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第1页

     

user avatar   zhao-hao-yang-19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上映我们把每个单元的高低优劣排比了一番,这就是这种电影的乐趣所在,各大导演同台竞技,谁在裸泳一目了然。老规矩,今年《我和我的家乡》也盘点一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家乡》的几个单元都在及格线之上,不存在去年像陈凯歌《白昼流星》一己之力拉低整部电影档次的情形。如果硬要比的话,俞白眉和邓超的作品明显弱势了一些。我心目中为这五个短片的评比:


第一档:《最后一课》《神笔马亮》


第二档:《北京好人》


第三档:《回乡之路》


第四档:《天上掉下个UFO》


特别档:主题曲《我的祖国》


我们先从特别档说起。


一条大河波浪宽



电影开头就想起了《我的祖国》这首歌熟悉的旋律: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当时一听精神就一震,就觉得电影选这首歌做主题曲,很不简单,有水平,直接拔高了我对整部电影的期待。为什么说这首歌选的好,值得好好分析分析。

当年拍摄《上甘岭》电影,导演沙蒙找到战友刘炽帮忙谱曲,刘炽看了看原版的歌词——“祖国啊,我的母亲,我们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他表示这个歌词不行,明确对导演说,这首歌的上限就是欧式抒情曲了。沙蒙一看说这个不行,我们要至少要做一个对得住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们的歌。


刘炽就请求乔羽帮忙,乔羽大神星夜从江西赶往长春片场,与沙蒙和刘炽一起讨论歌词创作。乔羽憋了十多天,也没个头绪。忽然有一天想起了自己坐游轮渡过长江时波澜壮阔的江面风景,于是一气呵成把歌词写了出来。刘炽一看之后卧槽写得好,压力山大,闭门谢客专心谱曲,并在门上贴“刘炽死了”。两位艺术家精诚合作,再加上“共和国第一女高音”郭兰英的演唱,成就了这一首传世经典。


再说一个小插曲,当时写完歌词之后乔羽心里也没底,因为这首歌与上甘岭没什么关系,甚至离战争都很远。乔羽心怀忐忑地把歌词交给沙蒙,没想到导演认为很好,不过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句不是:“万里长江波浪宽”?乔羽回答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所以这首歌写选得好啊!这既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家乡”,所有人看了都会有共鸣。


而且从曲风来看《我的祖国》参考了民歌的调调,从唱法来看借鉴了很多民歌的唱法;相比后来的主旋律作品,比如“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就有种圆舞曲的感觉、叹咏调的唱法,终究还是布尔乔亚了一些。也正因为此,“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个名字比《我的祖国》更流行、更深入人心,这首五十年代的歌曲也比后面其他晚辈都更有传唱度。这就是根植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下面开始说电影。


《北京好人》

这个单元故事中规中矩,全靠葛优大爷的演技拔高了一档。葛大爷跟去年《北京你好》中的角色几乎一摸一样:时油嘴滑舌办事也不怎么靠谱,甚至有那么一丢丢自私;但有的时候就是灵光一闪在某个机遇面前选择了高尚——这是相当多数人的共同特质。宁浩拍的各种生活细节、人物气质都非常接地气,几个配角的表演也很牛逼,跟葛大爷相得益彰。尤其是河北乡音——虽然是衡水话,但是跟我老家的方言特别像(毕竟挨着),我一听特别亲切。

只不过剧情有些平庸,而且有些细节似乎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比如医生吐槽,你一衡水人为啥叫张北京?然后表舅又说,他们小时候一起抢大白兔奶糖,说明他们至少生活在一起。然后抽血的护士又跟张北京是小学同学。当然也可以解释,就是张北京父母从衡水到了北京,所以给他取这个名,但是生活还没安定所以先放在老家农村里养一段时间……当然这是细枝末节的问题,不重要,只是我有强迫症,习惯把这些小bug圆上。


关于幕后故事的题材我想多说两句。农村医保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我们共和国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最全面的医保体系——没有吹牛,在当时就是世界领先。当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山东掖县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有一个特例——中国,显著地示范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如何在一个占有世界人口1/4的国家中实现。”可能当时世界看我们,跟我们现在看古巴一样,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福利特别好。

然而就在联合国做出这个报告的同时,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正在迅速地土崩瓦解:合作医疗覆盖的社队从1976年的92.8%降至1982年的52.8%,短短六年锐减近一半。1983年,全国范围人民公社正式解散,农村合作医疗出现雪崩式地瓦解,覆盖面骤降至11%,一年时间下降40%。到了1990年,农村医保覆盖面仅剩4.8%,不及1958年的一半。

