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辽宁倡议大型聚会N-2点餐模式:10人聚会点8人菜? 第1页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上级面前争个先进没关系,这年头大家都挺难的,别当真强制执行,不然你会更难。

任何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政令逼得太紧,民间有的是办法绕过你,而且更加浪费!

强制实行的话,新职业就出现了:“加餐工具人”

平时门口站着,或者店里养着,聚会的客人给付给工具人一些钱来凑人数,10个人加俩工具人最后点10到菜(N+2-2),然后工具人们再去别桌继续当工具人。

想想看,饭局是什么?

饭局通常是表示诚意的地方,对朋友的诚意,对客户的诚意,对领导师长的诚意。开一瓶茅台两千多,不是它多好喝,而是由于价值稳定且普及,其诚意便于计算。现在推行N-2制度的环境下,有了工具人。于是饭局上又有新的诚意表现方式了。

为了表现出对领导的尊敬,直接给领导整个N-2+5,5个工具人都穿旗袍露大腿,唇红齿白明眸善睐,笑靥如花得给领导倒酒。桌上的菜注定吃不完,那不要紧,这叫排场。穷B根本点不了那么多菜,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请不起这样的工具人!
“来来,小妞给领导唱一段。”

什么?你还想打包?这一桌子剩菜就是为了区分我们和别人桌不同的尊贵,你敢打包,懂不懂规矩?

当新的饭局规矩出现,不仅有伤风化,且更加浪费。


当然,卖大盘菜的商家也会异常火爆。攀比谁盘子大也成了噱头,但由于和节俭政策不符,没法规范市场,噱头逐渐变成黑话,N+1,N+2将会变成最流行的标签。而且由于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宣传脱离监管,可能进了饭馆之后发现菜还是那么多,只是盘子大了些.....

一些有诚意的商家,则真以菜量互相攀比。设计各种真大菜量菜品,当老饕们口头相传确有其事,店家自然火爆异常。

此时,酒桌的诚意文化再次发光。只要给够钱,给你设计个分格菜盘,N-5都能吃饱。

或者不用碟子装,直接给你个饭桶,

“这里是尊贵VIP黄金饭桶,领导,请!”

“好好好,小王真是懂事。”

然后一脑袋扎进去,只剩回声,年轻人听着领导吃饭时阵阵回荡的呜咽与吧唧,心想,等自己将来混好了,站进桶里吃。

所以商家的无度攀比,与消费者难以避免的误判,最后导致浪费也会更多。


这就是法律无效定律。

政令法规如果太过违反经济规律,会有无数种方法绕过你并且造成更大的损耗,而这种损耗,体现在食物上就是浪费。

美国的禁酒令是前车之鉴,而且有点过于靠前了。本心绝对是处于好意,但太过拍脑门,把酒直接抬高到毒品的地位,于是社会更乱。

我是支持教化民众的,但不切实际的政令会适得其反。

偶尔官僚一下做做样子也就算了,可别当真的去抓这项工作。不然会被抓去做典型,以警不正之风。


user avatar   zheng-yang-24-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倡议好,最近就业率上不去,又提倡经济内循环,再加上N-2的点餐模式,势必会催生一个新职业——陪吃师。

以后有钱人吃饭前呼后唤,呼啦啦一票人涌进酒店,那叫一气派,待服务员数人头点齐菜后,有钱人一人动筷十人围观。要是有钱的爷多花点钱,更能尊享李鸿章出访俄国抽烟的待遇,毕竟陪吃师门槛太低、竞争激烈,得样貌周正再精研些伺候人的手艺才能更加吃香。

李鸿章刚刚将烟袋叼在嘴里,一个侍者迅速为他点燃,另一人半跪着双臂平直在下面托着,李鸿章每吸完一口,就不失时机地把烟袋从他嘴里取出,待他恣情美意吞云吐雾一番过后,再如木匠接榫子一般恭恭敬敬迅速而准确地将烟嘴投送到他嘴里去。

从始至终,李鸿章始终眯着眼睛,除了嘴巴一张一合胸脯起伏之外,象一尊菩萨岿然不动,眼皮都懒得抬一抬。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是武汉N-1,后有辽宁N-2,其他想要跟进形式主义的省市动作要快,再不出手抢N-3,就只能搞N-4、N-5...那样餐厅都不干了!


