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解放军报对《疯狂动物城》的评论?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albert-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题下面很多人痛心于文化阵地的失手,却连问题根源的边都摸不到,逼着自己为这篇文章洗地,我很捉急啊。


看懂了没?美国之所以有所谓的强大“文化输出”能力,不是因为他们制定了多么严密的文化侵略战略,而是因为他们不设置各种禁区来限制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你们所鼓吹的意识形态挂帅,恰恰是造成中国文艺作品竞争力弱的首要原因,因为这种方针下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刻板的人物外加扁平化的故事情节。下面摘一段几位在中国演戏的日本演员的回忆:

从电影《斗牛》开始,日本演员冢越博隆成了“鬼子专业户”。他有时不明白,戏里的鬼子别说不像日本人,“连人都不像”。他曾经拍一场雪中行军的戏,导演要求博隆在村口看到一个女人后迅速从马上跳下去强奸她。

“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

导演坚持:“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

正是隆冬,博隆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但为了“像一个日本鬼子”,博隆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演了几部抗日剧后,三浦研一感到很多中国导演并不需要他们演一个真正的日本人,“只要用日语把台词念出来就可以了”。2005年,三浦研一在电视剧《我的母亲赵一曼》中饰演处死赵一曼的宪兵队长。在日本时,三浦研一就有去旁听庭审的爱好,尤其是对死刑犯的审判。接到宪兵队长的角色后,三浦研一参照着自己了解的杀人犯心理,在家中默默准备了两周。

第一次开拍,三浦把宪兵队长处刑前犹豫不决、内心挣扎的戏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是台词,连面部表情都随着行刑过程不断变化。没想到,导演不买账。“三浦,不要这么多,上去把电闸拉下来就可以了。”


拍戏拍多了,博隆也会和导演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一次,他向导演建议,演八路军的人是不是太强了,稍微弱一点大家势均力敌会更好看吧。结果,男主角走到博隆面前,看着他只说了五个字:“中国人,无敌。”

冢越博隆感觉自己发挥得最好的是一场和长官在战壕中等待决战的戏。当时他和另一个演员演得很卖力,两个人想表现出生死离别之情,但作为日本人又不会选择外露的方式。临场发挥时,冢越博隆和另一名演员面对面站着,低下头,大声哭泣着讲过去的笑话。

一声“CUT”后,导演告诉他“这样的戏要少一点”。

所以,你以为民众真的看不懂这篇文章吗?非也。人们只是在笑话他们的丑态——一边掐死自己家的孩子,一边说:“看,狼来了!”。


user avatar   wu-mu-g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哈,我几乎能想象出小编为了写出一篇领导满意,并且能博眼球的文章,强行黑自己的爱好时是什么样子。连《闪光的夜袭》这种冷门到不能再冷的番都看过的人,还敢说自己不是整天蹲在电脑前追番的绅士??使命召唤,战地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反正我们同样是现代战争的粉啊兄弟。只能说,我们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啊。


user avatar   yu-s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疯狂动物城看的我满头大汗

要不是打着好莱坞进口大片的旗号,我还以为这是中宣部投资拍摄的

整部动画我看到的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当时我就蒙逼了

什么时候美国人也开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user avatar   Fire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们动摇的不是看不见的宣传,而是看得见的脑残。


user avatar   yang-ai-ho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经有不少知友指出,以此文作者的阅片量可知,他/她妥妥地就是个大写的宅。这勾起了我的好奇:他/她究竟是何许人也?

在题主给出的链接《“绵羊”何以成为“疯狂”的替罪羊》里,紧随标题的作者的位置上是「王传宝」三个大字;这位「王传宝」又是什么人呢?

