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注重钱? 第2页

                 

user avatar   Designe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童年到少年时代会在一些地方看到一个词,“拜金主义”。

现在这个词已经没了,因为整个社会不会再对此批判,而是转身拥抱了。

比如我在B站看一些纪录片,有些纪录片是有商家赞助的,赞助商做植入的时候,弹幕也会出现“感谢金主爸爸”。前两年阿里声势最鼎盛的时期,双十一期间各种求“马爸爸”免花呗的短语也层出不穷,甚至会在相声中在台上讲出来。

“父亲”这个概念是我们的文化中至高无上的一个概念。君臣父子,如君如父…现在有钱就可以当爸爸的概念被世俗大众广泛接受,整个社会都是拜金主义的,谁又会批判自己呢?


到了青年时代,又兴起一个词叫做“啃老”。随之出现的故事大体上都是,年轻人不思进取,买个房子竟然花光了父母的积蓄。

彼时我意气风发且年少无知。一个房子算什么,整个世界都等着我呢。

于是我大嘴一张,“以后买房子我自己来!”

我食言了。稍微令我有些安慰的是,社会舆论中也没有“啃老”这个词了。


去年夏天,我的高中班主任加了我的微信。她的儿子在报志愿,也很喜欢汽车,想问我报哪个学校,哪个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最好。

我先向我的老师推荐了我所知道的几个还不错的学校。但我又告诉她,喜欢汽车其实不一定就要学汽车专业,而是应该学最赚钱的专业。

让一个高中生喜欢的汽车肯定是法拉利、保时捷,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买菜车。

但基于我对主机厂的工资水平了解,如果没有特别的奇遇,一个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一般设计师、工程师能够得到的最好的车大致就是入门的保时捷Macan这个层次。

就是在4S店活动中不会被邀请的这种。

其实男人的爱好大概也就几类:汽车、数码、运动、潮牌、摄影、手办、游戏……都说男人不长大,就是玩具越来越贵了。

一台宝马M2,一套苹果全家桶,一次阿尔卑斯滑雪,一墙趁现在抄底的鞋,一套小蓝标的镜头,一个反浩克模型,加价的PS的光盘和switch的卡…

当一个女孩在知乎上问,为什么男朋友那么喜欢xxx以至于有些忽略了我?这时候一群男生冲过来告诉你,我们男生喜欢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工业皇冠上的宝石。又是结晶又是宝石的,当然值很多钱了。

上面出现的这些东西,如果真作为爱好,除了车之外投入四五万也就算基础水平。

而知乎上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的爱好都是旅行和美食?

原因是年轻人其实普遍没有爱好。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持,很可能也没有时间与精力。

中国的就这一个徐霞客。


前不久,有个所谓的各等级的财富自由的标准。其实追求钱的终极心理就是自由。

年轻人如果已经很有钱,他会很自由。他能怼领导,能裸辞,能看大山大河,能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能完全凭喜好做事情。

移民美国不是有广为流传的三代人三步走战略么。一代工科,二代金融,三代艺术。

也就是说,经过两代人不懈努力的积累,到了第三代才能凭喜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们或许都产生过类似开个小店,有花有阳光,有家人有朋友的美好而朴实的想法。但如果把这个想法真的付诸实践,你会发现,首先得有钱。

钱=自由


以上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止是年轻人。

1,一些人,在幼年被缺钱PUA过,比如买不起必需品,比如曾经因为吃穿用度被嘲笑过,比如因为缺钱丧失了爱好和机会。这种经历给予的负反馈,使人非常迫切的需要多一点的钱来获得安全感。

2,随着人们很容易在新媒体上看到各种炫耀(豪车、豪宅、奢侈品、下午茶、所谓贵族生活等),【生活满足感】的阈值被大大提高了,所以获得满足感所需的货币的数量级增加了,因此产生焦虑感。

3,多数人越来越难以接受延迟正反馈,这造成在对于钱的获得上,更倾向于相信短期暴富的可能,从而使焦虑感和无力感上升。

4,年轻人收入较低,且迷茫,不清楚如何进行收入的提升,或者清楚了,但是觉得太累太慢。

5,人类个体之间的比较,钱是最容易比较的,所以比较产生的焦虑也相对较多。

6,多数人都在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富有的一面,无论真假,其实假的居多。这个全民吹嘘好面子的行为,反过来助长了前面5条。

