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官宣国产新一代战斗机2021年首飞(更正错误,新一代,并非必然是第六代)? 第1页

  

user avatar   qiu-qian-shuo-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力,它来力(狂喜

和之前很多猜想一样,海四的设计是基于FC-31 2.0修形改进而来,从这次的绿皮机(万年问题:这种祖母绿到底算蓝还是算绿)来看,肉眼可见的修形集中在了座舱,背部和引擎舱的外形。总体来说就是……肥了。那么相比座舱缩短,脊背加大然后引擎舱隆起这几个设计调整是以飞行性能,尤其是阻力为代价来换更大的内油和作战半径对吧?

乐.JPG

这是几个月前出现的一篇601发表的一篇舰载机气动设计论文

说实话大概七月份这篇论文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之后,关于海四到底是什么的争论就尘埃落定了,只能说有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在选择性失明。前面提到的设计改动,以及一些肉眼不可见的改动都在这篇论文里出现了,而这些改动的综合效果是:在不降低机身容积(甚至有局部外扩增加容积)的前提下,跨音速减阻10%。

10%

而且如果我们假设10%是在这张图的最高点出现的, 那么整个超音速段海四针对优化之前的FC-31 2.0气动设计都会拥有10%-8%不等的阻力下降,可谓是恐怖。


其次(其实这个所谓“其次”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过上文的气动优化),近几年沈飞以王向明为核心快速推进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实质性的进展的增材制造,其带来的零件数,生产效率,结构重量等方面的优化称之为业内的一次革命也未必过分。

例如下面这段

隔框-翼梁整体件,零件减少50%减重38%制造效率提高十倍以上,这具体有多恐怖懂得都懂。

题外话:这其实还解释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年打包送去阎良的FC31 1.0,为什么没拆主翼?看来答案应该就在上面明晃晃地摆着了:除非直接上锯,否则没得拆。

哦对,前几个月被拍到打包运输中的海四原型机机身机翼内段也没拆,也就是说上文的一体化设计也用上了。

(想当年还有人跟我说这是整个主翼不是外翼段……乐

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舰载机结构损伤抢修设计方法”,一时间找不到论文了,不过也是基于增材制造进行快速修复,论文中特意提到了在海洋环境下工作,具体应用场景呼之欲出。而且那个“单机用量高达复合材料1/7”有说法认为是指部分较新的J15起落架应用了部分增材结构,如果属实,那么601增材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和在舰载机上的运用经验也比我曾经以为的要好得多。

具体海四的内部结构是怎么回事,我是真的不知道,我相信知乎上知道的人也没几个,但我可以确认的是作为310工程的后继项目之一,海四原型机一定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601-沈飞在310工程上测试的新制造工艺,甚至可能有更新,效果更好的新工艺被应用。

补充:感谢朋友 @IntelliTortoise 的帮助,找到了一篇讲王向明的文章,提到了很多很有趣的事

部分节选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另,上述信息已经足以证明一点:在技术进步面前,所谓的经验和依托经验得出的猜测,很多时候毫无用处。希望包括我在内的肉眼风洞大师们能铭记在心(



气动和结构上面大概讨论了一下,然后就是引擎了。说句实话,我从不吝惜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中航发(暴论)但是我真的不看好短期内WS19成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大概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FC31都得用基于RD33改出来的WS13E。那么,WS13E性能到底怎么样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也不知道啊

但是我们可以从WS13E的原型,RD33着手分析。在最近的中文互联网(国外我是真的不知道情况)上,RD33似乎成为了一切失败航发设计的集大成者,但是实际上又如何呢?

