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央行:2020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 M2同比增长10.7%? 第1页

  

user avatar   vinneso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邀请啦,很多时候大家邀请回答每个月的CPI和M2的数据,并不是我故意无视,而是我有些时候感觉该说的想法如果已经在之前说过,再重复就没有意思。对我自己来说,把一句话反复说很多遍是没有快感的。而对大家来说难免也会嫌弃我聒噪。

但没关系,我可以把同一个想法换一个角度重新说一遍。这种事情我经常干,说好听的叫做交叉验证,说不好听叫做花式自我安慰。这也是我的专0之一长。

我的观点依然是,人民银行在尝试用一个更长期的思路来看待这一轮经济周期,他们一方面觉得周期的起点是2018年2月份,一方面觉得这一轮周期的终点在很远之后的未来,所以郭书记会说“需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马骏先生会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要留点子弹”

那么有一个理所应当的问题是:凭什么人民银行觉得这一轮周期会很长?就因为股民们需要一个慢牛行情?

我之前用非正式经济(informal economy)的波动率更大,做大做强国企,城镇化的必要性尝试给过一个解释。

而今天我想换一个方法来解释:房地产/耐用品的周期,曾经是经济周期的主要推手,而一旦因为种种原因房地产不再充当经济周期的推手,那么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将成为经济周期的推手。这会带来一个好处和一个坏处:周期更长,明斯基时刻更严重。

万幸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一个周期的起点....人民银行此时每一分慎重,都可能延长我们这一轮周期的长度(当然更长的周期自然有更大的风险)。


我一直都觉得经济周期开始于国家/企业/个人开始承担风险,国家不用说,发债,凯恩斯都是国家承担信用风险的过程,企业的承担风险是开始投资,朱拉格周期。但实际上,个人的逆周期行为也非常关键。而个人能够逆周期的事情,就是买长期的耐用品,或者地产,一次性增加自己的负债,然后把自己的长期信用变成其他人的短期收入。

当然会有人问:到底是企业的逆周期带来了个人的逆周期,还是个人的逆周期最后变成了企业的逆周期?还是国家的逆周期带来了企业和个人的逆周期?

我的经验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总要有个人站出来,个人如果不站出来企业就要站出来,企业如果不站出来国家就会站出来,而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其他两个就站出来了.....1980年之前的美国,似乎个人站出来的效果比较多,而1980年金融自由化之后,贫富差距扩大,个人在经济中的占比开始降低,图我就懒得放了。大家肯定看了很多.....个人无法承担起逆周期的职责(有心无力)。

我们首先看一个图

Source: Fred,以1980年为界限,在之前,美国的经济周期更短,在之后,美国的经济周期更长

这点在鲍威尔去年Jacksonhale的讲话里面用监管给过解释,那篇演讲是我觉得他做的比较精髓的一个演讲。

但我们要知道,经济周期是人为判定的,不是说”经济周期来了,然后经济变好“,相反,是”经济变好了,新经济周期才来“

因此我们需要去寻找在1980年之前的驱动力,之前在文章中我给过其他的解释,但我现在感觉下面这两张图也不错

1980年之前,美国耐用品的周期其实也是更短的
1980年之后,美国的地产周期似乎也被延长了

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在1980年之前,经济周期很有可能就是耐用品周期

但1980年之后就不一定了....1980年之后的周期很有可能是金融周期或者说波动率的周期。2007年房地产的泡沫破裂让很多人误以为地产依然是美国周期的驱动力,实际上我觉得那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巧合,当时美国银行缺乏监管,扩张信用,他们只是找了一个最熟悉的领域-房地产去扩张。2007年的周期虽然以地产泡沫破裂为象征,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金融驱使的周期。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国内,两个问题摆在眼前

  • 房住不炒不仅是社会问题要求的必然,也是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信用扩张无法支撑GDP发展的必然。以前我们GDP低,大家一起上杠杆买房,房价还算合理就能推动GDP,今天我们的GDP体量太大了,不是个人信用扩张就能继续驱动的了。
  • 那么失去了耐用品周期/房地产周期的推手,中国下一轮经济周期从何而始?

美国的例子就摆在眼前,选择增加直接融资,让金融资产/GDP上升,延长经济周期,淡化耐用品和地产对于经济周期的驱动力,让金融周期取代耐用品周期。可以延长周期长度,而且到目前为止,美国从1980-2020年的发展速度是过得去的,金融市场发展大幅改善,代价是两次重大危机。

可能没有两全选择,耐用品周期/地产周期更短,对于实体的扶持更多,小企业出人头地的机会更大,但有时选择了宏大叙事,我们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

我隐约感觉未来中国经济周期的指挥棒,从地产公司转交给了人民银行,从人民银行领导和学者的讲话中我们似乎隐约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逆周期思维“和审慎的态度。因此我对于M2-GDP差值的下行并不吃惊,我觉得他们在为长久计。

最后想说的是,当经济周期脱离了经济本身,我们姑且不论这个东西是否合理,是否荒诞,一个典型的现象是,金融资产价格也会脱离经济本身....

1980年之后,SPX秒杀了几乎所有商品

可以看到,在1980年之前,大宗商品有些时候还可以搞出一些动静,在1980年之后,金融周期里面,金融资产大幅跑赢实体资产。

这也是我对于中国权益市场一点也不悲观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不一定有一个好结果,但我觉得它的坏结果还需要很多年才会发生,而且退一万步说,美国到时候说不定还可以让我们摸着过河一次....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 2 万亿,用 10 年多生 5000 万孩子」? 这种方法可行吗? 
  如何看待央行:2020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 M2同比增长10.7%? 
  家里提供30w人民币,自己有5w多存款,能读语言学校+大学院么? 
  如何看待《人民币是负责任的国际货币》提到“短期内出现20%甚至40%汇率波动的极端情形也并非罕见”? 
  既然金本位已经废除,为何各国央行还要储备黄金?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升至1:1吗? 
  金融学教授发文建议允许央行在更大限度内买卖政府债务、投资企业债等,如何理解,是变相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吗? 
  如何看待 2017 年 8 月 M2 同比增 8.9%,创历史新低? 
  高考700分和拥有700万人民币你会怎么选? 
  北京试点「数字人民币」,发放20万个“京彩红包”,你中签了么?你使用过数字人民币么? 

前一个讨论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2020年10月),瑞典在新冠疫情中的群体免疫策略是否真的成功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走出“一放就乱 一管就死”的怪圈?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