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宣传片中出现“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第1页

        

user avatar   yie-jian-fei-93-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看待?观察者网天天挑事呗。还能怎么看待?




中国有一道传统菜:茄炒蛋,又名西红柿炒蛋。有问题吗?番茄源自拉丁美洲,从西方传入中国。难道番茄炒蛋就不算中国传统菜了吗?

评论区有人狡辩说虽然「番茄炒蛋」是中国传统菜,但是「番茄」不是中国传统植物。
简直胡说八道。番茄理所应当是中国传统植物。番茄在中国种植了几百年,凭什么不算中国传统植物?难道仅仅因为番茄起源于拉丁美洲所以就不算中国传统植物?「起源」算什么东西?你的祖宗几十万年前还起源于非洲,难道你就不算中国人了?

湘菜算中国菜吗?辣椒源自拉丁美洲,从西方传入中国。难道湘菜就不算中国传统菜了吗?

中国有句老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问题吗?这句话源自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难道这句话就不算中国老话了?

韩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백문불여일견 / baeg mun bul yeo il gyeon)。有问题吗?难道因为这句话出自中国就不能算韩国古话了吗?难道中国有这句古话就不许韩国也有这句古话吗?都在中华文化圈影响下,借用一点中国谚语怎么了?

对了,越南也有一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bách văn bất như nhất kiến)。有什么问题吗?都在中华文化圈影响下,借用一点中国谚语怎么了?

还有,日本也有一句古话「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hyakubun wa ikken ni shikazu)。有什么问题吗?都在中华文化圈影响下,借用一点中国谚语怎么了?




无论出自哪里,只要此地用了50年就算此地的传统,只要此地说了50年就算此地的古话。如果是100年,那就是「自古以来」。

这世上没有文化剽窃,只有文化借鉴和文化影响。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其实引申出了一个很深层次问题,即: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不在当代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事实上的中华文明?

毋庸讳言,当代中国,实际上是传统中华帝国崩溃后的残余,传统意义上的中华帝国实际上涵盖了整个东亚和相当大一部分东南亚,莫说是朝鲜半岛,日本在这种覆盖下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文明都是可争议的,明朝时期的朝鲜人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不属于中华文明,而越南也自居三千里小中华并且对中南半岛上的其它“蛮夷”颇为鄙视,但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华帝国的全方位崩溃,大量原属于中华文明覆盖范围内的地区,脱离中国的掌控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其政治结构早已不再从属于中国,但文明特质却保持了下来。

在主权国家环境下,这种政治结构和文明特质的不统一,对国家政治合法性的杀伤极其明显,为了解决或者至少是缓冲这个问题,这些国家开始以中华文明为基干,以地方特色为点缀,尝试着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最终的结果就是一系列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看上去像鸭子,但坚决否认自己是鸭子的次生地方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类次生地方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了解决政治结构和文明特质的不统一,而对地方特色的深度强调甚至是畸形放大,对源自中国的中华文明基干部分则刻意忽略乃至避而不谈,实在绕不过去的部分就扭扭捏捏的用一堆他们自己都未必相信的话术去强行补充,比如我就亲耳听过一个韩国人向我反复强调,他们韩国的筷子是扁的,我们中国的筷子是圆的,所以不是同一种东西。

还有类似于新加坡禁止以汉语唱他们的国歌这类让人想笑笑不出来的闹剧。

我听完之后,对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边缘化感到了一种深彻入骨的悲哀,我们的文明已然边缘化到了那些与我们有直接文明关联的地区不顾一切也要与我们切割的地步了。

不要以为这种切割仅限于那些传统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不要以为这种切割不会波及到中国本土,不要以为中国主权覆盖范围内的地方就是安全的,我们眼前就有两个例子,一个地方“高度自治”,一个地方“非常台肯”,别忘了,当年朝鲜其实也算是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带。

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扭转局势,把中华文明的碎片重新拼凑起来,我可以把话放这儿,中华文明的彻底破碎和文明特质的彻底消亡,也就是两百年以内的事情,因为人类文明的演进速度是指数增长的,某些地方从自认中国到开始公开闹“台肯”,也就不到30年而已。