农村医保制度的瓦解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不仅仅是农民看病的问题,更有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传染病预防的作用。于是很快,一些已经被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等。同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1998年全国这个比率是21.61%,也就是说全国每五个农民中就有一个因为生病重新陷入生活困境。曾经农村公共卫生站,摇身一变成了私人诊所,除却治病费用大幅增长,卖假药、乱医疗甚至跳大神治病封建迷信等现象迅速蔓延开来。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国先后在1990-1992与1996-1997年间两次试图重新推广农村合作医疗,重建农村医保,但都以失败而告终。2000年,曾经盛赞中国医疗保障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在191个成员国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列144为;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评估中,中国位列188位——倒数第四。

2002年,国家开始提出“新农合”概念,经过10年的试点在2012年开始全国推广;而直到2015年才开始大力投入财政支持,三年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提升了近50%,至此农村合作医疗才重新回归共和国的农村中。

所以《北京好人》这个题材选的挺好,农村医保这件事绝对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大好事、大善事,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当然,也必须承认现在还有所不足,比如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医保差距,河北和北京之间的医保差距都是显著存在的。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小小一张医保卡,里面有共和国七十年走过的路,祝愿未来越来越好。

《天上掉下个UFO》

只能说演员演得不错,故事也还可以,但是陈思诚真是一言难尽……陈思诚是个才华横溢的导演,这个我从不否认,但是他有一个很鲜明的毛病——爱耍小聪明。

我们看这个故事,王宝强、刘昊然的人设直接从《唐人街探案》系列里复制过来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还分了两个人承担刘昊然高智商理性狂的人设,多余的很;最关键的主角,人设就是手工耿,依然不是自己原创。我估计贵州人民看了都不高兴,你弄一个主角,copy一个河北网红的人设。虽然说手工耿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吧,但是我们贵州人就没有可歌可泣可以拿出来大书特书的优秀典型吗?这部电影的名字可是叫《我和我的家乡》啊!

而且他又双叒叕让自己老婆演了个花瓶……我一直觉得陈思诚大男子主义气息特别浓,佟丽娅也非常优秀的演员,在你导演的戏里就这戏份就这形象,我要是佟丽娅都觉得你瞧不起我。我们路人都替她不值。看看姜文怎么拍他老婆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陈思诚这个小聪明吧,基本全靠几位演员牛逼的表演支撑,他就算做了个拼盘缝合怪,也没有唐探系列缝合地那么用心,白瞎了黄渤那么牛逼的演技。我们看整个系列故事,有编瞎话给老家亲戚治病的,有编瞎话下乡扶贫的,有编瞎话装大款其实是想给老家带货的,有编瞎话给老教师治病的……都有喜剧效果单从逻辑上讲也说得过去。唯独这个,编瞎话骗全国人民来旅游的,还搞了一个外星人主题旅游,就非常不符合客观现实,你是在嘲讽贵州人民的智商,还是瞧不起全国人民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品味?

借一个一听就是假的由头,大搞基建,弄虚作假,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独山县……我要是贵州人民我觉得你在黑我……

《最后一课》

这一节中范伟老师贡献了殿堂级的演技。同台表演的有徐峥、张译、雷佳音、于和伟、李晨、小陶虹这些中生代知名演员,也有杨紫、王俊凯、李易峰这些新生代小鲜肉小花。范伟老师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鹤立鸡群”——没有贬低其他演员的意思,就是词汇匮乏不知道怎么形容范伟牛逼了。

我一直觉得,范伟跟赵本山绑定这几年有点耽误他的巅峰期了,老赵虽然也牛逼,但是给范师傅的角色形象都非常的模式化、脸谱化,让大家误以为范师傅就只能演这样的形象。而范老师后面的几部戏完美地证明了他是一个极其杰出的演员——小品和喜剧演得好只是捎带脚的。可惜范老师在大众商业片里还都是配角,这里安利一部小众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由老舍先生同名小说改变,可以感受一下范老师出类拔萃的演技。

电影内容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感触都很深。这里说一说背景知识吧。有人说92年了,为什么农村学校里跟六十年代一样,这是不是黑?我觉得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大体上问题不大,要考虑到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浙江淳安县。

淳安县因为多山,自古以来都是穷困艰苦的地区,最有名的历史莫过于大青天海瑞来这里当县官——当年海瑞还是因为得罪了人专门“发配”来穷乡僻壤的。后来海青天在这里断案严明、整顿吏治、杜绝苛捐杂收、平摊徭役、降低火耗,一时间淳安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保证上海地区的工业用电,国家决定建设新安江大坝,而淳安县的主体都将被新安江水库淹没。水库1957年开始动工,产生了二十余万的水库移民——相当于当时淳安县人口的50%。可以想象,那时候条件多么的艰苦,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当时对移民的宣传都是:少带家具、轻装上阵,不给国家添负担。

