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 回答了这个问题,并配动图一张
请问各位观众,你会如何描述上边这个图片?
没有人想成为受害者张玉环,所以最好先做公民何光伟。
为什么都在说马前卒太理想化,而不说“命案必破”太理想化呢?
1993年。
最“昭和”,最“加速”的90年代。
绝对数据中的大多数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交完提留,孩子学费都心疼,一线城市尚有穷苦辍学,“一个都不能少”成为宣传事迹的90年代。
关键词是车匪路霸和黑煤窑的90年代。
承载不起任何宏伟叙事,却承受着整个世界重压的90年代。
在1993年后不久,中原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经济危机,热情和梦想破碎了一地,大半个世界都在盼着这些惨淡的故事出现在叶利钦们的纪录片里。
那是个敲头党远不是鬼故事,遑论半夜撸串,出银行门都要捂着钱左顾右盼谨防被盯上的90年代。你的长辈们如果有类似的习惯,十有八九是80-90年代养成的。
实验室每一条规范背后,都是无数次事故,无数条人命。
在2015后 —— 我们可以放开了说。
命案必破是个理想主义的东西。
破案(率)指标是很不科学,隐患极大的东西。
感谢拉登,我们赌赢了,我们挺过来了,我们挺过来了,我们现在的经济、民生和治安环境,让可以把1993年的一切,用最严苛的词汇撰写成现实版的《聊斋志异》。
我们可以一起喊“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而不像我的远房亲戚,他被绑在椅子上一整夜勒索一笔钱,下半身留了个病根后,把小小的农村院子加高了墙、加盖了铁门和和铁丝网。
原本阳光明媚的院子,变成了五口之家的监狱。
的确,你可以在2020年认为有个“塔”,这个东西瞄错了谁,大山就压断了谁的一生。
然而我远方亲戚的一个苗一个苗插,一寸土一寸土翻了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乃至更悲惨的成百上千命案被害者的一生,显然是成为了时代背后冷冰冰的数字,不配留下姓名。
8万个悲剧,和一个悲剧重复了8万遍,本质是都是相同的。
我们太过渺小,我们太想掌握些什么,我们太需要安全感。
我们太害怕什么东西剥夺我们现在的生活。
寡头媒体为叶利钦打造的竞选片里,煽情之至的讲述了苏联时代一个个被剥夺了生活的故事。但谁又记得?在卢布贬值一文不值,毕生积蓄被血洗,同样是一样毫无希望的90年代里,多少俄罗斯人的人生和梦想更是被无情的剥夺一空。
姑且算是凶险的案子,真的撞上一次,足够清空你脑子里所有岁月静好的想法。
而现在大部分“姑且算是凶险”的案子,在90年代,几乎是常态。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阳光,不想用铁丝网把太阳切成一块一块的碎片,躺在藤椅上骂天骂地骂没治。
可以想象在铁丝网下长大的孩子心理能留下多少斑驳的阴影,我的的确确该庆幸侥幸我既没有被时代的尘埃压到,也没有被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变成了法制新闻里的数字。
人不是喜欢感恩的生物,要求别人感恩是更是千夫所指的恶德。
但是经历过90年代的人,明白萧条的经济和贫弱的民生背后,到底有多少的黑暗和无助。
对于数字上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那远远不是文书和媒体眼里的,充满机遇和冒险的时代。而是一个把稚嫩的脸晒的昏黄,把青涩的头脑硬生生打磨成冷淡,承载不起任何希望和梦想的时代。
哪怕是在2005年,诗与远方也只属于韩某人这些不缺钱的青年作家,而不属于拿着饭店前台300元月薪,在天桥皮疹衫和杂牌洗发水中凋零了青春的一代少女们。她们何尝没有一个公主梦?
人是喜欢忘却的生物。
太多本是幸运的事,被当成了常态。
然而幸运终归是幸运,不幸终归是不幸。
纵观人类史,相比不幸连连的时代,姑且幸运的时代,简直比金子还珍贵。
无论文书们如何去渲染,那样的“黄金时代”我们是绝对不想再度过一次,绝对不会允许再经历一次的。
我们两三代人的付出,只为了获得把各种“大案”当鬼故事听的时代,可以用幻想、被害妄想而不是身边人的经历去体悟“时代的一粒尘”意味着什么的时代。
这个时代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一种让人感到可怕,害怕我们的下一代要求追忆的幸运。
历史给皇罗的名字是拜占庭。
君士坦丁堡破城,被时代的尘埃砸断的,一个个前拜占庭人的人生和悲剧,在地图游戏的宏伟叙事中,也不过是数字罢了。
我就说一句话:弹幕是用来玩的。建议大家把“玩”打在评论区。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