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第三次换租的时候,同住的室友中有一个是来自江苏的小姑娘。
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而她的男朋友去了浙江大学,后来又读了浙大的直博。
他们两个的家都在南京高淳,高中是同一所高中,两家人住的地方距离也只有一两公里。现在,两个人也依然还在一起。
我说这事是想表达什么呢?考大学跟爱情本来就不是一个二选一的单选题……这俩人虽然谈了很多年的异地恋,但她们一个毕业于国内最好的外语院校,一个是国内TOP3的本硕博,两个人既没有丢了爱情,也没有丢了学业。
那你可能会说,万一两个人因为异地分了呢?
我也问过这个小姑娘,你们异地恋的时候不怕分了吗?
她说,就算分了,我再找个好的也不难啊……
不过,如果要我来说,当你在考大学还是爱情之间纠结的时候,如果不是我自己的孩子或者亲戚,我会坚决支持你选择爱情。
因为你要是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的话,考个好大学可能还真挺费劲的。
你这仿佛是在问:"地震了,我应该先逃跑还是先看个电影再洗个澡。"
对不起啊,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所有的学生情侣,毕竟十万对里面可能有一对是有理智的。
爱情这个东西,如果站在生物学本质上来说,与合弓纲的发情期、蜥形纲的交配期没有价值上高低之分,都是随着年龄发育上的性成熟,在体内激素作用下,对异性产生出了的普适性的吸引力。
说穿了都是为了交配,不值一提,从第一个多细胞生物有性生殖开始,这种行为在所有性别分化的生物里以每年数万亿次的效率整整发生了快五亿年。
它比黄河的沙子还普遍,比填埋场的垃圾还廉价,比巨人观的尸骸还苍白,上到九五之尊,下到贩夫走卒,每个人都有经历它的机会。
而高考是什么?是阶层跃迁的通道!
你知道这个正在逐年关闭的通道有多么弥足珍贵吗?
人类文明六千多年,全球国家两百多个
在这么大范围,这么长时间段的文明里,能够不论你出身家境,不看你人脉祖荫,不要你资产捐助,不需你九死一生,只要你坐在书桌前规规矩矩的写上那么几年字就有可能改变整个人生定位的机会,除了高考,就没有其他了,连科举都不行。
这个问题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问题。
在叙利亚,生孩子可以像流水线一样络绎不绝,产量之大可以用来成批的制作自杀炸弹。安心受教育?那是天方夜谭,你可以扛着RPG跟对面拿着AK的妹子谈一场跨越硝烟的恋爱,但是直到你被炸死的那一天,你仍然不可能在人生上有任何的上升,你们的孩子也不行。
在印度,达利特生下来就是达利特,就算考了全印度第一也仍然是达利特,帝国理工大学的大门仍然主要为婆罗门的男性开放。当然绝大部分达利特终其一生也上不了什么学,与被他们强奸过的妻子再继续生出新的达利特。
在美利坚,尼哥罗的社区大学与常青藤的精英院校,是一条泾渭分明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中间是一条充满了巨额捐助、名人推荐、校友联谊的鸿沟。他的国力强盛,所以刷盘子也比其他人过的好,可是总有一天,他不会变得更强,但你手里的盘子会变得更多。
或许高考的制度有着种种的不足,或许学习的过程有着种种的艰难,或许替考冒名还在时时发生,但是只要它还存在,它就是最珍贵的,最值得你去为之不顾一切的。
所有的爱情都来源于两颗心的共情,可时光荏苒,一个未来的985博士之心身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接触着自然科技最前沿成果时,它将很难再与工地上喷着汗水扛起四十块砖的心灵或者CBD里秃着头996的心灵产生共情。
我知道,每一个十七岁的人都会对这些话不屑一顾,但我也知道,每一个二十七,三十七的人会对此痛哭失声。
你跟他谈道德,他就跟你谈法律。
你跟他谈法律,他就跟你谈道德。
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百出还有人追的原因。
父母愿意给弟弟二十万而不给老大,那确实在法律上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这样就伤害了老大一家的感情,在道德上就是立不住脚的。
本答案在谈伤感情这件事,就有人跳出来说我三观不正且逻辑不清,说那是人家父母的权利。
好啊,既然谈法律权利,那么大儿子将来也不需要对父母太热心,只要完成基本的法律义务就行了。
可是问题是,他父母现在或将来会仅仅满足于大儿子完成法律责任吗?
肯定会挥舞道德大棒子,把大儿子打得血流满面。
所以我劝题主远离这样的家人,警惕本回答下那些逻辑混乱不明事理的人。
————以下为原答案
这个事件更加证明一个事实:你老家就是一个烂泥潭。
所以你要远离他们。
他们怎么骂,随便。反正你以后少回去,如果要尽孝心,将来寄点生活费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烂泥潭,你会拖着你妻子孩子一起沉没。
至于村里人的看法,你还在乎干什么?
跳出来了,就别再跳进去受虐。
加油
———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通情达理的家庭是怎么处理和你类似的情况的,也免得有人在评论区非议我。
我有个好朋友,是兄弟俩。
哥哥被他爸从小培养上重点高中,从初中就给他哥买进重点初中。
而他呢,初中毕业,即便考上了普通高中,也不让上了。
但给他拜了师傅,学手艺,跟着父母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哥考上大学,他就成了店主。
后来他哥留在了重庆,成为某银行信贷部部长。
后来老家盖房,他父亲直接对他哥哥说:“当年倾力培养你,你现在出息了。当年你弟弟是受了委屈的,并且以后照顾我们就靠你弟弟。所以盖房子的钱,你来出,以后经济上,能帮你弟弟就尽量帮点。”
这个父亲是拎得清的。
他父亲本身是入赘的,但是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成就今日之局面,也是厉害角色。
所以尽管我朋友也曾经感叹父亲不公,但是老来一席话,也是释然了。
并且他哥对他也不错。
这样比起来,你父母就差远了。
其实,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你父母心偏了不说还不明事理。
不求完全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他们心里要明白谁暂时受了委屈,并愿意有机会做补偿,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道理就像:洪水来了,为了保城市,把水往农村引,是迫不得已,但是不能理直气壮啊,相反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农村受到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