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侯景之乱为何为祸三年之久?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侯景之乱前,南梁已经是“人人厌苦,家家思乱”。

可以说侯景只是一个火苗,点燃了隐藏在南梁粉饰太平下的巨大炸药包。

那么这个炸药包是由何而来?南梁内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就在这里简单说说。

萧衍得到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皇族和士族非常纵容。

而南梁的皇族往往出任地方重镇,或者在中央担任要职,但他们大部分人要么是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人品有问题,或者两者兼具。

其中最为败类的便是萧衍的侄子萧正德,杀小孩,以淫盗屠杀为业,还强奸自己妹妹,并且还一度投奔北魏。

就是这么一个人渣,在他又返回南梁后,萧衍对其加以任用。期间最大的惩罚不过是暂时免官,不过很快就会得到重新启用。

在候景之乱时,萧正德还被萧衍任命为都督京师诸军事,而萧正德有当皇帝的野心,于是成为了侯景的内应。都督京城诸军事的负责人,居然成为了侯景的内应,在他的帮助下,侯景轻而易举就突破了长江天堑。

而那些坐镇地方的宗室大员,更是让人一言难尽。

比如坐镇上游的萧绎巴不得父兄赶紧归西,自己好做皇帝,所以救援建康并不积极。派出救援建康的是萧方等和王僧辩,前者是失宠的儿子,后者在当时也不被萧绎重视。而且他也算得上猜忌刻薄,还非常自负,那句“读书万卷,犹有今日”便是他说的。

还有益州的萧纪,虽然很得萧衍宠爱,但心态也是盼着萧衍赶紧死,自己好称帝。而且还不守信用,且是守财奴。在后来兄弟内战中,他在桅杆上挂了无数金饼,说会奖励勇士,结果将士们打胜仗,他却不赏赐给士兵们,于是军心崩溃,自己也难逃悲惨下场。

江州的萧纶,性格暴戾,有的官员弹劾他侵渔百姓,他就派刺客把对方杀了。当然,不得不说他是萧衍那几个儿子里面,救驾最积极的,甚至急的在渡河时让部队淹死十之一二。之后因为军事能力问题,被侯景大败,继而无奈只得在台城外围挂机。

除了儿子辈,萧衍的孙子萧大连驻守富庶的江东地区(建康以南),他有“胜兵数万,粮仗山积”,然而即使如此他在侯景围困台城时,依旧挂机。后来侯景攻克台城,派部下向三吴一带进兵时,萧大连弃城而逃,之后被抓获杀掉。

还有萧衍的弟弟萧宏,侄子萧渊明,都是带着数万大军去给北朝送温暖的人才。(其中萧宏还极度贪财,家产三亿多,对此萧衍还特别开心,只要不造反,贪多少钱都没关系。)

虽说我们不能全面否定南梁皇室,毕竟也有昭明太子,简文帝,萧确这样不错的人。但萧衍任用的一些地方大员和军队统帅,都是如此德行,侯景怕是晚上都笑的合不拢嘴。

而萧衍任人唯亲的结果,就是南梁看似有广阔的国土,诸多的方镇,然而侯景一来,要么是送人头,要么是挂机,要么是名义上去一下,而且兄弟之间,叔侄之间也存在隔阂,继而引发了后来南梁手足相残。

说完皇族,我们再说说萧衍纵容士族的结果。

士族,在东晋时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有他们的身影。无论是高门望族,如王谢两家,还是次等士族,如桓温,刘裕,可谓人才不断。之后高门大族人才萎缩,所以被次等士族刘裕取而代之。

而在之后高门士族就越来越花瓶,基本上摸不到兵权。南朝的统治者都供着他们,是为了他们的名望,但很少会重用他们的。说直白些,就是禅让的时候帮朕呈上玉玺便是你们的工作。

到了南梁时期,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高门士族不需要干什么实际工作,就能坐享其成。而这也导致他们迅速腐化。

《颜氏家训》中对此有了细致的描写: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今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贲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简而言之,南梁士族不学无术,粉面小生,考试的时候找人代考,宴会的时候靠别人做诗。而且他们平常不骑马,出门靠车舆,回家要靠人扶着,甚至指马为虎。最后侯景之乱时,他们走路都费劲,体赢气弱,不耐寒暑,于是死于沟壑。

