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就有个想法,足球或许是基于城市社区的运动。上个世纪中国足球还能看的过去,一方面或许有青训尚未下放到各个俱乐部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还跟各种城市社区活动有关,比如国有大型工厂形成的社区。
很多足球发达国家都有这样相对稳定的社区,以及下放到社区的小俱乐部,还有基于社区之间的比赛。但是,我感觉目前足球发展所需要的这种稳定城市的社区环境,在中国已经被碾碎了,虽然可能是在各种政策中顺带被碾碎的。
我反正觉得,足球不行不完全是足球的事情,没准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课题。
看不懂的,在英国,瓦尔迪二十五岁才第一次从业余联赛走上英超赛场,在德国,克洛泽22岁才进入凯泽斯劳滕青年队成为职业球员,在中国,一个二十岁的半职业球员,二十五岁就会成为某小学的体育老师。在欧洲五大联赛,最年轻上场球员,最年轻进球球员的记录不断在被刷新,在中超,U23球员首发上场秒被换下。在欧洲,一个低级别联赛保级队几十年都没拿过冠军,可它的每场重要比赛都会有球迷坐满看台,在中国,一个中超保级球队坚持不了几年就要主动降级或者破产解散。在日本,一场高中生联赛决赛现场四万观众,在中国,除了中超几场德比其余每场也就三万人左右。在韩国,孙兴慜十六岁旅欧用了十二时间年进了100多球成为了亚洲第一球星,在中国,武磊二十八岁旅欧踢了两年进了12个球被一群人高呼亚洲球王。中国足球和足球是两个运动,没人能懂。
加更
为了针对不少杠精,特此解释:
我没有一句话说过国外的业余联赛很业余,足球发达国家都有很深的联赛梯队,即使是第十级别联赛比赛也十分正规;中国的低级别联赛球员哪怕再坚持,也会被俱乐部欠薪拖到放弃职业生涯(我大二的足球课老师就是伤愈后死活没给上场机会,从某中乙球队被迫退役的),我也想不来咋就有人能理解到外国球员是业余球员,中国职业比不过这个层面;还有说我没现场看过球的就别提上座率,现场上座率如果都一般,那受关注程度会很高吗?会有球队每场的现场主客球迷一万出头,然后线下百万粉丝的球队吗?提上座率就是想说明足球中外受关注的差异,我一个人去现场看了,难道它的关注度就上去了;武磊是中国足球黑暗中的一点星光,我没有黑的意思,提武磊只是想说那些热衷于捧杀的人,武磊和孙兴慜的差距巨大,武磊也只是纯粹的想去享受足球,享受比赛的,那些又是指导转会的,又是安排队友的,除了可笑还是可笑。
感觉中国球迷的心已经这么玻璃了吗?这几句话有些人就受不了了,就觉得我侮辱了中国足球,我是营销号?那放到输泰国那年上个网不得把自己气死了?我也充分体会到了杠精的思维逻辑了,原来他们不会去理解你是什么意思,他们觉得你得是什么意思你就得是什么意思,一顶顶帽子扣的真的齐。
加更关于武磊的看法,有不少人觉得我这么说武磊是在黑,我没有丝毫说武磊不好的意思,只是我的内心看法,可能会触痛一些武磊球迷的心,武磊球迷慎看,我对武磊的关注不多,除了一九年下半个赛季,往后的比赛都是赛后复盘看的,甚至是破了巴萨门我也是早上起来看早报才知道的,我认为,武磊因粉丝原因受到了超越其实力的认可度,同在西乙的柴崎岳和香川真司,实力是要高于武磊的,香川实力下滑了不谈,柴崎岳近几场状态不佳已经有人说他水了,可武磊呢?阿韦拉多下课前的那场比赛,武磊错失进球良机,网上出现了批评武磊声音时,很多“中立”声音出现了:不能怪武磊,西班牙人就那样;中后场问题更大咋不说,非要前场挑刺;甚至有说阿韦拉多的,阿韦拉多可是西甲最会保级的教练。凡是武磊隐身就是战术不适合,凡是被换下就是教练不信武磊不会用,武磊其实就是一个在欧洲身价一千万欧的普通球员,他的实力没有强到教练围着他建立战术,他有时候的场上表现有时灵光一现,也会浪费机会,全场隐身,射门粗糙,作为一个轮换球员是目前最好用法,可是目前的大多武磊球迷好像没意识到这些,他们觉得武磊就该是球队主力,就该是关键先生,就该拿西乙金靴,武磊就想好好在西班牙踢球,别再给他灌上中国希望这样的枷锁了(别跟我杠你上你也不进,我知道我不行,但是斯特林登贝莱就是快乐男孩,卡瓦尼就是吐饼王,到了武磊这里就是其实不能怪他了?)
