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问题的选择在于
是在错误的时代跟着时代的要求去生活(比如买房,学区,孩子教育,一切跟着政策走)
还是无视错误的时代,努力追寻自己的生活(比如找个桥洞,过一天是一天)
一个好的社会,是不应该逼着人变成鬼的。但,人有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某种规范生活,去做鬼?
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社会,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
有一句古话,我一直没有完全理解。
“笑贫不笑娼”。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世风日下、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
我之前一直只是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对这里面的逻辑有一点点没理顺。
今天看到这个新闻和问题下面的回答,我突然对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
看遍了这个问题的回答,发现绝大部分人对这个女人的行为并没有持批评的态度,甚至有一部分人用励志这样的词汇评价。
我突然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笑贫不笑娼”了。说实话,这个发现让我有点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处的时代能够和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更深一层。
不仅仅不笑娼,我们还对从业人员表示出了高度的同情,并且感同身受。更可怕的是,这里面的逻辑是非常合理而且令人信服的。
为什么靠卖淫挣钱会被评价为一种非常奋斗的行为?
因为靠其它方式,普通人真的很难挣到钱了。
也就是说,“笑贫不笑娼”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其中更有一个非常正确、合理、却荒谬的逻辑。
这三个词能放在一起,本身也够荒谬了。
以上。
她被抓不是因为卖淫,而是因为当老鸨,从姐妹们的尊严里抽成50%。她当老鸨之前已经有百万存款,投身这行不是急等钱救命而是“心态不平衡”。
昨天你们同情一个做外围久过开店的“奶茶店主”,今天你们同情一个老鸨,明天是不是有个毒贩说句“我想买套房”你们也脑补出一通哭唧唧的苦情戏“破防了”?
说一千道一万,有些人就是想成为有产者,躺着吃自己原生阶层兄弟创造的发展红利,他们哭的是自己求之不得的发财梦。
这个案件很糟糕的一点是她已经实现了远程工作。
从新闻的数据可以推算出这一行收入是大约6万/月(2020年10月至今攒了60w,算上抽成一共是9.5人/月)。
光是她手下的这三个失足妇女,就能给她创造9万/月的收入。
抓捕地点在安徽老家,说明她已经不亲自营业,而是成为专业妈妈桑,远程派单。
如果再让她平稳发展几个月,她大概率是会拿着这十几万的月收入移居海外的(不一定要发达国家,移居到新加坡东南亚就能逃避追捕)并继续远程当妈妈桑。
如果她再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恐怕也很难仅通过微信和转账信息锁定个人。
也就是说,如果再晚几个月,可能就再也无法抓获和追缴了。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OK?
不会吧?对,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是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然后你够他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
作者:布布布布洛芬
为什么存钱买房子要被抓啊?!!!
在杭州,外地人90后以买房为目的存钱是违法行为吗??
有没有当地的法律工作者出来做个科普啊?
以为是新闻,其实是旧事。
把做过的事再说一遍,不够。
把做过的事反复说几遍,还是不够。
现在,要把没做过的,即将做的,给提前预言出来,才足够。
以上。
一次赚500,一天四五单,周末生意好点,一周30炮是要有的。
一个月去掉一周来亲戚,那么就是45000元。
去掉一些耗材比如沐浴露/毛巾/丝袜这种,再加上房租和开销,一个月下来剩三万差不多。
这还是不养小白脸的情况。
就这,从22岁做到28岁,黑到发亮一身疾病了,也就能在二线或者准一线买个最普通简单装修的小套房子。
比起这,一个同样姿色姑娘做个最简单的职业拿个三四千工资,到25岁嫁个有大平层的中产理工男,还不用自己还贷款,老公的钱悉数上交……
我也不知道谁更高尚些,只能说那位“面容姣好攒160万”的姑娘,有点过于自立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很可悲!
不展开说了,总之,生活不易!杭州买房更不易!
这些16岁就来工作,能干的工作都干了之后,为什么还是选择了不光彩的“失足”?
这个问题,不应该更值得我们深思一下吗?
是虚荣?是攀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现在你们就和林桂生共情了,请问你们什么时候去和杜月笙共情?
流汗黄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