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尹建莉说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用心理学研究指导教育的时候常见的误区吧,把表现当做了原因

棉花糖实验已经有人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实验结果发现在在幼儿园时期更能忍,更愿意等待来获得更大享受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的更加的「成功」。

这个实验设计,和后来的追踪结果没什么,就是正常的心理学研究的方式。问题出在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上。

有人就开始琢磨了:既然在幼儿园阶段更能忍住诱惑的孩子,长大以后更「成功」,那么可不可以从小培养这种「忍」的能力呢?路子就从这里开始走歪了。

因为没有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从小「忍」的能力,是能够被培养的

也就是说这个棉花糖实验,其实本质上是揭示了一个这么样的关系:


其中??是某种我们还不清楚的力量,可能是小孩的天赋,也可能是某些未知的的但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品质。这种力量让小孩在幼儿园的时候表现的很有耐心,在青少年时期也更加的有自控力——要弄清楚这种力量,在现行的条件下是很艰难的,因为哪怕把社会经济条件给加进去,发现家庭条件好,家长文化水平高的孩子忍耐力更好,那么也同样有两种解释:

  1. 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决定了这个神秘的力量强度;
  2. 因为家长的基因传递给了小孩,这种力量来自遗传,而拥有这种基因的家庭普遍会过的好一些。

在大规模随机干预实验不可能的情况下,或许用收养儿童和亲生儿童的来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和追访,才能够揭开这个谜吧。因为收养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原生家庭是不一致的,这种错位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内在和外在的影响。

但是这个实验在有些人看来,关系不是上面这个图,而是这样的:

所以这就很尴尬了。

这些人试图通过强行的「训练」小孩扭曲自己的意愿,来模拟出棉花糖实验中自控力高的那一组的效果——给小孩看一个棉花糖,说嘿嘿,我就不给你吃,就压半个小时再给你,让你「延迟满足」。然后说,你看小孩的自控力被训练的变强了,以后肯定更加成功了!

棉花糖实验中的高自制力组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而这些人的目的则是强迫小孩看起来和高自制力组的延迟一样,是名副其实的【刻舟求剑】。

很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论文看起来很有趣,但是其实更多的是对现实的理解,而无法用它来进行干预现实。棉花糖实验这个算一个,公司金融里面类似的论文太多这样的了:

脸更男性化的CEO的公司业绩波动更大;

有驾驶执照的CEO创新能力比较强;

曾经被恐怖袭击的公司的CEO更喜欢现金报酬;

……

那是不是一个CEO做个整容,考个飞机驾照,搬到阿富汗住几天,公司业绩、薪酬结构就有变化了?CEO长相更男性化是因为和体内的睾酮水平正相关,热爱驾驶飞机和是否被恐怖袭击,都是和风险容忍度相关的。

本质上这些都是属于可以拿来理解现实,但是无法用来干预的。因为考察的这这些变量要么是外在表现,要么完全不可控,并且都不是内在原因。而业界显然不会拿这样的paper来指导CEO的行为。


user avatar   wai-yao-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多个高赞回答,觉得都在对棉花糖实验或尹建莉言论断章取义。

先澄清几个被大众误解的观点吧——


1.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过程,并不只是“幼儿忍住不吃第一颗棉花糖,等上15分钟就可以吃到两颗棉花糖”那么简单,在系列实验中,其实“棉花糖”是个较晚才出现的道具,“棉花糖实验”的名称,来自于后来的媒体宣传;

实验结论“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儿童,在成人后各方面的表现更佳”里提及的“延迟满足”,也并非市面上流传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事实上,实验发起者Walter Mischel教授在实验多年后用了整整一本书的篇幅,即《棉花糖实验 自控力养成圣经》来阐述帮助儿童培养延迟满足能力的一些研究和可能性。


2. 尹建莉老师所说“延迟满足是鬼话”,并非针对斯坦福棉花糖实验里“延迟满足”的概念,而是针对市面上对棉花糖实验结论偷梁换柱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这在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一书里有详细写过。

3. 我个人的理解,棉花糖实验结论里提及的“延迟满足”,是指孩子自身具备的能力,尹建莉老师提及的“及时满足”,是指家长对于孩子需求的回应,两者主体不同。



棉花糖实验原型


该实验大众所熟知的版本,是这样的:

给幼儿两种选择,他们可以立刻吃掉一颗棉花糖,或者等上15分钟后他们可以吃上两颗棉花糖,实验结果是只有大约1/3的孩子能等到第二颗棉花糖。


而事实上,该系列实验分为多个阶段多个实验,过程也比以上版本复杂得多。以下为了便于阅读,我会适当简化一些内容。


1970年的实验


实验选取斯坦福大学宾格幼儿园的男女孩各16名,他们的年龄在3岁6个月至5岁8个月间。

在实验室里,主试向每名幼儿演示当他离开时,幼儿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把他“呼叫”回来。