如文中所称,RD33在高空高速环境下的推力相当突出,假设WS-13E的推力曲线和作为改进原型的RD-33大致类似,那么配合依赖非传统工艺来大幅度减重并经过气动优化以减阻的海四,其中高空高速(尤其是超音速)飞行性能恐怕会很出人意料。

那么油耗呢?我不止一次看见有人用“油老虎”或类似称呼指代RD-33,意指其油耗高,但是我稍微去查了一下资料(因为是懒狗所以查的是wiki和F16.net),下面是我得到的结果

p.s.F119和F135的数据来源于F16.net引用的简氏数据,仅供参考

军推油耗(lb/Hr/lb) 加力油耗(lb/Hr/lb)
F135-PW-100 0.886 ~1.950?
F119-PW-100 ~0.800? ~1.950?
F100-PW-229 0.726 2.060
F110-GE-129 0.745 1.900
AL-31F 0.78 1.96
AL-41F-1S 0.790 1.819
RD-33 0.77 1.85
F-414-400 0.840 1.850
EJ200 0.74–0.81 1.66–1.73
M88-2 0.782 1.819

根据上述拼凑出来的数据,我们其实可以就看到RD-33的军推单位推力油耗向当低,而加力推力则小于平均值1.8853,实际上可以算是现役航发里单位推力油耗偏低的引擎,不必过于担忧其改进型WS-13E的油耗过于拖累海四的航程(当然,前提是增推过程中没有大幅度提升油耗)


所以根据上面的论证,海四实际的指标,很可能比绝大多数(包括我)人所猜想的要优秀。它不是部分人脑中以捉襟见肘的机内容积强行塞进引擎,航电,燃油和弹舱导致增肥后飞行性能下降却依然航程惨淡的新时代舰桥保卫者,而更可能是依托新结构设计和制造方式,获得了此前难以想象能存在于这个尺寸型号身上的性能指标的,足以无愧于中国海军舰载四代机称号的歼击机。


猜完了可能的性能之后,我们来关注一下这架首次亮相的原型机本身:

起落架明显较2.0经过了加强,前起落架加装了弹射牵引杆,疑似自带登机梯子,主翼可折叠,这都是其舰载机身份显而易见的证据。而这个情况下,这架原型机也大概率拥有尾钩及其收纳空间,可惜目前的照片没能有任何显示。

空中加油探杆不知道装没装,考虑到2.0版本并没有空中加油能力,这次的原型机也没有的可能性不小,不过也不排除和2001原型机一样直接装备软管加油系统(个人很希望是这样)

雷达罩和日前出现的J-20S不同,不与机身同色,代表了这架原型机目前已经或未来准备装备雷达系统进行测试,对于首架原型机可谓相当不易(枭龙block3和J-20S首架都用了和机身同色的非透波机头整流罩),这大概率要归功于FC31进行的大量飞行测试和航电适配测试

周身有相当数量的非绿色蒙皮部分,推测为各式天线,同样印证了前文提到这架原型机拥有相当完成度的事实。有趣的是,有些民间来源提到海四装备了内置电子对抗系统,身上看到的透波蒙皮里很可能有不少都是ECM天线(乐

总体来说,这架原型机的成熟度已经让我大喜过望了,其技术状态更接近J20的2011原型机,而不是2001,个人推测其测试阶段会相对较短,乐观点的话没准2025或更早就能看见首批低速量产型,不可谓不是大大的好事。


目前对我来说,比较关心的主要是空中加油系统是否出现在了这架原型机身上,以及其平尾的设计到底是沿用了FC31 2.0版本的传统设计,还是601论文中的自平衡铰链式设计


野兽先辈海四说

  1. 野兽先辈是先辈,海四的前身是FC31,也是很多型号(例如J-11D,利剑,J-10C,J16D等)的先辈
  2. 野兽先辈有很多粉丝也有很多黑子,海四代同样有很多粉丝也有很多黑子
  3. 野兽先辈雷普远野,事homo,海四和J20贴贴,也是homo(怎么,百合就不是homo了吗
  4. 野兽先辈有世界级美声(迫真),海四有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声音也很大(确信
  5. 野兽先辈从事王道征途,海四的志向是雷普F35C,也事王道征途
  6. 野兽先辈是学生,而海四目前还是原型机,要接受很多测试,同样可以算是学生
  7. 野兽先辈和远野二人幸终,是人间之鉴;海四和J-20S前后出现,也是人间之鉴
  8. 野兽先辈的自我介绍视频充满了梗和生草;海四的第一次亮相在网上也充满了梗和生草
  9. 野兽先辈是野兽,海四的前身是鹘鹰,也事野兽
  10. 野兽先辈是水泳部的,海四是海军航空兵所属
  11. 野兽先辈很臭,海四用的航空燃油味道也很强烈
  12. 野兽先辈有在健身,海四跟FC31比壮了很多,也在健身
  13. 野兽先辈跟海四没有同时露面过