user avatar   xiaowoniuba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哎呀我的妈,大爷你咋这么抠呢,你一个没点,完我们还搭一个是吧?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春虫虫又囱俊,形式主义。

顾客爱怎么点菜怎么点菜,剩下的饭菜妥善处理就ok了,拿去喂猪、堆肥,也不算浪费,还是回到人类社会大生产循环里面来的。

提倡勤俭节约,可以对剩饭顾客加收剩饭处理费,或者直接提高两成菜价,只有光盘的打8折。

何必要限制点菜数呢?过犹不及。


user avatar   yingwu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餐厅可实行N-2点餐模式,即1位进餐客人只能点65535个人的菜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女朋友出去吃饭。本着N-2的原则,没点菜。我们吃了两碗米饭。

后来我就恢复单身了。。

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

user avatar   paintsno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到饭店吃饭,结果点了4,294,967,295‬个菜。


user avatar   yndesig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服务员:您好,几位?

我:1位。

服务员:好嘞,外边儿请~ 欢迎下次光临。



——————

以上只是吐槽,我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也明白N-1、N-2只是针对多人饭局的倡议,减少浪费的初衷没问题。

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实在让人忍不住要吐槽,因为这里面几乎每个变量都是不确定的:

  • 每桌的人数不确定
  • 每个人的饭量不确定
  • 每个饭店的菜式不确定
  • 每盘菜的量不确定
  • 每桌顾客原本点几个菜不确定
  • 每桌顾客减去的那个菜的份量也不确定

中餐的特点就决定了它很难被统一的量化,既然是倡议,那也应该提点切实可行的。

这个N-1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还不如提倡打包效果好。

其实大部分人对自己的饭量是有数的,饭量大的人,通常是知道自己吃的比别人多的,点菜也会适当多点;反之,饭量少的人通常会少点一点。

所以主要的不确定其实是在餐馆一方,我见过一些有经验的服务员,会在顾客点菜的时候提示你点多了还是点少了,说明他们知道菜品和人数的大概对应值。

受这个启发,提几个可操作性高一点的想法:

第一,可以让餐馆出几个多人套餐供参考,比如5人、8人、10人份的套餐,虽然顾客不一定点这个套餐,但是可以在点菜时参考这个套餐里的菜品,以此估计自己应该点多少。

第二,在菜单上标注一些上菜快的菜品,很多人不愿意搞「不够再加」这一套,主要是怕上菜太慢;如果等到发现不够时再问哪些上菜快,又容易和已经点过的菜重复。所以提前标出上菜快的菜品,能让顾客在点菜才之初就规划好「不够再加」的备选。

第三,大部分人不是不愿意打包,而是有些菜实在不好打包,带回家都成一锅浆糊了,所以应该鼓励餐馆标注一些方便打包外带的菜,供顾客在点餐时参考。现在外卖业这么发达,打包方式千奇百怪,也应该鼓励餐馆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打包外带服务。

上面只是一些临时的想法,可能不成熟。但不管用什么措施,思路都应该是从商家入手,通过优化服务,提高顾客点餐时的灵活性、准确性,以此减少浪费;而不是让顾客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去执行一个N-X的固定标准。


补充:

有些人说东北菜量大,10个人吃8个菜足够了。但这个倡议是让10个人吃饭时点8个人的菜,不是8个菜,看清题目。

这里的N和2、10和8都是人数,不是菜数。

也就是说,由于东北菜量大,假设10人本来吃8个菜就够,人均0.8个菜,8个人就是6.4个菜,这是没执行N-2政策之前的。现在按照N-2的政策,是让这10个人吃8个人的量,也就是6.4个菜,而不是8个菜。

而且N-2这个公式随着人数的增加,人均菜量也会增加,并不成比例。所以即使是按照原先的意图套公式,也应该是「0.8N」政策,而不是「N-2」政策。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句话叫"敌在xx",我以前的理解是讽刺这些人能力低下,好心办坏事。可是看到现在这些勤俭节约的群魔乱舞,我越来越相信确实有人在故意捣乱了。。。。

都说公款吃喝浪费最大,老百姓花自己的钱不可能有浪费。这个结论不只是有数据支撑,而且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

老百姓的决策,就是在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只要预算是紧的,怎么可能浪费?我多吃一顿饭就少买一个游戏,心疼啊。当年多少孩子一个月不吃早饭,就为了攒钱去网吧,哪里浪费了?节俭的很!

