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迪士尼少儿英语正式宣布退出中国? 第1页

  

user avatar   gunxu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震惊,也非常遗憾。

我家雪球曾经上过1年的迪士尼英语,可以说对他家是非常了解的了。

虽然我们后面没有续费,但说实话,对他家的硬件和服务还是很满意的。

他家的硬件设施非常好,比如每个教室都有两块很大的屏幕,并且这2块屏幕之间可以互动的,比如把这个屏幕的球扔到另一个屏幕上,互动性上非常好玩。

音频视频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很多迪士尼动画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源,他们还有自己创作的音频歌曲,非常好听,动感十足。

APP功能非常强大,每一节课在APP上都有对应的内容,音频、游戏、歌曲等等……对着APP就可以给孩子进行复习和预习了,非常方便。

每节课开始之前,都会在大厅里给孩子进行12分钟的预习,预习结束之后,所有孩子们会集合在一起边唱边跳一首英文歌再进去教室。

别小看这个,家长可以在旁边看到孩子的参与情况,英文歌曲可以录下来,回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就通过这个课前暖场,我家雪球一年下来就学会了几十首英文歌呢。通过这个暖场也可以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以更好的状态去上课。

每节课结束前5分钟,会把家长叫进教室,告知家长上课内容,方便家长进行辅导。

……

总之,我觉得迪士尼英语在培养低龄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方面是最好的。

既然这么好,我为什么还没续费呢?

后来没有续费的原因,是他家老师的流动性太大了。

听说是因为给的工资太低,留不住人。

外教都是从美国招的刚毕业的,培训一下就送过来了。

中教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给的工资极低,听说我家雪球上课的中教一个月工资才四五千。

所以老师们上2年课后有了经验后就纷纷跳槽了。

我们刚上课没多久,就赶上了一波老师的离职热潮,新的老师没那么快过来,导致每周上课的老师不一样,后来虽然给了一个固定的新老师,但明显是没有经验的。

我们想换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结果不是离职了就是课程排满了。

和管理人员反馈,结果管理人员也青黄不接,没人理,一气之下就去找了其他的机构。

上了其他机构才发现,真是便宜了。

我们迪士尼一节课45分钟大概要250元,而后面报的那家一节课不到100元。

当然前面我提到的那些内容,也基本上没有。

豪华互动性大屏幕,是没有的。

音频视频都是网上比较流行的SSS资源或鹅妈妈之类的,没有他们原创的。

APP上的内容和上课内容完全没有关系,等同于没有。

管理上也是极其混乱,上了好几节课都不知道娃上了啥,课本对应的音频还是问老师要才给的。

一直等要来了音频之后,我们才慢慢找到上课的状态。

……

不过看在老师稳定,价格便宜的份上也就忍了。。

再回到问题上,我真没想到,这次疫情竟然搞得迪士尼门店全部都关门了。

虽然我家娃已经不上了,但内心还是非常得不舍。

这么多年的积累全部放弃太可惜了,希望他们以后可以发展一下线上学习。

到时候,我一定会去支持的。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有没有疫情的存在,这些立足于中产阶级焦虑情绪的“培训机构”都是走下坡路的趋势,迪士尼是何等样精明的企业,怎么会嗅不出这其中的味道?说白了这些“培训机构”真的是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的吗?不管是现实需要还是心理需要,孩子们根本就不需要你来培训这个还是那个,这无非是满足大人而已,满足大人们的焦虑感,服务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当然了,既然是一种情绪,中产阶级焦虑情绪也是不理智的,不管你怎么告诉他,你这是不对的,你这是不理智的,你这是自己做不到的就逼自己孩子去做到,你这是攀比心理作祟不负责任的表现,他是不会听的,反过来会骂你一顿,不信一会儿看,评论区破口大骂的多了去了。


所谓“叫不醒装睡的,救不活装死的”。


真的有必要把中国的孩子们,往死里教英语吗?语境语感词汇句式乃至于英语里面的梗,都要原汁原味原封原样教到精炼纯熟?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再有钱也不可能把孩子的一天变成25个小时,于是就想在“效率”上想办法,问题在于你提高的这一点点所谓“效率”,在大趋势面前是没有用的,一丁点用都没有。