数字论证

海四的网传编号为歼35,35=1+14+5^1*4,得到114514

Q.E.D.

这么臭的战斗机有装备的必要吗,快端下去罢(恼


user avatar   shang-xiao-ju-j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cp]海四代的新工艺让四代的机内容积比想象中大,燃油数量更多,同时重量也比想象中轻,算上中规中矩的ws19,这机的推比和作战半径都很不错,满足其压制强敌现役两型五代舰载机的指标需求 整体而言,海四代这个机体更注重取舍,至于“为什么飞机要造那么小”,这可能你就得去问甲方了[/cp]
——微博阿怡

拍良心说,他说的这些我之前一年多快两年有没有讲过?你们当成啥?


你们现在研究的这些东西,双中推,减重,价格,作用,什么是我之前没说过的?什么是我之前没讲过的?


新工艺运用使得350工程这个飞机的机内容积保持在50立米以上,大约和F-35同一水平,内油航程达到3000公里,截击半径达到1200公里以上。优化座舱盖减阻10%之后,预计可以达到3500公里级别,与歼-15满油转场航程相当。

剩下的性能数据我都写过了: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看你乎这批自称的“重型机党”的如丧考妣。


user avatar   xiong-davidxt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蛋疼的问题,还是回归到逻辑:

晨枫:中国新一代舰载战斗机会是什么样?




首先,排除fc31(不管是1.0还是2.0或者是n.0)。

FC31不管是1.0还是2.0都是作为一个机型,早就首飞很久了,这个鸡鸡不管怎么飞,都不会确保首飞。哪怕是3.0飞了起来,都不能由此成为新一代战斗机的首飞。这个机怎么飞,都不能成为新闻,更不会用“首”字。至于这个机的技术底子:“王向明创建了研制快、性能好、费用廉的新机快速试制模式,在“鹘鹰”飞机研制中创造了多项研制纪录,包括:3个月完成全机详细初步设计和结构参数优化计算,6个月完成全机数字化详细设计,22个月从参数优化到实现首飞;结构重量偏差仅43公斤,零件、疲劳薄弱部位和工装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中国需要的是一款可以满足作战需求的舰载机,而不是一款可以上舰的随便什么机。长期以来,海四应该是海鹘鹰还是海歼-20一直纷争不休,或许2021年就要尘埃落定了。海歼-20具有更为强大的战斗力,但重量大,长度大,舰上运作会有影响;海鹘鹰正好相反。另一方面,中国航母要首先突破第一岛链才谈得上深入大洋,舰载战斗机的战斗力需要能至少压倒F-35,最好能匹敌F-22,只是能干翻F-15、F-16、F-18E是不够的。一般也认为,海四需要隐身、超巡、大航程、大载弹量。隐身的意义不言而喻,超巡是压倒F-35的关键,大航程、大载弹量是舰载战斗机的基本要求,但海四肯定是要适合上舰的。适合上舰有两方面:1、适合航母上的起飞和着陆;2、适合航母上的甲板和机库运作。

但还是缺陷的发动机处。如果都能实现PPT上的指标,这款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都要到32吨去了。这种机甚至连面对F/A18E/F都没有任何优势。除了隐身之外,一无是处。