后来这些移民去了江西、安徽和浙江其他地市,还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日子非常艰苦,有些移民就一路颠沛流离,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周恩来总理曾经视察新安江水库,并亲切的慰问水库移民,对他们说:你们付出了很多,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正如我上一篇写女排精神的文章所说,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当今美好生活牺牲、奉献的人们。

然而你说因祸得福也好,说否极泰来也好,当年吃人一般的新安江水库如今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千岛湖。据统计,杭州市每年因为千岛湖旅游及周边产业创造的GDP多达百亿元。这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

非常巧,我十一之前刚好去千岛湖旅游,那边开发的真的非常非常不错,各种现代化的度假村和旅游设施,非常繁荣的商业街和餐饮业。停车场停满了江浙沪牌照的车——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地方的消费能力有多高,基本就是长三角工业区的后花园。而且现在通了高铁,把上海-杭州-千岛湖-黄山连成一线,未来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与发达旅游业相配套的,这里有机农业搞的也非常有声有色。种茶叶和其他一些农副产品,就是不打农药化肥,纯靠生物治理。我跟当地的一些茶农、经销商聊天,有两个信息很有价值:一是田里面就是不让打农药,谁打罚谁款,而且你不打政府给你补贴,一亩地按两亩地给你补(浙江省就是有钱);二是跟浙江大学密切合作,浙大很多的试验田、新技术基地就在淳安,比如类似上边种稻、下面养鱼养牛蛙这些生态农业,已经在淳安县推广开了。

可能很多人还想不到,电影里那个学校是真实存在的,实地取景——富文乡中心小学,就是这么美。这个故事拍得好啊,有历史有现实,这就是优秀主旋律作品应该有的样子。看看现在淳安县的发展,范老师的心病肯定会好了。

《回乡之路》

这是比较弱的一个单元,只能说俞白眉可能真是能力不足吧……同样是一个非常感人至深的故事,徐峥和范伟诠释的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类似的题材,到了邓超俞白眉手里,就变得大力出奇迹了。设计了一个“坏人-好人”的反转,但是绝大多数观众用不了三分钟就能看出来……

但是,我不会说这个故事的坏话,不会给差评!首先因为它跟去年《白昼流星》完全不一样,陈凯歌是压根就没想好好拍,纯粹应付事的,压根就没去挖掘我们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生搬硬套了名著《悲惨世界》里的桥段,从态度到能力全方位的拉胯。而邓超和俞白眉顶多是能力不足,态度还算是很端正的,而且这个故事选得好。

就因为选了毛乌素治沙的故事,所以我不会给他差评!去年的时候,某互联网大公司高调宣传,话里话外把自己搞的公益林和线上种树活动与“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这个话题联系在一起炒作,搞的全网都特么以为是他搞的这个公益活动消灭了毛乌素沙漠。

然而事实上,针对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工程,从上世纪1958年就开始了——四代治沙人辛勤耕耘六十余年,把五千万亩沙地变成了绿洲。某公司在毛乌素种的树满打满算就两万多亩。当然两万亩也很牛逼,有做公益、保护环境这颗心咱就得肯定。但问题是,你就占了这么0.04%的份额,结果在买的水军和公关稿里把功劳全都揽到自己头上,对于国家和当地人民的伟大奉献有意无意地就是不提,这就是公开的恶心人了!就是那八个字: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我当时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资本主义公关摘了社会主义基建的桃子。不说别的,资本家给自己贴金本事古今无人匹敌,就现在还有多少人都觉得西北那片绿化是他马某人的功劳。所以我说不会给《回乡之路》差评,这个故事好,我们社会主义也要有自己的宣传,就凭他科普了毛乌素治沙的历史我就不黑它!

希望大家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也能多回忆回忆之前那套“贪天之功,无耻之尤”的公关宣传,感受一下这种套路,以后长点心眼提高点免疫力,不能被资本家赚了咱的钱,还笑话咱们傻。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单元的结尾,最后出现的那些受表彰的人都是真实的英雄,第一位老人家就是邓超的原型、沙地苹果的发明人,一些已经牺牲、过世的英雄与模范也都有照片展示。所以俞白眉故事虽然拍的不是很好,但是真的走心了!就凭这份认真和努力就值得肯定。最后向伟大的治沙烈士们致敬,向伟大的劳动模范们致敬,向参与三北防护林的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神笔马亮》

写累了,这一集就不多说了,我心目中它与《最后一课》都是第一档的作品。开心麻花的喜剧天赋不容置疑,徒手投足都是笑点。忽然想说一说《神笔马良》这个故事。


神笔马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先生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马良的正义和善良:

