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电影审全本?重大历史题材、涉案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宗教题材、涉军事题材。
不用审全本的电影:爱情题材、喜剧题材、动作题材、惊悚题材、体育题材、科幻题材、农村题材、商业题材、传统历史等等。这些电影只需要百字大纲和千字大纲即可申请剧本备案。
但是这些不审全本的电影,不能内容涉及军事、宗教、民族问题,要不然还要补送全本。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堆不需要审全本的电影类型放在那,为啥还是没有好剧本呢?
看看电影市场状况,基本是谁有钱,谁说的算。
其实传统意义来讲,谁能弄来钱,无论他是演员、导演、美术还是场工,那么他就是传统意义的制片人了,这时候制片人的对于剧本的口味,决定了他要寻找什么剧本。
市场上剧本一大把,他不可能挨个都看,市场上上万个剧本在流通,他们不可能每个都看。
所以美国制片人一般先看电影类型,符合自己类型选择后再看剧本,而且只看开头几页,中间几页,结尾几页,在请人看主角出场次数,就可以决定自己是不是要投资。在美国投资电影就是如此看起来儿戏,不过美国有成熟电影工业垫底,看似荒唐的决策过程,被高度成熟的电影工业弥补。
但是中国很多制片人没有这样的决策过程,也没有成熟的电影工业垫底,导致这些良莠不齐的制片人,只能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剧本来拍摄,他们对于电影剧本理解和中国电影商业化历史分不开,基本大部分人商业电影意识,都是从2012年电影市场火爆后,开始培养商业电影意识。
制片人寻找剧本不是以商业类型进行归类,而是以自己喜好挑选剧本,结果有目共睹。
而好剧本标准没有一个可靠标准,靠的完全是制片人对于市场的判断.
短短8年,这些人对市场理解大部分极为浅薄,这些人思维还停留在从80年代贯穿到2010年的文艺片思维,而且这个思维一直在传承,直到今天。
我们市场80%的题材是不审的,可是一大堆人还是觉得我们题材审查太严,为什么,看国外电影,找出几个公职人员讽刺一下,拿出关键历史故意篡改,引起争议,重大历史拿出来吸引眼球,这都是简单的剧本技巧。
可是很多编剧都在家里皓首穷经,但是没有人去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去寻找故事,很多编剧的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来自于娱乐网站,即使编剧有深厚功底,可是制片人不喜欢。
可是制片人从来不研究剧本,也不研究市场,只研究钱从哪里来,这个体制决定了市场上好本子是注定难以被发掘,题目所问剧本肯定存在,只是没有一双慧眼去发掘,不知道在哪里吃灰,或者已经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