然后说歼20的问题,歼20怎么改,都还是歼20,一般都不会用到新一代战斗机这种说法的。当然,不排除在歼20基础上重新研制。在已经生产的大约三十多架左右歼-20战斗机中,大致可分为5个批次,每个批次在外形上都有一些明显区别。这也就是说,歼-20的技术状态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固定下来,即没有达到定型状态。实际上,歼-20的发展模式与美方的F-35比较相似,就是边试飞、边生产、边列装、边改进、边定型。所以,歼-20尽管已经正式列装空军作战部队,但还没有在技术状态方面达到定型要求。既然如此,也就不可能投入批量生产。美方的F-35也是如此,这些年已经生产了200架,同样是有很多批次,直到今年才真正达到最初的设计状态,开始投入大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让611去研制舰载机,恐怕实在是勉为其难了。而且关键的发动机仍然不能到位,甚至遥遥无期。而作为舰载机的发动机,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比如F404在2.5秒从零推力到最大推力,歼15一直在用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也是受限于这个问题。所以歼20的海丝代再期待,也仍然是要继续期待下去----等。

然后说战斗轰炸机。不是飞翼的就想着突破高强度防空网了,甚至说高强度防空网面前就是个活靶子。很多人拿沈飞的那个新闻报道说事,我只能说是想远了。未来的战略轰炸机必然是要做到核常兼顾的,高端的对地攻击会用战略轰炸机去解决,中等难度的,可以有隐身无人机来解决,没那么高难度的歼20自己解决算了。这就是涉及一个问题,此类构型的机的突防能力,我们一直说天朝的长波段雷达,比如L波段雷达可以有效探测F22和F35,同样美国一样装备了大量的此类雷达,一样可以探测我们。然后再说航程,歼20机体是所有五代机中最长的,如果换装涡扇15(传说中性能可以实现的话,比如油耗)是完全可以实现大的作战半径的,这种情况下蛋疼搞一款战斗轰炸机,除了隐身之外空优一塌糊涂的战斗轰炸机,纯粹是想多了。

然后说无人飞翼机(非攻击11,而是更大的版本)。所谓新一代战斗机,这个是报道的通稿,战斗机和非战略轰炸机的机型是不能做严格区分的。所以不排除的隐身版的无人机,既然是下一代,必须要隐身,那么就可能是隐身机了。旁题下:国庆阅兵的那个攻击11无人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模型。但攻击11更多的是之前沈飞试飞的那个利剑无人机的全隐身话完全版,只是用rd33这个推力的发动机,还是在载荷和航程方面存在不足。

真正能与歼20协同作战成为无人僚机的,还是与攻击11蛮大的区别的,如果满足续期的话,恐怕最大起飞重量要到20吨以上,甚至到24吨以上,从而有效弥补歼20作战半径和内部弹仓挂载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或者说叫做无人僚机已经大行其道了。所以比较大的可能是攻击11的放大版(初步用涡扇10b非加力版,之后用涡扇15非加力版)。

延伸阅读:

歼-20总师证实设计受美启发 指威龙比F-31更适合上航母(中文翻译转引中时电子报的文章)

10:292020/08/03

南华早报的链接:

中时新闻网

歼-20战机2019年10月17日首度在中国大陆东北进行双机飞行展示,大秀战机性能。(中新社)

随着美中紧张持续升高,解放军战机设计师快马加鞭,致力为航母研发下一带舰载机,以和美方较量。

据《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日报导,目前争相成为航母舰载机的,有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改良型歼-20「威龙」战机,以及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FC-31「鹘鹰」战机。

尽管两款战机都已研制多年,但歼-20总设计师杨伟最近说,「威龙」较能与美国战机匹敌。他最近在《航空学报》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歼-20在空战和喷射研发上,都受到美国理论启发。而军事观察家认为,杨伟公开说从美国创见中汲取构想,是想拉抬改良型歼-20战机的声势,意味「威龙」和改装FC-31相比,是较优的选择。毕竟FC-31是根据苏联设计发展而来,相对要老旧得多。

