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觉得宋代词人姜夔水平很低,根本就不懂得词性美感,他的名气怎么这么大,最近反复读还是欣赏不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uyancc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欣赏不了姜白石,让我想起另一个特别喜欢他的人,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一个中专毕业的外卖小哥。


当时无数人为他点赞叫好,但也有些人发出别样的声音:

有的说:

读那些诗有什么用,还不是到处打工,在底层挣扎?

有的说:

读什么《唐诗三百首》,还不如看看《美容美发》,学个手艺早该成家立业了,难怪37岁了还找不到对象。

还有人说:

一个送外卖的,居然喜欢姜白石?切。

我甚至想到了华妃娘娘那不屑一顾的白眼。

关于读诗我不想多说,但很好奇为什么人家30多岁了还被称作小哥,而我却被称作中年妇女呢?

跑题了啊。

我想说的其实是:如果你了解了姜白石,你会发现,也许外卖小哥对姜白石的喜欢和懂得,比一般人更深刻。

这个姜白石到底是谁呢?

南宋词人姜夔(kuí),字尧章,江西上饶人,因为曾住在浙江湖州白石洞天附近,所以又被称作白石道人,简称姜白石。

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最突出的特点是高雅脱俗,空灵俊逸,格调那不是一般的高,不像苏轼、辛弃疾那样雅俗共赏。

大概正是因为姜白石格调太高,所以才有人觉得外卖小哥这样的粗人不配喜欢他吧,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啊,贾府的焦大怎么能喜欢林黛玉呢?

论长相,明人张羽《白石道人传》说他:


体貌清莹,望之若神仙中人。


他的身材和相貌,清,是清雅清新,一点也不油腻,有些道骨仙风的味道,莹是晶莹剔透,不染尘埃。


想像一下他风度翩翩、白衣胜雪、鬓染风华的样子吧,简直就是长留上仙白子画。

光有好看的皮囊当然不行,当时的南宋前副总理范成大先生说他:


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


作品和人品都像魏晋名士,有魏晋风度。

下面是他的书法作品《跋王献之保母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假如真的字如其人,大家可以想见其风度是何等清雅明秀、干净超然,反正我是爱了。


词论家张炎评价他的作品说:


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就连不太喜欢他的王国维也说: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


真是庸俗限制了我的想象,姜白石简直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他不仅是诗人、词作家、书法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擅长笛子、箫还有古琴。

当然,也不是会几种乐器就能被称为音乐家的,姜夔对于中国音乐史的主要贡献就是留给后人一部有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曲集,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


精通音律的人才能自己创制新的曲调,姜白石就自创了很多新曲,像《暗香》、《疏影》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甄嬛坐在秋千上吹奏的《杏花天影》也是他的作品。


姜夔的代表作之一《暗香》是这样写的: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试译一下,尽量空灵押韵:

曾经,旧时的月亮,多少次照耀着我在梅边吹笛。

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管天气清寒。

而今我像何逊一样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都已忘记。

竹林外稀疏的梅花,将清冷的幽香散入这华丽的宴席,让我想起你。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

想寄梅花与你,可路途遥遥,日暮夜雪慢慢积满了大地。

拿起酒杯想到的都是感伤的记忆,对着红梅默默无语。

一直记得曾经和你携手同游,千万株红梅绽放在岸边,西湖春水寒碧。

风吹花落,片片落尽,何时才能再见那般美丽?


姜夔去好友范成大家作客,《暗香》、《疏影》在范家的家妓小红演唱之下,更加清婉美妙,范成大一高兴就把小红赠给了作者姜夔。

他和小红告别范成大回家,路过吴江垂虹桥时,写了这样一首诗: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吟唱,我为她伴奏吹奏起洞箫。一曲完了,不知不觉小船已过了吴江县城,回望来时的水路,一座座美丽的江南石桥也在烟波浩渺中沉醉迷离。



真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觉得“回首烟波十四桥”,比“小红低唱我吹箫”还要美,这对才子佳人,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音韵歌声里,对两岸的一切都视而不见,完全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当乐曲奏完,方才回到现实。


怎么这样快,已经走了那么远,是因为他们太过投入,沉浸在艺术里,也沉浸在一份美妙的感情里,所以才觉得快。一曲终了,好像和你已过了一生一世,江南小桥本就是美丽诗意的,此刻它们在烟波浩渺里静默着,好像也被刚才路过的歌声箫声打动了,也被那种心意相通惬意美好的感情感染了。


“回首烟波十四桥”,神来之笔。


无论他的生活还是作品都是艺术化、高规格的,和普通劳动人民简直是云泥之别,劳苦大众社会底层怎么能欣赏那些高雅不接地气的艺术呢?