所以南梁的士族堪称废物。虽说他们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养着他们,也是浪费国家资源。

除了士族,萧衍还任用寒人出身的朱异掌握朝权。朱异权倾朝野,但是此人奢侈无度,奉承献媚,又好收取贿赂。他不仅不能匡扶朝政,反而让朝政更加败坏,让萧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还收了侯景的贿赂,真是个给侯景送助攻的人才。

以上种种,都是萧衍用人的巨大失误。

那么萧衍纵容皇族、士族还有朱异,如此看来他是个仁君吧?非也,实际上萧衍只是对这部分人很好,但对于基层百姓却是很严苛。

有一次在萧衍出巡时,一名老者冲出来拦住车架说道:“陛下为法,急于黎庶,缓于权贵,非长久之术:诚能反是,天下幸甚!”


那么萧衍或者说南梁是怎么对待百姓呢?

何之元在《梁典·总论》言:“周道既没,斯风渐丧,洎于後代,其弊尤甚,罔恤民之不存,而忧士之不禄,莅民之长,守次更为,前人未安,後人便及,迎新送故,疲于道途,为君者甚多,为民者甚少,由是君臣之义薄,狡恶之萌兴,下上递憎,甚于仇敌,百城恣其暴夺,亿兆困其徵求,损弃旧卿,奔亡他县,地荒邑散,私少官多,于是仓库既空,赋敛更重,天示谴祸,地出妖祥,饥疫互生,水旱交至,民不堪命,轰然土崩,数十年间,还为黎庶。高祖博览今古,备观兴亡,犹复蹑其遗风弊法,浇薄逾甚,淆紊日滋。梁氏之有国,少汉之一郡,大半之人,并为部曲,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或事王侯,或依将帅,携带妻累,随逐东西,与藩镇共侵渔,助守宰为蝥贼。收缚无罪,逼迫善人,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抵文者比室,陷辟者接门,囹圄随满,夕散朝聚


总结下来有以下四点

一,对百姓刑罚过重。

根据《隋书刑法志》记载:【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有犯罪者,皆讽群下,屈法申之。百姓有罪,皆案之以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人亡逃,则举家质作。人既穷急,奸宄益深。】

于是便有老人拦架进谏一事,对此梁武帝一时之间也有所感悟,继而“思有以宽之”,下诏“自今捕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者,可停将送。”

然而老人的肺腑之言,只能打动萧衍一时,南梁后来还是落到“奸吏招权,巧文弄法,货贿成市,多致枉滥。大率二岁刑已上,岁至五千人。”的地步。

这种局面,直到萧衍晚年才有所改变,因为佞佛再加年迈的缘故,萧衍不再留心政事,案件处理方面也不再上心。导致法网渐疏,以至于“由是王侯骄横转甚,或白日杀人于都街,劫贼亡命,咸于王家自匿,薄暮尘起,则剥掠行路,谓之打稽。”“自是禁网渐疏,百姓安之,而贵戚之家,不法尤甚矣。寻而侯景逆乱。”

真是严,百姓苦,宽,百姓亦苦。

但萧衍对王侯的纵容却是一成不变的方针,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愈演愈烈罢了。

二,王侯或者将帅的部曲侵渔百姓。

在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随着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南朝士兵的身份日益低落。南梁在这方面也不例外,比如在萧衍看来兵驺和奴婢就没什么区别。

而且郭祖深指出:【朝廷擢用勋旧,为三陲州郡,不顾御人之道,唯以贪残为务。迫胁良善,害甚豺狼。江、湘人尤受其弊。自三关以外,是处遭毒。而此勋人投化之始,但有一身,及被任用,皆募部曲。而扬、徐之人,逼以众役,多投其募,利其货财。皆虚名上簿,止送出三津,名在远役,身归乡里。又惧本属检问,于是逃亡他境,侨户之兴,良由此故。又梁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及投募将客,主将无恩,存恤失理,多有物故,辄刺叛亡。或有身殒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录质家丁。合家又叛,则取同籍,同籍又叛,则取比伍,比伍又叛,则望村而取。一人自犯,则合村皆空。

