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团回应骑手问题「调度系统会给骑手留出 8 分钟弹性时间,恶劣天气可停止接单」?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bi-xuan-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团这波替饿了么“改错”非常秀,瞬间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搞得现在饿了么想改都觉得尴尬hhh


其实我第一眼看到饿了么搞这出“多等五分钟”,我还挺被这种人文关怀打动的。


但错就错在,饿了么要求用户付出时间,自己却毫无表示。


这不就是典型的“流血请从谭嗣同始”么。


如果饿了么开始能顾及到这点,能够把“多等五分钟”和美团的这波“八分钟弹性时间”结合。那就是平台和用户共同关怀弱势方的骑手,也就不会崩的这么惨了。


从客观角度来说,这件事的结果还是好的。


因为改变是实在的,比如美团这一波操作。


首先把锅接下,“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借口。”


接着“系统的问题,终究要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跟“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形成鲜明对比。


下面对系统做出了调整,增加了骑手及其家人的各项保障和福利。


最后还展现了虚心接受意见的开放态度。


……


美团的这波改错无疑也能带动饿了么“抄作业”,这场舆论大战也就推动了外卖的模式进行改进和更具人文精神的完善,更好的达成用户骑手和平台三方的平衡点。


就希望平台承诺的这些改变能够在舆论过后一直施行下去,能在保证客户满意的情况下,加强骑手的安全保障和福利,让他们多赚点钱,这才是平台更好发展的长久之计。


我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一直印象深刻。是一个外卖小哥在送餐的时候丢了一个特别贵的日料外卖。直接把他急哭了,他一边痛骂那个偷外卖的贼,一边重复着这半天都白干了,让人看了特别心疼。很多人都纷纷表示要给他钱,给他把丢的钱“众筹”出来。


当一个人痛苦难过的时候,有那么多人关心他,我就觉得特别感动。但是在一个人痛苦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清这到整个群体,和一个系统的不足。我们可以依靠善意去帮助和谅解一个人,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善意去填补一个系统的空缺。即使那些外卖小哥多是身强体壮的,可也遭不住这样的“死系统”。


在网上,我们能看到太多外卖小哥的“恶搞”视频,为了一个好评他们仿佛什么都能做,能够给人唱KTV、打麻将、打王者荣耀、炒菜……真的仿佛无所不能。他们像风一样穿梭在城市里,仿佛有无限的精力。


但我想,那个因为丢了一份贵的外卖而急哭的,才是他们真实的模样。被台风吹倒在地上,爬起来抱着电线杆才是他们真实的模样。为了赶上时间,满头大汗的在楼道里狂奔,才是他们真实的模样。


确实,这个社会有太多辛苦的工作,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但是我们是不能将辛苦进行比较就否认了我们的“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做的是利用这些舆论,利用人们的注意力去照亮更多的“弱势群体”。


所以我不但支持平台的“八分钟弹性时间”,也同样赞同“多等五分钟”。在不是很着急的情况下,我确实可以让出五分钟出来。比如有一次我点的带汤的外卖,外卖小哥因为太急把汤洒在了我楼下,他打电话给我,说东西洒了,现在马上回去给我点份一样的。因为我用了大额的优惠券,所以就让他直接把优惠后的钱发红包给我了。我想如果我有“多等五分钟”的按钮,他也就不会因为着急而洒了汤,也不会因为急着追那两分钟而出现其他危险了吧。


系统就是为了便利于人的,所以当然要由“系统背后的人来解决”,在系统完善的情况下,人也才能更合适的去体谅他人。没有理智的善意会被消费和利用,会被当成理所当然并且失去其价值。但是聪明的善意是看穿了欺骗也不会失望的。我们要付出的善意不仅仅是付出自己的“再等五分钟”,更应该做的是为善意发声,推动系统和模式改变和完善,找到三方共同满意的平衡点。