在今天(2016年4月6日)的百度百科里面,「王传宝」条目下共有4个义项:1,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2,革命烈士;3,南京政治学院教授;4,黄南州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绵羊”何以成为“疯狂”的替罪羊》中又有编者按语:「今年两会期间,解放军报融媒体重点打造了一个网评品牌——“南政两会评论团”。这个评论团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40余名师生组成。」那么,很显然,这位「王传宝」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教授了。百度百科上对他的介绍很简略:

这点简单的介绍全部来自于《南京政治学院教授王传宝:“妄议中央”与建言献策根本不搭界》。信息虽少,但(凭常识和直觉)可以推知:《“绵羊”何以成为“疯狂”的替罪羊》一文应该不是这位中年人写的,至少,那些关于动画和游戏的干货段落不是他写的;所谓「这个评论团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40余名师生组成」中的「师」显然就是他,负责牵头、定调、搞经费;实际捉刀的则是「生」。

——又一个导师当老板、学生打工的生动案例,只不过做的不是科研项目、而是文字生意。

我又跑到知网上搜作者「王传宝」,并按被引用次数排序:

排除掉那些明显不属于新闻学的论文,这位王传宝教授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学术著作啊= =///

总之,王传宝教授对我来说仍然是个谜。。。

最后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如何评价解放军报对《疯狂动物城》的批评?

我得说:感谢此文,感谢为此文提供干货却隐姓埋名的那位宅,让我发现自己还没看过《月光之旅》《闪光的夜袭》这两部看简介还挺有意思的片子,补番去也~

————

刚看到知友@吃完 转载了《人民日报》1978年7月24日06版、署名卞一冰的文章《<星球大战>为什么轰动美国?》(以下简称《为什么》),并称「30多年过去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见《如何评价解放军报对《疯狂动物城》的评论? - 吃完的回答》。)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篇《人民日报》1978年上的文章。的确,仅仅就「批判美国电影」这一点而言,《为什么》与《“绵羊”何以成为“疯狂”的替罪羊》(以下简称《何以成为》)乍看之下很是类似;但细读之下,倒是让我觉得味道差得很远。——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批判的重点很不一样。

《为什么》没有在《星球大战》本身的细节里鸡蛋里挑骨头,没有去挖掘这部片子里的某个角色影射了什么人、某个剧情影射了什么事;甚至,从其中对《星球大战》的剧情介绍等段落来看,《为什么》一文也没说《星球大战》的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只是用了「童话」这个词,换句话说就是觉得《星球大战》「有时太幼稚」。

这里面有两层意味:一是《为什么》认可《星球大战》传递的价值观(至少不反对),《为什么》与《星球大战》共享反抗暴政、见义勇为的普世价值;二是《为什么》认为《星球大战》还不够深刻,(在20世纪70年代的语境下也就是指)没有深入地剖析产生暴政的经济基础、没有准确地指出反抗暴政的现实途径。

事实上,《星球大战》只是个引子。《为什么》的完整标题是《<星球大战>为什么轰动美国?》,换言之,此文指向的是美国的社会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问题我就不赘述了,这里要说的是: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上来看,《为什么》对美国电影事业的判断确实过于武断了、对技术手段重要性的认识也确实落伍了,大大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和美国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在20世纪70年代的大背景下,卖两粒「米帝药丸」也算不上什么出格的事儿。

作为对比,《何以成为》里却在指名道姓地抨击《疯狂动物城》的价值观。而且,颇为搞笑的是,《疯狂动物城》里那么多对美国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的影射,《何以成为》避而不谈,偏偏非常无厘头地拿「狼和羊」的问题说事儿。——「狼坏羊好」式的简单善恶二分法,不正是《为什么》里所说的「童话」么?