接着主试向幼儿展示两个奖品,2块小甜饼和5块大咸脆饼,并询问幼儿喜欢哪个。

当幼儿选择后,主试会跟幼儿详细说明,他离开房间后,如果幼儿能等他回来,幼儿就可以吃掉更喜欢的那个奖品,但如果提早呼叫他回来,幼儿就只能吃不太喜欢的那个奖品,不能吃喜欢的那个了。


不同的主试人员还会被分配到四种不同的条件要求:

当离开房间时

  • ①将两种奖品都留在幼儿面前;
  • ②将两种奖品都带离;
  • ③将幼儿更喜欢的那个奖品留在幼儿面前;
  • ④将幼儿不太喜欢的那个奖品留在幼儿面前。


结果是,面前没有奖品的幼儿等待的时长(平均约11.5分钟)是面前仅有一种奖品的幼儿(平均约5分钟)的2倍,比面前有两种奖品的幼儿(平均约1分钟)长了10多分钟。

那些成功的幼儿“绞尽脑汁想出了很多自我转移的方法”,他们的行为被归结于“无奖励挫折理论”,即如果存在一个求而不得的奖励,会引发人们的挫败感,进而令人对延迟的时间产生厌恶感,人们就越有可能采取措施避免或终止延迟,而分心或分心物可以减少挫败感,也会增强人们忍受延迟的意愿。


Mischel教授团队的总结是:

学会不去想你等待的东西会比总是想着它更能增强延迟满足的能力。



1972年的实验


这次的实验分为三个。


第一个实验:


实验选取斯坦福大学宾格幼儿园的男女孩各25名,他们的年龄在3.6岁至5.6岁间,被分为5组。

在实验室里,每个幼儿被告知当主试离开后,他可以通过按铃的方式把主试“呼叫”回来。

接着主试向幼儿展示两个奖品,1颗棉花糖和1根咸脆饼干棒,并询问幼儿喜欢哪个。

当幼儿选择后,第1、2、3组幼儿被安排到延迟满足的条件,主试跟幼儿详细说明,他离开房间后,如果幼儿能等他回来,幼儿就可以吃掉更喜欢的那个奖品,但如果提早结束等待,幼儿就只能吃不太喜欢的那个奖品,不能吃喜欢的那个了。而对于第4、5组的幼儿,主试则完全没有提及奖品的事。


于是5组分配到的条件分别为

  • 第1组,主试告诉幼儿,在等待奖品时可以玩房内的玩具;
  • 第2组,主试告诉幼儿,在等待奖品时自己想一想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可以做,例如唱歌或玩;
  • 第3组,主试没有给幼儿任何在等待中可以进行的建议;
  • 第4组,主试没有告知幼儿有奖品,但告诉他们可以玩房内的玩具;
  • 第5组,主试没有告诉幼儿有奖品,但告诉他们可以去想一些有趣的事。


结果是,第1组幼儿平均等待了8分钟,第2组幼儿平均等待了12分钟,第3组幼儿仅仅等待了30秒,第4、5组平均等待了1分钟。



第二个实验:


实验选取斯坦福大学宾格幼儿园的幼儿26名,他们的年龄在3.9岁至5.3岁间,被分为3组。

同样使用棉花糖和咸脆饼干棒作为奖品选择,同样告知幼儿如果能等待主试回来,他们就能吃到自己更喜爱的那个奖品。


但这些幼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转移注意

  • 第1组幼儿被要求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 第2组幼儿被要求想一些伤心的事情;
  • 第3组幼儿被要求只想着奖品本身。


结果是,第1组幼儿平均等待了13分钟,第2组幼儿平均等待了5分钟,第3组幼儿平均等待了4分钟。



第三个实验:


实验选取斯坦福大学宾格幼儿园的幼儿16名,他们的年龄在3.5岁至5.6岁间,被分为3组。

同样使用棉花糖和咸脆饼干棒作为奖品选择,同样告知幼儿如果能等待主试回来,他们就能吃到自己更喜爱的那个奖品。

与之前不同的是,幼儿看不到这些奖品。


这3组幼儿分配到的条件分别为

  • 第1组幼儿没有得到主试的任何建议;
  • 第2组幼儿被要求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 第3组幼儿被要求只想着奖品本身。