他在广为分享的论文中说,中方下一代战机必须要有长作战航程、提升的隐形性能,还有更大的武器装载量。此外,杨伟强调,美国在不到6年内,就研制出舰载战机,并进行量产。而要求匿名的解放军消息人士指出,如果北京领导阶层决定,要以FC-31为新一代航母舰载机,那要准备好全面部署,起码得花10年,而届时美方已进一步领先。

而北京军事观察员周晨明指出,杨伟想证明,歼-20不只是5代战机,还能成为针对美方F-22战机罩门发展的先进新技术平台。他说,以往中方战机设计师深受俄罗斯思维影响,几乎将全部重心都放在战力上。然而,杨伟却强调,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由于俄方影响,中国设计师忽略了像航电系统和武器等事物,」周晨明说,「例如,俄罗斯的米格(MiG)-29根本不可能比得上美国全天候多用途对手F-16。」

而歼-20要成为舰载机的可能劣势,就是它比FC-31重得多。未来中方最新型航母将安装电磁弹射起飞系统,它们虽能节省起飞时间,但却有重量限制。FC-31最大重量为25公吨,比歼-20轻达12公吨,机长短约三米。而当初研发FC-31,是为了要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的F-35匹敌。

不过,澳门军事专家黄东认为,无论就机动性或火力来说,FC-31根本不是F-35的对手。「就中国目前的技术和产能而言,解放军海军应该选择作战航程长,并有发展潜能的可靠平台,」他说,「而最好的选择就是歼-20。」

补充资料:

锯齿狂人歼20



  歼-20领先试装以及量产型陆续服役之后,针对动力等方面一系列升级的歼-20改进型也逐渐浮出水面。日前,歼-20改进型再次公开亮相,它的典型特征就是配备了锯齿形尾喷管,其航发或为加大推力后的国产“太行B”涡扇发动机。



  众所周知,衡量隐形战斗机的重要指标就是隐形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机动能力和超视距空战;外界认为,歼-20的隐形能力极为出色,甚至超过了F-22和F-35,超视距空战能力也非常突出;但由于航发性能的制约虽然已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超机动方面可能有所短板。因此,歼-20改进型重点攻关了航发;锯齿尾喷航发的问世和装机试飞,侧面透露歼-20的超机动能力将令人非常期待。



  从歼-20改进型细节来看,与以往量产型没有本质变化,要非要说有变化的话,那就是工艺水准又提高了。



  通过歼-20改进型局部细节能清晰地看到,无论是蒙皮接缝、铆钉还是内埋弹舱盖等处理细节都是赏心悦目。



  还有,歼-20改进型细节还显示出歼-20的襟翼作动筒采用了柔性蒙皮。



  歼-20改进型偏转鸭翼状态,这是歼-20的招牌动作,它还能当减速板使用。



  歼-20是首款我国采用了全动尾翼设计的飞行器,多个可动面的协调操作就能让歼-20飞出各种机动,这体现了我国在飞控领域已经有了极高的成就;锯齿状尾喷口还能提高歼-20改进型后向的隐形能力。



  未来,歼-20改进型或可能还需要配备推力矢量隐形发动机(再次增大推力),这个改进型将是歼-20的终极形态,综合作战能力将能对他国隐形战机形成全面优势。


延伸阅读:未必所有的阅兵装备都是现役装备,比如东风17这款装备之前并未装备部队,太新了,所以报道中是阅兵后直接加入部队服役。


在10月1日的大阅兵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东风-17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了,该弹那造型独特的弹头一露面便迅速的引起了各方关注。而为了满足广大国民的好奇心,军媒也在第一时间对该弹的一些情况作了专题介绍。根据军媒的报道,这些参阅的东风-17原来都是新装备,在阅兵完成后就将直接交付火箭军相关部队,投入部队的日常演训和战备值班,真正是下了阅兵场,就直奔演训场。而关于该弹的性能,官方也透露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