《何以成为》避开了《疯狂动物城》里那么多对美国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的影射,没有深入剖析美国当今的现实问题,——以我的小人之心来揣测,这恐怕不是因为思虑不周,而是因为不敢细说、是因为一细说就会触及到中国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比如阶级、民族、性别等等)在中国恰恰也是非常敏感的核心问题,——既然不方便揭批美国的内部问题,《何以成为》就只好构建出一个作为整体的、与中国为敌且据说有价值观冲突的美国,然后将其批判一番。

这种批判不需要也不能以美国的现实情况作为论据,只能不断地重复「那是敌人」「那是敌人」「那是敌人」,至于敌人内部有哪些矛盾、有没有可能分化瓦解敌人,对不起,《何以成为》是没有信心去讨论的——看看《何以成为》最后提出的两点建议吧:第一条,核心落脚点是「让…渗透…显形」,哟,防渗透;第二条,提了「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字眼,但后面紧跟着的却是「增强…自信」,靠「文化产业走出去」来「增强自信」?文化产业走出去,难道不应该是让别人来信我才对吗?怎么还出口转内销来增强自信了?这怎么看都像是自信不足的人才会说的话啊。

总的来说,《为什么》的问题在于自负,而《何以成为》的病灶则是心虚。直白地讲,天朝如今效仿帝国主义先贤输出资本,却一方面拳头不够硬、拿不出十来个航母战斗群(也就很难直接动手干掉不听话的政权),另一方面漂亮话讲不了、拿不出更有动员力的价值观(也就很难通过颜色革命换上听话的傀儡),也真是够为难的啊。


user avatar   chi-wan-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30多年过去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 还是熟悉的味道


《星球大战》为什么轰动美国?
本文载于《人民日报》1978年7月24日06版,署名卞一冰



美国一部名为《星球大战》的科学幻想影片,去年(1977年)轰动了整个美国。在今年四月初美国第五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它一连获得了创作配乐、艺术指导、剪辑、服装设计、音响和视象六项“最佳”奖和一项特殊成就奖。

这部耗资近千万美元的影片,仅仅映出五个多月,就获得了近两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美国电影有史以来卖座率最高的一部影片”。去年,《星球大战》的上映被列入“一九七七年美国发生的大事”之一。据美国报刊报道,科学幻想电影片已在美国风行一时,这阵《星》片“热潮”,还从电影扩展到电视、唱片、录音、服装、玩具等行业,并且越过了大西洋,传向西方国家。

《星球大战》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它为什么能在美国如此轰动?美国和西方的报刊对此各有评论。有的说它是“电影杂碎”,“把漫画杂志、西部片、鬼怪片等混在一起的大杂烩”,有的夸它令人“赏心乐意”,有的说它是“逃避现实”的幻想,等等,莫衷一是。

这部影片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在辽阔的银河系,一个富有威望的星球“共和国”,被星球“帝国”所征服。征服者建立了强暴的银河帝国,搜捕和镇压任何“叛逆者”,企图进而支配整个宇宙。为此,“帝国”的统治者建造了巨大的人造行星“死星”,它可以击毁星系中的任何星球。原“共和国”的美丽公主莱阿和一群“叛逆者”,因为反抗帝国暴政失败,被掳往“死星”,囚作人质。莱阿公主送出两个机器人,向忠于共和国的老骑士克诺比求救。青年“行天者”鲁克得到莱阿求救信息,就见义勇为,和克诺比一起乘坐高速宇宙飞船,飞往帝国军事指挥总部“死星”,救出莱阿。

后来,莱阿公主等侦悉到“死星”结构的机密,派出鲁克等人向“死星”发起进攻,同银河帝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宇宙大战。最后,“死星”爆炸,残暴的银河“帝国”统治者随之毁灭。鲁克等胜利归来,得到莱阿公主的嘉奖。

《星球大战》的故事内容,极似一些童话片。该片的作者、青年编导卢卡斯自己也承认,许多情节来自他记忆中的童话卡通片。这样一部影片如此“卖座”,反映了美国广大人民对现实的不满,他们希望从虚无缥缈的幻境中寻求慰藉。同时,这也表明美国好莱坞摄制的色情和暴力影片已被人们所厌倦,唯有花样翻新、别开生面的噱头,才能吸引观众。

现在,好莱坞的制片商正在掀起一股拍摄科学幻想影片的热潮。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成打成打的科学幻想影片在电视上播映,或投入生产。正如《纽约时报》所说的,这类影片已成了美国“娱乐企业界的大买卖”。

继《星球大战》之后,美国去年年底又映出了一部耗资一千九百万美元的新片《第三种接触》,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成本花在特技上。但是,这股风又能维持多久呢?整个资本主义文化的腐朽没落,注定了美国电影事业是找不到真正的出路的。


user avatar   liz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把这个问题翻出来,硬答一发。

我们对自己,真的就这么没信心吗?