结果是,第1组幼儿平均等待了13分钟,第2组幼儿平均等待了14分钟,第3组幼儿只等待了1分钟。


Mischel教授团队的总结重点包括:

总体上说,如果没有什么事来分散幼儿注意的话,他们都无法忍受15分钟的延迟满足时间;
转移注意可以帮助幼儿实现延迟满足;
转移注意的方法可以是外在的,比如玩玩具,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想某件事;
让孩子想积极的事(除奖品外)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能看到奖励时,孩子想着奖励可以延长等待时间;
在看不到奖励时,孩子想着奖励反而不利于等待时间的延长。



1981年之后的追踪调查


在1981年之后,Mischel教授团队选取了一些早年参加过棉花糖实验的孩子,对这些已步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追踪调查。

在1988年,Mischel教授团队的论文数据显示,在幼儿园时期对延迟有较好忍耐力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的学习表现、社交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在1989年,Mischel教授团队向外展示了那些孩子的SAT成绩,在幼儿园时期对延迟有较好忍耐力的儿童,都表现为有更高的SAT分数。SAT为学术能力评估测验,美国各大学视其为录取标准之一,会根据这个分数来录用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学生。

在2009年,Mischel教授和华盛顿大学的Yuichi Shoda教授又邀请了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医学院等地的专家,组成新的团队,对部分当年被试的孩子(大约45岁左右)进行了一些新的认知测试,并对他们进行了内外部大脑扫描。

研究数据显示,从棉花糖实验开始,直至那些孩子后来的整个人生轨迹中,在幼儿时期能够更持久抵御诱惑的孩子,自控力总是保持在较高水平,他们的脑前区回路有非常显著的激活,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区域更加活跃,而这个区域恰恰是用来有效解决问题、创造性思考、克制冲动行为的。


实验获知的情况


结合实验、Mischel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以及他出版的书来看,目前我们可知的情况如下:


1. 他们的确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建议逐渐培养儿童的耐心,教导儿童延迟想要即刻满足的需求和欲望,并且帮助其认识到这种延迟的价值。

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孩子自身的能力,不是市面上“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所推行的、由家长简单粗暴故意延迟满足孩子需求的行为,那样的行为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这项能力。

2. 延迟满足,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让自己主动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或主动延迟等待更大利益的行为。

实验中的孩子们,对于利益的好坏和获得,全都是自行判断和自发决定的,不是市面上“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所推行的由家长来判断和决定,例如家长为了训练孩子这项能力,故意延迟再抱哭泣的幼儿,故意拖延着不给幼儿买喜爱的玩具等。

3. 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实验结论,即幼儿时期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表现都更佳,但是,还有后续引发我们思考的很多问题并未解开答案

例如我们可以如何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该项能力?例如多大年纪的孩子可以开始培养这项能力?例如人为的干预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提升该项能力?例如不同的孩子该以怎样不同的程度来干预和培养这项能力?例如那些被试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和经历都是怎样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都对他们的这项能力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未解的问题还有无数,不知为何市面上就出现了以棉花糖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而且它和Mischel教授后来出版的关于培养延迟满足能力书的内容,也是毫无关系的。


“回应需求”和“满足要求”


再来说说尹建莉老师的言论。

我只读过她的书,但没有关注她的微博和平日的言论。题里单独的一篇言论,结合她三本书里的教育理念来看,我个人不认为她所说的“及时满足”是“即时满足”概念的混淆,她的“及时满足”,我更倾向于理解为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即时满足孩子的要求

“回应需求”和“满足要求”是不同的。

例如幼儿在商场想买玩具,哭闹撒泼不肯走,家长安抚幼儿,对其想要新玩具的心情表示理解,愿意陪其商量解决方法,幼儿随时可以和家长进行情感联结,这是“回应需求”,而家长受不了幼儿哭闹撒泼,马上给买玩具,这是“满足要求”。


尹建莉老师的育儿理念以自然、理解、宽容为主,但因列举案例仅为个例,加之过于强调“顺其自然”,而鲜少提及“规则管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对于她教育理念上的不同理解,我们暂且不议,单说这条微博内容所提的“‘延迟满足’是鬼话”,她抨击的并非斯坦福棉花糖实验里的“延迟满足”,而是市面上流行的家长对孩子的“延迟满足教育法”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里“要‘即时满足’,不要‘延迟满足’”篇里,她也有详细写:

“延迟满足教育法”,这个概念与“哭声免疫法”如出一辙,都是对孩子诉求的不及时回应,是家长利用强势地位欺负孩子的一种做法,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


这个篇章中,她也提及了棉花糖实验的内容,尽管不是很准确,但从她描述的结论来看,她的反对的确只是针对一些无知的“延迟满足教育”