就,希望以后点外卖能开开心心的吧。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团的伏击战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很可能是美团安排发表的,或至少是在美团的大力支持下写出来的。有很多证据,最直接的两个:

第一、文章中只采访了美团的多名骑手和员工(包括设计算法的资深员工),而没有采访任何其他平台的工作人员。

第二、这篇文章再次抛出饿了么骑手撞老教授的旧新闻。饿了么无论如何也不会希望任何人在任何场合提到这件事。

很多吃瓜群众说,这篇文章是饿了么的策划。发表这种言论的,看文章也实在太不仔细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美团为什么要发一篇自己黑自己的稿子?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很久没想明白,但今天看到#美团回应骑手问题# #美团称将给骑手留8分钟弹性时间#,才恍然大悟。

这整起事件,是美团打的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解读这次事件,需要了解一个背景。美团目前是外卖平台的龙头老大。根据最近的一次调查,美团在外卖平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67.3%,而饿了么只有26.9%。

在任何商业竞争领域,老大要把老二挤出市场,都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降价。

老大资源多、亏得起,而且基于原本的用户黏性,在短兵相接中往往能继续保持优势。老二如果不跟进,只能坐视市场被蚕食;如果跟进,未必烧得起那么多钱。

在外卖平台,美团选择了类似的策略:降速。

美团首先以文章造势,挑动起整个社会对外卖员权益的关注。随后,不管饿了么如何回应,美团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网友会觉得,#饿了么将增加多等5分钟功能# 是转移矛盾、没有诚意。但实际上,饿了么作为行业老二,根本不可能提出什么有诚意的方案。

如果饿了么降速,原本就处在竞争劣势的它只会更加被动,更难与美团竞争市场份额,几乎形同向美团投降。

而如果饿了么不降速(就像这个找消费者要5分钟的方案),美团可以转头推出它早已准备好的认错+降速套餐,逼着饿了么跟进加注。美团还赚了一波观众缘。

显然,饿了么一开始只把这次事件当作一次舆情,认为这是一场公关战。但实际上公关只是一个幌子,美团从来没兴趣开启公关战,美团要的是实打实的业务战。

美团要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式,把饿了么挤出剩余的市场。

现在饿了么遇到难题了。


user avatar   lllllzs-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xue-yan-b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底该怎么穿衣服。这不是知乎网友敲键盘来决定,而需要根据“大家的整体氛围”。

就像是海边大家都不会觉得比基尼有啥害羞的,但你要是在割包皮的男科医院里穿就大为不同了。

所以,如果题主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穿得比较正式,那么跟着效仿是一种基本的“职场认知”。否则你只会被认为过于另类,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猜测。

当然我也没资格说题主,前几天参加一个面试,由于事先听说面试无非就聊聊自己的过往经历很轻松,所以我也穿大裤衩过去了。

进了面试现场才发现——人家都是正装。而且面试完全走的是公务员面试风格,一排考官盯着我。

那种如坐针毡的尴尬,我怕是一辈子忘不了。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user avatar   ren-yi-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夫妻一方限制另一方消费属于家暴


user avatar   yw-y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上海浦东新区饿了么送餐员用铁棍杀猫? 
  如何看待石家庄新政:外卖小哥连送 4 小时「强制休息 」20 分钟?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美团外卖商家版强杀竞争对手的商家版 App 进程? 
  如何看待家长给学生点的外卖被扔垃圾桶,校方称外卖一律不准入校?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如何看待外卖小哥被剥削压榨的现象? 
  美团离倒闭还有多久到? 
  你遇见过哪些外卖小哥让你感到心酸? 
  如何看待六一儿童套餐被95后买走4成,成年人热衷儿童套餐是什么心理? 
  在订外卖的时候,你遇到过商家的哪些神回复? 
  如何看待沈阳骑手深夜接单直接强行点击 「已送达」的行为?美团可能如何处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龙珠》中布尔玛的爱情观?
下一个讨论
Mandarin 是个什么样的乐队?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