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江西一中学全面禁用手机,每班配备一部老年机供与家长联系?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好,效果堪比禁毒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禁止了也好,哪怕是iPhone 4装个gbc.emu、gpsphone都能一天玩十几个小时。

反而是现在有些像儿童手表类的东西,比如这个拼多多100多块的展讯方案4G双网通儿童电话手表,看上去人畜无害,也屏蔽了第三方apk的安装,但内置商店却能装上抖音极速版这样的东西。



当然这烂表性能是跑不好某音的,播放有时候会卡。。。

某山寨儿童手表抖音效果 https://www.zhihu.com/video/1293647928797097984

user avatar   georgech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七更:

电影《夺冠》中,有专家跟郎平建议,“别让队员们带手机”了,郎平根本就没搭理这专家的茬。时代变了,27年前的训练方法过时了,就更新嘛!20年前的管理方法过时了,就更新嘛!可一大帮的家长和老师还活在二十年前。

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

六更:

你问我支不支持中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肯定是百分百支持的。

我不但支持中学生好好学习,而且我支持终身学习,只要我们还行有余力,我们就应该不断学习,无论内卷不内卷,好好学习的那一批人,肯定都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一批。

但什么是好好学习呢?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锻炼这些生活必须的活动外,都坐在那里听讲、自习,就是在好好学习吗?

恐怕这只是形式上的好好学习。

除了形式上的好好学习,我们还需要提升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上去了,同样多的学习时间,我们就比别人更有优势。

而手机,其实是可以提升学习效率的,手机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你们总在那说,学生带手机就是玩,学生的自制力很差。

那我就要问了,是不是你们压根就没想让手机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是不是你们压根就没引导过学生提升自制力?你们作为家长或老师,尝试过多少款在线教育app?你们帮孩子下载过几款在线教育app?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制力这东西跟人的第二性征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出现?你们自己的自制力就一定比高中生强吗?你们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制力吗?你们知道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自制力吗?

恕我直言,你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些问题,你们根本就没做过这些尝试。

你们根本就是不教而诛。

你们不但不教而诛,还以己度人。

你们根本就是活在过去经验的延长线上,你们上学时不带手机,你们就认为中学生不带手机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

你们根本就是活在你们的人生经验上,你们自己下班玩手机,你们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你们就认为手机是玩具,你们就认为中学生的自制力肯定不如你们。

也不知道是谁给你们的自信,让你们这般自以为是地相信你们就比中学生强。

你们言之凿凿地讲什么中学生的自制力差、中学生就需要禁用手机,像极了当年的某些人说中国人不配这个不配那个的嘴脸。

你们现在掌握着话语权,你们自己排斥新事物、新技术,你们还不允许中学生接触、使用新技术,你们自以为是的样子可笑极了。

你们不但自以为是,你们还双标。

我前边说了,我支持终身学习。

你们支持吗?

如果你们也支持,那你们支持对成年人禁用手机吗?




五更:

特意找时间浏览了所有的答案。

果不出所料,不论是什么身份,老师,家长或是大学生,都几乎一边倒支持中学生禁用手机。

大家的观点也无非是那样:手机是玩具,学生自控力差,学生会被手机控制。

手机果真是玩具吗?

可能在你们的眼里,手机就是玩具吧。但在我眼里,手机是电脑的延伸,是人身体的延伸,手机可以让我看见、发现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

我从来不使用抖音、快手一类的老头乐产品,我从来就不打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我电脑里也没有魔兽世界。

或许,我与你们观点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不同的人。

我向来认为,手机跟车子一样,就是个工具,我们开车时不会被车控制,而是我们控制车,我们用手机也是一样,我们不是被手机控制,我们是才是手机的主宰。

如果我们连一部智能设备都控制不了,我们还如何掌控自己?

学生的自控力真的差吗?

我始终觉得,自控力也是一种习惯,一种可以被培养起来的习惯。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感。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也是一样,也应该培养、引导学生的延迟满足感。

这个美丽的花花世界,从来都是诱惑很多,家长不可能为孩子阻断所有诱惑,老师也不可能为学生阻断所有诱惑。

家长应该做的,是不断地以身作则地教导孩子正确对应对诱惑。

老师也是一样,也要不断地行为世范地教导学生正确地应对诱惑。

现在帮孩子阻断诱惑,现在帮学生阻断诱惑,只是帮孩子一时,只是帮学生一时,帮不了他们一世,现在帮他们隔开诱惑,当他们进了大学,远离了父母,又有谁来帮他们隔开诱惑呢?

