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系列中气质特异,从没看过这个系列的朋友完全可以把它当一部独立的电影来看。
在哈利波特整个故事的初期,更像子供向的冒险童话,调性是明媚的,世界是真空的,城堡是梦幻的。
而魔法石以后,你可以很轻易地察觉到那种微妙的割裂感——现实渗透进了魔法世界里,法西斯、左右之争、种族歧视、政治惊悚、言论管制、集体与个体…你会发现罗琳讨论的东西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像打着魔法的幌子对现实进行复刻、投射和隐喻。
而《魔法石》气质独到的地方,正是它的纯粹、原始、无杂质。它就是美好的迪士尼式童话,就是温馨的睡前故事。
在《魔法石》里,魔法就是魔法,就是原教旨上的神秘、梦境、不可知,而非某种能指、喻体、象征。它的造梦能量强大,通过规则、风土、生物、逻辑、器具、人物…完全展示和解释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小时看它,未必有能力关注到主线,比如伏地魔和哈利双生关系,奇洛教授的阴谋等等。给我们留下最大印象的,其实是对角巷、能变出美味的宴会厅、游荡的鬼魂这些文本以外的奇观。
所以与其说《魔法石》叙述了一个故事,不如说它更像一个主题公园,你不是在聆听,而是在参观。它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世界——那种震撼让无数孩子长大后仍念念不忘,笃信着自己是巫师,世上有魔法。
那么世上有魔法吗?我以前回答过“世界有灵魂吗?”这个问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应到魔法,也是这个看法。
我倒不是二元论者,马克思教导多年,心里有一条既让我安心又让我烦恼的保险丝。如图中所说,我相信魔法/灵魂存在,倒不是我真的相信,而是我相信“相信”这件事本身,我可以接受不存在魔法的世界,但我没办法接受不存在“相信”的世界。
我以为这种“相信”对人类来说,是和科学一样重要的东西。而正是《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让这个世界多了一点点相信,让它不那么无趣、冷漠和崩坏。
《魔法石》里,邓布利多说,只有想获得魔法石却不利用它的人,才能获得魔法石。这或可解释现实世界中哈利波特粉丝与魔法世界的暧昧边界:我知道我永远无法使用魔法,但我只要渴望着它,那我其实就拥有着它。
我之前还写过一段也是这个意思。
我说人长大后要怎么确认自己还是不是巫师呢?当时的结论是,只要你相信你是,那你就是。听起来好中二,这是自欺欺人吗?倒也不是,只要你相信魔法,你就是巫师,仅仅只是因为——那些不再相信魔法的人,他们不再是巫师了,就这么简单。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 宇宙酒
微博 孙大棒goku
用于分享我写的文
我的其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