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自己普通话说不好是方言的锅,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自己没说好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说普通话。
一个没有系统练习过普通话的人,哪怕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普通话考试也就二甲水平,要想一乙以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凭天赋说的到。
但是反过来,只要愿意花一点点时间练习,可以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练习到二甲水平,哪怕他是广东人。(自己广东人,自黑)
你字写得不好看是因为写的少吗?是因为你没练。不练习,一辈子也好不了。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我觉得我对这种情况比较有发言权。
先说结论,我偏向于这位妈妈的做法。
因为在五岁的时候我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老家江西赣州来到了广州上学,所以小时候我身边常常听见的有三种语言:正宗的普通话,江西话(以下统称为老家话),还有粤语
普通话是我生活中用的最广泛的,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还是在其他地方与人沟通用的都是普通话。如果满分是十分,那我现在的普通话口语可以算是9.9分,非常标准,我身边没有任何人能通过听我说话猜出来我是哪里的人,普通话听力可以说是满分 。
而因为家里人都习惯于在家里用老家话聊天,即使我基本不说,但也完全能够听懂家里人在聊些什么,可以说是听力10分。但是到现在来说老家话确实是不擅长说了,但是回到老家一定要和听不懂普通话的老人家聊天的时候,还是可以勉强说的,那老家话口语就是6分这个样子。
而粤语听的是比较少的,我在广州,身边基本不会出现其他博主说的“你不会粤语我就要排挤你”这种情况。当代人的素质越来越高,我觉得不需要考虑这类情况,如果有,要反思的更不应该是自己。因此我在广州与人交流99.99%用到的都是普通话,那么自然粤语表达和听力就是最弱的,都在5分左右。
那么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普通话更标准一点,还是老家话更标准一点?
既然说语言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那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普通话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普通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说好普通话的用途与优势会比学好方言更加明显。
可能会有人考虑到,如果你说普通话太标准,甚至不会方言,就会跟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那我依旧是那个观点,这种情况下,该反省的人不应该是自己。
为何总是有人认为二者不能同时掌握?可以看下国外那些多语儿童,有哪一个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长大的?
我们来看一则事例,2016年俄罗斯的某个真人秀节目上,有一个年仅四岁的小女孩贝拉展现了其惊人的语言才能,她与来自7个国家人的人自由对话,而且是使用7国语言,除了俄语,还会说汉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以及阿拉伯语。 想了想我们四岁在干嘛!好可怕!贝拉的表现,当场震惊了裁判和百万观众,还因此登上了俄罗斯的头条……在小女孩2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她英语,通过英语发掘她的语言兴趣后,开始雇了多个家教,3岁半开始学会2门语言,6个月后开始进行其他语言的学习。可以说,孩子那些语言学习天赋,一点都没有浪费,几乎最大限度的被开发了。可以思考下,如果父母从小以“学多种语言会影响俄语的标准程度”来要求不能讲这些语言,那她还能轻松成为多语者吗?要知道,成年之后学语言是比较慢的。
如果认为以上内容中所讲的小孩掌握的都是不同国家的语言,不能用方言来类比,那么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国内的“普通话”与六南之间的差异要大于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语言的差异,完全可以相互视为不同的语言。就算是题目中所讲的重庆话也是可以做到“令小孩将二者视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来回切换”的(虽然和普通话的差异不能达到被划分为两种语言但是胜似两种语言因为在说重庆话时不会认为自己在说普通话,反之亦然)。因此不建议完全将其放弃。
还有,题主提到“现在小豆每天都在说普通话,没机会再说重庆话”,其实这就已经表明上学之后说普通话的机会有很多而说本地话的时间很少,之前担心小孩的普通话完全是多余的,反而由于这个错误的决定错过了小孩掌握“双语”的机会。
可以思考下,现在的所有学校都是使用普通话来进行教学,有些学校还会连课间都禁止讲本地话(“在课间禁止讲本地话”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远多于在家的时间,就算在上学之前和小孩不用普通话交流,在上学之后都有可能更爱说普通话,更不要提在上学之前也只允许小孩讲普通话了。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如果能找出一个不会讲普通话的小孩那么都能算是奇迹了,反而是不会本地话的小孩一大把。
另,要想令一个人的普通话标准,其关键做法并不是要“一天24小时无死角地说普通话”,而是要给其“输入”标准的普通话。如果家人的普通话都不标准(口音较重)还要和小孩说普通话那么只会有一种结果就是令小孩只会一口“口音很重的普通话”,以后同样考不到需要的普通话等级但是又不会说本地话,这个才是真的不划算。以我身边人为例,有位邻居是地道的本地人(闽南地区的),但是家人因为担心他普通话不标准,从小不仅只和他讲普通话而且有他在场时老人都必须说普通话(只有在他听不到的场合,父母和老人才会说本地话),但是从小由于大量灌输地瓜普通话所以导致这种不标准的地瓜腔普通话成为他的第一语言,现在讲的普通话口音也是很重的但是又不会说闽南语,这确实得不偿失啊。
重庆话不算啥,很多广东土生土长的小朋友粤语都不会说了。
随着交流的频繁和快捷,方言正在迅速消失。
消失就消失了,只是一个现象,无所谓好与不好。
除了香港这种方言教学的地方,中国方言未来可能普遍消失。
香港有一天也会普通话教学。
天下大同,大势。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