很多头脑肤浅的人兴奋不已,以为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和“灵丹妙药”,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延迟满足”实验过程中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使一个本来还有点用处的实验被误解误用,误导了无数的家长。


她批评“延迟满足教育”:

而当下人们鼓吹的“延迟满足教育法”偷偷地将决定主体调换为父母——孩子们完全没有主动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延迟。他们不是行为的主动体,而是被动体,是受控制对象。孩子作为受控对象,服从父母指挥了,会得到夸奖和奖励;如果不服从,会得到训斥和惩罚。父母的意志完全覆盖了孩子的意志,孩子完全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

“延迟满足法”“哭声免疫法”之类的概念,它们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是恶的,如果对孩子及时回应、即时满足,把自由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他就会得寸进尺、无法无天、腐坏堕落。所以要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剥夺满足感,故意给孩子制造痛苦,令其适应痛苦,体验服从——这是一套以暴制暴、以恶对恶、负负得正的理论。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始终是温暖的、流畅的、简单的,给孩子以丰足感和幸福感;而不是故意使绊子,让孩子觉得父母冷酷,每件事都和自己耍心眼,都要给自己添点堵。

综上,棉花糖实验里的“延迟满足”和尹建莉老师所批评的“延迟满足教育”,根本就是两回事。


延迟满足的能力和自控力


再谈回棉花糖实验里提及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如何培养这项能力?我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大众误解的观点

Mischel教授在自己的书里,就澄清过大家误解的观点。

他提及一位科学家朋友告诉他,她4岁的儿子始终拒绝延迟等待更多的饼干,无法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她害怕儿子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未来。

Mischel教授解释道:

这些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始终如一、显著的相关性只是一种很宽泛的对一类人的概括性描述,并不能对个体进行准确预测。如果你的儿子能够在实验中等待棉花糖,那么你会知道他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至少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是有的,但如果他不能做到,你也不能说这代表着什么。

影响该项能力的重要因素

年龄和性别,都是影响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因素。

Mischel教授明确表明:

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都不能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会在30秒内就会停止等待,在某些研究中,60%的12岁孩子能等待长达25分钟。
即使诱惑物的价值相当,所受的鼓励也相当,女孩还是比男孩展现出了更好的忍耐力。不过,男女孩冷静情绪的策略不同。

培养该项能力

Mischel教授用了一整本书的篇幅,写各种相关研究、培养的策略和可能性,指导我们通过培养儿童的自控力,来提高延迟满足的能力。

因为涉及内容非常多,包括大脑的系统、压力、家庭、习惯、信任关系、气质、自我掌控、人际、情绪、动机等等,我无法在此概括所有,简单缩写几点吧:

  • 在婴儿期,看护人可以帮助婴儿注意力从导致不安的内容上转移到TA的兴趣上,可以帮助TA逐渐学会在不安和压力中自我转移


  • 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过度控制孩子,很有可能会暗中破坏他们的自控力发展。


  • 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信任感的环境,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这种信任感的培养对孩子自控力的习得异常重要,因为很多人的童年生活在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里,延迟更大奖励的承诺常常得不到兑现,这样的经历会让等待没有意义,不如抓住手里现有的东西,无论是大是小。


  • 父母应帮助孩子保持乐观,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努力和坚持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积极结果的原因。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棉花糖实验 自控力养成圣经》,也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因为Mischel教授书里涉及的研究和变量太多,读来还是有些晦涩,如果想要看更为通俗易懂版的,我推荐陈忻老师的《养育的选择》一书。里面“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吗”章节里,也有谈及“延迟满足”和“自控力”。

陈忻老师认为“自控力”是比“延迟满足”更广的概念:

“推迟的满足感”在一些特定的场景里能反映出儿童的自控力。
幼儿可以听从父母的简单指令,这也是自控力的一部分。
幼儿排除干扰,专心玩一个玩具,这也是自控力的一部分。

而培养自控力,我从中简要提炼了一些方法:

  • 利用社交和游戏,帮助幼儿习得。

例如几个孩子抢玩具,或玩滑梯,或玩角色扮演游戏,我们引导他们熟知社交的规则,遵守轮流、安全的规则,或引导他们熟知和遵守游戏的规则,就是培养自控力的一种方式。


  • 帮助孩子内化“自控力”。

例如孩子在看医生时处于既害怕又想表现得勇敢的矛盾心理时,我们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他们提升自控力。