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唧唧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到后来马良用这支神笔,先整县令、后整皇帝,武德充沛,最后归隐田园,继续帮助穷人……我们再来看“神笔马亮”这个故事,都有帮助穷人的内核,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故事,挺好的。

总体而言,《我和我的家乡》这些故事,除了陈思诚那个之外,都是有真实背景、真实故事的,非常接地气且禁得起推敲的,比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更上了一个台阶。再给大家分享一下豆瓣热门评论第一条:

这样生机勃勃的一部电影,又让精神上的小布尔乔亚难受了,是好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浪淘沙(knowledgewealth)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命题作文里,“家乡”既可以指一个狭窄的地理范围,

又可以指一个精神家园——“心安的此处”,

从这一点上,徐峥导演的《最后一课》无疑是最亮眼那个。


凡事就怕比稿,同题竞争,压力山大,

能耐不够的如俞白眉团队,也就没那么让人有期待,邓超一出来就知道还是这么回事。


过分用力但就是不讨好的,俞白眉排第一,

过分不当回事但看着还凑合的,陈思诚有一席,

其余三个才是认真比稿,发挥上佳的作品。


俞白眉团队应该先把剧本拿给宁浩,让宁浩看一遍,丢进垃圾桶里,彻底忘掉他们的所谓故事。

再带着邓超去开心麻花,让他看看插科打诨中带点温情的小段落到底应该怎么样演。

俞白眉团队长久以来的尴尬之处,

恰好就是宁浩和开心麻花各自擅长的领域,

前者能把看似俗套的故事变得摇曳生姿,三翻四抖,让观众觉得自己猜到了,但总差一点,被导演牵着走,保持一开始的好奇心,从来都不会有“我就说嘛”的无聊感觉。即使为了小反转,剧情中间有点小毛刺,不平整的地方,都交给葛大爷熨妥妥的。

而后者则能保持舞台剧一般的新鲜感,那种溢出屏幕的喜庆和爽快。

同样是团队,开心麻花吊打俞白眉的关键在于只做自己舒坦的镜头,从头到尾运镜都非常克制,让人物始终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就有种舞台剧的放松感,又在故事里反复暗示,我们最后有一个超级大的景观,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当然是插科打诨过后的情感宣泄了,非常到位还过瘾。

俞白眉团队就是太想拍电影,每一个段落都很电影,却都是不同的电影,沙尘暴来临时还有种大片的感觉,但拼接起来啥也不是,因为他不明白极致的小品也能吊打庸常的电影。


最有新意,最亮眼的当然是徐峥,

徐峥的优势是先发优势,他在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不会被题目绑在原地。

当新农合、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等等关键词,在看题的一瞬间就被立马捕捉的时候,

徐峥果断更深刻地思索了一下,

于是有了《最后一课》这样的强力输出。


很多人提到故乡,总拿乔宇老师“一条大河波浪宽”来说事,因为当时词作者的想法就是“万里长江波浪宽”,不少人还没生活在长江流域呢,

但是一条大河,就是每个人家乡的一条大河,

于是“一条大河”就有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他是所有人精神家园的共同回忆。

徐峥的《最后一课》,就是一个普世意义上的“精神家乡”,

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自然村,有数以千计的行政区划,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禀赋都相差甚远,

一个千岛湖从贫穷到富裕,靠的是自然生态环境和江浙经济强劲辐射,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

但对老师的情感是所有人的共同思绪,

人一辈子多能碰到一个好老师,总会在他身上得到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

同样是年轻人,一些人在自己还年轻,还同样憧憬世界繁华,也渴望远方的诗和事业的时候,

从师范学校毕业,就一头扎进了别人的故乡,

在三尺讲台上燃尽了自己的青春韶华,把别人的儿女当成自己的,把别人的故乡也当做自己的,

于是我和我的故乡,在他们心目中,学生在哪,学校在哪,哪就是自己的故乡。

当最后一课,老师对每个同学说自己挂念的事,说到鞋子这样的小事,我眼泪就像自来水龙头一样哗哗的,止都止不住,

这是一个神来的运镜,一段足以留在中国影史的长镜头,而背后支撑这个情感的,除了一点点技法的烘托,最核心的东西早就借舞曲之王之口说明白了,

“没有范老师,你们一家子都是文盲,2+2还等于别。”

我想这就是一个普世的东西,通过电影传达出来,

任何的脱贫,任何的发展,所有故乡的旧貌换新颜,

脱离教育,脱离教师的付出,都是天方夜谭。


这个比稿大会,毫无疑问徐峥是我心目中的NO.1。


user avatar   du-wen-b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第一个《北京好人》,其他四个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无关演技、无关拍摄,而是他们都陷入了城乡二元对立的误区。