当他们进了大学,他们放开了玩,挂科、补考、重修、留级、肄业……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不难受吗?做过他们中学老师的,就不内疚吗?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了?

是不是所有的中学老师都觉得,当他们上了大学之后,发展成什么模样,就与自己无关了?

我想说的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智能手机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打车、缴费、外卖、支付、网购、阅读、共享交通工具……这都是看得见的便利。

智能手机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希望智能手机也能真真切切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希望智能手机能真真切切地弥缝教育中的不平衡。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重新审视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果真是只是玩具吗?

就不能将智能手机打造成集通讯、教育于一体的智能工具吗?

应用商店里那些教育类app对学习没有帮助吗?

教育类app中那些网课,不能缩小地区间的教育不平衡吗?

已经有很多公司投入到教育类app的研发、推广中来了。

教育类app之于学生的意义,就像三十年前的教辅。

合理利用教育类app,让自己的孩子先人一步,让自己的学生先行一步,不单单是开明之举,更是聪明之举。

电脑刚刚普及、联网的时候,有的家长视电脑和互联网为洪水猛兽,甚至将孩子送去某个戒网瘾中心。

那些被送去戒网瘾中心的孩子的同龄人中,有一个福建男孩,姓张,叫一鸣。

那个福建男孩也喜欢“玩”电脑。

但男孩的父母并没认为它玩物丧志。

后来,男孩考到南开,再后来连续创业。现在,男孩拥有一家尚未上市但估值很高的互联网公司,叫字节跳动。

那些当年被送去戒网瘾中心的孩子,现在在做什么?

那些当年被认为有网瘾的孩子,现在在做什么?

怕是一边刷着福建男孩发布的今日头条、抖音等老头乐产品,一边要求学校禁止学生带智能手机吧?




四更:

我注意到,很多答主都在说,他们就是从“禁带手机”的中学时光中过来的。在这些答主的叙事里,中学生禁带手机是应有操作,是习以为常的,是正确的,是无需讨论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一种表现。

你们中学时禁带手机,你就认为禁带手机是对的?

你们曾习惯过禁带手机的中学时光,中学禁带手机就是理所应当的?

习以为常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吗?

某一种操作在过去是常见的,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却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适合现在的。

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只能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反切来识读汉字,难道说只靠传统蒙学和反切来识读汉字就是对的吗?

清末时,绝大多数人都只学四书五经,只学四书五经就是对的吗?那时候的家长也不愿将孩子送到东洋、西洋去读书,那时候的家长就是对的吗?

鲁迅先生因为家道中落,只好去别人都看不起的东洋留学,留学归来后就能到民国教育部任职了,单学四书五经的人,有这份待遇吗?去东洋留学、去学医,不正确吗?

时代在变。

十年前,智能手机刚在中国完成普及的时候,有多少在线教育类app?现在又有多少?

拿十年前的经验套十年后的今天,能行吗?

别说是十年前的经验了,就是一年前的经验,也未必行。

就是一年前,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中学生可以全部在家上网课?

中学生拿手机上网课的时候,咋就不见有家长和老师出来说,手机是玩具是玩物了,咋就没有家长和老师跳出来说上网课不行呢?

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拥抱变化,对待新事物,要积极接纳,要想办法让新事物新技术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地拒绝新事物新技术。

抓住时代变化的人,才能弯道超车。

拒绝时代变化的人,有可能被时代甩开。



三更:

在很多成年人的眼里,成年人的自制力比未成年人的强。

在很多大学生的眼里,大学生的自制力比中学生的强。

但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一个成年人上班时坐在办公室摸鱼,又能怎么样?会被扣钱吗?很少的吧。

一个大学生上课玩玩手机,又能怎么样?影响毕业吗?基本不会吧?

成年人玩手机玩到习惯成自然,那是因为没什么明确的负反馈。

大学生玩手机玩到习惯成自然,那也是因为没什么明确的负反馈。

倘若一个成年人去流水线上做工,计件领工资,你看他还会不会摸鱼、玩手机?

倘若中国大学不是现在的严进宽出,学习不饱和就很难顺利毕业,你看本科生还会不会上课玩手机?

你们成年人的压力并没有中学生大,你们玩手机也没什么切肤感受的负反馈,你们当然想玩就玩了。

但中学生行吗?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校里两周一小考四周一大考的,成绩下降的后果有多严重,哪个中学生不清楚?

