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之所以还会讨论这种问题,根本上在于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弱了。
对于自己来说,大方向自然还是支持和平共处。打破东亚各国之间的隔阂,实现真正的“大东亚共荣”,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第一步。
毕竟“我们之所以投笔从戎,并不是为了成为军人,而是为了和平。”
而且,如无极大意外,50年内,日本和韩国必将成为中国最好的盟友,那么搞“复仇”到底符合哪家的根本利益?是美国还是欧洲?或者俄罗斯?
所以回到开始的那句话,现在我们之所以还会讨论这种问题,根本上在于现在的中国实在是太弱了。
这种“弱”并不是啥啥都不行的那种“菜”的弱,而是无法在东亚搞“门罗主义”的弱,和无法自然产生普世价值观的弱。
现在的中国,既不能在东亚地区建立保护网,让东亚自成一体,不受欧美的干扰和影响,也不能让日朝韩蒙古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自然而然产生“脱欧美入中”的想法。
所以仅以硬指标来算,个人感觉在中国国力未达到同期的美国四倍以上、同期的日本八倍以上之前,这种国际关系上的束缚是不可能摆脱的。
另一方面,中国版普世价值观的形成,必然不应该是那种政治色彩浓重的有官方定义的普世价值观,而是靠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从而自然而然产生的主流意识价值观,以这种阶层的认同支撑和促进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认同,让普通的日本人、朝鲜人、蒙古人和东南亚人在中国打工赚钱时也充满归属感,让普通中国人对邻居是日本人、朝鲜人、蒙古人和东南亚人这种事感觉毫不奇怪,让同学、同事、朋友是日本人、朝鲜人、蒙古人和东南亚人这种事毫不稀奇,让东亚间跨国婚姻成为常态,就会自下而上地自觉地实现“天下贤才愿往,泱泱大国敢用”,让中国更加“世界化”,这种“文化输出”会比各种定义严谨的价值观输出更为有效。以平民阶层的认同为基础,才会最大程度上消除民族隔阂,实现超民族共同体。
所以,在我眼里,真正的“复仇”就只有这一种:
就是这种感觉吧。
1994年,美国将每年12月7日定为纪念日,并声称“永远不会忘记珍珠港事件”,每年全美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两千名海军葬身鱼腹,全美国永远记住这一天。而中国被日寇杀戮何止千万?我从不认为这是复仇与否的问题。
我们只是讨债,他们本该还债的。
从1894年至今,一代代新仇旧恨交织,无数同胞殉国成仁,鲜血撒遍山川江河。现在许多人却大谈「抛弃前嫌」。
什么「中日友好」,不过是为自己向日寇屈膝下跪找些遮掩之辞罢了。九泉之下死难的数千万同胞又算什么?
草木一秋,转瞬即逝,再无回响。
过去百余年,整个民族在血泊中挣扎,无数人前赴后继,只为子孙一息尚存。今天的中国人,没有任何选择的资格,整个国家民族已经背负了太多寄托。
那些跟你留着一样血液、有共同祖先的人,因为日本,永远长眠了。
具体有多少人在那场战争中殉难,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他们鲜有留下姓名事迹的,「3500万人」字字成血。
仇恨就是用来记住,来日一并奉还。
这与日本人是否认清罪行毫不相关,即便他们每天跪下忏悔,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也永远无法抹平,根植内心。
为什么要放过他们?和平从不等于宽恕,况且只有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国家的长期和平。
有血海深仇的两个国家,复仇的连锁会永远循环往复,直到一方被斩尽杀绝。
从木户孝允(1869年)提出扩张以来,日本人就对整个亚洲造成了空前的罪行,至今将近150年。日本以「亚细亚共存共荣」的名义让中国险些彻底堙灭。
苏联的解体,证明了民族主义始终凌驾于国际主义之上,所以才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牢记百年屈辱」。
如果连杀戮最重的日本都不能彻底复仇,「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在课本上把抗战从八年改成十四年,开始进行抗日胜利纪念阅兵、南京纪念日,这就是要让仇恨一代代延续。
终有一天,要让日本遍布荒冢。
我的意见无关紧要,但显然.....近年来高调纪念战争的种种动作、对日本不断强硬的外交态度,都在证明一件事:
中国现在、以后都不会原谅日本屠夫。
日本人从不认为自己错了,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山下智久、麻生太郎......他们都体现了卑劣的基因。
只有彻底杀绝敌人,才能带来和平,为了无数英烈的牺牲不被践踏。
也为了山河破碎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