例如孩子在自言自语画画时,我们不要去打断或禁止,那也是他们自我发展自控力的时机。


  • 在特定的情景中,可以让幼儿等一等。

例如饭菜很烫时,可以让孩子等一等,同时我们可以给他们找点事做,让孩子自己吹吹饭菜,或边数数边吹,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逐渐增强自控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转移注意力的做法和棉花糖实验里那些成功的孩子们所使用的策略,以及教授书里推荐的策略也相似。


  • 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也给孩子自己思考和选择的机会。

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权衡利弊,关注他们的感受和选择的权利,他们自我管理的内部动机会逐渐形成。

大体上,只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沟通方式,通常我们不必特别在意“是否延迟满足孩子需求”这类的问题。

而关于培养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更为详细的内容,请阅读相关书籍进行系统的学习吧。

别乱相信市面上那些瞎编的“延迟满足教育法”,就酱吧。

谢邀 @知乎亲子


参考文献:

[1]Wallace E. Dixon. 改变儿童心理学的20项研究[M]

[2]Walter Mischel. 棉花糖实验 自控力养成圣经[M]

[3]尹建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M]

[4]陈忻. 养育的选择[M]


user avatar   summerli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大家都知道“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但却不知道2013年有专家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2018年相关的学者已经推翻了这项实验结果理论。

2、关于尹女士的话,其实她并不是否认“延迟满足”的概念,而是批评的是市面上那些偷梁换柱的“延迟满足教育”及“延迟满足的理念”,他们教家长面对孩子要求时,不要立马满足,而是要等一等,看一看,将所谓的自控教育理念付诸于行动。


在《不要挑战人性》中列举了历史上20个经典人性实验,其中就有关于“棉花糖实验”的整个前世今生。

1、棉花糖的实验的前世

早在做棉花糖实验前,心理学家米歇尔就在研究种族刻板印象领域有所发现,他分别从两个种族选取了年龄较小的孩子做实验,让这些孩子在两个糖果中做选择。其中一块糖果大,一块糖果小,选择较大的糖果,就必须等一周才能得到下一块糖果,选择较小的糖果,第二天就能得到下一块糖果。

其实米歇尔做这个实验的本意是观察非洲裔人和印第安人对生活满足的态度,以此找到证明种族刻板印象存在的证据。在实验过程中,他意外发现,相比家里没有父亲或父亲长期缺位的孩子,家里有父亲的孩子更有可能愿意等待一周的时间来获取较大的糖果。

为了解释这一想象,米歇尔又分别对这两个族群的孩子单独做实验,发现两个族群你都存在这种现象,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当中有一半愿意选择延迟奖励。

后来由于当时的女权运动,米歇尔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在之后的研究中绝口不提家庭问题,只关注孩子行为本身,这就引出“斯坦福棉花糖实验”。

2、“斯坦福棉花糖实验”

1972年,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里的幼儿园选取了一些4岁孩子,每次都让一个孩子单独呆在一间房间里,桌子上放着棉花糖,在那个年代孩子很难抵御这样的诱惑。研究员告诉孩子自己要离开一会,如果他在这期间想要吃掉棉花糖,就摇一下桌子上的铃铛,如果他能忍住不吃,坚持等待15分钟,等研究员回来,那么就会再奖励他一个棉花糖。

实验结果是,有的孩子一看到研究人员离开,就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孩子等待了一会,也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孩子试图转移自己注意力,蒙住眼睛,装作看不见,或者睡觉来抵抗诱惑。有的孩子则比较忍耐,一直等待15分钟研究人员回来。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米歇尔持续追踪调查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发现当年能够抵御诱惑的孩子在进入青少年时期,自控力、意志力等都比较强,值得人信赖,他们的成绩也比普通人更高,职业发展也比较成功。

这个实验结论一经发表就引发大量关注,毕竟一颗棉花糖就能预测孩子的未来,既简单又神奇,米歇尔也成为了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理论的代言人和开山鼻祖。

有了这个结论做支撑,实验立马出现各种延迟满足教育,认为从小训练知道延迟满足,这样当孩子懂得延迟满足,自控力会特别好,未来也会很成功。

3、“棉花糖实验”的今生

2013年,美国大学社理查德领导团队重新做了一遍棉花糖实验,实验开始,就说好规则,不同的是,研究人员对参加实验的板书孩子不遵守之前的承诺,也就是有一半的孩子虽然等待了15分钟,但也没有拿到第二颗棉花糖。

经过欺骗的孩子在后续实验中再也不愿意用等待那换取更大的奖励,甚至觉得棉花糖下一秒就有可能被拿走,于是转变态度,直接吃掉棉花糖,享受当下。研究人员的欺骗行为让那些在米歇尔眼中愿意等待的优秀孩子变成了不优秀的孩子了。