更不要说中高考带给中学生的压力了。

但凡的懂事的孩子,都清楚地知道,中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差一分可能就差了天与地。

以中高考为目标导向的中学生,哪里能像成年人、大学生那样随心所欲地玩手机?

他们是没自制力也得自制,有自制力会更好地自制。

别以为中学生就一定不如大学生,别以为未成年人就一定不如成年人。

别那么自我感觉良好。



二更:

我觉得,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该明白,手机可以是什么,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怎么使用手机。

当家长为孩子购买手机时想的是让手机成为孩子的一个玩具,那手机就是玩具。

当老师将智能手机视为玩物丧志的东西,那手机就是玩物。

手机当然可以是娱乐工具,在手机里装满抖音、快手、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应用,那就是在拿手机当娱乐工具。

但手机其实也可以是学习工具,在手机里装有道词典、百词斩、作业帮、猿辅导、新概念等教育类app并合理使用,就是拿手机当学习工具使。

归根结底,手机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我们需要正确使用工具,而不应该拒绝使用工具。

智能手机的出现,绝对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把智能手机用到学习当中,其意义将不亚于纸张对竹简、钢笔对毛笔的替代。

接下来,我想先说说我和我同学们的故事。

我的小学是在村里读的,初中是在乡里读的,高中是在县里读的。

读小学时,我根本就没接触过课外辅导资料;读初中时,有时老师会要求我们交钱,全员订购某一种辅导资料。

因为读小学和读初中时,我父母根本就没有让我使用辅导资料的意识,我们乡里也没有书店,我也不知道还可以自主选购辅导资料。

直到我去了县里读中学,学校门口就有一个小书店,经营书店的老板是一位大娘,大娘的闺女在邮政工作,所以大娘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购最新的辅导资料,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到大娘那里去选购辅导资料,薛金星、王后雄等名字或许是许多学生的噩梦,但却是我们的救星,正是因为那些资料,我们班的同学不但能保持成绩上对普通班同学的碾压态势,也能使我们一窥国内一批优秀高中的练习题、考试题。

读大学时,每一次回老家,我都会特意去高中门口那家小书店转一转。虽然我高考成绩并不出色,但如果没有从那家小书店选购来的一堆堆的辅导资料,或许我就会与211擦肩而过。

今天,我支持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来辅助学习,就是源于我的亲身经历。

在我看来,谁更先与未来世界接轨,谁更先一步使用了更方便的工具,谁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率先使用辅导资料的一批师生,比单纯使用课本和练习册的师生占据更优势的地位。

率先搞分层次教学的一批学校,就在能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考中占据更多主动。

率先引入一对一家教的家长,就能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如今,率先使用教育类app、对优秀网课进行付费的家长和学生,学习效率就能大幅提高。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学生都在上网课。

我跟大姑妈聊天,询问她孙子上网课和到学校上课的异同。

大姑妈说她孙子的老师有时会在网上讲课,有时会发来网上下载的网课让学生们看。

大姑妈是小学老师,但也能轻松辅导刚上初中的孙子,大姑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大姑妈说,“他们老师讲的,不如网上下载的网课。”

这让我很是震惊,大姑妈的孙子读的是全县最好的初中,上课质量还跟网上下载的网课有着明显的差距,其他初中的教学质量,就更不用说了罢。

大姑妈的话坚定了我的看法,手机本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到学生,手机之于学生的意义,可以是优秀的辅导资料,可以是一对一的家教,只要你善于使用它。

老师、家长和学生都需要明白,是人在使用工具,而不是工具在控制人。




一更:

我们不能活在过去经验的延长线上。

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过去的经验。

二十年前的学生不带手机,是因为当时的手机是稀缺品。

别说是学生了,当时的很多家长都没有手机。

三十年前的学生,别说带手机了,连传呼机都几乎不带,因为那时候,传呼机也是稀缺品。

二十年前禁带手机,三十年前禁带传呼机,与其说是担心手机、传呼机影响学生学习,不如说是防止学生之间盲目攀比,跟所有学生都穿校服的意义一样。

说起影响学习来,其实影响学习的东西海了去了。

文学名著影不影响学习?

自习课看文学名著就不影响学生文化课成绩吗?

上课偷偷看文学名著就不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吗?

看了文学名著而不断思索文学名著中的情节和细节,就不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状态吗?

文学名著害处这么多,怎么没见哪个学校禁啊?