以上。

看重钱没什么错,

只看重钱不靠谱。


user avatar   asura-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出这个问题的,约么着起码得四十开外的岁数了。只有这代人才见过不怎么重视钱的年轻人。

这么说吧,现在的年轻人重视钱,就是事实。但这属于拜金主义的错误吗?真算不上。

这属于“随着社会发展衍生出的代际之间金钱观割裂”。

我周围有接触的人相对杂一些,从60后到90后都不少,甚至还有星罗棋布的几个00后在里边。

早先从朋友圈我就看出来了。90后,尤其是95后的小孩儿,朋友圈内容与消费相关的元素特别多。

比如今天去了当地哪个最高档的饭店吃火锅;朋友送来了什么什么生日礼物;哇!旅游到了西藏真是离青天只有一臂的距离鸭!

很多都是这种。

但70后80后画风大不同。

老板提个什么奇谈怪论马上敲锣打鼓朋友圈来一波宣发的;看了什么矫情公众号对莎士比亚作品有新解读的;每天一早朋友圈第一条准时发南无阿弥陀佛的……都是中年人。

很明显,上点年岁的人更愿意表露的是情绪,或者情感等等这些和钱关系不大的事物。

问题出在哪?

人生命历程里所见所闻,尤其是成长发育期的见闻,所带来的世界观变革,更容易指导人在成熟期以后的行为。

拿人举例似乎主观主义,毕竟我好歹也披着个人皮,所以咱哪怕看高级点的哺乳动物,都能见端倪。

你看外头的流浪猫。

从小家养后来被抛弃的流浪猫,哪怕是成年猫,有的也会和人表现亲近,过来问你喵喵要吃的。

但流浪猫里在外头生下来的小猫,算是流二代了吧,从小就很警惕人,长大了也躲着人走。

这就能说明,成长经历里回忆的烙印,能一定程度决定一生所追求的旗帜,插在哪个方向。

70后80后,从小生活在计划经济里,爹妈上的是大锅饭的班,家里住的是工厂宿舍楼,去的是一刀切的公立学校。

这些人在物质方面匮乏,但平衡。而人类的一个特性就是希望有个体存在感,即,在人群里我多多少少得有点不一样,才证明我来过这污浊又灿烂的世界。

于是物质一刀切,对于精神,信仰,文学,等等务虚的课题,他们更愿意去研究,去证明自己。最后百花齐放的出来各种民间科学家,草根文学家,胡同思想家。

时至今天,他们人至中年,而当年的烙印不变,尽管他们也在顺应时代努力恰钱,但他们的源代码写的还是风花雪月和真爱无敌。

而年轻一代则不同。从出生就是市场经济大潮之初潮来袭。小时候有钱家庭住高档商品楼,穷孩子还住没拆迁的平房,上公共厕所内种。

上学了有人双语私立,有人按片划分。甚至同学之间,在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叫攀比的岁数,就自然的按照身家集结,穿阿迪的几个凑一块玩,穿阿迪王的几个凑一块玩。

于是乎,成长过程里,以资源占有决定人江湖地位,圈子区块,乃至认知高度的概念,就天然形成了。到了他们现在已值壮年,这个甭打算改。这是时代给不同代际的人,身上盖的一个戳。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接触过还健在的20后30后的老人,这些老人更务实,他们从不抱怨什么社会不公,资本腐蚀,人心不古,物换星移。他们单纯就在拼谁活的更长寿,谁就是赢家。

因为在他们年轻时,经历过人命如草芥的二战年代,活着,在他们成长经历里是唯一参考系。所以到了耄耋之年,仍不改少年时的执念。

当我们这些人生抛物线已经从顶点慢慢跌落的人,鄙夷年轻一代太贪的时候;年轻一代背地里说的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太虚。

风花雪月能换大米么?诗词歌赋能替空调么?舔领导能舔出一片天么?烧香能烧出六合无恙么?

也许能,但终究是极少数人做到的,大部分务虚情绪在市场丛林里,终究被猎食,最后沉没到食物链底端。

这就好像千年之前,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前提是天下太平;转眼到了战国,崛起的英雄都高呼四个大字:孔武有力!