在2018年,有三位学者指出当年米歇尔的实验有漏洞:

第一参加实验的孩子不到90人,

第二,这些孩子都是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也就是他们的家庭背景比较相似,父母也基本上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员或精英,从直觉来看,他们前途自然也查不到哪去。

这三个学者进行了新的实验,将参加实验的孩子增加到900名,还充分考虑孩子父母的背景,比如种族、地位、经济背景等。尽量做到多元化。

实验过程和棉花糖实验一样。

实验结果显示,能不能抵御棉花糖的诱惑与孩子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发现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比穷人家的孩子更能抵御棉花糖的诱惑,更愿意等待,更愿意信任他人。而那些非洲裔孩子等,没有耐心等待一会,更在乎眼前第一颗棉花糖。

针对这个实验,三个学者提出理论:孩子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孩子是否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条件,这个条件并不仅仅指经济条件,而是指父母能否为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提供稳定感。

对于穷孩子而言,今天有棉花糖吃,明天可能没有,所以不愿意等待,而且穷人家的孩子可能由于自身能力,往往不能给孩子过多承诺,或者即使答应了也会变成空头支票,所以他们的孩子不愿意等待。而那些富人的孩子,有更多的资源来满足孩子要求,因此这些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更强。

当然现实中,有些抗压能力强的穷人家庭一样能给孩子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富人家庭也有即使提供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能给予孩子稳定的生活环境。

我在《请回答1988》中,每次看到德善吃饭就特别心酸,有一次娃娃鱼请吃猪排,德善一上来就很粗鲁的吃,娃娃鱼让他斯文点,德善大概说:在家都用强的,否则就没有了。

新的实验证明,那些能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取得成功,并不是他们自控力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和所处的环境让他们心理上获得持续的稳定感,这种稳定预期让他们觉得生活有希望。

这种稳定感更多的是情感上,它与家庭贫富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情感模式及关系模式有密切关系。


市面上的延迟满足理念,让父母不要立马满足孩子,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产生心理的稀缺,孩子心理的稀缺不仅包含吃喝拉撒,还有关系和情感的稀缺,也就是被关注被理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中情感的稀缺才是最严重的。

很多教育者说孩子摔倒了要孩子自己站起来,即使孩子寻求帮助。事实上如果孩子在抚养者那里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孩子就进入心理稀缺状态,它感受不到爱,甚至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比如认知能力、自控能力、共情能力等。

家庭,才是孩子最大的压力缓冲器。

在《不要挑战人性》中还剖析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人性实验,比如哈罗恒河猴实验,波波玩偶实验、电击实验。这些实验一定会颠覆你之前的认知,重新认识人性。



@知乎图书 @知乎心理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军攻打苏联时,士兵被冻的很苦。长官教育他们说“忍一忍吧,等我们统一欧洲,就可以实现永久的和平了。”

日军侵华时,有日本士兵无法对无辜百姓下手。随军和尚劝导他们“忍一忍吧,等将来建设好了大东亚共荣圈,幸福的中国人会感激你的。”

曹操加税迁胡时,有些刁民会抗税,还有些会和胡人起矛盾。曹操下令把所有的刁民都宰了,并且宣布:“现在是困难时期,这些措施只是临时增产扩军的需要。大家稍微忍一忍,等孤扫清东西二贼后一定会迁走胡人并降低税率,还你们一个完整的大汉江山!”

在全世界画大饼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能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最后都被自然选择淘汰了。


user avatar   xiao-jin-yu-dou-do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来说:

延迟满足训练,是个因果倒置的破玩意。

实验得出的是:心眼儿多的孩子将来更容易有出息。

就好比:

“ 幼儿园里字迹工整的孩子将来成绩好的更多。”

“ 幼儿园里集体挨冻了没生病的孩子将来身体好的更多。”

“高端国际幼儿园的小孩将来收入更多”

……

说白了,那是

“听话认真不厌学的孩子将来成绩好”

“体格结实的孩子将来身体好”

“有钱人家的孩子将来赚钱多”

落在那些“网上育儿专家”嘴里就成了

“把字练好会提高成绩”“多挨冻会强身健体”“去高端幼儿园会飞黄腾达”

当年在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是个挺好的实验。教人们如何熬过等待的时间。后来观察到那些能忍的孩子更出息也是情理之中的,说白了就是从小就心眼儿多会忍耐,长大了学习好有出息,这是理所应当的啊!后来又看到那些衍生出来的延迟满足训练,就觉得好笑,真是会上网的人个个都能充专家了。