也就是说南梁任命地方将帅,大多以贪残为务,而要这么做,就要有人手,于是大量招募部曲。再者梁朝的兵役非常重,所谓“三五”就是一口五丁之家,要有三丁去当兵。并且将帅不体恤士兵,导致要么病逝,要么叛亡。更有甚者,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却被污蔑为叛徒,继而将领们派人去抓捕他们的家人,从而导致“合村皆空”的悲剧。

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导致南梁晚期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导致南梁晚期军队军纪越来越差。

在南梁前期,有韦睿、裴邃为代表,两人不仅所帅部队战斗力很强,而且军纪严明。

但随着时间流逝,南梁的军队也开始发生变化,到了陈庆之北伐时,虽然他的军队战斗力也很强,但军纪却截然相反。

陈庆之自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攻克洛阳后“所从南兵,陵暴市里”。

而后高欢病逝,侯景献地于梁,对此朱异是很赞同的,但当萧衍要用萧范为帅时,朱异也反对说“鄱阳雄豪盖世,得人死力,然所至残暴,非吊民之材。”。所谓得人死力,自然是为了给萧衍留些面子,而所致残暴则能看出萧范是什么德行了。

于是萧衍则另外委派萧渊明率领十万大军去给东魏送温暖了。

不过值得一提是,寒山之战时,东魏统帅慕容绍宗认为“梁人轻悍”,而且这次南梁北伐军也不乏像羊侃这样的猛将,所以虽说南梁晚期整体军队战斗力有所下滑,但萧衍为萧渊明准备的十万大军,当是南梁精锐,就像当年他给萧宏配备的精锐北伐军一样。

然而在萧渊明的无能指挥下,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连自己都成了俘虏。对于南梁来说,这十万也堪称南梁中央的重要军事力量,而他们的覆灭,也减轻了后来侯景进攻建康的阻力。

要知道在侯景之乱中,死守台城的人,便是从寒山大败中唯一全师而还的羊侃。

而从地方赶来的援军,除了韦粲(韦睿之孙)率部死战,其他人要么挂机,要么打了一下发现打不过于是挂机。

到了台城沦陷后,南梁军更是放飞自我了。在梁将王僧辩率军讨伐侯景时,居然劫掠建康百姓。“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可见南梁的军纪败坏到了何等程度。

【僧辩命裴之横、杜龛屯杜姥宅,杜崱入据台城。僧辩不戢军士,剽掠居民。男女裸露,自石头至于东城,号泣满道。是夜,军士遗火。焚太极殿及东西堂,宝器、羽仪、辇辂无遗。】

【老小相扶竞出,才度淮,王琳、杜龛军人掠之,甚于寇贼,号叫彻于石头。僧辩谓为有变,登城问故,亦不禁也。佥以王师之酷,甚于侯景,君子以是知僧辩之不终。】

而且在南梁和北朝的战争中,南梁也和北朝一样,通过战争掠夺数以万计的奴隶。南梁的百姓都受到严重剥削,更不用说奴隶了。所以后来侯景通过释放奴隶的方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

三,政府对百姓过度剥削。

萧衍是南北朝著名的佞佛皇帝,为此他修建大量佛塔、寺庙,与此同时僧侣数量也很多。光京城就有十几万僧尼,地方郡县方面,则难以统计,而僧尼又有“养子”“养女”。而这些人是不用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的。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于此。请精加检括,若无道行,四十已下,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

另外南梁设立一百多个州,数百个郡,而这些刺史、太守虽然能管辖的百姓没多少,但俸禄依然要照发,这就是所谓的冗官。

【凡一百七州。又以边境镇戍,虽领民不多,欲重其将帅,皆建为郡,或一人领二三郡太守,州郡虽多而户口日耗矣。】

结合上文说的,奢侈无度的皇族和混吃等死的士族,现在再算上数量庞大的僧侣与冗官,谁来养他们?那当然是底层的百姓。

所以南梁制定的租调非常之高:

【其课,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尺,禄绵三两二分,租米五石,禄米二石。丁女并半之。男女年十六岁已上至六十,为丁。男年十六,亦半课,年十八正课,六十六免课。女以嫁者为丁,若在室者,年二十乃为丁】

也就是说南梁一室(一对夫妇)要交租调有:
布绢各四丈(一共八丈),丝六两,绵十六两,禄(附加税)绢一丈六尺,禄绵六两四分,租米十石,禄米四石。

除此之外,南梁还要收“地租”,你没看错,南梁还规定一亩田要交两升米。若该户人家耕种五十亩田地,那就是还要交一石米。

这堆东西加一起有:布四丈,绢五丈六尺,丝六两,棉二十二两四分,米十五石。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直观印象,那我换个说法吧,就南梁这税率,这一家子能先去东魏交一次税,再到西魏交一次税。南梁的税率比东西魏税率加一起还高!