时间过的比你想象的快。

要让那些事实上属于中华文明一部分但是拒绝承认自己属于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地方能够心安理得的承认自己属于中华文明的一部分,首要前提,是必须让他们身处由中国界定的区域国际秩序环境下,以此实现其文明特质与政治结构的同一,即让其名正言顺可以自称为小中华,而不用为了规避政治风险而畸形放大自己的地方特质,忽略自己的中华基干。

你不把区域纳入到自己界定的秩序中,怎么让他们心安理得的认可你的文明中心地位?你连文明中心都不是,凭什么阻止自身的边缘化?需知文明冲突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放到当下的区域国际政治语境中,就是必须强力推动东亚的一体化进程,坚决排除域外强权对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干扰,加强区域内各大政治实体间的组织度,更进一步的说,应该朝着东亚甚至东南亚的邦联化日拱一卒,徐徐用力,无懈奋进。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要珍惜。

永远记住,历史给皇罗的代号,是拜占庭。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 @托卡马克之冠 的悲观看法有一点点不同看法 ,先友军保护。

中华文明本身在现代复兴 本身在当代中国优先级,不可能高于统一,向外发展,强国富民扶贫等一系列问题。很多时候大多自行发展,自生自灭。

到了什么时候才会提升优先级了? 就是中华文明的被国外,特别是原来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反超,国家重视对于文化的保护。举几个例子

传统节日放假一直呼吁不断,但是一直没有动作,直到韩国审请 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才急了,正式把端午,清明,中秋放假。

中,日韩三国围棋演义,搞得围棋关注度,奖金都很高,而中国人自己玩的中国象棋,国家级比赛奖金就差太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韩日对于中华文化的竞争,是有利中华文化发展的,起到一个鲶鱼效应,你视为糟粕的东西。人家视为珍宝,并大获其利,只会让更多中国人形成共识,来对自身文化的保护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闻不如一见,韩文里面是백문이 불여일견,写成汉谚混写则是百聞이(而) 不如一見。也可以直接用汉字词 百聞不如一見(백문불여일견)。

还有写成口语的版本,백 번 듣는 것이 한 번 보는 것만 못하다。

搜索汉字词版本,一些解释其词义的搜索结果明确指出其出自《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但大多数搜索结果都是直接使用这个谚语的,很多时候还和英文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并列。

这某种意义上确实也是韩国的古话,毕竟,《汉书》传入朝鲜半岛的时候乐浪郡还是汉朝的地盘呢。

但是韩国应该也和中、日一样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吧,到中国的网站来发个宣传片,刻意说这句中国的古话是韩国的,排除他们故意挑衅的情况,要么就是审核的没文化,要么就是制作者把面向自己国内或者非东亚国家的版本直接翻译为中文就拿出来了。在宣传片里那句话字体还很奇怪(同一句话,本应该加粗强调的部分却用了宋体),更加剧了我对这句话是翻译过来甚至是机翻+润色的怀疑。

而且好像还翻译错了,韩国网站的解释没有一个漏掉“百”字表达的“听得多”这个意义的。

谁找找这个宣传片的日文版,看他们敢不敢说“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是“韓国のことわざ”?


自从高木正雄发了个谚文专用的宣言以来,特别是金泳三、金大中时代韩国民族主义达到最高点以来,书籍报纸从汉谚混写,到谚文专用、有时候加汉字注释,一点一点地韩国人就越来越不熟悉汉字和汉文化了,“少将”“小将”分不清,人名地名的汉字意义完全搞不懂。高木正雄的题字还是有点基础的,全斗焕的题字则像是中国的初中生,而文民政府时代的卢武铉、李明博、高木惠子、文在寅则再也不题汉字了。

然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试图努力排除中日文化影响,却不阻止西方文化的入侵,最近二十年韩文和日文一样出现了严重的外来词入侵现象。毕竟韩国基督教是金泳三、金大中等人的总后盾,信基督的反对派战胜了信佛的全卢,建立了文民政府。

也许以后双重标准式反事大主义的韩国人在中国面前,在传统文化的事情上班门弄斧的事情先会越来越多,而后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因为到时候他们自己都不记得多少自己的东西了。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就是文字游戏么,,,

百闻不如一见属于“韩国古话”这个集合,不意味着不属于“中国古话”的集合吧。况且韩国还属于汉文化圈,二者重合部分不少,,

韩国虽然迷惑行为很多,但不影响这个问题属实烂活


user avatar   gong-qing-tuan-zhong-ya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是韩国古话里真有这句啊.....百闻不如一见,韩文写作백문불여일견,韩国漢字写法是「百聞不如一見」。

在韩国网站上最大的나무위키(纳木维基)上,对于该词条的解释:

중국 한(漢)나라 한서(漢書) 조충국전(趙充國傳)에서 유래 하였다.