可是,你知道诗情画意云淡风轻的姜白石,过着怎样的现实生活吗?


在物质上,他并不比你我更富有。


他一生贫寒漂泊,居无定所,和外卖小哥一样,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也尝试过各种工作。

在古代,读书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很窄,成功似乎只有一条路,学成文与艺,货与帝王家,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姜夔虽然品味很高,但却屡试不第,总是考不上,只能给那些比较欣赏他的达官贵人打工,更多时候都是奔波在路上。一辈子辗转于鄱阳、汉阳、长沙、扬州、湖州、苏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等地,他的创作很多就表现出这种漂泊羁旅之感,而且当时南宋已经偏安江南多年,国势衰微,他没有功名、没有官职,也无爹可拼,14岁父亲就去世了,依靠姐姐长大成人,后来经常靠卖字画还有朋友帮助来养活自己还有家人。

他自己也说: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
——《玲珑四犯》
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湖上寓居杂咏》

姜夔有一位土豪粉丝特别欣赏他,觉得自己的爱豆没有功名很不公平很可惜,就要出资给他捐个功名买个官做,但姜白石羞于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就谢绝了粉丝好意,布衣终生。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姜夔却又遭遇了杭州城一场大火,公元1204年杭州火灾,尚书省、中书省、枢密院等政府机构都被延及,二千多家民房也同时遭殃,其中就包括姜夔家,他的家产图书所剩无几。

后来亲朋好友相继去世,姜夔穷困潦倒,晚年不得不再次为衣食再次四方奔走。

1227年,67岁的姜夔因病去世,可却连丧葬费都出不起,最后靠朋友捐助才勉强葬在杭州钱塘门外。

这样惨淡的人生经历是不是和你潇洒飘逸风雅迷人的姜白石印象有点不同呢?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沉沦下僚、卑微困苦的姜白石,写出那样清丽脱俗的书法,创作了清雅飘逸的音乐,写出了清空灵动的词句。

身处泥泞却拥有这样高贵优雅的情趣和灵魂。

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工作的外卖小哥,为什么不能喜欢他?

为什么不能有一份诗意的追求?

他和姜白石该是何等的惺惺相惜,感同身受!

是的,此刻,我的身上没有名牌,我的住所非常简陋,为什么我就不能仰望星空,不能向往高贵?

任何贫穷和卑微,都不能阻挡对诗意生活和清雅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主持人董卿也不由赞叹:

“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如此辛劳奔波也并不富裕的日子里

还能够有这样一颗爱诗的心”

还说:

“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真的心有戚戚。

也想起在德国有人好奇地问她的邻居,一个修下水道的工人,为什么读康德哲学著作,

他这样回答:

”你不知道,下水道里面特别黑,我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默念康德的那些词句,我觉得我的生命充满了光明。”


—————

写下这样的答案,是因为自己也曾有过身在泥潭,心向白雪的日子。

我想,无论是姜夔,是雷海为,还是我自己,这一生,无论吃过多少苦,经历过多少灰暗岁月,也无论自身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如何不堪,曾经与那么多美好的、深入心田的词句相遇,已经是人生意外获得的幸福和甘甜。

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啊。

求赞求关注哦噢

其他关于诗词的回答,喜欢的话欢迎移步:


user avatar   ceng-y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相关话题

  那些一见相倾的诗句? 
  你摘抄过什么句子? 
  请问我写的这两首诗能不能从气势气魄上“永镇千古”?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诗词? 
  古诗词中有哪些绝美的意境? 
  除了唐诗宋词,其他朝代(元明清五代…)有什么优秀的诗词么? 
  假如你有机会送给任意一位三国人物一首诗词(古今中外原创与否均不限,具体见描述),你会选谁,送哪一首? 
  如何评价《将进酒》敦煌版《惜樽空》? 
  看诗词大会的时候,发现康震这个人并无真才实学,且矫揉造作,只会煽情,这样的人是如何当上中文系教授的? 
  古诗词中有哪些绝美的意境? 

前一个讨论
孩子比较贪玩,我把他关在楼道让他反省但他一直哭,像这样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惩罚可取吗?
下一个讨论
金庸小说连载版最初的设定有哪些?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