下了阅兵场,直奔演训场!军媒证实东风17阅兵后将正式交付部队_制导

下了阅兵场,直奔演训场!军媒证实东风17阅兵后将正式交付部队_制导


user avatar   hua-fei-28-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恨歌里面写的,会不会有夸张成分?有一些画像我也看过,没觉得杨贵妃多漂亮。是因为当时和现在审美差别吗?
user avatar   beidajush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油管知名科技UP主MBHKD测评过Mix Alpha,总结就是虽然很炫酷但是我不知道这玩意儿做成这样有啥用。

你可以说它有探索,但是它到底探索了啥出来?全新的玻璃工艺?一开始那整块屏幕都是塑料膜盖着的。后来给油管UP主测评的时候虽然换成了玻璃,但是是三段玻璃拼出来的,拼玻璃有难度么?除此之外硬件方面毫无亮点。极致的曲面屏?没记错的话这种形态的屏幕连柔宇都可以做。(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这个小厂商)全新的交互?真就硬吹呗?相似的交互在Vivo NEX2上就出现过。唯一一个大概是超过100%的屏占比。。。

我们再来看看Mate X系列,首先是高寿命的折叠屏,其次是耐用的铰链(第一代还比较复杂,第二代就更可靠了,b站上有毛子摔MateX的测评,可以去看一下。这里要喊一句腿哥 @还是要低调 牛逼!)。另外华为的分屏以及应用双开都为这块折叠屏提供了与普通手机不一样的交互模式,可以说这两个功能才是Mate X成功的关键,否则它只是一个夹在平板和手机之间的四不像。

跑题了不好意思。。。至于小米Mix Alpha能不能量产,那肯定是可以的。拼接玻璃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向屏幕厂要一块超宽软屏做成环绕也没有难度。但是卖点是什么呢?我想不出来,各位也可以自己想想。


user avatar   wan-si-42-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油管知名科技UP主MBHKD测评过Mix Alpha,总结就是虽然很炫酷但是我不知道这玩意儿做成这样有啥用。

你可以说它有探索,但是它到底探索了啥出来?全新的玻璃工艺?一开始那整块屏幕都是塑料膜盖着的。后来给油管UP主测评的时候虽然换成了玻璃,但是是三段玻璃拼出来的,拼玻璃有难度么?除此之外硬件方面毫无亮点。极致的曲面屏?没记错的话这种形态的屏幕连柔宇都可以做。(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这个小厂商)全新的交互?真就硬吹呗?相似的交互在Vivo NEX2上就出现过。唯一一个大概是超过100%的屏占比。。。

我们再来看看Mate X系列,首先是高寿命的折叠屏,其次是耐用的铰链(第一代还比较复杂,第二代就更可靠了,b站上有毛子摔MateX的测评,可以去看一下。这里要喊一句腿哥 @还是要低调 牛逼!)。另外华为的分屏以及应用双开都为这块折叠屏提供了与普通手机不一样的交互模式,可以说这两个功能才是Mate X成功的关键,否则它只是一个夹在平板和手机之间的四不像。

跑题了不好意思。。。至于小米Mix Alpha能不能量产,那肯定是可以的。拼接玻璃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向屏幕厂要一块超宽软屏做成环绕也没有难度。但是卖点是什么呢?我想不出来,各位也可以自己想想。


user avatar   wu-la-la-65-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油管知名科技UP主MBHKD测评过Mix Alpha,总结就是虽然很炫酷但是我不知道这玩意儿做成这样有啥用。

你可以说它有探索,但是它到底探索了啥出来?全新的玻璃工艺?一开始那整块屏幕都是塑料膜盖着的。后来给油管UP主测评的时候虽然换成了玻璃,但是是三段玻璃拼出来的,拼玻璃有难度么?除此之外硬件方面毫无亮点。极致的曲面屏?没记错的话这种形态的屏幕连柔宇都可以做。(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这个小厂商)全新的交互?真就硬吹呗?相似的交互在Vivo NEX2上就出现过。唯一一个大概是超过100%的屏占比。。。