无论是《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家之路》还有最后一个《神笔马亮》,家乡都是农村,而是小乡村,贫困小乡村,而主角都是负责帮助这个小乡村脱贫,脱贫的关键词基本就是这几个:农副产品、直播带货、旅游开发。(有朋友会说最后一课不是,虽然范老师没有教他们这些,但是这些孩子最后大部分还是在干着这个。)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农村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为城市提供旅游目的地,农村就是为城市服务的

这就是市民眼中的农村,市民眼中的脱贫攻坚。

所以我要点名表扬《北京好人》,只有这个篇章,真正把农村和城市拉到了一个平等的高度。

《北京好人》的开场,表舅来北京找张北京,张北京不想把自己买车的钱借给表舅看病,这里是第一次城乡对立的设定,城里人有钱,农村人没钱。之后张北京拿医保卡让表舅去做手术,这里是第二次城乡对立的设定,城里人有医保卡,农村人没有。

之后经过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张北京还是拿出自己买车的钱给表舅看了病,这里是一次城市对乡村的反哺,消除了第一层城乡对立的矛盾,紧接着,表舅母掏出了表舅的医保卡,并且还留下了这样一段台词:

张北京:和我的一样?

表舅母:都一样,现在农村医保都好使。

一个片段、几句台词消除了第二层的城乡对立矛盾,城里人和农村人都有医保卡。如果说第一层矛盾是特定历史阶段发展导致的经济差异,那么第二层矛盾则是由经济差异引发的政策差别,在我们现阶段发展进程中,第一层矛盾的消除依然需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而第二层矛盾,也就是政策差别,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决心和信心,还有对城市和农村一视同仁的态度。

农村并不是为城市服务,农村和城市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而通过这个片段,我们看到了这些。

至于其他四个,抛开城乡二元对立的这个思想内核,也都是不错的作品,由其是徐峥的《最后一课》,可以说是整个国庆档艺术水准最高的电影,这个片段也彰显了徐峥导演技艺的高超,如果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再健康一些,或许我们可以看到徐峥真正优秀的大作,而不是现在故意迎合市场的《囧系列》。

如果能增加一些农民工问题,比如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可能出生在农村,但很小就随着父母来城市打工,对他们来说,家乡并不是父母的小山村,而是城市,但是在过去,他们的家乡并不接纳他们,但是在新政策的带动下,农民工二代申请了城市的廉租房,有了稳定的社保,城市的市民也开始接纳他们,甚至在大众创业的时代,部分农民工二代还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user avatar   be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我的家乡》真是部好电影。

我们终于也能拍出这种电影了,

我们终于再拍出来了这样的电影了,

我们就要拍这样的电影。


它是一部题材新颖的电影?

不,或许它是一部“颇有故时风骨”的电影。


有些东西,终于回来了。

这一篇快要翻过去了,就快了。


以下是评论正文:

  • 《北京好人》,10分打6分。我们北京的主场。但反倒觉得是感染力最弱的一篇,我共鸣也感觉最弱。怎么说呢,就是感觉… …可能是风格轻松幽默,我比较不太喜欢这个风格。
  • 《天上掉下个UFO》,10分打7-7.5。贵州主场。剧情上也是轻松幽默一点的风格,但是我觉得很好地体现了贵州地方的群众生活。最起码是让我一个土鳖了解到了大山之间的乡土上的情愁。
  • 《最后一课》,10分打9.5。是浙江的主场。没的说,整个剧情从引入开始就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紧密牵动着观众的情绪。也让我回忆起我在山区几次短暂的教课的经历,想起那时候我的心境。有一大段回忆和现实穿插的镜头,整个剧情的渲染能力极强,非常震撼。本尚落泪。唯一的缺点是总感觉最后结尾一点点的煽情稍微有点刻意,不自然。
  • 《回乡之路》,10分打8分。黄土高原的主场。和上一篇的从头开始紧抓观众不太一样;这一篇的节奏是由弱至强、由轻松至严肃,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地揭露出来,再点透的。最后一笑泯恩仇,绿水青山解心忧,精神升华不错。
  • 《神笔马亮》,10分打9-9.5。东北的主场。幸福与紧张穿插,自豪与愧疚结合,场景转换和节奏变化我觉得把控非常棒。有家庭,有社会;有小我,有大我;并且最终通过一系列故事的娓娓道来,从矛盾走向了统一。本尚落泪。作为结尾篇目出现也很给力,不负众望升华了主题,展现了美丽祥和的家乡。

user avatar   gaia-agu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走出电影院,当我从宣传的角度开始回味这部电影时,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恐怖的事实:

