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精锐,太多了,很难有人下得了手。但几千精锐被坑死的事情,可就太多了。别说是为了权力而自毁长城,有时候一些朝廷为了省钱,诱杀几千精锐也无所谓。
当年戚继光调任蓟州,为练军,从南方调了两万南兵,作为师范军训练北军,时称“蓟镇三协南兵”。
后来万历朝鲜战争,三协南兵也被调往朝鲜剿灭日本。南兵作为戚继光带过去的部队,灭起日本来自然是杀猪一样轻松,于是在平壤战役时,南兵一下就获得了先登之功,时任南兵总督的吴惟忠更是在平壤战役中“中铅洞胸,血流腹肿,而犹能愤呼督战。”[1],战功辉煌。
按照时仍兵部右侍郎的宋应昌之承诺,南兵有首叙之功和先登之功,可此战吴惟忠才得了20两赏银。
“门下与戚将军等冒险先登,功居第一。”[2]——《经略复国要编》卷六《与中军都督杨元书》
不仅如此,宋应昌还论功不公,把首功归于自己下属杨元身上,导致南兵和北兵皆不服,最终引起了南北将领的矛盾,于是当时的东征主将李如松则不愿意将先登之功计为南兵之上。
后来,李如松为了带北兵夺功,自率三千骑兵(一说六千)奔袭朝鲜王京,结果遭遇四万二千日军伏击,在伤亡日军万人后撤退。此战由于未能成功收复王京,且未能歼灭日军,最后被北军引以为耻,进一步加深了南北军的矛盾。
当时,根据朝廷惯例,军队远征,军饷为双倍,且日常配粮亦需双倍。但当时朝鲜就是个拖后腿的,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粮食供给,更别提双粮了,只能靠朝廷供应。南兵沿袭戚家军惯例,对朝鲜百姓又秋毫无犯,便等着朝廷发双粮、双饷。当时朝鲜赞颂到:“乡父老具壶浆箪食,付余往犒......惟酒壶外一无所受......军卒之求,必换以段布针帽灯舞。人不许博易,尽取起所需而与之,必辞不受......时府之士庶,各出壶箪犒诸营,候独不纳......于其清简持身、不犯秋毫如候者,千百中之一二”[3]“虽瓜菜之微,必出其价而买之,岭南一路皆立碑颂之。沿路之民避大兵于山上,闻吴军之来,则必下来尽力供顿。”[4]
当时明朝募兵,年饷在18两白银左右,但是南兵惯例计算下,年饷达到了43两[5],加上出国还需饷银加倍,军官更加倍,待遇超过了其它诸军。宋应昌在任上时,一直按此标准执行,后来宋应昌下台,南兵饷银便无法兑现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仅是双饷、双粮无法兑现,就连“首级之功”都无法兑现了。矛盾素来已久,以至于战争还未结束,南兵将官王必迪就曾当着朝鲜官员的面怒斥东征提督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6]。而李如松也曾将南兵之中有怨言者枭首,以至于连朝鲜军民都为南兵愤懑不已“杀害南兵之事,天下莫不怨骂石尚书、李提督”[7]
诸多矛盾,自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迎来了爆发。万历二十三年,由于迟迟未能拿到工资,蓟镇南兵爆发了兵变,最终导致大量南兵被屠戮,部队遣散四方,将官被清洗。
此次兵变,历史语焉不详,只能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上管窥一豹。
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如松攻平壤时约先登者给万两,南兵果先登)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怂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8]
“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加,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9]
