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父母不采纳孩子的合理建议? 第1页

  

user avatar   sun-a-we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遥想高二下半年,我前脚把压岁钱上交,存够了5000块,后脚我妈就告诉我找到了一个赚钱的项目。


说是一个公司准备上市美国之前的干股还是优先股(这个词我忘了,领会精神)。说是自己的朋友偷偷告诉自己的,现在买多少,上市以后价格卖10翻。让她别告诉别人,所以只和我说。


然后把她攒的钱连带我的压岁钱一共2w都投进去了。


我当时就这样了:


我语气柔和地提醒她:妈你确定没问题么,不会是骗人吧。


她翻出一个网站来说:你看网站都在这,也是英文的,肯定没问题。



看见网站的时候我就觉得完了。但忍住了。



在这个岁数的时候,我就深知家长没那么容易信我的话。这要搁以前我就不管她了。随她买教训去(反正说了也不听,我还挨顿训)




但这次不行,特娘的里面有我的牛啊!




我先没回话。谨慎的想了一天多。我妈兴奋地来告诉我说:原来的2w现在已经涨到14w了。朋友说等上市还能翻一番!


我…就这么明显你都信的吗…


我谨慎地措辞一番,跟她说:

“这样妈,那你先卖2w,这样咱稳赚不赔。等上市以后,也就少赚2w。这将近30w的买卖,咱花2w买个稳赚不赔,是不是不吃亏?”



我谦卑的语气加上严丝合缝的逻辑,让我妈深受启发直呼有理。于是点了点头。



我长吁一口气,心想总算是保住了我的压岁钱。





不料一个周以后,我妈找到我说:儿啊,当时我真该听你的话。


真该听你的话。


听你的话。


你的话。


的话。



wtf???



那踏马是我8年的压岁钱啊啊啊啊啊我准备留着上大学吃喝玩乐泡小姐姐的全部资金啊啊啊啊啊我的小姐姐啊我的青春要没有了啊啊啊啊



经过这最后一次失算,我从此没有把任何一次关乎我利益的决定权放给父母。


而就算经历了一手之数的因为不听我的导致上当受骗,我妈依然在我给她提意见的时候,自己毅然决然上钩之前,自信满满眼神温柔地告诉我,

妈知道。


我TM…



如果我们把生活看成学习的过程,父母就是多上了20多年学的学长学姐。

经历的越多,懂得就越多,越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答案,这很自然,也有利于生存。生活不是做题,没有标准答案。于是更容易出现大家都觉得自己有道理的情况。


结果面对不同的答案,经验多的人更容易偏执,或者不愿承认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做的比自己对。


丰富的经验反而成了一把双刃剑。


何况社交里把“不如后来人”看成是一件丢脸、无能的事。

这又是因为人的一个劣根性:喜欢看别人出丑。


所以做一个能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不是懂道理就可以,还要能不被情绪、外因、“羞耻心”、劣根性操纵,需要坚定的心智。


其实不只是家长需要上培训课,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长的路要有。




更,感谢大家喜欢~再讲一个。


大学一次放寒假,我跑到我表哥家玩,我俩就天天葛优瘫玩手机。



一次我们在那玩,看手机的余光里出现了姨夫的身影。他拿着手机过来一脸不屑地跟我们说:

“你们看看科学研究,玩手机有多少辐射,你们还天天玩,小心把脑子辐射坏了。”


当时他拿的图是一个人在玩手机,然后手机产生如下辐射把人包在中间。

用这个图提醒我们手机辐射的可怕。


我一个电气本科生就这样了


电磁波还能环绕人体丫是黑洞吗?骗谁呢!

(ノ—皿—)ノ彡┻━┻



我当时怒火攻心pia的一拍桌子,蹭的一下就起来了:



“姨夫说的对,我这就关。”



虽然他说的不对,但我也不傻。姨夫是真的怕我们被辐射泡吗?