时至今日,孔武有力的,似乎很大程度上,正是能撬动更多资本,来为自己,为自己人,服务的内些人。

所以,年轻一代看重钱,错了,也没错。

错在世界上除了钱,的确还有很多有趣的犄角旮旯值得探索挖掘,他们无暇关注。

没错则在于,历史的车轮,方向并不确定,方向盘左右扭扭,想在车上坐的稳,不绑上钞票粘的安全带,是会从车窗被甩出去的啊!


user avatar   wang-xiang-yu-59-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一看就是不差钱的老板们问的。

为啥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注重钱?

为啥他们就不能为了理想、为了情怀、为了更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因为他们没钱!

因为他们踏入社会的目的,就是想要尽快独当一面,想要尽快赚钱,想要过上好一些的日子

因为昂贵的首付等着他们,沉重的房贷和车贷需要他们用半生去偿还。

或许还有天价的彩礼需要他们支付。


结果你们不想给他们钱,还想着用情怀去绑架他们?

让他们不那么注重钱,好为了“你们的理想”而奋斗?

有人告诉他们,工作上996,才能生活上669!

结果996的工作累的他们根本就没办法_________。

有人告诉他们,年轻人,目光放长远一些,门口的那辆玛莎拉蒂,或许就是你的。

结果他们发现租房的自己连个车位都买不到。

有人告诉他们,梦想要大,不要总想着眼前的苟且,想想创办个“基金”?

没钱你说他们该拿什么去创办基金?


年轻人,务实一点,挺好的!


user avatar   chenxuan007bei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钱就得饿死

没钱连繁衍后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从充气娃娃身上寻找安慰

没钱你连人都不是。

(1)没余粮

我们这一批人,谁没睡过地下室?

我们父亲这一代,找个墙角就能眯腾一觉

我们的父辈有地,饿不死

安全感比我们强太多


我们呢?

没地了,只有30年出卖劳动力的机会

所以买办说:996是福报,没错的。

我们活该累死,连ICU也不让进


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注重钱?

没人托底呗

我认识一个法国佬

巴黎就50平米的房子

40多岁的人,天天没个正形,吃喝玩乐全球旅行泡妞

但他不怕饿死。有政府托底


我一同学移民加拿大

一家四口,就他一个人上班

普通中产工作,全家衣食无忧

牛奶太多了,竟然用来洗澡

燕麦也太多了,拿去公园问鸽子


我们呢?

我身边累死累残的人,数不过来

我自己心脏也有问题

头发也是这两年才养过来

差点绝顶了


(2)人吃人

资本就是吃人肉、喝人血的机器。
你要想挣钱,就得拿命来换!

6年前,有个互联网公司挖我。给的薪水位置都不错。
和大股东吃了三次饭。


第三次,我选的晚上10点钟过去,公司200多人,灯火通明,在分夜宵。
年轻的ceo志得意满,嘴角流露出凡尔赛的笑容。
吃饭吃到凌晨1点,高管们继续去加班。

我终于斩断了妄念:
这种钱,有命挣,没命花!
我已经有了女儿
我要活着看到女儿结婚、生孩子。


人生奋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保时捷?劳斯莱斯幻影?
独栋别墅?西山壹号院?
取白富美,嫁如意郎?
无论什么,
——先得保命!

4年后,我落户体检时,心电图做了三次,都不过关。
年轻的医生说:陈总您躺好,躺10分钟,咱们再测一次。
我躺在床上,五味杂陈。

20来岁时,我也是拼命三郎。
在老板的pua下
每天凌晨两点睡觉。早上7点钟又爬起来去哈尔滨出差。
老婆生病住院都没去陪,结婚前她花9000多的纪念晚宴,也因为开会没去
山东的一个方案,被老板要求临时改策略,两天一宿不眠不休地改
改得脸都青了

为了让我拼命,老板四处宣称我是他的接班人。
接班人。呵呵

那时候确实挣钱:做完一个项目,老板送辆车

但我TM一个项目帮你赚两三百万,车才几个钱?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我不建议年轻人去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成熟的互联网公司
做些边角料的事
忍受毫无效率的会议
逢迎毫无节操的领导

我一同事,二十几年来一直加班,
3年前得了脑瘤。
大房子卖了,换了小房子
套现100多万,去天坛医院做开颅手术
然后呢,保住了命,落得个口眼歪斜。回到南方老家养病。
口眼歪斜,就是一线城市职场人的下场?