“防海兵双粮鼓噪,蓟镇都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征发,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并不覆请,报可。”[10]
南兵在此次兵变中到底被朝廷剿杀多少人,一直在史学界中有争论。但可以明确的是,此次兵变,南兵名存实亡,不仅大量骨干被诱杀,余下的军官士卒也被遣返四方,原先战功卓著的一些将领,不是被罢黜就是被冷藏,有些原本前途似锦的军官,最后沦为了烽燧小官,命运不可谓不坎坷。
此次兵变给明朝带来了什么结果呢?那就是后来朝廷重新招募南兵,却连人的招不齐了。
原议调发蓟镇南兵两千名,今招募未及,部伍不敷,照议增一千七百八十五名,并台兵共足三千七百八十五名员。
其实剿灭南兵,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为了省几万两银子而已,但究其原因,是胡宗宪、戚继光一系在朝廷失势后所导致的一系列结果。说白了,南兵其实是朝廷斗争下的牺牲品。
所以说,七万精锐虽然多,在历史上鲜见,不是因为历史上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而是七万人的数字太大,朝廷承受不住这样的结果罢了。
蓟镇事件之后的第24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于女真。
26年后的浑河之战,南兵之后重新组建的浙兵,三千人战女真数万人,以战车枪炮列阵,最终弹尽粮绝而败,当时明军数万人观阵不救。
35年后,皇太极举国之力绕喜峰口,杀至北京,袁崇焕凌迟而死。
49年后,崇祯自缢于煤山。
大可不必当真。
琅琊榜里面不受宠的皇子去领兵,可笑的是靖王自己都觉得天天打发自己领兵打仗是自己不受宠的证据,你品品,细品。
在作者眼里,待在京师才叫受宠,出外领兵叫做发配。
梁王不喜欢一个皇子的方式就是叫他领兵出外,你品,这是什么失心疯皇帝,神经病一样的逻辑,能干出这种事的皇帝什么荒唐事做不出来啊?
作者的思想还停留在春秋前秦的时候,对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生态没有一点概念。
康熙晚年,十四皇子领兵立刻就成了大家眼中竞争储位的大热门,叫做大将军王。
康熙中年,大阿哥能和皇帝宠爱母族显赫的太子分庭抗礼,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他是领兵的阿哥吗?
明初,朱允炆削藩的最大对手就是几个领兵或领过兵的塞王,最终也确实是燕王靖难功成夺了侄子的皇位。
汉藩朱高煦能够和他大哥缠斗那么些年除了朱棣本人对太子刻薄寡恩外不就是他有军功有兵权吗?文官撑太子,武将大多偏向汉王的。
唐初,李世民能够让太子李建成坐储位如坐针毡,靠的就是领兵和军功。
五代有暴论,“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此言虽有不妥,但他确实是秦后中国政治生态的基本运行规则。
古代军队可没有兵将分离之说,将为兵主,兵为将有,一日为将终身是兵主,一旦皇子领兵,立刻就能在军中收拢一大批将领,这就好比朱明的座师制度,天然的站队游戏,你选都没得选,戚继光领兵那就是戚家军,岳飞领兵就是岳家军,皇子领兵那就是皇位的主要竞争乃至威胁者。
如果琅琊榜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上,靖王作为唯一的领兵皇子,那就一定是太子的最大威胁和竞争对手,什么狗屁誉王贤王那都得往后靠,别说太子要如坐针毡,连梁王都要担心一下自己的位子的,魏晋南北朝或是五代十国这种割据争霸对峙的局势下,一旦皇室成员领兵那他就一定是皇位的最大威胁,别说太子无处容身,皇帝自己都要战战兢兢的。
近几年唯一看过的大陆剧,而且还看了不止一遍。
但这个剧情,的确是几个败笔之一。历史上的主流操作:将军功高震主,(1)杀这个将军(2)挑几个死忠军官一起杀(3)大多数死忠军官调离该部队(4)换一批军官掌管。
如果变成真实历史,大概率是:(1)清剿部队也死伤惨重。(2)叛军十几骑精锐保着主帅逃走。(3)叛军大量逃兵散落民间,说,兵不好当,皇帝说一句主帅反了,大头兵都得跟着陪葬。(4)四方胡人乘机捞了十几座城池。
