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林黛玉有没有在贾府里受委屈?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现在再回答一遍:

这事儿一点都不复杂,更不用长篇大论地找借口,相反原因直接简单得令人发指:因为林黛玉的身份,是寄人篱下的儿童,这就是她的原罪,也是林黛玉一切痛苦的根源。

贾政对儿子打得再狠,那都是自己人;贾母对外孙女再疼爱,那也是外人。亲疏远近,是分得非常清楚的。无论贾母宝玉凤姐爱不爱黛玉,都不会改变这一点。

不用甩锅什么封建社会,放今天也是一样的。这是中国人的伦理纲常,任谁都不可能改变。


user avatar   hun-hun-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岁的时候,母亲因病过世了。暑假,我们姐妹三人就被爸爸送到了姑妈家,爸爸出门打工去了。

姑妈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表哥一个表妹。白天,我们跟着姑妈下地干活,晚上,就一起看完电视,然后抱着凉席都在屋顶上睡觉。

表妹从小骄纵任性,每次喊我们出门就像是队长一样大呼小叫,我明明比她大两岁,大多数时候也不多话。看电视,表妹说看哪个就看哪个,也没人反对。

有一天午睡后起来吃饭,两三个馒头,一点早上的剩菜,都是十来岁的孩子,这些东西也不够吃,妹妹好像还把碗摔了,表妹就叫打扫,姐姐赶紧去把地面收拾了。然后就准备出门下地去除草,表哥在大门口等着。

可能是没睡好,可能是没吃好,也可能是表妹多说了几句什么,原因我记不清了,妹妹突然哭了起来,姐姐的眼眶也红了,我也跟着掉眼泪。姐妹三人就哭做一团,妹妹喊着说要回家。表哥一把冲进来,数落说咋回事?哭什么哭?你们三个这么哭像是我们家怎么欺负了你们一样……

他这么一说,我们哭的更凶了,怎么也止不住。直到姑妈进来,把每个人都说了一通,我们不想场面太难看,就极力忍住眼泪跟着干活去了。

周末爸爸来了,我们三个跟着爸爸回了家,坚决哪儿都不去了,我们就在自己家里,我们也能照顾好自己,天天喝粥也愿意。我在我自己家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骂就骂,想打就打,饿了就叫,困了就睡,谁也不看谁的脸色,那真叫自在痛快。


长大后想想,可能姑妈也没有苛待我们,给吃给喝,表妹也不过是脾气急了点,但是在别人家里那种谨小慎微、忍气吞声、战战兢兢、无人可以依靠的感觉,真的是很压抑。

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我过了两个星期就受不了,黛玉是好几年,或者说余生。尽管仗着贾母的宠爱,无人敢欺负她,但是周围人的客气、疏离也是一种距离,也会形成不安全感。加上十几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期敏感的时候,黛玉尤其比别人更加敏感通透,寄人篱下、年幼失怙背后的滋味,远远超过字面上这8个字……

这也更说明宝玉的可贵,偌大的贾府,只有宝玉是真心待她,让她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骂就骂,性情可以自由绽放。在一个人面前可以真实表达自我,是多么可贵的相处。


user avatar   yuan-lai-wo-huan-shi-yige-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通俗地举例说明,黛玉确实委屈。

有一次说吃饭的人少,黛玉是十顿饭只吃五顿,大家也都不在意了。如果换成自己家,老妈追着哄着变着花样也要让你吃两口。即使这孩子实在不爱吃饭,也会赌气似的说一句:她爱吃不吃,饿了看她吃不吃。而不是不在意。

黛玉见敲门不给开,想到寄人篱下,就不敢较真了。换作是自己家,是可以砸门的,是可以和老妈告状的。

老太太说是疼黛玉,宝贝孙子一生病,为了哄他,可以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看得我心里有点堵。

就连紫鹃,见黛玉总是无故流泪,劝也无益,就自去睡了。换了亲妈,哪怕被孩子嫌烦,哪怕说不到点子上,也断不会置之不理的。

所以黛玉才会对宝玉的感情那么在意,才会对宝钗薛姨妈的关爱那么感激。

我希望,黛玉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随时发发脾气,耍耍性子。就像和宝玉一言不合就闹那种,甚至让宝玉摔玉。然而黛玉仍要克制,不敢时时如此,更不敢总是当众如此。