幸亏这实验只是美食诱惑,无良专家和无知家长顶多就是让孩子多焦急一会儿。如果当年的实验是把孩子扔树林里看看能不能走回来,这些被“延迟满足训练”的孩子们可就惨咯!~~~


user avatar   xie-da-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懿 老师的回答很好地指出了「先前研究只是说明延迟满足能力对个人成就的重要性,并不能得出延迟满足能力可以人工培养,从而提高个人成就」这个基本逻辑。我来补充一下,近年来已经出现一些证据支持延迟满足能力可以被培养出来。比如 Alan 与 Ertac 两位学者在土耳其小学进行的随机干预研究[1],就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成功提高了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先说明一下这项研究的背景。不同于中国的小初高学制是 6+3+3 / 5+4+3,土耳其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分为 4+4+4 三段。公立学校里的学生基本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这项研究就是在土耳其的 37 所公立小学的三、四年级进行的,共有 73 个班级参与。37 所学校被随机分成三组:

  • 第一批干预组:15 所学校,师生在 2013 年春季参与培训项目。
  • 第二批干预组:10 所学校,师生在 2013 年秋季参与培训项目。
  • 对照组:12 所学校,教师在 2015 年参与培训,但学生直到毕业都没有参与项目。

干预组的教师经过专家的培训指导后,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为期 8 周,每周至少 2 小时的课程。这个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对未来情境可视化,并理解权衡「现在-未来」的跨期决策,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长远眼光。

在课程中,学生们会讨论一系列小故事中主人公在 NPC「智慧鸟」的引导下如何进行决策。比如:

一个名叫 Zeynep 的小女孩想在她的下一个生日得到一辆自行车,但她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支出。为此,她得从现在起减少消费并开始攒钱。「智慧鸟」让她乘坐时光机,去看看她的两种未来(生日得到自行车 / 没有自行车)。她看到这两种未来后,开始思考想要哪种结局,以及是否选择攒钱。

讨论完 Zeynep 的决策后,教师会引导学生也建造一个「时光机」,然后假装自己去到了未来,看到了自己关心的潜在结果(比如期末考试成绩),并把这些想象的情境画出来。这样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想象现在的决策会让自己未来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

这些课程提高了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吗?如何衡量延迟满足?两位学者选择了经济学研究中测试时间偏好的两个经典任务:MPL 任务(Multiple Price List)和 CTB 任务(Convex Time Budget),这里只简单介绍后者。这是 CTB 任务的一个例子:学生需要在以下 6 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 今天得到 5 个礼物,下周不得到礼物
  • 今天得到 4 个礼物,下周得到 1.5 个礼物
  • 今天得到 3 个礼物,下周得到 3 个礼物
  • 今天得到 2 个礼物,下周得到 4.5 个礼物
  • 今天得到 1 个礼物,下周得到 6 个礼物
  • 今天不得到礼物,下周得到 7.5 个礼物

这个决策就反映了学生有多大程度上愿意多等一周来获得更多的礼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延迟满足。礼物是真的会给学生的,所以学生的实际决策应该可以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

结果如何?相比对照组,两个干预组的学生选择今天立刻得到的礼物数量减少了近 30%。甚至到了三年后,他们已经升入中学,经历过干预项目的学生依然能作出更耐心的决策。除此之外,干预项目还带来了真实可见的好处:干预组的学生在学校里更守纪律。相比对照组,干预组行为成绩(类似我国中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被打低分的学生数量降低了 45%。对干预效果更细致的分析详见原文。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延迟满足能力并非不可培养,只是可能需要在孩子年龄稍大的时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教育,就像上面提到的课程一样。而尹建莉微博里所批判的「强制孩子延迟满足,又不和孩子说清楚道理」的方式,恐怕只会事与愿违,既无法培养出延迟满足能力,又伤害了亲子信任。

参考

  1. ^Sule Alan, Seda Ertac. 2018. "Fostering Patience in the Classroom: Results from Randomized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6(5).  https://doi.org/10.1086/699007

user avatar   qing-yi-ming-t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其实一直觉得延迟满足的实验挺不严谨的

第一,实验者怎么就能肯定这些孩子都爱吃他选定的零食呢?几个版本的实验里有“棉花糖”“大咸脆饼干”“巧克力”等等,反正一个我爱吃的都没有

得给我摆大肘子、红烧肉、大盘鸡这些才行

不过这就不能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第二,就算这几个孩子都同样地爱吃实验者选定的食物,实验者是怎么保证他的零食对这些孩子有着相同的诱惑力的?