营销策划人的工作强度,不比互联网人的强度低
2012年我在上海。
老板明半夜两点安排人打我电话,命令我去项目。
凌晨两点的上海,出租车司机是白发苍苍的老上海人。一边怜惜地看着我,一边叹息
说:“中国对不起年轻人

呵呵,没关系。
我们对不起的是父母。
我们也对不起老婆孩子初恋情人。

我们TM更对不起自己。
中国年轻人的人生,就是一长串的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老板不爱你
你挂了,老板也不会想念你
他想念自己的估值,想念自己的营收,想念自己的小蜜
他不会想念你。
你是落叶,
鲁迅大叔说过: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老板只觉得你们聒噪。



15年前,有个28岁的设计师累死在办公室
也是连续熬夜加班,心脏崩了
他父母,
两位白发苍苍的退休工人
一人拿一个竹竿打着横幅
“还我女儿命来”
后来好像私了了,赔了30万
看毕竟有钱拿,这就是所谓的“福报”吧

清华一位程序员,拼命写代码
两天一个,终于按期完成了任务
于是很高兴的上厕所,一使劲,心脏也崩了。
看,这也是福报。



还有位四大的大姐,杭州人。40岁了还是单身。
漂亮而知性,读了香港科大的EMBA
来到北京做某科技公司的副总裁
也是心脏崩了

之前被压榨惯了
来到科技公司,还是每天工作到凌晨
没人逼着她工作到凌晨
但不工作到凌晨她觉得亏欠单位和领导
心力不踏实。

单位是国企,还有些人性,给她开追悼会
漂亮的照片挂着,她部门的女性哭倒一片
哭大姐,也哭自己,也哭打工人的命。
心痛如绞的,应该是韭菜
是韭菜的兔死狐悲,而不是收割机
更不是联合收割机。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靠的是谁?
房地产商云淡风轻地晒情怀
靠的是谁?
互联网巨头们“阳光下的财富”
靠的是谁?

世间只有两种存在
一种是镰刀,另一种是韭菜。
镰刀对韭菜说:
“我们心痛如绞,我们爱你,深深地想念你”
你猜
韭菜怎么想?

韭菜会想

别废话,先给我钱,

北京挣来北京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但有了钱,至少能活下来,能有交配权,能发发牢骚

能吃饱饭,然后继续加班



(3)庆余年

大学毕业后,打工仔的职业生命,远远没有你想象得长。

比如24岁研究生毕业。你得熬上10年,才能有机会赚到高薪


什么叫高薪?

——一年时间能赚到前9年加一起赚到的钱,这才叫高薪。

此时你志得意满,赚得很嗨,工作体面,压力一般。

然而

然而你赚了三五之年,,35岁左右,被领导干掉了

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了

... ...


别笑

这是真事。


合着高薪职场生命也太短了。

24岁毕业,30岁拿高薪,35岁被宰

高薪寿命=5年?


一朋友是海龟,财务做了15年,考了cpa、acca...国内国外一堆证,妥妥的学霸,

可惜,38岁了

互金行业做财务总监。薪酬很高,

(你懂的这个行业。)


前年失业,

(你懂的这个行业)

在家里坐了一年,根本找不到工作,

平民子弟,这些年赚的钱都贡献给房地产行业了,

投了一年简历,

无论学历、资历、人品都没问题的精英

就是没offer,

压力山大。


正好我今年做了一家创业公司的营销顾问,推荐他去当cfo

薪酬虽然掉了不少,但好歹能交月供,不至于坐吃山空。


为何35岁就被干掉?

还是需求不够,这是结构性的。


昨天一位经济学大佬讲话

一语中的

“世界经济的驱动力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市场需求”


中国消化不了这么多高端人才

中国产业利润养不起这么多高端人才


35岁现象,从bat华为小米这类世界500强公司挨个捋一捋

哪家没有?