就像紫鹃催她吃药时一样,可以说:我吃不吃药与你何干,就知道催!然后紫鹃依旧耐心劝解:一大早在这潮地方站了半天了。黛玉也觉得有点腿酸,却也并不需要对自己的任性过意不去,就那么扶着紫鹃回去了。这种状态才是在自己家的样子。所以我还要谢谢紫鹃。

宝玉自不必说,老太太也是好的。嘱咐黛玉少吃螃蟹,安排人给换纱窗,放鞭炮时搂在怀里。我也谢谢他们两人。

薛姨妈也是好的。住在潇湘馆时,一应起居饮食格外精心。黛玉去参加男友生日趴,还担心干女儿睡觉太晚,叫人催了几次。我替黛玉谢谢姨妈。


user avatar   hua-sheng-jiang-24-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前面,不管我说得再有问题,请大家在评论的时候注意那句“友善第一条”,你说我说得不对让我改,那没问题,正常讨论嘛,而且我觉得许多都说得有道理。说明大家都挺喜欢红楼文化也都有表达欲,这是好现象。

一上来就“你睡醒了吗+一个翻白眼表情”的,我默认这位用户生活不太顺利也不太会正常表达,就是奔着吵架来的,所以就拉黑删除了。

如果真的对这个回答那么有敌意就去举报吧,别跟我吵,我不喜欢吵架,心累。)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葬花吟里的一句话,如果我不说出自黛玉的口,这哪里像是一个十几岁闺阁小姐说的出的话。

黛玉在贾府的表象就是受宠,没人敢惹敢欺负,人人都“敬畏”她,乍一看只有她给别人委屈的份。

实际上呢,实操一下黛玉的处境:

官三代,家产上百万两白银的林家嫡长女,上学前班的时候爸爸就给请了前市级领导干部贾雨村当老师。

在弟弟死了,妈妈死了,爸爸身体也很差的情况下被接到外婆家抚养。

外婆家有两个舅舅。(我认为两个舅舅是庶出,原回答是这么写的,应评论区要求改成,都是亲舅舅)

在林家爸爸还活着的时候,黛玉到贾家第一天,去拜见两个舅舅,两个都借口没空不见。

妹妹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到家第一天,俩人都不见一面说两句话(即便是亲舅舅,亲得也有限)。

从这里就能看出,贾家真正在乎黛玉的人,只有外婆贾母一个,其余人,王夫人、邢夫人、凤姐,都是为了讨好婆婆、太婆婆。三姐妹这里另说,她们的身世和性格也复杂。

具体到贾家的日常生活,黛玉是客人,一应生活水准比照迎探惜三姐妹,可以理解为几个姑娘一起当“住校生”,给一样的生活费,很多人觉得这没问题啊,不委屈。

然而黛玉要吃药,而且她吃的药都不便宜,这一点上外婆会补贴她(给零花钱),她的舅妈、表姐妹们也都知道。

于是,视财如命的大舅妈邢夫人会怎么想(婆婆的钱不留给亲孙女反而给外人?迎春真没用,不会讨好人!丫头片子吃那么贵的药,病恹恹的一看就活不长)、王夫人怎么想(道貌岸然如王夫人,贴身伺候的金钏受辱投井了反而要怪金钏不懂事,她的心思都不用猜)、下人们怎么想(表小姐来我家吃的用的都贵,老太太捧得像个宝,其实也就是个痨病鬼)……

这里主要问题就在于,黛玉手里是没有钱的,从来没有。

她花的的确全部是贾府的钱,无可辩驳。

贾府的下人有多刁钻,迎来送往没银子打点的话,立刻就把你看透了。所以送个药来你给不给打赏?外婆让婆子给点零花钱你给不给回扣?你不能天天吃食堂吧,点个小菜要不要给小费?

就那么一点生活费,够干什么?