整个地球上,你居然找不到第二个国家,可以挺起腰杆毫无愧色地宣称:本国“收入结构最底层人口”的生活状况对比三十年前有巨大的提高。

是的,无论这个“底层”,是城市无产阶级,还是农村居民;这个“其他国家”,是老牌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无论在美洲,在欧洲,在亚洲,还是在非洲——找不出,一个都没有。

诚然,如果我们足够“理性”,可以不被宣传所“蛊惑”,还可以批判影片中过度美化的乡村还远远不是现今中国农村的平均和常态,可以轻蔑影片中其乐融融的脱贫攻坚行动远没有反映现实的艰难,可以哂笑影片五个单元故事远没有覆盖中国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全部。但是立足于当下的历史现实,眼望汹涌的时代矢量,这种“理性”不如说是一种“精致的市侩”。

从宣传上来说,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是真正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讲中国人民的故事,没有落入资本主义世界宣传的路径窠臼。敌人拍白人英雄拯救世界,我们拍个中国英雄拯救世界;敌人拍光鲜亮丽的高科技,我们拍富贵华丽的古装戏;敌人拍独立纪念日,我们拍建国纪念日。这就叫亦步亦趋。就像《流浪地球》电影故事里漫溢而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生存的渴求,固然《我和我的家乡》囿于献礼片属性表现形式更加露骨,但这股骨子里的“中国味”的确是水平多高的外国导演都拍不出神髓的。

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从来不是在高高在上地向别的民族“传教”、或在别国土地上洋洋得意地夸耀武力中建立的,而是在深耕这片苦难的土地、为活不下去的天下农工乞活中建立的。为了战胜自古以来收割着大地上一片片生命的战争、饥荒、病疫、黄沙、水患、虫灾,我们与敌人战斗,与天地战斗,与自身的惰性战斗,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战斗,与“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社会规律”战斗!

中华民族是最富斗争精神的民族,中华民族是最富团结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而且必将永不停止地实现更多伟大的胜利!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把高晓松删掉了,好评!!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主要是有一个环节拉胯拉的厉害

今年我和我的家乡,可以说只是对比着显的较差,但是不拉胯


作为80后这一批,电影里很多以前的东西啊,我们有一种共鸣

就是范伟老师回到以前,和闫妮老师回忆小时候的学校的时候

儿子就奇怪,说妈妈妈妈,爸爸哭了···你看···

我说没事没事,看电影看电影,你们小孩不懂···




沈腾老师的作品好在精雕细琢,每个细节都很完善,尤其是村长学着说俄语,U突然回头看见马丽,一句俄罗斯味的卧槽差点没把我笑死··

也就是说,开心麻花类似于大工业生产,每个细节都注意到了

故事比较一般,但是能演的非常好

麻花的这个故事是最简单的,但是验出来是最好的,这很有好莱坞的感觉了

好莱坞就是能把很简单的事儿演出来大片···

一个卖身为奴进秀楼、私定终身潘多拉,小人挑拨意更坚,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故事愣是拍成了阿凡达··


范伟老师的最后一课,无论是开始嘲讽雷佳音的大头还是范老师进教室熟练的把鸡踢开的,都是喜剧,然后瞬间悲剧,恍恍惚惚回到了从前,说起来,去年我回家还特意去找了一下我在村里的那个小学,小学已经撤销,只剩下一间房子被村委会作杂物间使用,70年代村里就凑钱修了纯石头地基砖头的学校,那时候大部分都还是土房子,当时看着那个房子,感慨万千。

看完电影我对我老婆说,说你们这些从小都是大城市上学的啊,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哭,从山沟沟里一点一点考出来,难,太难了


邓超的那个,亮点一个是吴京,一个是最后大屏幕放那些英雄,从1958年开始进行植树造林,一直到现在,终于赢了···

缺点吧,我觉得虽然翻转了很多次,但是都猜出来结果了·····节奏不大好,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压缩了部分内容的原因吧


陈思诚那个,主要就是为了搞笑了,确实搞笑效果不错,彭昱畅长大了居然成了黄渤······

缺点是搞笑的方法还是那种我们看到了就能想到会怎么搞笑那种,没有麻花的搞笑令人感觉到不一样。


葛优老师的故事和麻花一样,故事很简单,不同于麻花是精雕制作,葛大爷是一个人硬生生撑起来的。

他表舅在保安室表演的那一段非常完美,其他地方的表现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磕磕盼盼的人,但是在自己把责任都抢走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好

葛大爷也把普通人喜欢吹牛的那种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什么张艺谋找我拍电影我没去,派出所我打了个电话就把你放出来啥的