先说和足球强国的差距在哪里吧。由于工作原因有机会去德国,前后两次待了近一年。我高中时期是足球队队长,大学也是校队主力,所以个人感觉还是懂球的。好了,说说我看到的德国足球。
1、我出差地在巴伐利亚州,所走过看过的地方,只要是人口超过3000的小镇都会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足球场,草坪护理很好,看台能容纳500-1000人左右。后面和当地人了解过,几乎所有2000-3000人口的他们都叫市,而且真的是每个“村”都有个“村队”和球场。
2、每天下班路过足球场,都会看到“村队”在训练。由于是高度发达国家,普通人上班都是5天8小时(早八点到下午四点)4点下班后都有很多时间。然后当地“村队”当时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联邦联赛”艰难保级,每周也会有联赛比赛。比赛正规程度和平常看到的德甲德乙差不多,有当地媒体直播记者医护队保安等等等等。只是球员的水平和德甲球员有明显差距,传控啊、停球啊等等。(别说,被出差公司甲方员工“村队”主力邀请参与训练,被碾压成小学生)
3、德国人民足球参与度很高,出差的甲方公司分厂厂长是球队教练(年轻时也是球队一员),球队28-30人,有4个是甲方公司分厂里的员工。(甲方公司是瓦尔塔,有兴趣的可以查查,他是和西门子一样厉害的企业)剩下的24-26人有医生、教师、其他厂蓝白领、酒吧老板、自由职业者、农民。比赛时球场看台能坐满。他们从小就踢球,区别就是这个只是爱好而没有成为职业,但这种爱好是伴随终生的,如果可以也可以成为职业。
4、大家如果看球,应该记得德甲的霍芬海姆,这个球队也是“村队”,球队当地人口3000左右。但08-09赛季,“霍村”的德甲首秀却是一鸣惊人,冬歇前是德甲联赛半程冠军,上演了“霍村童话”。后面由于主力球星的伤病以及阵容深度不够,最后拿了联赛第七。而“霍村”原来的老球场也就和我出差地那个球场一样。也就是说如果机缘巧合,村队有个小财团投资然后培养出一两个“省队级”职业球员,再稍微整合一下球队,踢踢德丙甚至德乙这种高水平的职业联赛不是问题。
记得当年邵佳一在德甲德乙徘徊,杨晨也勉强能算法兰克福当家主力。转眼杨晨退役15年左右了,邵佳一之后也就武磊去年在西甲联赛征战。
中国足球差在哪里,一本书也说不完,很多很多原因。以上4点只是冰山一角。
最后补充几张图,为了证明有图有真相。
村队合影和村队球员(就是甲方厂那个)和我们一起吃饭照片
更新一下,这个“村”多大呢?我农村老家是真的村:700多户,不到3000人。德国那边他们3000人口我们一开始喊镇town,他们说不是,他们是市City。(不会德语,用英语交流,他们英语水平普遍较高)然后我在他们“村”找到了他们“村”的地图模型:
对,就这么大。有段城墙二战时被毁了,后来修复了,然后城墙外面零零散散有一些房子,球场也在村外面。
然后再细思一下,这么点大的地方,专业的球场和球队,还在踢第五级别联赛,专业程度想想真可怕。我们村有一个篮球场和4个乒乓球桌,但是。。。
所以关于参与度这个事情,有人会想到我们中国的国球乒乓球。但是在我看来我们的乒乓球和德国足球有“天壤之别”。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感觉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乒乓球参与度是很高,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场地,社区也有,也基本都会打。但是呢,梯级联赛呢?省内各学校或者各地方的U10、U14、U19青年队联赛有吗?各个省也有省乒乓球队,国内每年也有比赛。但是球员的选拔基本都是专业选拔,从制度上开始从小培养,就开始只学或者主学乒乓球,也就是体育特长生。但特长生如果不幸没能进入省队,那他的未来就很尴尬了,没法签俱乐部做一个职业球员,最好就是进体校然后做体育老师。
但德国足球参与度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一边上学一边踢球,足球只是爱好。从小U10联赛开始踢,踢到U14再踢到U19,有地区联赛、州级联赛再到国内职业联赛。有天赋的会被职业非职业球队额外发掘培养。各种原因没有成功晋级也没事,学业不落,可以继续上大学,将来再做个工程师研究者哪怕技术工人都没问题,而且德国最低工资2500欧左右。而且即使水平一般的职业球员,还可以一边做其他非足球相关的工作,一边踢足球拿俱乐部的薪水追逐足球梦想。年纪大了作个教练培养下一代。而且德国足球联赛有7个级别:德甲、德乙、德丙、地区联邦上级联赛、州级联邦联赛、然后第六级第七级的州内甲级联赛。前3-4级基本就是职业级了。而我们目前理论上就中超、中甲、中乙三级,地区联赛也有,但是中乙就有非职业级球队了。
所以体育人口这个东西,我们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很多差距。当然,也不要太妄自菲薄,和经济发展一样,我们也是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经济基础好了上层建筑也会慢慢变好的。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青训培养和青训体系已经扩散起来,经过一代两代三代人的努力,会慢慢变好的,只是那时的我们可能已经白发苍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