不是的,他就是看不惯我们闲着玩手机就是了。




有时候家长不听你的“合理意见”——比如“手机辐射是无害的”——也可能是你没有领会他的话外之音。


成年人说话做事往往不直接,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实际是暗示和台阶。



因此也会存在表面上牛唇对牛嘴,实际领会错误的情况。



所以想要万事顺意,根本上还是得做到行路读书,情理通达、武德充沛(?)吧。



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还可以康康:


user avatar   tan-ren-rui-sept 网友的相关建议: 
      

Ihr Land,实际上也不局限于Ihr Land的很多家庭关系,本来就是权力关系。父母以养育为条件要求,或者说要挟你让渡你在一切事务上的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而这点本来就是十分荒谬的;仔细想想看就明白了,家庭事务孩子是参与者,也是利益相关极为深刻的个体,凭什么不允许孩子说话?家庭、学校或者说所有亲密关系中的特权让渡是谁规定的?谁认可了?只不过子女由于没有独立生活的资本确实没法反驳这套赤裸裸的现实里逻辑滑坡的说辞。

以Paternalism为主家庭传统价值的回归渗透在方方面面,从微观的“别人你这么大都结婚了”、“别人怎么就能考个XX生”、“别人怎么就混到XX单位XX岗去了”等等说不出具体道理就拿庸俗实例当普世真理的话术,再到广义的在生活尺度上压制你的任何的观点和意见,无一不是对社会庸俗成功复制学的举手投降;这也未必是什么错了位的责任感,而是一种权力的传递性作祟。因为你有什么私人空间?没有!你的私人空间就是被家长权力规制全面覆盖的公共空间;在家庭的公共政治空间里,你什么也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家长权力替你知道;你无法表达也不需要表达,家长权力替你表达;家长制就是靠这种方式延续并推脱罪责 --- 因为家长权力一旦出现问题,那么等于被代表、被表达的你一样出了问题 --- 从而以这种方式试图消解你的一切抗拒;而实际上,你表达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反过来说,如果你真被这套玩意规训了,那你也确实是有问题的。

“小孩子别议论大人”的说法具体在现实里也是一种混账逻辑。仔细想想就算是一大堆“大人的事情”也渗透着很多用“现实”代替油腻,“复杂”代替浑浊,“成熟”代替犬儒的话术和行事方式,根本谈不上什么小孩子就看不穿看不懂的道理;小孩这不让表达,那不让表达,那么难道就可以期待他/她18岁0点一过自然而然就学会表达?观点说出来再交流叫做讨论,观点不说出来就先入为主做了批判那叫做专制 --- 知识本身都不能作为特权,更何况有的家长不过是把多累积了十几、几十年庸俗、腐败的信息当做知识;实际上所谓“成年人”放黑屁比小孩可恶心多了 --- 毕竟很多成年人早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回路;根本用不着有人替他们选择,他们自己就会依据自己一套固化的理解体系来选择信息输入和观点输出,思维比谁都僵硬,我一般称之为老年痴呆。

高赞所谓把对这套传统权力秩序的斥拒和学习、工作成绩捆绑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道理;这是丝毫不相关的事情,后者作为自我实现也只能出于自己的选择,而选择的自主性必须以本来就拥有自主权利为基础。为了抗拒这套规制而且屈从于复制社会的成功有什么意义?不还是在遵循这套评价体系吗?评价的权力不还是在家长制上吗?事实证明即便很多在社会层面被认为获得了相当成功的人依然逃脱不了类似于helicopter parents的控制。这也不是说让人不去认真学习或者工作去搞消极生活反抗,而是思维上不摆脱被规训的印记那人再怎么所谓“成功”都没意义,人没法通过服从权力逻辑的方式去抗拒权力的压迫。

你看你家长是不是认那套什么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办公室政治、酒桌规矩等等等等什么乱七八糟都往里塞的social coding?是不是自己在那里胡说八道却还要教你那一揽子protocols?还说什么为了你好,全都是这套特权和特权继承学,孩子有过接受/拒绝的选择吗?要我看现实应对的方法也很简单,表面上说对对对,心里说你tm就是个SX就好。




  

相关话题

  武汉五星级酒店主厨为陪女儿,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去幼儿园应聘,为家人放弃前途到底值不值得? 
  小孩不停地要买玩具,有什么解决办法? 
  “每周陪伴孩子不足12个小时将取消爸爸称号”,《奇葩说》的这个辩题,如果变成一项政策,你觉得合理吗? 
  如何看待「 特殊孩子上普通学校」给班级其他孩子带来困扰? 
  父母应该在饭局上维护孩子吗? 
  上双语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的孩子,长大后有没有明显差异? 
  为什么明明社会处处需要谎言,父母却还是要教孩子不要撒谎? 
  18岁不被允许用洗衣机洗夏季衣物过分吗? 
  20个月的宝宝,今天表示想自己待一会儿。如何理解? 
  不管你站在什么角度,你觉得家里计划生二胎要跟老大商量吗? 

前一个讨论
饱和度高的照片很low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要偷别人的快递?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