我读书时,老教授激励我们

研究生毕业才算个半成品,

工作10年之后,才称得上成品

工作二十年之后,才算是好物件

特么,为啥刚刚35岁刚刚成品了,就被挖坑埋了?


加上经济衰退、疫情猖獗,很多人又开始念起来体制内的好

旱涝保收,永远不担心丢工作

......


从去年开始,好几个做高管的朋友,都失业了。

也都是35岁40岁左右


有外企事业部的总经理,也有民企Ceo,

丢了饭碗,下家也不好找。

都有点惶惶然。


其实也好理解

公司赚不到钱,这些高管每年拿那么多钱

哪个老板咽得下这口气?


提拔一个总监,

待遇只有你的一半

还感恩戴德,低眉顺眼,拼命干活

那还留你干甚?


好在总经理ceo级别的,大都有些积蓄,也有人脉,

寒流之下粮仓还算OK:


一哥们上次说找前东家,去要欠他的季度奖金,

我随口问了句多少,他说不多,80万。

还是金融行业来钱快。


他的投资人我也认识,去年失联了。

还是金融行业比较危险。


35岁妥妥的中产

其实本没有中产,不过是资产阶级忽悠无产阶级的概念罢了。

最痛苦其实就是这类人,这个阶段比无产阶级还要惨

因为高负债,对流动性需求极其迫切,一有风传草动,就得卖房卖车


最近北京的项目比较多。手里有几个职位,想优先照顾几个之前的老朋友和老部下

一问,

有失业一年多的,天天被老婆讽刺挖苦蔑视

也有从年薪百万自我降薪到30万的,还是没有着落。

也有花呗、借吧、微粒贷、通通借遍了,一到还房贷就失眠心悸的。


35岁之后的中年白领,成为寒潮中最脆弱的群体。


(4)富贵

我来提5个小建议吧:

1、投简历,尽量投靠近销售端和业务端的。

这类工作相对好找,你先要保住现金流,不至于为房贷车贷愁白了头。

而且这类岗位也不容易被干掉,毕竟属于结构性薪酬和进攻型岗位,公司的压力也小。

现在所有公司都在开源节流,roi比较差的高管和职能型中层,都会被拿掉。


2、不要死咬着薪酬。

2020年不是2015年。现在都缺钱。

今天面试一位内勤,毕业三年的小孩,张口要一万八。这其实是耽误自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高薪机会。


3、工作不是投简历找到的。

你要找找自己的朋友、同学、老乡,尤其老上级老领导。

往往就是一个电话、一堆饭就就可能轻松解决掉了。

脸皮厚点。


4、学会居安思危

面试中发现,最有居安思危意识的,往往都是销售出身的。

而职能中层通常缺乏积攒金钱,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现金流断掉的时候,面对高额债务,一下子傻了眼。


这次危机,也是财富观念的再教育。

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一下我们每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尤其是中产,一定要警惕。我们要比农村的大爷大妈、要比十八线小商贩,脆弱多了

在高额债务面前,你并不是一个自由身。


什么要富贵?

身为无债,叫富;心中无事,叫贵。


5、35岁之后的中年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

当然前提是你确实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吃喝混的确实很不好找。

当你确实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时,你一定是值钱的。


最后,送大家一首诗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全不怕,任尔东西南北风!

加油!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点个赞?

我是 @增长黑客陈轩

更多干货 加我微信 chenxuan009beijing

一起深度互动 帮你少走10年弯路!


user avatar   gong-cheng-feng-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年轻人还注重睡觉,一天24小时,睡觉8小时,而且天天睡…………天天睡呀,少一天都不行,这得有多重视!


现在年轻人还注重吃饭,一天吃三顿,天天吃三顿,天天三顿…………这得有多重视。


现在年轻人还注重喝水,还注重上厕所,还注重呼吸空气


所以,题主呀,其实仔细排下,钱是排在很后面的东西了! 你的观点根本就是错的!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成熟、理性?


user avatar   maka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跟过去比起来,钱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现在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很多东西,这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

经济学家陈志武曾经说过

我出生于1962年,那时的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经济体制都反货币化,国家实行供给制,货币的流通性达到历史新低。那时我生活在湖南茶陵乡下,父亲作为生产大队干部,经常出差。但每次出差,他不是带上钱,更不可能带上信用卡或手机,而是带上几十斤米、几斤菜,还有被子、席子等。回头想想:当外出时必须自带粮菜、被子,而不是具有通货性质的货币,一个人怎么可能自由远行、远走高飞呢?