这个问题一定要加上邀请,因为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也没有看过这本书。
我就只能分析一下。
一支拥有七万精锐的部队,要全部杀光,可不是一个小战斗。
因为这支部队的总人数可能高达40万人。
我虽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知道这是发生在古代的事情。
古代战争经常说20万人,还是多少万人连绵百里的军营,其中的精锐也就只有几万人。
因为古代战争大量的人员消耗在后勤保障和土工作业上面。
正常情况下,三个民夫供应一名士兵属于比较正常的配比。
古代所说的“三军”就是上军、中军、下军。
中军就是所谓的精锐部队,主要是执行作战任务。
上军就是负责担任警戒,侦查,前锋,保护粮草辎重等。
下军就是运输兵、工匠、杂役等等,多是征召的民夫,以及保障部队的后勤工程等等。
按题中所说,精锐就高达7万人。那么单是精锐所需的保障民夫就需要20万人以上。
20万人的运输队伍因为主要大车或者是人力运输,这支运输队伍拉开距离是很长的。
为了保卫这支运输队,护卫军的人数起码不低于一万人。而他们也需要保障,就要再加上三万民夫。
这就是三十几万人的队伍。
古代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需要构筑阵地和工事的人员,再加上侦察兵、马夫、修理武器和负责制造器械的人员等等,总人数距离四十万人相差不会太远。最低也要三十几万人。
要合围这支部队,一比一够呛。古语说十则围之。何况这还是最精锐的部队。也就是杀光这支一流部队,最起码要三倍以上的兵力。
那么动员起这么一支合围部队,人数要高达百万人之巨。因为合围部队的后勤保障条件是一样的。
这样的动员能力相当惊人。人数越多,效率越低。越难以形成合围之势,只能慢慢打,一点一点啃。
这样的战争是很难在一个短时间内可以结束的。
这也就是古代战争往往一打几十年,至少也要打上好几年的原因。
像三国时期的合肥之战,从公元208年-253年,就打了40几年。而且这还不是以歼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战争。
如果这个梁帝要发动一场这种规模的战争,而且战场设在国内,一次吃不掉,形成追兵和流寇,在更为广阔的地域不断交手。持续几十年的时间,这个国家的建设就不要搞了。如果还有外敌趁势犯边,国家危矣。
大家也不要假设把这七万精锐单独圈起来,然后进行合围战。
因为聚拢七万精锐,必有战事。国家是不可能长期供养一个吃闲饭的部队。除了戊边的部队(没有任务的时候一样要去耕地),其余战士平时是要去耕地的。一有战事才会发布命令召集。花木兰就是这样从的军。因为古代国家的财政是养不起的。
大家也可以算一下。
就算是现代国家,以我国为例:15亿人才200多万正规军队。人数最多的时候,就是解放初也就550万人。为什么一解放就马上要搞军队转业?养不起了。
要征集这支7万人的精锐,不说动员时间,后勤是马上就要跟上的,军中不可一日无粮。7万人不可能孤零零地摆在一个地方,连粮食都不预备。这样就会形成一大坨,怎么啃?
古代战争是很难有现代战争的机动性,我国的现役部队从骡马化到摩托化经历了多长的时间?而古代骡马化的部队少之又少,主要是徒步行军。
这种规模的战争,必须经过长时间准备,要有非常专业的人才组织以及经济实力为后盾,才有实现的可能。
古代大规模战争,其相距的时间都很长。
吃掉对方7万精锐,数十万后勤的战争,那是必然要上历史书的。这种规模的战争如果是内战,必然民生凋敝。
一点不错,这就是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其牵扯的地域和影响力,绝不是地区性的。其影响必然深远。
实属亡国之祸。
现在很多写书的,描写的是现代化飞机、高铁、高速公路、现代化工业和农业供养的士兵拿上大刀长矛,在现代国家组织管理体制下,有着现代军事素质的伪古代士兵。
当然,这么写故事精彩,节奏快,娱乐性强。
我从来不看,为什么呢?