而百姓除了要负担如此沉重的租调外,南梁政府和地方官时不时还弄出些乱七八糟的理由收钱,而这就是下一点要说的。

四,除了政府以外,地方官贪墨成风。

南梁中央奢侈无度,上行下效,地方牧守也是搜刮民财,贪墨成风。当时有这么一个刷钱方法,那就是如果你是士族或者有功将领,而你家又缺钱(士族不一定富裕),那你可以要求朝廷让你去地方当官。然后你当个三五年,你就可以赚个腰缠万贯,随而“让贤”了。

所以有什么江禄“积钱于壁,壁为之倒”,王筠“在郡侵刻,还资有芒屩两舫,他物称是。”,邓元起“财富山积,金玉珍帛为一室,名曰内藏;绮縠锦罽为一室,号曰外府。”,“四尽太守”鱼弘,以及江千万,蔡五百,王新车,庾大宅。

也不奇怪,北朝的魏收会记载:【衍所部刺史郡守初至官者,皆责其上礼献物,多者便云称职,所贡微少,言为弱惰。故其牧守,在官皆竞事聚敛,劫剥细民,以自封殖,多妓妾、粱肉、金绮。百姓怨苦,咸不聊生。】

而南梁臣子贺深也说道:【今天下宰守所以皆尚贪残,罕有廉白者,良由风俗侈靡。使之然也。淫奢之弊,其事多端,粗举二条,言其尤者。夫食方丈于前,所甘一味。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绮绣,露台之产,不周一燕之资,而宾主之间,裁取满腹,未及下堂,已同臭腐。又歌姬儛女,本有品制,二八之锡,良待和戎。今畜妓之夫,无有等秩,虽复庶贱微人,皆盛姬姜,务在贪污,争饰罗绮。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盖由宴醑所费,既破数家之产;歌谣之具,必俟千金之资。所费事等丘山,为欢止在俄顷。乃更追恨向所取之少,今所费之多。如复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

吏治的腐败,更是让南梁雪上加霜,而在萧衍统治期间也爆发了好几次农民起义,其中以益州百姓起义规模最大,南梁王侯在镇压农民起义后,对着蜀地官员罗研嘲笑道:“卿蜀人乐祸贪乱,一至于此。”

而罗研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蜀中积弊,实非一朝。百家为村,不过数家有食,穷迫之人,什有八九,束缚之使,旬有二三。贪乱乐祸,无足多怪。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有数升麦饭,虽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况贪乱乎?”


而王伟写的那封檄文中说:“梁自近岁以来,权幸用事,割剥齐民,以供嗜欲。如曰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姜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不夺百姓,从何得之!”这段话说的————没毛病啊。


最后推荐一下我的图文小说,对晋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阅,应当是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晋末群英传》第一回(图文小说) - 李梦阳转世的文章 - 知乎 zhuanlan.zhihu.com/p/10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站在上帝视角,中国历史上某个节点,汉族文明战胜草原游牧民族后有没有可能以某种手段实现对草原的有效统治? 
  解放战争惨烈还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惨烈? 
  宋朝真的“积贫积弱”吗? 
  中国历史上的名门后人现在在做什么? 
  北周宇文邕,北齐高长恭,南陈陈霸先,三人哪个能力最强?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豪门巨族?现代又有哪些呢? 
  正妻死了,把生下长子的妾扶正,会不会妾生的长子称嫡长子,正妻生的儿子由嫡长子变成嫡次子? 
  清政府战败后为什么总是去谈和,然后割地赔款,为什么没有决战到底,玉石俱焚的决心? 
  孙中山靠的什么跟信徒洗脑一起推满清。最后还是得妥协袁世凯呢? 
  中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出现过奴隶社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一博粉丝去豆瓣刷书评养号最后给爱豆刷分的行为?
下一个讨论
西晋八王之乱时各地王侯的封号和封地为什么不匹配,比如成都王封地在邺城?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