看着就是身边那些喜欢吹牛的朋友的感觉。



综上所述

值得一看

比去年的要值很多

毕竟没了扣分项

只有多加点分还是少加点分的区别了。


user avatar   luo-ru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0,对所有国人来说都值得铭记。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我们将自己紧紧包裹,在角落中瑟缩了太久的时间。还记不记得上一次跟家人一起在影院里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还记得不记得,上次与所爱之人约上一部动人的电影,在银幕折射的光辉中,十指紧紧相扣的那个瞬间?我们阔别了影院太久,终于能在国庆档迎来这部顶配全明星阵容的片子。

九大导演,近百位演员,汇聚了国产电影的中流砥柱。祖国东西南北中五个单元,看完一部《我和我的家乡》,相当于同时欣赏了5部大导佳作!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具备跟“祖国”同样“多重惊喜”,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家乡”是不折不扣的全民喜剧,更亲切,更幽默,更适合全家老少结伴走进影院欣赏。

《北京好人》单元由宁浩执导,再加上葛优葛大爷的倾力出演,再续前缘讲述“张北京”的爆笑新篇。宁浩再次展示出他高超的喜剧功底与处理角色的细腻之处。他处理人物那种自带喜感的劲头,从刚开始公交车上肩并肩的两颗光头就展露无遗。整个故事也就围绕着这两颗“光头”——“张北京”和“表舅”两个角色间展开。他们二人本是多年未见的远方亲戚,因一场病而重逢,而后又演绎出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

《天上掉下个UFO》单元各种脑洞设计,同时又发生在接地气的苗寨,将“无用发明家”的真实原型搬上大银幕,并与陈思诚的黄金IP“唐探2.9”的悬疑探案形式实现联动。故事围绕王宝强刘昊然二人组外出调查的奇案展开:夜黑风高时,一架不明飞行物缓缓升空,幽幽地绽放着蓝光。是外星人,还是啥名堂?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咳咳,不多剧透了,一切的谜底,都需要大家自己去揭晓。

《最后一课》感人至深呐!讲述由范伟饰演的教师老范在散乱的记忆拼图中,努力找寻自己曾经支教的经历。而时光荏苒,远隔千里外的当年稚童已经长大成人。为了帮助老范,他们决定还原老范离开村子前上的最后一堂课。在人为逆转的时空当中,寻找关于家乡最质朴的记忆和情感。范伟再一次贡献出了影帝级别的表演,连同组的演员张译都盛赞为“悲剧艺术家”。

《回乡之路》单元,酣畅淋漓,致敬真实的治沙英雄令人动容。邓超扮演的“乔树林”以一副“蹩脚”的姿态登场,他的言谈举止,好像在无时无刻提醒着观众身边真实存在的这种人——厚脸皮、一无所有却还打肿脸充胖子。但只有当观众跟随他走到土生土长的家乡,看到那绿草如茵代替了漫天黄沙,才能体会到,原来看似玩世不恭的人也有自己的信仰。

《神笔马亮》沈腾马丽再续银幕前缘,饰演一对夫妻。沈腾的角色名叫“马亮”。马良“马亮”,仅一字之差,但就像传说中的马良一样,“马亮”也具有超高的美术天赋和立志成为画家的高远志向。可当梦想与乡村建设的迫切需求冲撞之时,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并选择暂时向妻子隐藏自己的决定。之后的剧情让我又哭又笑…《神笔马亮》也想告诉我们“小我”与“大我”、“回家乡”与“去他乡”、“为小家”与“为大家”......在选择和徘徊间的坚定才更具备直击人心的力量。

而在影片最后,在《我的祖国》的旋律声中,浓浓家乡情,最后都化作一份沉甸甸的民族自豪。首映礼观影之时,我几度笑中带泪,心绪起伏。第一次感觉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虽不尽相同,但同圆盛世的喜悦和自豪却是共通。

我自己的家乡就曾是一片工业园区,曾因一时的规划问题污染了一方水源,也是家乡所有人心上抹不掉的一块污渍。这几年国家飞速发展,交通、医疗、教育、环保、扶贫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家乡所在远郊区县的环境治理也被当作要务处理。

现在,原有的臭水沟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新种的树木和绿植,以及内外翻新的民宅。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如果可以高度凝练为“吾国吾民”四个字,今年家乡便是“有笑有泪,有你有我”。关怀到神州大地的每个华夏子女,共襄盛举,同享豪情,主旋律电影就该这么拍!国庆档最适合带全家一起看的电影,一起在影院享受欢乐和感动,《我和我的家乡》是第一选择!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今年是不会回家过年的,当然我不会阻止别人回家。毕竟有很多人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

但是,以普遍理性而论,今年不回家过年确实是更安全的选择。

你回家过年,有几种情况:

  • 你上班的城市封城了,你就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封城了,你还是没法回来上班,结果工作,危。
  • 你回家的城市出现状况了,你回城大概率隔离14天,结果工作,危。
  • 只有你回家的城市跟你上班的城市都完全没事,最后才没事。

不回家过年的话呢?