那个时代很早了,算是共和国早期,那时候你有钱也没有什么用,带上钱你买不到基本生活用品,你还是只能带上那些柴米油盐

最近上映的《你好,李焕英》,贾玲扮演成盲人帮妈妈买电视机,有了买电视机的钱,但是售货员又问了一句:“你有电视机的票吗?”是的,如果你光有钱,你可能买不到电视机,你还得有票,特定只能买电视机的票。而当时的电视机票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一般这类商品都是只有内部渠道才行的,不是那个层次的人,你有钱也是干急,那是什么时候?那都是1981年了。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看似是一场政治改革,一场路线主义的斗争,其实荡涤的是全社会对于钱的观念。

九十年代我姑姑在她们村里的小作坊帮闲,老板还是她本家侄子,一开始谈钱我姑姑还特别不好意思,仿佛谈钱就伤了感情一样,发工资的时候也是晚好几天才去拿,仿佛自己对这笔钱并不是很在意一样,但其实她家里确实还挺急着用钱的,只是当时的意识形态限制她们,觉得谈钱这个东西很脏。

那个时候我还住在村里,我清晰的记得我们村明明有一些小企业,但是一些年轻人宁愿闲着赌博就是不愿意去打工,而且他们还嘲笑愿意去打工的人:“为了这点钱累死累活的至于嘛!”其实并不是他们真的看不上钱,而是过不去那个面子,其实私底下也眼红别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市场上能提供的商品越来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联系的加强。


我小时候住村里的时候,我妈干活时候缺点东西,总是要向别的家去借,也不是买不起,其实是平时用不到几次,买来在家里放着并不划算,用了别人的东西也不是给钱,而是记着人情,万一下回有必要的话,在别的时候还上,非常麻烦。我家里盖房子,并没有什么施工队,都是我家亲戚,我姑姑,我舅舅和我爸的一些朋友齐上阵,在我家干活,我家管饭,干完了大吃一顿就走,这也是人情,下回他们家盖房子我家也得去帮忙。

我现在在城里住,我没有电动车,我不需要问我的邻居借,我只要到楼下租一个共享电车就好了,无非就是付钱而已,我不欠任何人的人情债。我搬家东西太多又不想麻烦朋友,怕被搬家公司宰,我劳务公司找一个劳动力,给他点钱,帮我把东西搬到车上,这中间也是金钱的交易,不涉及任何人情,我对给我搬家的人不欠人情,我对于搬家公司同样没有人情。建筑公司把商业住宅楼建好,我在开发商手里买了房子,我的房子确实是建筑工人建的,但是我不欠他们任何人情,他们家需要盖房子了我也不需要去帮忙。

这就是我和我妈生活的不同

我妈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维持这种关系还要不断地搭进去时间和精力,而我不需要,我只要努力挣钱,其他的只要消费就好了


所以我比我妈妈更重视金钱

我妈妈没钱了,凭借关系短时间之内可以在我们村吃喝不愁,因为有她的关系和人情在

我没钱了,楼下包子铺不会给我一个包子,奶茶店的小妹妹也不会给我一杯奶茶

我重视钱,因为钱是我跟这个社会的全部啊


user avatar   yongmi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不就是何不食肉糜啊。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一代的年轻人不注重钱?

批判地球人么?




                 

相关话题

  前一辈人把行业都占了,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为什么说年轻人做饭都是「装备党」? 
  年轻人是不是该趁着年轻不要怕工作苦,多学习??? 
  老一辈给年轻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么? 
  为年轻人「续命」的熬夜水,真的有效吗?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讨厌别人教他们做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周末宁愿躺着也不出去活动?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称「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如增加贷款的年限等,如何看待他的建议? 
  年轻人该不该向资本低头? 
  现在的年轻人会每月给父母赡养费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市民举报「民警过年期间公车私用去买烤鸭」,官方回应「系处理完公务后为值班民警购买晚餐」?
下一个讨论
有人说「过年磕头是封建陋习,下跪是奴性」,给长辈磕头有啥问题?过年磕头是陋习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