这不好说。这叫我怎么看得进去。
我也不反对这么写,万一有一天我也想整几口这种饭,估计我也会这样写。
大家不是爱看这种吗?
大家好相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那就接着再写一点。
前文中所说的“三军”就是将军事科学简单化,以便于理解。无论是上中下还是左中右,强调的是一支古代部队的基本构成。比说上军也就是前锋,不但要刺探军情,为部队首长提供情报,也是最先接敌的部队。所谓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这就是工兵的职责,要为后面的大军开进创造条件。一旦选定战场,就要构筑工事,比如说鹿紮,壕沟,瞭望台等等。
中军不动如山。这是一支部队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坚决执行作战命令,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管。他们是杀敌的精锐。
下军本质上就是搞后勤保障的,他们不是作战主力。但是两军对垒时,这些没什么战斗力的人员也会摆出来充数,以显得声势浩大。布阵的时候,这些军人民夫往往在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这些兵的素质很差,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失利,最先溃败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就是作战中的薄弱环节。
从部队的服饰来看,中军最整齐,上军也不算差,只是上军的任务要比中军要多一些,成员构成比较复杂,上军将领的领导能力必须要强。下军的服饰比较杂乱,往往是对方攻击的主要的目标。古代摆阵的主要作用,就是凝聚战斗力,古代的军事动员达不到现代军队的水平,大多数不具备散兵线作战的能力。在作战中,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阵线溃败,丧失作战信心。
这些基本道理,在现代军事中,也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最基本的原理实际上也差不多,只是更加复杂,更加讲究军事科学。
军功爵制
军功爵制是以国家授田及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它不同于旧的份地制。旧制度以"份地"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新制度以"爵禄"的形式来酬答服兵役者。因而"爵禄"制较之"份地"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激起广大官兵对爵禄、田宅和税邑、隶臣等物质利益的占有欲,从而起到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作用。
军功爵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为庶民晋升军事贵族,形成职业军人铺平了道路。对于一个军人来讲,晋升之路,以及家族过上最好的生活,就是建立军功。
《韩非子·定法》说,商鞅制定的秦法是: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如果能斩敌人首级五颗,还可以役使隶臣五家。总之,军功的大小决定着将士"尊卑爵秩等级"的高低。
上文中提到的花木兰,就是这种情况。她的父亲就是职业军人,所谓的军户。这是自先秦以来就确定的制度,并不是北魏时期的发明。
所谓论功行赏,卫青就可以军功成为大司马,花木兰的爸爸就可以成为拥有土地的地主。这只是时代不同,功劳不同,但是核心是重赏有功之臣。从将领到士兵,论功行赏,人头计价。
作为职业军人,花木兰的爸爸点兵不去,就有可能被褫夺军户,没收土地,甚至于坐牢。花家想要保留军户,就要有人继承父业,继续去当兵。这也就形成了职业军人世袭制。现在的印度,还保有这个制度。
军功爵制取消了爵位继承,其后代要想取得爵位,就必须要有军功。
新的军功爵制造就了一批爵禄及身而止,不再传给子孙的新官僚和一批军功地主,所以它不但是新的封建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又是新的封建官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法制的瓦解,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对梁帝萧选来说,7万赤焰军难道还是他的军队么?只是林家的私兵罢了。军中只知有林帅、不知有皇帝,已经是铁一般的既成事实。
根据《琅琊榜》故事时间线,梁朝景运二十九年,爆发名为"五王之乱"的夺嫡之争,皇子、淮王萧选在挚友言阙、林燮二人的帮助下,诛杀多名兄弟,逼宫夺位。