贾家下人那可是连凤姐这种铁血CEO都能搞流产的,黛玉手上没钱(只有生活费和外婆给的零花钱)也没权,下人们才不在乎她出身多清贵才学多孤高,只当她是吃白食的亲戚小姐。

反观宝钗家里有钱,也舍得给她钱,每次办宴会下人也吃得上,所以在下人这里,宝钗才是真不受委屈地那个。

别小看这些下人,他们吃了用了宝钗的,所以把宝钗捧得菩萨神仙一般。

不看看送宫花都要挑最后一个送黛玉呢。

在亲戚小姐中,她是排在宝钗之后的。

事与事是怕比的,同样是寄居贾府,同样是靠贾府的生活费过日子,邢岫烟比黛玉惨多了。丫鬟婆子看不起她,穷得要去当衣服,大雪天姐妹们都换上加拿大鹅,就她还穿个混纺呢子大衣(没有辱呢子大衣的意思),有人就觉得黛玉矫情了,夸大了自己的委屈。

要我说,还真不是。

邢岫烟是中产阶级姑娘到了豪门,跟豪门姐妹比受委屈。

黛玉自己家本来就是更大的豪门,结果突然到小一点的豪门,还要受仆人的气。

这就好比邢岫烟从前是月入五千,贾家姐妹月入是一万,而黛玉从前月入是五万,现在大家都拉平一万了,谁更难接受?

说完了仆人,说家里大人。

很肯定的是,王夫人不喜欢黛玉。

还记得王夫人收拾晴雯的时候怎么说的,说是在院子里看见晴雯打小丫头,样子很轻狂,她看得很不爽。那时候她不知道晴雯的名字,说的是“长得像林姑娘的”。

品,细品。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不喜欢某一事物,一般会用他/她/它去比自己不喜欢的另一个事物,而不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去比较。

假设王夫人是喜欢黛玉的,她不会说晴雯长得像黛玉,因为这本身就是种不尊重。

比如我某个姐妹,即便她长得真的很像半藏森林,我也不会对别人说她长得像半藏森林(虽然我觉得这也是对她颜值的肯定,但是……这样说不好,大家懂的)。

特别是王夫人还是一个长辈,明明更看重这些,但她形容长得像晴雯的词汇:轻佻、勾引、不正经……

晴雯本就是黛玉的影子,王夫人的厌恶可以说是明晃晃的。

舅妈、下人已经很难搞了,还不够。

黛玉的难过,和宝玉的感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千万不要把黛玉想成一个只知道伤春悲秋的千金小姐,这完全是ooc了,黛玉其实相当有远见和大局观。

在五美垂钓一回里黛玉和宝玉说了一段话,大意是看你家现在这个花钱的样子,有点入不敷出。

宝玉那个宝批龙回答的是:再怎么样总不会亏了我们。

宝玉代表了贾家大多数人的想法,要么是没有意识到贾家大厦将倾,要么是意识到了但是觉得雨我无瓜。

而黛玉当时并没有管家,她纯粹是通过自己的观察(相当于没有查账,只是看公司运转日常)就发现了贾家已经入不敷出,缺钱了!

在她父亲死后,林家的百万两家产去哪儿了,懂得都懂,林黛玉为什么会被接到贾家,不就是要贾家负担她的人生吗。

她如果是没心没肺的千金小姐,大可以坐等到了年纪,外婆置办嫁妆出嫁,可惜她不是。

她看出贾家现在没钱了,贾家没钱了,外婆贾母倒是有钱,可外婆心里第一位的是谁?

是贾政?贾琏?贾赦?宝玉?贾环?

不管是谁,反正不会是外孙女。

真有那么一天,黛玉能有好结果?

黛玉,是作为一个巡盐御史和国公府小姐的嫡长女出生的,出生后不管是教育资源、吃穿用度、父母关爱都是顶配,可以说,那时候她从来不缺钱、不缺爱,那时候整个世界就是围着她转的。

到了贾家后,林家的财产无影无踪,月例银子仅够日常生活,吃点人参鹿茸都要被人背后嚼舌根,舅妈不待见,下人精似鬼,唯一可以依靠的外婆风烛残年……

最近有句话挺流行的,“你一个丫鬟,你不心疼自己,反倒心疼你锦衣玉食的主人”。

这句话真是生动形象地形容了紫鹃对黛玉的感情,黛玉已经委屈到了连一个丫鬟都心疼的地步了。

她的“厉害”只是她的保护色,其实这姑娘真的超级好,也超级可怜。

——一个心疼黛玉的丫鬟


user avatar   zhang-chen-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tuo-ling-g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真是烦透了某些大婆教和婆婆教了。

