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看得多,动得少,错得多,典型的两多一少股民。作为一个主流的社会现象,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谈谈自己的思考吧。
个人的思考过程如下,不求自洽,但是求一个心安,告诫自己在面对世界时的无知与弱小:
1,在一张白纸上随机的画3个点,请问如何确认这三个点可以定义一个三角形?为什么要确认成为一个三角形呢?因为我们在追求“奇点”,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最低点和价格的最高点。
2,某年自己看了人工智能一个教授的科普视频,发现自己之前理解的三个点确定一个三角形,这么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人工智能领域变得不合理了。因为我们要寻找的不是三角形,而是一个不封闭的漏斗形。
3,那么如何确认一个漏斗形呢?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倒翁归零过程”。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了确认k线上面的三个点是否形成底部或者顶部,需要几个点参与不倒翁归零过程计算?最少5个点。
4,然后结束了吗?没有结束。上面没有考虑时间变量或者叫连续过程,为了确认时间线上的三个点是否表达出不倒翁结构,最少需要多少过程?2^3=8次过程。
5,结束了吗?还没有。因为这个世界的对称性,8这个偶数是不完整的,宇宙不喜欢偶数,因为奇点自身要作为对称结构的一部分,所以9次过程才是最终的答案(其实这里也是偷懒了,正常来说应该是选取11或者13这样的质数,进一步减少谐波的影响,但是对应付出的成本更高了)。
6,前面5步的逐步扩充,引出了3/5,3/8,3/9三组数据,个人称呼它为"连续过程中的信息确认开销"。应用到K线技术分析场景,这三组数据的意义是,当我们的意识认知到一个奇点的形成,我们需要付出1.7~3倍的时间成本,当然时间成本支出越多,信息的准确率就越高。这对一个炒股人来说是什么意思?当市场中有一个9连阳行情,参与者可能在第6,7,8连阳的节点上才能感知到,在一个平稳的上升曲线上,参与者的获利空间可能还足够;如果在一个快速拉升的行情,参与者则更多的在下半场才会入场,完美的错过快升期,导致成本和获利空间的风险陡增。
上面的6步过程解释,是对很多劝退描述的技术分析无法预测未来的数学解释。
当然,上面举的不倒翁归零过程是一个典型过程,放到chaos的博弈环境中,是否可以作为收敛的参考值,不得而知。
附:当一个玩家跟你说,1小时周期K线不行,要用15分钟周期K线,甚至于有些金融公司的话术宣传自己的分析周期在xx毫秒级,所以胜率高。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分析周期越短,胜率越高。
通过上面的6步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不倒翁归零过程不区分时间周期,而这种简单的缩小分析周期,不是对宏观连续过程的正交分解,因此存在较大的极限逼近误差。
那么你会问好多采用微小周期的玩家的确还不错啊,个人理解那是因为在博弈环境中,他们用了快字诀,超过了市场中的90%以上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