林燮娶了萧选的妹妹晋阳长公主为妻,生下林殊(梅长苏)。妹妹林乐瑶嫁入皇家为宸妃,生下皇长子祁王。
林燮在行走江湖时救下一个医女,而且对他十分心仪,也被他送入宫中,成为静嫔,生下皇七子靖王。
萧选在位23年后,朝堂上已是大臣们纷纷逢迎祁王,处处和梁帝唱反调。
萧选安插到赤焰军中的亲信,都被林燮搁置不用,还公开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7万赤焰军彻底成了林氏的私兵,不到20岁的林殊已经是公开的【赤焰军少主】,金陵城最耀眼的明星,连皇子靖王也成了他的小跟班,
林殊还即将迎娶云南穆王府的女继承人,霓凰郡主,又得10万精兵在手……
【林燮拥兵自重,这是事实,朕派去的人,他一概旁置,只重用祁王的人。出征在外,他总是说什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朕岂能姑息。还有祁王,他在朝,笼络人心;在府,轻谈狂论,连大臣们的奏本,奏本上都言必称祁王之意,朕如何容得!他既是臣,也是子,却在朝堂上,屡屡顶撞朕,动不动就是天下,天下,这个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他萧景禹的天下啊!】
其实,如果只是变成了祁王萧景禹的天下,那也罢了,哪怕萧选被逼退位、被弑身死,也算对得起萧氏江山,可谁能保证把外甥扶上皇位后,军政大权总揽的林燮,一定不会变成大梁的曹操司马懿?——谁能?
对一个政变上台、逼迫父皇、杀害手足,夺得帝位的枭雄帝王来说,他会相信帮自己做了这些恶行的最得力帮手,竟是个精忠报国、大公无私的忠臣良将么?
一个连帮皇子逼父夺位、弑兄屠弟的恶行都倾力相助的大将,本身就证明他并无多余的“道德洁癖”,二十多年来更不断扩充自己权势,毫无避嫌收敛之意,已经到了权倾朝野的程度,更已经开始着力栽培自己的儿子了。——从皇帝到满朝文武,谁又敢赌他一定是精忠报国、大公无私的忠臣良将?
所以,在指责梁帝杀光7万赤焰军一事,如何昏聩、如何不合理的同时,不妨看看他此时的实际处境,看看祁王和林燮一党的偌大权势和嚣张气焰,
不论是嬴政、刘邦、刘彻,还是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试问究竟有哪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能容?——换了是他们,只会比萧选处置得更酷烈,亦未可知!
不妨看看真实历史上两个著名案例:
汉朝司空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把汉朝大将军袁绍麾下的7万精锐士兵,就地坑杀了。
此时并非两国交锋,只是同一王朝下,两个权臣、两家军阀的内战,一样可以如此惨烈。
执掌汉朝中枢政权的曹操,会因为这7万士兵也是汉朝的精锐武力,就有任何的心慈手软么?当然不会,曹操只把他们当做皇图霸业道路上,必须铲除的死敌罢了。
曹操官渡屠俘,此举固然极其残忍,但从他的利益立场角度,也是势在必行。官渡之战,曹军自己都因为缺粮,打到生死一线,侥幸取胜,还是靠夺取乌巢,焚毁袁军粮仓,才迫使这7万人走投无路归降,仓促之下,又能拿出什么本钱来收编他们?
而此举的后果,是袁绍势力大衰,也为曹操平定整个河北地区,统一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二,扫清了最大障碍。
明太祖朱元璋,处死大将军、凉国公蓝玉的同时,还将蓝玉部属,包括鹤庆侯张翼,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宣宁侯曹泰,西凉侯濮玙,徽先伯桑敬……一共是一个国公、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以及以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均打为“蓝玉逆党”,株连九族。
要知道,蓝玉是名将常遇春的内弟,他的外甥女常氏,就是皇太子朱标的太子妃,蓝玉的这些亲信部属,本就是朱元璋预留给朱标留下的明军第二代班底。
所以,虽然蓝玉攻灭北元王朝后,飞扬跋扈,居功自傲,平素对群臣一直极为严苛、以严刑峻法约束的朱元璋,竟也一直包容,只是训诫为主,玩些改封“梁国公”为“凉国公”,改封“太子太师”为“太子太傅”之类的文字游戏,点到为止。
然而,当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决定立皇太孙为继承人的时候,蓝玉这样的嚣张作风和庞大势力,就注定了他肯定是幼主继位的巨大威胁。
因此,朱元璋不惜舍弃了朱标原配常氏所生的嫡孙,要喊蓝玉“舅姥爷”的朱允熥,立太子继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为皇太孙(生母由次妃扶正,年纪也仅比朱允熥大一岁),
同时在五个月时间内,朱元璋将蓝玉军中旧部及其亲属,一共一万五千人,尽数诛杀一空!