我们再来看看Mate X系列,首先是高寿命的折叠屏,其次是耐用的铰链(第一代还比较复杂,第二代就更可靠了,b站上有毛子摔MateX的测评,可以去看一下。这里要喊一句腿哥 @还是要低调 牛逼!)。另外华为的分屏以及应用双开都为这块折叠屏提供了与普通手机不一样的交互模式,可以说这两个功能才是Mate X成功的关键,否则它只是一个夹在平板和手机之间的四不像。

跑题了不好意思。。。至于小米Mix Alpha能不能量产,那肯定是可以的。拼接玻璃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向屏幕厂要一块超宽软屏做成环绕也没有难度。但是卖点是什么呢?我想不出来,各位也可以自己想想。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油管知名科技UP主MBHKD测评过Mix Alpha,总结就是虽然很炫酷但是我不知道这玩意儿做成这样有啥用。

你可以说它有探索,但是它到底探索了啥出来?全新的玻璃工艺?一开始那整块屏幕都是塑料膜盖着的。后来给油管UP主测评的时候虽然换成了玻璃,但是是三段玻璃拼出来的,拼玻璃有难度么?除此之外硬件方面毫无亮点。极致的曲面屏?没记错的话这种形态的屏幕连柔宇都可以做。(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这个小厂商)全新的交互?真就硬吹呗?相似的交互在Vivo NEX2上就出现过。唯一一个大概是超过100%的屏占比。。。

我们再来看看Mate X系列,首先是高寿命的折叠屏,其次是耐用的铰链(第一代还比较复杂,第二代就更可靠了,b站上有毛子摔MateX的测评,可以去看一下。这里要喊一句腿哥 @还是要低调 牛逼!)。另外华为的分屏以及应用双开都为这块折叠屏提供了与普通手机不一样的交互模式,可以说这两个功能才是Mate X成功的关键,否则它只是一个夹在平板和手机之间的四不像。

跑题了不好意思。。。至于小米Mix Alpha能不能量产,那肯定是可以的。拼接玻璃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难度,向屏幕厂要一块超宽软屏做成环绕也没有难度。但是卖点是什么呢?我想不出来,各位也可以自己想想。


user avatar   always-love-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完美的一个传说任务。

总结概括下来,就是——

被神里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的两个小傻瓜,以及被当成敲门砖的金毛大好人,共同演绎的一出《三奉行演义之柊门嫁女》。

详细的剧情内容就不多说了,这里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另一个话题——

神里绫人,真的在乎柊千里的幸福吗?

我的答案是——不在乎,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神里绫人的这番操作,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葬送柊千里和九条廉治这段姻缘的恶因。

且听我细细说来。

剧情里提到一个关键点——九条廉治认为趁着柊家老爷子身陷囹圄的这段时间迎娶柊千里是很好的选择。

反过来讲,如果不是因为柊家老头锒铛入狱、九条孝行退居幕后,九条廉治自己都认为自己无法说服柊家家主,进而明媒正娶柊家小姐,因此只能趁着这非常时期,把生米煮成熟饭。

那么问题来了,此番风波之后,柊家上下短时间内必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尤其是对天领奉行更是会加倍提防,因此九条廉治的下一次提亲就遥遥无期了。

而柊家这边,柊家的家臣们目前死心塌地支持柊千里的唯一原因,并不是因为柊千里的智慧和美貌,单纯是因为她姓"柊",是拥有正统法理的勘定奉行继承人,也是堪定奉行上下唯一的选择(我没记错的话,柊家貌似没有其他继承人了?)。

但问题来了,柊家老爷子的刑期,是无期徒刑吗?如果柊老爷子还有刑满释放的那天,出狱之后,这些柊家老臣,是支持大小姐继续执掌大权呢?还是去拥护自己的旧主呢?

而如果柊千里没能继续掌权,柊家老爷子会回心转意,允许柊家唯一的继承人,嫁入九条家,成为"九条千里"吗?