在影响学习这件事情上,智能手机和文学名著是一样的。

在帮助学习的方面上,智能手机比文学名著要高明得多。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智能手机查一查,比查字典要方便、简单得多。

遇到做不出或不懂的习题,用智能手机查一查,可能比翻练习册后边的答案得到的讲解还清晰。

遇到读不准的英语单词,用智能手机查一查,比单看音标来自己试读的感受更深。

堵不如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远比一刀切地禁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要难但也更对学生有益。

时代在变,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产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我们应该教导孩子控制智能手机,而非假想孩子一定会为智能手机所控制。

跟字典、练习册、英汉词典一样,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变成学习的工具,智能手机甚至可以像黑板、粉笔、板书一样成为教具,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方如何认识智能手机的功用。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以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新工具新技术,而非直接套用过去的也已经过时了的经验。

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而非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磨好一副教案用到老的思维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了,别因为自己被时代给抛弃了,就想带着学生一起被时代抛弃。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需要,我已经几乎两年没用过有线充电了。

把常用场合都部署好无线充电以后,真的不用操心换手机换充电器之类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取消耳机口之后,各位是改用L口耳机C口耳机,还是改用无线耳机?我曾经以为会普及L口或者C口耳机,然而现实就是无线耳机开始普及。

无线充电座普及之后,由于它没有插拔,所以她的寿命其实远比手机要长。

--

所以,如果你没有无线充,强烈建议你尝试无线充。


user avatar   dian-ji-xiao-zi-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实质性影响,不过是政治上互相呕气而已。其实英国佬也不是真要收留港独们,就凭一万港币一张的申请表,从中就看得出:英国所谓的“收政治难民”不过是一场作秀而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国内那些无脑支持自由人权的票仓们一个交代,傻子才会真无偿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英国与澳大利亚的表现,以及我国政府做出的不同反应来看:英国更像是口头反华,但身体很诚实;土澳就是真一根筋,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比如在华为上,英国就是反反复复,至今都没把话说死。在香港问题上,也只是头口声援,没一分钱和一个特工的出钱出力。更没有像土澳那样傻不拉几的在世卫带头要调查中国新冠疫情,反而与中国一起力挺世卫的权威。而且在汇丰事件后,伦敦金融城像没事人似的,继续展开各项与中国金融合作业务。总之,英国就是各种摇摆,看着反华气势很高的样子,但最后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以英国的外交能力,是不会出懂王式的失心疯与土澳般的无脑跟。我认为中英之间以后还会嘴炮不断,但最后该怎么做买卖还会怎么做买卖。毕竟英国是个信封“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的势利眼,和谁过不去都不会和钱过不去嘛。


user avatar   murdo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实质性影响,不过是政治上互相呕气而已。其实英国佬也不是真要收留港独们,就凭一万港币一张的申请表,从中就看得出:英国所谓的“收政治难民”不过是一场作秀而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们国内那些无脑支持自由人权的票仓们一个交代,傻子才会真无偿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英国与澳大利亚的表现,以及我国政府做出的不同反应来看:英国更像是口头反华,但身体很诚实;土澳就是真一根筋,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比如在华为上,英国就是反反复复,至今都没把话说死。在香港问题上,也只是头口声援,没一分钱和一个特工的出钱出力。更没有像土澳那样傻不拉几的在世卫带头要调查中国新冠疫情,反而与中国一起力挺世卫的权威。而且在汇丰事件后,伦敦金融城像没事人似的,继续展开各项与中国金融合作业务。总之,英国就是各种摇摆,看着反华气势很高的样子,但最后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以英国的外交能力,是不会出懂王式的失心疯与土澳般的无脑跟。我认为中英之间以后还会嘴炮不断,但最后该怎么做买卖还会怎么做买卖。毕竟英国是个信封“没有永远朋友只有永远利益”的势利眼,和谁过不去都不会和钱过不去嘛。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华为推出 990E 版的 Mate 40E,并定价 4599 元起? 
  智能手机的流行,是否会造成年轻人不会用电脑只会用手机的现象? 
  如何看待常州五年级女孩坠楼事件通告中,“作文是抄袭,修改符号是学生所画”这一说法? 
  人长大后就一定要变得很功利很现实吗? 
  如何评价联想拯救者2月28日发布的Y90电竞手机和Y700专业电竞平板,都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在消费电子领域,有什么「轮回」的现象发生,原因又是什么? 
  长大后的你赞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吗? 
  哪些行为是浪费时间? 
  为什么小米会有那么多“米粉”? 
  为什么现在上海的儿童很少说上海方言? 

前一个讨论
巴尔干半岛为啥一直是多战之地?
下一个讨论
二战中,国军战斗力为什么比不上德军?





© 2024-04-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