전한(前漢) 9대 황제인 선제(宣帝)때 티베트계 유목민족인 강족(羌族)이 쳐들어 왔는데, 한나라는 필사적으로 진압하려 응전(應戰)했으나 크게 패하였다.

고민 끝에 선제는 어사대부(御史大夫:검찰총장)인 병길(丙吉)에게, 후장군(後將軍) 조충국을 찾아가 토벌군의 장수로 누가 적임자인지 물어보라고 명(命)을 내렸다.

당시 조충국은 70세의 노장(老將)이었다. 그는 일찍이 7대 황제 무제(武帝)때 이사장군((貳師將軍) 이광리(李廣利)의 직속부하로 흉노(匈奴)토벌에 출전했다가 포위되자, 불과 100여명의 군사로 혈전 끝에 포위망을 뚫고 전군(全軍)을 구출한 장수이다.거

혁혁한 공으로 거기장군(車騎將軍)에 임명되어 오랑캐토벌전의 선봉장이 되었던 것이다.

조충국을 찾아온 어사대부 병길은 "강족을 치는데 누가 적임자인지 장군에게 물어 보라는 어명을 받고 왔소 이다" 이에 조충국은 서슴없이 "어디 노신(老臣)을 능가할 사람이 있겠소?"라며 그는 자신(自身)이 적임자라고 말했다.

이 후 황제인 선제는 조충국에게 "강족을 토벌하는데 계책(計策)이 있으면 말해 보시오?"

"폐하, 백번 듣는 것이 한번 보는 것만 못하옵니다(백문불여일견百聞不如一見). 군사란 실지(實地)를 보지 않고는 헤아리기 어려운 법이오니, 원컨대 신을 금성군(金城郡:감숙성난주甘肅省蘭州))로 보내주소서 계책은 현지를 살펴 본 후 아뢰겠나이다."

선제는 기꺼이 윤허했다. 현지 조사를 마치고 돌아온 조충국은 기병(騎兵)보다 둔전병(屯田兵:변경邊境에주둔,토착케하던군사)을 두는 것이 상책(上策)이라고 아뢰었다. 계책이 채택된 후, 강족의 반란도 침략도 수그러졌다고 한다.

即便你们不认识谚文...总看得懂漢字吧?韩国人写的很清楚,这个意涵是源自中国汉代典故,他们也是自古就用的。

韩国人说这是他们自古就说的,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真的用了两千年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有道传统家常菜,茄炒蛋

诸位,你们的文化自信在哪里?


user avatar   c3ea1d88feb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53 之后,无需争论谁是罗马,每个人都是罗马。

1644 之后,无需争论谁是中华,每个人都是中华。

1840-1949,涅槃新生的并非整个中华文明,只是从孙文手中接过来的姑且没太碎的腹地。分裂出去的边疆不可能对腹地建立主权宣称,但分裂前的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又怎能说得清属于腹地还是边疆呢。

杀死阿基米德的人也可以纪念苏格拉底,丢掉罗马城的人也可以纪念奥古斯都。

圣母为就连名称也无法保住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落泪,而赞颂着雅典娜与阿芙洛狄忒的故国又去了哪里呢?

中国有句古话:我来,我看到,我征服。


user avatar   yu-ben-gu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不成,韩国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关话题

  为啥我们对印度反华反应平淡呢? 
  撒切尔夫人一向反共,又刚打赢马岛战争,在美国有里根政府撑腰,当时苏联奄奄一息,为什么当时香港还能回归?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没有关于投降的规定? 
  为什么很多国人都觉得自己很懂韩国? 
  为什么有人替德川家康「洗白」? 
  "下克上"(げこくじょう)文化的成因是什么? 
  古代中国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印度?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真有其事,还是后人杜撰? 
  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名字都是汉字吗?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能够创造盛世辉煌? 

前一个讨论
孕妇被开除负责人不认错,称「她刚生完又怀孕了,出了事负责不起」,你怎么看待此事?
下一个讨论
阿登战役美军101空降师是怎样在德军围攻下守住了巴斯托涅的?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