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当然有他的道理。
其击技实战与否?暂且不讲。但现在太极拳,是除了广场舞之外的,老年人锻炼活动的一大流派,是无争的事实。
所以它的保健作用与规模,都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申遗很奇怪么?
————————————————————
20201224更新:
(不是武术,连杂技都不算了)
我要说两个个名字。
第一个是孙立坤。(本文只讨论太极拳申遗问题,他的其他事情不予置评)他是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
16年的全国两会上,他的提案是《关于加快太极拳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建议》。
实际上,太极拳申遗早在十二年前就开始了!
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太极拳原本有望直接入选非遗。但很可惜,那年我们国家申报的非遗太多了,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意见。没奈何,太极拳被砍下来了,没进入评审阶段。
09年,焦作市再次把太极拳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是教科文组织又限定了申报数量,最终入选的是针灸、京剧等。
之后,14年就变成了2年申报一次,而且11年之后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我按顺序列一下
(知乎限定上传10M图片,我只能放截图的了)
11年,皮影戏、赫哲族伊玛堪。
12年,福建木偶戏。
13年,珠算。
14年太极拳申报出了点小失误,提交材料超过了最后时限……虽然内情不知道,但是很可惜。
小科普——非遗的准备和提交
当年3月31日:编制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材料和最能体现《公约》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公约》第十八条)推荐材料的筹备性援助申请的截止期限。
第一年3月31日:秘书处接收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材料,计划、项目和活动推荐材料和10万美元以上国际援助申请的截止期限。此日期之后收到的材料将在下一周期评审。秘书处将收到的材料原文公布在《公约》网站上。
第一年6月30日:秘书处受理申报材料的截止期限,包括登记并确认收讫。如果申报材料不完整,将请缔约国补充完整。
16年,二十四节气。
18年,藏医药浴法。
20年,太极拳和送王船。
其实也别奇怪为什么教科文组织限定我们的申报数量。我们08、09和10年,火力有点猛。估计惹众怒了。
10年申报了5个:
针灸!
京剧!
麦西热普!
水密舱福船制造技艺!
活字印刷术!
08年申报了4个:
昆曲!
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至于09年嘛
……
……
……
……
……
09年:篆刻!雕版印刷!书法!剪纸!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朝鲜族农乐舞!妈祖信俗!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南音!热贡艺术!桑蚕丝织艺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西安鼓乐!粤剧!花儿!玛纳斯!格萨尔!侗族大歌!藏戏!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秀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09年不放图了,累死我了)
16年的时候,除了孙立坤,焦作市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
“太极是中华武林中的瑰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优秀文化符号之一,应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建议将太极拳在文化部备选名录中位次前移,在下一次申遗时优先申报太极拳。”
确实要加速了,说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拔河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不是中国的。15年,韩国、越南、菲律宾和柬埔寨联合申请了拔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科普——多国联合申报材料
(一)如果遗产项目存在于一个以上缔约国领土之上,鼓励相关缔约国联合提交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多国申报材料。
(二)委员会鼓励提交分地区或地区计划、项目和活动,以及地理上非毗邻地区缔约国共同开展的计划、项目和活动。缔约国可单独或联合提交这些推荐。
一直有各种流言,说韩国人对太极拳也动了心思。比如宣传张三丰是韩国济州岛人士。(我没考证这一点,但是现在咱们都已经把太极拳拿下了,是就是吧,无所谓了)
“太极拳不仅仅是焦作的太极拳、河南的太极拳,还是国家的太极拳、民族的太极拳。我们一定要加快太极拳申遗步伐,千万不能像端午节一样被其他国家抢走。”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发言时,力挺太极拳申遗,让太极拳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名片。
而由于申遗名额少,太极拳在文化部申遗候选项目中排名比较靠后,这一等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李光宇大声疾呼:万一太极拳再被其他国家抢走,咱们可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在太极拳申遗成功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两位发出感谢。
写在最后,答主是一只本科旅游狗,虽然以前写足球,现在基本在键政。(阿森纳成绩太差,实在提不起笔)。但我终归是一只旅游狗。
吴京的太极宗师镇楼
虽然太极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大的习练人群,影响广泛。但申遗的道路并不是十分顺利。毕竟非遗是文化的,是世界的,而成为非遗则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评审规则,既要准备充分还要审时度势,天时地利。下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太极拳的申遗之路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会同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正式启动了太极拳申遗工作。之后以焦作为代表的太极拳之乡举办了两次大规模太极拳活动,一次是在2017年的“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国内500多个市县和国外25个国家、50个城市,超千万人参与;另一次是2019年9月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运动员参与,比赛盛况引人注目。历经十多年的充分准备,太极拳终于在2020年12月17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入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们要费那么大力气去申遗,除了怕被邻居抢标,维护祖上遗产,还有其他原因吗?其实申遗成功对于非遗的发展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首先对于申遗项目本身来说,成为非遗名录,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社会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再者,是非遗的生存问题,大家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想要继续传承必须走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的路子,也是国家正在提倡的方式。但是具体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呢,产业化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道路,非遗就是一个IP生产的最强助攻,成为非遗在增强知名度的同时有利于地方文化名片的打造,对区域经济文化都能起到推动作用。从更广泛的影响来说,申遗成功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荣誉,有利于提高对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如太极拳的习练者散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了解了刚柔相济等阴阳辩证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也随之扩散的更远更深。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太极拳申遗后续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上天入地,申遗后的太极拳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