有些孩子那家庭条件好,父母又宠,家里随处都能摸到零食,看到实验者给的零食那肯定没多大诱惑力

有些孩子家庭条件差,或者父母管得很严,难得吃一次零食,这诱惑就太大了

有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延迟满足的实验是怎么规避这两个问题的吗?


user avatar   diew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是鬼话。脱离实际扯这扯那的都是瞎扯。要紧的是让孩子搞清楚情况,什么是能及时满足什么必须延迟满足的。

举例:

1、

“妈妈我要尿尿”

“过一个小时再说”

“尿裤子了”

2、

“妈妈我想吃烤山药”

“半夜十一点半吃个锤子烤山药,给老子睡觉,明天买给你。”


user avatar   wen-nuan-88-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延迟满足很可能造成过分需要。

就像断食减肥容易加倍反弹一样,我小时候缺衣服缺零花钱那些女同学,长大了有点钱花钱不眨眼,买衣服买化妆品比我厉害多了。

我小时候属于家里不管我花钱,我家的现金在哪儿我知道,存折藏哪儿和密码我也知道,我可以随便拿随便取,唯一的要求就是花完了以后报账就行。但是我根本不喜欢花钱,需要什么买什么,基本没有临时冲动购物的情况。

我闺女也是,家里零食有个箱子,长期都是满的,她很少去翻,吃的并不多。但是上次有个邻居家小孩到我家,埋头一顿翻,吃了一大堆,样子太难看被他妈当场打了屁股。后来再也没来过,估计他妈嫌丢人了。他妈说孩子多家里存不住零食(我觉得就是不够吃)。


user avatar   wen-wu-shuang-qua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在抖音看到一个老外手里捧着一个很幼稚的卡通图案的孩童书包,眼里有着点点水光。配文是“他终于得到了童年迟来的礼物”。不说这个配文是不是真实的,但它确实瞬间击中了我的心。

小时候我有两大梦想,一,是梳个婉君头(长长的双马尾编成辫子再挽起个圈圈),像这样:


二,是得到一款电视里某小童星穿的肥嘟嘟的牛仔背带裤。


可是我信了大人们的鬼话,每次头发留长了点,就被各种忽悠,说长发耽误学习,还说头发长得很快。导致我顶着家人随便剪出来的短发到小学毕业,心心念念的婉君头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看不上了。但是它始终是我一个心结,可惜过期不候,我超龄了,它不等我。

而背带裤是妈妈亲自许给我的,让我觉得有很大的可得性。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大人们很少给我买新衣服,但是妈妈看过别的小孩子穿,便总在我耳边念叨“赶明儿给你也整一条肥嘟嘟的背带裤,看着就可爱”。于是我在“赶明儿”这个大饼里无法自拔,感觉自己总有一天会穿上那条梦寐以求的背带裤,然而这件事情渐渐就没人再提了。一直到我成了大姑娘,能自己买了。我对自己“人见人爱小仙童”的幻想,最终落空破灭。


这两件事在我心里留下很大的遗憾,特别是背带裤事件,经常碎碎念给我妈听,我说“”你为什么不当时就买给我,非要等以后”,我妈说“可惜时光不能倒流,我也很后悔”。然后给我比了个“摊手”的动作。其实她后来也去了好几个商场找,没有找到背带裤,就作罢了。

所以啊,去他奶奶的延迟满足,简直就是在人为制造遗憾。没有在当下得到满足,快乐便大打折扣,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味儿。

有时看到有人在喂动物时,假装不给它,一次次让它伸嘴并落空。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暴躁之心大起,特别想打人。

我顶多会让我的孩子用好成绩来换奢侈的礼物,而其他东西,只要他要,只要我负担得起,就立刻,马上,给他。




     

相关话题

  中国科研目前的最大问题及其根源是什么? 
  现在很多高校的教授都在搞科研,还有多少老师用心教学? 
  如何理解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一种美味》最后那条鱼发出诡异的光? 
  如何看待女教师发批评「形式主义」文章《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被官方要求约谈及有关部门的处理方式? 
  如何看待蚌埠育英中学要求每个学生花 5800 元买平板电脑? 
  在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孩子看到了骷髅头,问我:妈妈,这个人是谁?什么是「死」啊? 
  监考老师监考的时候都在干嘛? 
  宝宝不愿意把玩具给别的小伙伴玩,对方家长说你孩子真自私,你会怼她么,该怎么处理比较妥当? 
  专家建议小学到研究生缩短两年,使经济有新的劳动力进来,如何看待这一建议?若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顾骏在《中国教育报》的这篇文章《毕业生「薪资鸿沟」折射文科教育尴尬》?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 97 年中专厂弟靠自学写代码月入过万,当下社会年轻人有哪些翻身的机会?
下一个讨论
印度疫情最终会如何收场?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