你只是在满足自己的焦虑感而已。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管嘴上不承认,身体可诚实的很,不光是英语“培训”,还是别的什么花里胡哨的,有几个人真的能考虑到孩子的长期需求,无非满足的还是家长自己的需求而已,起到一个自我安慰的作用。于是就有两种可能性:孩子不成器,则家长已经尽力了我给你那么好的资源花了那么多钱给你上各种班,是你自己不成器;孩子成器,则你看我多么英明神武眼光长远舍得花钱在教育上,快来感谢我。


怎么说都是你有理,那就只能你开心就好喽。


问题在于这场焦虑感的狂欢盛宴总有要落幕的一天,首当其冲就是这个英语教育。我就明确的说,英语教育搞得过火了是一种非常搞笑的事情,是投入大量资源、占用孩子大量精力,做的一件十分无意义的事情。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很快就会让英语教育毫无价值,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干的这些事情,本质上错误、技术上落伍,马上就会淘汰了。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你本身有交流价值,找到一个沟通工具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像你有安装窗帘的需求,找到一个装窗帘的工人并不难。


当你没有沟通价值的时候,你才需要眼巴巴的热脸贴着冷屁股,跑去学别人的语言,学别人的语境,学别人的俚语,学别人怎么说话,好找到一点点自己有价值的渺茫的可能性。


或者干脆去当沟通工具。


然而即使是这种工具性的价值现在看起来也不大妙了……


前段时间有老外找到我,要做农业方面的合作,刚开始我也非常的头疼,因为我自己的英语非常非常非常烂,我一天培训课补习班之类的都没有去过,穷乡僻壤大山沟里长大的孩子哪去找什么补习班,初中囫囵能上个英语课已经是万幸了。刚开始他们要求开电话会议讨论商业细节,说老实话,听得我脑门子发涨也没听懂几句,沟通效率非常的低下。


后来我们意识到了对于做生意这种事情,这样的沟通方式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你一言我一语的打电话,而是应该把达成的共识都落实到纸面上,这样既不会忘又不会有什么歧义,最终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我们改用电子邮件沟通,我用中文把我的想法写下来,直接用百度或者有道翻译机翻成英语,自己再检查一遍有没有明显的错漏失误,发给他们就行了。他们发来的英语邮件我凑合能看懂,机翻一下读得更顺畅。沟通效率因此提高了不少,合作项目进展也顺畅了许多,可以达成一种比打电话直接对话高得多的沟通。


事实证明,机翻的进步幅度相当惊人


我是学自动化技术出身的,我能感觉到机翻本身的准确性进展非常快,淘汰掉专业翻译仅仅是个时间问题。10年前翻译复杂句式还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现在的水平就已经让很多搞翻译工作的人笑不出来了。在一些农业专业词汇的翻译方面也体现出了很高的水平,相信在别的专业领域也不会太差劲,双方都不熟悉的外语专业词汇领域,你最好还是相信翻译器比较好。


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要把大量的金钱和孩子的精力,投入到学一门外语中去,效果如何,需要你自己考量一下了。





前两天我写了个搞笑的文章,是模仿特朗普和鲍里斯的口吻,让他俩说了一段相声,本来是个搞笑的“战忽”行为,不曾想,事情闹大了。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要采访我……


采访当然是真实的,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也不至于真的傻到了相信川建国是中国间谍的地步,但是采访过程依旧不是很愉快,因为他作为一个西方记者,依旧是“美国空气自由香甜难道你不想闻一闻吗”这种风格。比如他问到:“特朗普的政策影响了中国精英和有前途的学生移民美国或者留学,你不觉得他这样不好吗?”我明确的说愿意去移民美国或者去留学的,绝对算不上中国最聪明的那帮人,你这是几十年前的观点,与现在的事实不相符。他还问,“那么特朗普的政策让中国人没办法去美国了解美国社会,你不觉得遗憾吗?”


行,这是碰到硬茬了。


我明确的告诉他我根本不在乎特朗普还是拜登赢得大选,事实上中国大多数人都不在乎,既不在乎特朗普当选还是拜登当选,高层不在乎,商业界企业界也不在乎,老百姓更不在乎,总之一句话,we don't care。


他说,为什么呢?