作为一名曾在各类军内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年轻军官,我深知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的意义。南政院在全国的军校中,一直都以较为新潮的形象活跃在网络媒体上,他们的公众平台“南政院收发室(微信号:NJZZXYSFS)”做得很不错,我一直有关注。所以他们在军报上有了自己的专栏,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可能大家对新时期的革命军人都缺乏了解,认为他们都是一群“根正苗红”的“五毛”,对于任何存在反党反社会反军队的言论都会拿出来小题大作地批评一番。但我想,至少年轻的军官大抵如同我一般,尽管熟识军史、党史,对党的言论如数家珍,也称得上是“政治坚定”,但在其他方面,真的同知乎的其他用户没有太大的区别。譬如我,是个彻头彻尾的重度HiFi发烧党、重度数码宅男、单反剁手党、重度PC游戏党。虽然对lol、dota这样的全民网游不是很感冒,但近年的各种3A级大作都会下下来体验一下,能买正版的就尽量买,买不了昧着良心也会下盗版来爽一爽。更是狂热的暴雪脑残粉,对暴雪所有游戏都如数家珍,丝毫不吝啬砸钱进任何一款钟爱的游戏,更在第一时间就预购了《守望先锋》的国服。

之前就有人在知乎上问,暴雪将《守望先锋》中的“美(中国角色)”塑造成音轻体柔裹着大棉袄的萌妹,到底有怎样的考量和意图。

如何评价暴雪游戏《守望先锋》(Overwatch) 中来自中国的英雄「美」? - 暴雪娱乐 (Blizzard)

部分用户的回答让我觉得很牵强,如今看到这个关于“疯狂动物城”的问题,便更加心存疑虑:“他们怎么会这么想?”

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的坎坷自不必说,国际形象也随着自身的强大和透明度的不断提升而产生了屡次的改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可能只是因为一部动漫、一篇小说、一场电影或是一则报道,就从而对中国度生了有失偏颇的好感或是曲解。更值得探讨的是国内民众自己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911事件”以来,中国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十余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近年来网友所称的“五大流氓”、“看见国家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等言论更是在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这说明无论民众的整体舆论对这个国家有着怎样的偏见,最起码也认可了这几年的成绩,从而萌生了最起码的自豪情怀。但不管怎么说,民众的估量和国家的价值从来不是“待价而沽”,更多的是过分乐观地高估了国家的强大,或者过分悲观地低估了国家的发展潜力。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特意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问题,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强大? - 社会

——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知乎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大家对于这种国家价值的自我衡量的火热是我没有想到的,但刚刚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获得的大量回答都是对我本人和国家的吐槽,要不就干脆说压根不强大。但如今看到的高票回答,无论是存有干货还是抖机灵,大多都洋溢着国家真正强大的那种乐观和振奋,这说明当前我们内心主流所默认的国家形象,是已经强大起来了的,除了一个美帝,我们在整体实力上并没有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那么,就算中国是一头素食的大象,也总不该是羸弱的绵羊吧。

1964年,在美国漫画家唐赫克的笔下,诞生了一个如今家喻户晓的漫画形象《Iron Man》。而托尼斯塔克的最大宿敌,恐怕还是要数背景设定里来自中国的“满大人”。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文革前夕,而中美尚未建交,很大一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都源自于这个被妖魔化的反派boss。中国在发展上陷入停顿甚至退步,军事、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停滞的年代里,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一只张牙舞爪的“恶魔”,阴森、诡异却又强大莫测,还出生在一个富可敌国的世家,这些都与中国当时的形象背道而驰。而今天,以崭新面貌、充满自信迎接世界目光的中国,却在军报上高调指责美国对自己笑里藏刀的映射,我在想,这真的是我们该有的肚量吗?