首先,“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授之事”,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请问提问者怎么品出“袭人爬床”的?我怎么看,这也是“宝玉主动爬袭人床”

怎么,因为袭人是奴婢而宝玉是主子,所以只能是卑贱的奴婢带坏主子?清朝人曹雪芹都没你封建。

再次,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混淆“主人睡丫鬟”和“主人睡通房丫鬟”两件事。丫鬟被睡不等于都能升级为通房,主人也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个名份才能睡丫头。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不是你们拿来嘲笑花袭人“白白被睡也混不上通房或姨娘”的素材。

丫鬟能不能拒绝?你上帝视角看到宝玉被丫鬟晴雯拒绝了不恼所以觉得可以,那我问你,薛蟠呢?孙绍祖呢?袭人又怎么能判断她身边的宝玉被拒绝以后不会生气发怒。你说晴雯拒绝就没事, 但是袭人没开天眼啊宝贝。

当然,袭人不拒绝宝玉并不是怕宝玉会给他穿小鞋或是暴力对待她,因为她就是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应该去满足主人的一切要求。同样,这种奴性是种悲哀。

我就很奇怪了,提问者含沙射影指责袭人目的不纯破坏“规矩”,既然你真心觉得这个规矩如此神圣,你的提问为什么不是“宝玉明知不能睡非钦点通房的丫鬟,为什么还要跟袭人上床”?

不要扯晴雯,不要扯别人,就大声回答为什么你会使用袭人爬床这种措辞,完全没有指责贾宝玉的意思,玩荡妇羞辱玩得开心吗?

厌女厌到这份上没意思。

至于某些回答不断渲染“王夫人知道就打死她了”,以此来指责下位者下贱,就更有意思了。各个觉得自己是凤姐王夫人,殊不知穿越回古代大概率是被夫人病中赶走的晴雯,被卖给戏子的袭人,或者被随意糟蹋的孙绍祖家的丫鬟罢了。

总之,袭人跟宝玉睡觉,是宝玉的主动要求,不是什么袭人爬床。袭人认为奴婢不该拒绝主人的要求,无论是出于那个时代的自我保护还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的丫鬟很正常的想法。不管是你们幻想的王夫人打死跟宝玉睡觉的袭人,还是书里写的王夫人赶走没跟宝玉睡觉但被她认为是狐狸精的晴雯(没错,书里王夫人知道晴雯没跟宝玉睡觉,但是看不顺眼就可以赶走她,那些心心念念强调袭人坏了规矩的人怎么圆?你维护规矩,但放在那个时代,主人发落你不需要讲规矩的),在这种情节里晴雯跟袭人都是被同情的对象,而不是拿来研究“跟主人上床符不符合规矩”或者“丫鬟打扮得漂亮还留指甲还骂小丫鬟符不符合规矩”。

评论关了,行走的清朝人骂不到我。


user avatar   xing-hun-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


user avatar   misschen-46-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




  

相关话题

  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为何拥林派老说薛宝钗让一个(被晴雯骂得狗血喷头的)丫鬟小红把矛头对准贾府千金林黛玉? 
  《红楼梦》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是什么意思? 
  不解《红楼梦》中贾琏既然是荣府贾赦的长子,为何大家都称他为“琏二爷”,凤姐为“二奶奶”? 
  晴雯为什么是芙蓉花神? 
  为什么林黛玉和紫鹃关系更好,而不是和雪雁? 
  为什么林黛玉会㨃周瑞家的? 
  贾迎春有什么优点吗? 
  为什么《红楼梦》中王夫人吃斋念佛,但对下人冷血无情?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为什么是从侧门进而不是从正门进? 

前一个讨论
郑明的存在是不是表示儒家文化也可以有海洋属性?
下一个讨论
如果是尔泰先跟小燕子表白,小燕子会喜欢尔泰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