无论你上班的城市出什么事,你都在同城,都没什么可怕的。


现在比较特别的是,学校食堂破天荒的说今年寒假不休息,这可真是史无前例啊,大概是为了让一部分师生能够不回家过年吧。至少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很有可能,这学校是真有很多人没法回家过年了(至少食堂师傅是没法回家)。

客观情况已经摆在这里了,今年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回家过年,那么回家过年的那部分人,一切平安自然好,一旦发生什么状况,之后很可能会被企业追责清算穿小鞋。所以个人看法是今年不回家是更优选择。

当然,具体选择肯定还是以各位自己的需求而定。


user avatar   he-tao-you-jian-he-t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光是王媚,其实很多大公司的员工都不是太理解普通人的心态。


打个比方,王媚,甚至雷军被人骂几句屌丝,他们可能一点都不在乎,并不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但是普通人真的会很愤怒。

有些人被骂一句屌丝,能生气半天,极端的能记恨一辈子,这就人和人的不同。

这种思路上的根本差距,也不说小米这种大公司的员工,而是整个社会都存在这种割裂。

小米算是处理很快,但我相信,小米内部很多人仍旧不理解为什么一句屌丝,就要开除这种高管……

大家总说平常心,但其实,人人都没有这玩意儿。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在一片石之前尝试劝劝农民军领袖们放弃推翻大明,并“坚定支持”明朝政权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轻则被骂撒子、赶出大营

重则惑乱军心、乱棍打出屎、剁了喂狗


大家都知道,其实在被八旗突脸之前,大萌官员们还在做着联虏平寇的美梦,就那群被明粉们吹得天花乱坠的爱国主义官僚们,也一样打着借满人手除明人乱的算盘,心想着李贼满寇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就可以一个反手将李贼摁在地上再反身一个飞踢将满清踢出国门,听说那满洲鞑子来得势大?那又如何?大不了来个划江而治,他老赵家划得我老朱家就划不得?

哪知算盘打得响,事情发展却往往事与愿违,一年前还牛皮哄哄、华夏战力天花板、战无不胜指哪儿打哪儿的老李,直接被那群古代东北精神小伙(指发型品味)像条死狗一样吊着锤了一年,来年时就被人发现横尸街头,而且显然比起收个两百斤的儿皇帝,精神小伙们还是更乐意观大萌君臣携手表演历史大剧《肥猪跳大海》

直到这时候,大人和泥腿子们才意识到要抱团取暖了(虽然这时候也没啥用了)

而要打个什么旗号呢?

毕竟昨天还打生打死,今天就生死与共,转折太大,怕是要闪了全天下的老腰


泥腿子们赶紧把缴获的破破烂烂的大明旗给刨了出来……开启了伟大的(被逼的),可歌可泣的、抵抗侵略(抱团求存)战争

说白了就是打不赢

入关的满清做为一个正式进入中原角力的军事政治力量太过于强势,强势到逼迫原本对立的明朝封建政权与农民军势力不得不暂时放下冲突,合力应对更强大的敌人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诸多明粉和mzzy者各种yy下就成了,百姓不无怀恋我大明,宁愿乖乖做饿殍,也要力保我老朱家江山的铁证

什么,你说李定国啥心态?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等的yy中可以有如果

如果满洲的涩会人被大伙齐心协力给砍屎了,你认为接下来的剧情是泥腿子把肥猪点天灯,还是老猪一把梭哈反手土鳖变饿殍??当然反正不可能是肥猪饿殍携手共赢大明盛世就是了

而且显然,人家李定国是奔着前者去的




     

相关话题

  科幻电影中有哪些常识性或者科学性错误?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版内地重映,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有的男生喜欢盖尔加朵? 
  电影中特工或者职业杀手潜入酒店房间,在客人不备的情况下发动攻击或者将客人绑架的情节,现实中是否会存在? 
  怎样才能见到红护? 
  有哪些搞笑视频可以分享一下? 
  如何评价《建党伟业》? 
  哥谭市、浣熊市、洛圣都,你更愿意生活在其中哪个城市? 
  《攀登者》票房相对失利,对吴京的地位和声誉是否有影响? 
  你看完新海诚《你的名字。》的感想是? 

前一个讨论
如果特斯拉(伊隆·马斯克)推出的家用电池 Powerwall 可行,将可能给世界带来哪些变化?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汪曾祺和他的文学作品?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