要知道,这一万五千人,除了为首的一公十三侯二伯,还包括大批的中级将领、基层校尉,以及他们的亲属子女,论对国家军队的伤筋动骨程度,只怕是远超过《琅琊榜》剧里那“赤焰军”7万人。
那又如何?对白手起家打下一个大明帝国的朱元璋来说,杀便杀了,谁又能奈我何?
而要说此举的后果,靖难之战,伏尸百万,燕王夺位?朱元璋会在乎么?会后悔么?——终究是肉烂在锅里,朱棣当了皇帝,就能不认他老子了?照旧是大明王朝朱氏皇族的铁桶江山!
小说《琅琊榜》时间线:
电视剧《琅琊榜》时间线:
最后,当萧远被靖王萧景琰和林殊(梅长苏)逼到软禁深宫、下诏罪己,大权尽失之时,他对当年的梅岭血案,真会悔之无及么?只怕更多的是庆幸吧。
一个孤身逃脱的林殊,都能逆风翻盘,足可见当年的祁王和林氏一党,对萧氏皇权的威胁,已经到了不能不铲除的程度了。
对萧选个人而言,多当了十五年威福自专的实权皇帝,对萧氏大梁江山而言,一个没有后嗣且短寿的林殊,只能依附于靖王萧景琰的皇权,不可能再形成当年林燮一样的威胁了。
萧景琰当了皇帝,坐稳了江山,难道就不是萧选的儿子了?难道他的子孙就不要祭祀萧远的灵位了?——终究是肉烂在了自家锅里,
更证明了萧选当初不惜忍痛割爱,杀妻(宸妃)、杀子(祁王)、杀妹(晋阳长公主)、杀友(林燮),屠灭7万精锐之举,保住了岌岌可危的萧氏大梁江山。
消灭一个军,至少需要更强的两个军。
消灭7万人,至少需要更强的14万人。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就义诗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看情况,丧师而致亡国的原因往往不在“丧师”本身,功夫往往在诗外。
对于动员能力强大的古典军事帝国而言,数万人机动兵力的损失属于严重伤筋动骨,但只要动员能力不失,组织度还在,主政者脑子不短路仍然可以缓过气来。
以罗马为例。
比如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被迦太基战神汉尼拔(这是真战神,不歪嘴的那种)先是在特拉比亚河战役中歼灭2万6千多人,然后在特拉西梅诺湖战役中被歼灭3万6千多人,然后在坎尼会战中被歼灭超过7万人,其中包括一位执政官和两位前执政官,半数以上的军团将校和80位罗马元老(当时元老院总人数还不到300人)
但是尽管受到了如此惨重的损失,罗马依旧不屈不挠的继续动员军团,打造舰队,坚决把战争打下去,最后大西庇阿先是西班牙,然后是意大利,再然后是北非,终于橄榄了迦太基。
之后辛布里战争中的阿劳西奥战役,为了对抗辛布里人的入侵,罗马共和国进行了总动员,动员起16个军团11万人,结果这11万人一天之内全军覆没,据说仅有10人生还,整个罗马社会家家户户披麻戴孝,跟长平之后的赵国差不多,人口结构支离破碎,失去了一半的元老和三分之二的男性,贵族阶层几乎崩塌,整个战争的九年时间里共和国七战七败,三名执政官阵亡,26支军团和大量同盟部队覆灭,总损失高达二十余万人。最后马略出面主持工作,改革军制,甚至下令所有能够拿得起武器的男子,无论民族和阶级成分,禁止离开意大利地区,违者杀无赦,元老院和贵族捐出所有的银钱,动员起罗马最后的力量,一共8个军团5万余人,在切尔维利战役中迎战20万辛布里人,最终大获全胜,把辛布里人不分男女老幼几乎杀绝。