我说,你们美国人总是以为你们是世界的领导者,你们的总统是世界的领导人,事情正在发生变化,有没有疫情都在发生变化。然而正是因为你是美国人,所以你对此一无所知。无知的是你们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甚至都不是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我从没去过美国,然而我对美国的理解,比你这个出生在美国的人更加深刻。


他说,那你的理解是什么?


我说,正如我在你看到的文章里写的,无论是特朗普,还是鲍里斯,或者拜登,都仅仅是是一个Comedian,喜剧演员。一个Talk show actor,整个白宫都只是一个Talk show stage,美国的政策,美国的外交,美国的商业行为,都不是这些喜剧演员们来制订的。或者换句话说,美国总统来决定美国政治经济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美国总统自己仅仅是一场无聊的talk show的演员,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他说,是什么让你这样认为呢?


我说很简单,你自己就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你应该知道美国实际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是在DC还是在wall street?有一本非常有趣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里面提到了一个“宇宙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偶像派喜剧演员。整个宇宙都在找“负责人”,找到最后却是这么一个脑子被驴踢过的人,而真正的权力,真正的影子政府却躲在背后不用负任何责任。你们为美国人民,为全世界的人,要么准备一场喜剧,要么准备一场正剧,要么准备一场悲剧,而这些戏剧的导演是谁呢?不都是华尔街的人骂?


我为什么要关心是谁站在舞台上演戏呢


可怜的资本主义华尔街日报小记者显然陷入了某种让他大脑死机的状态,他可能意识到过这个问题,然而因为自己职业的局限,他想不通这个问题的。





迪士尼作为一家企业,很显然要比华尔街日报小记者的水平高上很多很多。


靠着吃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中产阶级焦虑这碗饭,吃不了多久了。当然,中国还会有很多很多吃这碗饭的人和机构,还会有层出不穷的“班”,还会有前赴后继的家长们,把自己的辛苦钱、把自己孩子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中间去,比如学英语,比如学画画,比如学跳舞。反正只要你焦虑,而某件事情又看起来“有用”,你总能找到把这些东西花出去,换回来对焦虑感的片刻安慰。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事情正在起变化。如果你真的想要让孩子获得一些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要做的不止这些,不要为了你自己的焦虑感就去浪费无辜孩子的生命。


安慰了你自己,耽误了孩子们。


我一点都不觉得迪士尼少儿英语退出中国是什么值得遗憾的事情,对于中国、对于迪士尼都是如此。迪士尼的商业嗅觉值得学习,但是他们的英语并不值得,他们商业嗅觉的敏锐让人惊叹,在大部分中国人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英语“培训”的日薄西山,在大部分人都觉得如日中天的时候,看到了这一行的落幕。


然而很多中国人自己、很多中国家长、很多中国英语培训机构,还是看不到的。


请大家打开评论区,感受这些家长、这些培训机构的愤怒吧,扒人底裤、断人财路,属实不厚道。然而龙牙君并不是以厚道安身立命的,乃是以刻薄露骨混饭吃,多少警醒几个人也是好的,属于功德无量的事情。


你骂你的,与我何干?与事实何干?与趋势何干?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开心麻花在 2019 春晚上的小品《占位子》?反映了哪些教育观念? 
  如何看待官方回应「执法人员踹门查补课」,称现场有人违反防疫规定且拒不开门? 
  4 岁左手无指男童娴熟包饺子,妈妈编善意谎言鼓励,如何让没有拿到「好牌」的孩子,更好地面对人生? 
  在场的孩子受到别人表扬,如何较为谦虚地回答对方? 
  广西小学生校外遭欺凌,「被拖鞋抽脸,衣服塞鞭炮」,如何看待校园暴力低龄化趋势?如何防止校园暴力发生? 
  孩子需要提前学习高年级课程吗? 
  全面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的存在,你同意吗? 
  老师写给孩子的评语,有哪些让你感触颇深? 
  迪士尼乐园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有人去做? 
  如何看待家长不批改作业需手写情况说明,老师称「工作量饱和,家长改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前一个讨论
二战时对付德军的美军好受些还是对付日军的美军好受些?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真有人得月子病,却有人说坐月子是陋习?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