公款就不一样了,花的不是我的钱。

科尔奈在80年代提出过一个概念,叫预算软约束。比如你一个国有企业,预算花光了,怎么整?是直播带货还是参加脱口秀大会?

我看都不必了吧。你是国家的亲儿子啊,国家得救你。这样我们说,你的预算就是软的,没有真正的约束力。带来的结果就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反正不用直播带货卖艺还债,我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呗。

这才叫浪费。

我老爸90年代末期,过的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活,一出门就招收打车,放学接了我就下馆子,那段时间吃螃蟹让我吃到吐啊。

他为什么这么牛逼?两个字:报销。后来不给报了,我们常去的饭店都倒闭了。

前两天我回家,他请我去喝粥,两碗粥,两份菜,花了40块钱,把他心疼的啊,说下次来酒店一碗粥,一份窝窝头。

是他节俭了吗?不是,是他想让我结婚了。确切的说,是他一催我结婚,我就说买不起房,让我结婚可以,你给我买房啊。

老百姓花自己的钱,自然就是节俭的,不可能浪费。


还有人说大胃王虽然浪费不了粮食,但是带坏了观众的消费观,所以得禁。

拜托,老百姓看大胃王,是看他们自残的,而不是看了就馋的。

老百姓还爱看人吃屎呢,但不代表他们看了就自己去吃屎啊。

真正洗坏人脑子的消费主义,注重的是消费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消费主义是让人花1万块钱买一个iPhone 11 pro,还是让人花1万块钱买10个红米?


这个10人点8餐也挺搞笑的。

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关税等价原理。

比如,你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想要限制外国汽车的进口,规定只能进口10万台。这样国外汽车变得稀少,价格就上来了。

但其实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你其实可以加征关税,加了关税以后,外国汽车的价格就上来了,国内老百姓自然就买的少了。这样总有一个关税水平,让老百姓自己选择的进口量正好是10万台。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采用关税还是比较好一些。别的不说,至少政府得到了一笔税收收入。

这10个人点8个菜,也是一样的道理。老百姓没吃到位置上,饭店还少赚了2个菜的钱,到底谁获益了呢?

或者说为了所谓的节俭,老百姓和饭店的损失,值得吗?

说老实话,你还真不如超过8个菜就加收20%服务费,他要觉得亏,自然就只点8个菜了,他要非接着点,反正你也赚到了,就当补贴疫情损失,助力餐饮业恢复生产呗。


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勤俭是一个伪命题,浪费也是一个伪命题。

吃的多不代表浪费,吃到吐还想吃,效用为负了还增加消费,这才叫浪费。对,大胃王自残那种,而老百姓,谁没事儿自残呢。

我从来没见过吃东西吃到负效用还接着吃的,但是我看过太多喝酒喝到负效用还接着喝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叫耕地红线。我一说怀疑耕地红线,就有人说我不懂粮食安全。我只能澄清一下,我坚决支持粮食安全,认为维持口粮的基本自足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怀疑的是耕地红线这个制度,和关税等价的原理一样:它是唯一的方法吗?它是最有效的方法吗?

如果老百姓不能从耕地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又不得不保持耕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刚刚看了一个新闻,说一个农妇网恋了四个男人,目的是约这四个人一起来她家干农活,这四个人还有说有笑的干了半天,然后在休息的时候闲聊,露馅了。。。。




           

相关话题

  请问有什么软件可以免费合并pdf文件? 
  在吃中秋月饼之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建议? 
  你什么时候感受到嫉妒使你面目全非? 
  知乎上自称年薪百万的有多少真的? 
  为什么打麻酱或者打鸡蛋时要朝着一个方向? 
  如何看待撒贝宁在直播间说“现在国货品牌和国际大牌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怎么理解二次元只不过是逃避现实(希望18岁以上者回答,谢谢)? 
  孩子在超市混杂谷物被要求「挑出来,不然全买下」,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此事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雅思口语怎么备考? 
  有灵性的人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李自成为什么要起义?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20年8月16号温铁军和陈平在观视频的连线对话?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