说一点有趣的事。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幕闹剧里,最应该被人称道的,其实是"败犬小哥"新之丞。

新之丞只是一个看大门的小角色,在稻妻这种阶级森严的国家,他对柊千里的感情必然是以杯具收尾的。

但在这场风波中,唯有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向柊小姐直言了其中的利害,并且为此差点丢了性命!

没错,如果不是美貌与智慧兼具的本屑荧及时出手相救,这个小人物的下场,多半就是被关在笼子里,成为稻妻海底的一块无名枯骨了。

你可以说新之丞是带有私心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连他这样一个门卫都能看明白的事,柊家其他人又怎么会不明白?但敢于把这件"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给讲出来,讲给柊千里听,并且成功动摇了她的信念,为神里绫人的说辞奠定基础,即使是有私心的,但功劳无法否认,勇气亦值得肯定。

爱让人无所畏惧,哪怕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哪怕,不求回报。

说回神里绫人。

本次事件中,神里绫人的根本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制衡

众所周知,"三角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三奉行之间互相协作又互相掣肘,是稻妻和谐稳定的基础,这句话确实不错。

但神里绫人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冷酷",在我看来,确实细思恐极的。

我们来细数一下神里家主在本次事件中的收获。

明面上的,神里绫人作为主要的"协助者",收获了未来九条家主和柊家唯一法定继承人的珍贵友谊。

暗面呢?

一、进一步降低堪定奉行在民间的声望,毕竟私密马赛发布会开多了是会掉信誉度的。

二、天领奉行在这件事中无意识地扮演了一次"恶人"的角色,让大家怀疑天领奉行是不是真的有狼子野心,提高对天领奉行的警惕性。

三、让天领奉行和堪定奉行莫名其妙结了梁子,进一步降低两大奉行穿一条裤子的可能性——因为基层办事人员并不知道真相。

而这些事的代价是什么呢?

是民众对两大奉行所的信任,是九条廉治和柊千里的姻缘。

我不知道九条廉治是不是真的喜欢"独立自主"的柊千里,也不知道九条廉治的"承诺"能维持多久。

我只知道,廉治和千里所"认为"的事,实际上都是绫人潜移默化之下灌输给他们的。

他们本可以就此抓住幸福的尾巴,但现在他们的感情需要面对更多的考验,面对更多的未知,而众所周知,对于一段未修成正果的感情来说,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时间,况且现实伫立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那堵墙是如此厚重,他们今天为了所谓的"独立"和"自强",放弃唾手可得的幸福,未来又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回到最初的起点?

我不知道九条廉治想要的究竟是"柊千里",还是"柊家大小姐"。

而没了勘定奉行的支持,柊千里就注定成为九条家的附庸了吗?

这个结论是谁说的?

告诉我?

是谁?


我相信,他们最初的冲动,绝对不是莽撞,而是认为两个人手拉手就可以面对一切挑战的勇气。

但这份勇气,一而再而,可再三乎?

春又来,看红豆开,却不见有情人去采。

希望来年的春天,依旧阳光明媚。

希望神里家主的这份"祝福",别变成诅咒。


(以上内容带有主观成分)




  

相关话题

  歼20FC31都无法胜任海四代已成定局,但为验证机的31和海四代的关系会不会是t10-k3和歼15? 
  如何评价韩国第一架4.5代隐形战机KF21?(KFX/KF-21)? 
  轰20的作战定位和技术特征是什么?什么时候能研制并装备? 
  j20的弹仓到底能不能携带重磅炸弹? 
  如何看待简氏防务表示苏57已经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客户出口? 
  歼-31什么时候开始量产? 
  歼20真实战力如何? 
  拥有矢量发动机的中国能否研究出垂直起降的战机? 
  如何评价GE公司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XA100完成测试? 
  美国海军证实「网传 F-35C 南海“入水”图为真」,这些照片视频是谁泄露的?透露了哪些信息? 

前一个讨论
猪每天吃饲料不会腻吗?
下一个讨论
为啥明朝对抗后金时期喜欢修城而不是练兵?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