的。

比如我在听了照理读史讲完玄武门之变之后,就马上在西瓜视频上面检索“玄武门之变”,就找到了好多其他博主的讲解视频,对比一下不同人的观点和讲解角度有什么不同,几个相同主题的讲解看下来,自己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一些。

所以,大家完全可以把这些软知识类视频当作是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通过检索来进行目的明确的主题阅读,在我看来,通过视频获取知识和通过文字获取信息最后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当这个平台上的优质内容足够多之后,你就完全可以通过检索式主题阅读的方法,发掘自己喜欢的宝藏播主。




  

相关话题

  目前(2017年)阿里巴巴在与亚马逊的全球电商竞争中处于怎样的态势? 
  自己申请英国研究生容易吗? 
  如何评价教育部发文:AI、算法等2018年进入全国高中课程? 
  你珍藏多年,不舍得分享的网站有哪些? 
  百度元宇宙产品「希壤」正式开放内测,实现 10 万人同屏互动,是炒作还是未来趋势? 
  人的道德水平和其受教育程度有正相关的关系么? 
  如何评价 Netflix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称元宇宙会造成人口风险,还会造成科技停滞,你认可他的观点吗? 
  大二女孩想结婚,我该怎么自勉过好校园充实的生活? 
  教育部称 97.5% 的家长对新学期减负满意,双减工作具体成效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60岁大爷弹钢琴走红,现在当个网红这么容易吗?
下一个讨论
人民的名义中赵立春最多算个死大老虎吗?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