还有后来的卡莱战役和条顿堡森林战役,卡莱战役中罗马共和国被安息帝国歼灭7个军团4万余人,三巨头中的克拉苏被杀,罗马共和国内形成了凯撒和庞贝双巨头的局面,但随后安息军队多次被罗马击败,首都泰西封多次被攻陷,公元前38年,安息帝国在金达鲁斯山战役被彻底击败,阵亡超过两万人,太子被杀,从此一蹶不振。
条顿堡森林战役,3个军团,大量辅助部队和同盟军共3.5万人被阿米尼乌斯率领的日耳曼人击败,全军覆没不说,帝国鹰旗还被夺走,被消灭的还全都是奥古斯都本人的嫡系亲信,气的奥古斯都好长时间形容枯槁,甚至喊出了那句著名的“瓦卢斯,你还我军团!”,随后皇储提比略很快接手了莱茵河的局势,他迅速动员起6个军团赶往莱茵河前线,汇合当地2个军团后稳扎稳打,巩固了莱茵河两岸的局势,积小胜为大胜,一点点的把战线推进到莱茵河以东,随后提比略的侄子日耳曼尼库斯走水路对阿米尼乌斯发动突袭,在安格里瓦尔瓦战役中击败阿米尼乌斯,阿米尼乌斯本人仅以身免,他怀孕的妻子被俘虏,帝国鹰旗也被夺回。
对于一个帝国而言,数万人的机动兵力损失并不一定是要命的问题,只要具有一定动员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社会结构基本能正常运转,假以时日,损失的兵力是可以补回来的,并不足以构成这个帝国灭亡的原因。
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一个国家损失了数万机动兵力,成了一件直接能要了这个国家的命的大问题时,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在战场之外的其它地方生病了,而且病入膏肓了。
对于正儿八经的帝国而言,失败永远是治理上的失败,武力只是维持秩序的总预备队,只有当治理失败到不靠总预备队就维持不住局面的情况下,机动兵力的重大损失才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块石头。
不妨大胆猜猜看这张图上中间的三个点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凭空消失,会发生些什么。
梁国最牛逼的就在于,7万精锐大军竟然只是一部分精锐。
还有大约三十多万精锐部队在其他方向……
七七八八加一块儿有接近50万精锐部队的国家,你怕不怕?
按照古代传统可战士兵和农民啦啦队的配比,南梁能瞬间拉起来500万的军队,不是号500万,是实打实的500万,号1个亿都行……
更可怕的是,就这竟然还处于劣势,能把梁国按在地上摩擦的北魏究竟有多牛逼,我也只能幻想一下了……
琅琊榜说是南梁打北魏,实际上是大明打奥斯曼啊……
官渡之战袁家被杀八万精锐,从此崩沮。
自己赐死的将领也就田丰,逢纪,淳于琼……就已经落到核心谋士,辛评之弟辛毗要带路的地步。
审配倒也不含糊,立刻来了个斩草除根,将辛家几十口都剁了。
因为家族妻小都是人质。留居邺城。
~
要是袁绍这八万人都是袁绍自己杀得。
他们的统帅,心腹,谋士,士兵家属,就算一家三口四口,这种寒门独户,不得有个小三十万。
有些中大家族,互相联姻,宗族起码上百。你都得铲除。
三族都得平了。
一夜之间还在都城屠杀其家小人质三十万。
起码自屠四十万,才能保证内部不出现大的复仇事件。
自屠首都四十万,这画面我真想不出来。
董卓都做不出来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