一堆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军校生,激生出看似经得住推敲的观点,就冠冕堂皇地急迫地想拿到大雅之堂去显摆,而军报的编辑们便也默许了这种戏谑和敌意,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还是很值得深入思考一下的。而那些军校生,得到的只不过是自己工作履历上一道光彩的记录,还有一笔着实不多的稿费。一部享誉全球的电影,我们看不到剧本和配乐的非凡功力,看不到动画制作的逆天观感,看不到影片背后的精神底蕴,看到的,却只是美国对自己的不怀好意,这真的是我们该有的看法吗?

我们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可以是两千多年前满口仁义的孔夫子,可以是身怀绝技的李小龙,可以是《哈利波特》里带有东方迷人韵味的秋·张,可以是面对美国钢铁洪流而面不改色的人民志愿军,可以是一盘美味的“左宗棠鸡”,可以是延绵万里的长城,可以是敦实高壮的姚明,可以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政治理论,可以是物美价廉的小米手机,可以是WOW中绝对中立的熊猫人,可以是车流如织的北上广,也自然可以是穷困的西北山区,可以是“威胁世界经济”的“老虎”,可以是“专制集权”的“恶狼”,甚至于是一只妄想推翻食肉动物统治的“绵羊”——至少动画中的绵羊,还热情诚恳地帮助过主角朱蒂,也代表了绝大多数食草动物的利益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WHATEVER!美国都把自己比作一只外强中干的狮子了,我们又有什么看扁自己的理由呢?

一个国家的形象,必然会随着它的发展壮大而体现出越发多元化的棱棱角角。换言之,愈是强大的国家,它的国家形象就会愈复杂多变,愈客观生动。反之,大概也只有像朝鲜那样的国家,像一块又冷又臭的石头,冷到没人愿意摸他,臭到没人愿意动他,神秘与危险的同时,大概也没有人愿意拿正眼瞧他。这恰恰是弱小的体现——一个人越是弱小,就必然咋呼得越是响亮,国家如是。我们也没有理由这么做,在为《2012》、《火星救援》中美国对中国力量的赞许而洋洋得意的同时,又为一部动画中似有似无的“真正内涵”而大惊小怪。君子,当庄敬自强,处变不惊。

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到了中国不再为外人泼来的脏水而义愤填膺,也不再为他们轻描淡写的赞许而手舞足蹈时,就算经济没有想象中发达,那时的中国,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正强大了。

以上。


user avatar   miao-mo-mo-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地系列没怎么玩过,推荐……批判的三部动画都是良心番啊~作者品味不错值得表扬~

以及,疯狂动物城这种宣扬阶级调和论、大力提倡维护法律秩序、反对煽动恐惧与颠覆、倡导各阶层和谐共处的片子,明明是替宣传口量身定做的主旋律核心价值观宣传片啊,怎么就成了大毒草了呢?是不是哪里不对哎?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动漫网站「Ex 绅士」复活? 
  有哪些人气高的动漫烂尾了? 
  《疯狂动物城》中,闪电的速度真的有那么慢吗? 
  关于雷切/千鸟和写轮眼的bug? 
  在国内做一个舰 C(舰队 Collection)玩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看过的最令你震撼的漫画是什么? 
  如何评价虚拟主播七海nana7mi与主播雷岁_Raisai之间的关系? 
  《圣斗士星矢》里面究竟有哪些 bug? 
  你创作过哪些 《JOJO 的奇妙冒险》的同人作品? 
  如何评价魔兽世界《战争使者:吉安娜》动画短篇? 

前一个讨论
星巴克为什么会有豆奶替换牛奶的选择?人们出于什么目的用豆奶换牛奶?
下一个讨论
从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来看,川普为何会被两党排挤,贴上法西斯标签?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