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范进中举,屠夫对范进态度为何天差地远?中举前骂范进,范进中举后抽自己脸,说是惹了文曲星,有这么怕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范进中举”这一节,在小说中其实颇有喜剧色彩,在很多方面是有所夸张的。

而要理解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还得要从范进中举的经历以及范进中举之后的变化说起。

先说说范进是怎么考上秀才的。

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锦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龋”周学道道:“这也未必尽然。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看。”范进磕头下去了。
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正要再看看却有一个童生来交卷。
那童生跪下道:“求大老爷面试。”学道和颜道:“你的文字已在这里了又面试些甚么?”那童生道:“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大老爷出题面试。”学道变了脸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况且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话看不得了!左右的!赶了出去”。一声吩咐过了两旁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周学道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山案来范进是第一。谒见那日著实赞扬了一回。点到二十名魏好古上去又勉励了几句‘用心举业休学杂览’的话鼓吹送了出去。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范进又磕头谢了起来立著。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周学道乍一看范进的卷子是个垃圾,但又觉得范进可怜,着实看了几遍,觉得这是“天地间之至文”。再加上中间出现魏好古要求周学道面试诗词歌赋,而周学道觉得这是“杂学”,对魏好古加以斥责。这么一对比,背后的讽刺之意也就昭然若揭了:

首先,若说范进是真有实力,那么此前的几十届考试的考官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大清药丸(书中的背景是明朝,实则暗指清朝);

其次,若说范进真有实力,而此前的几十届考官也有水平,但仅是因为粗看了范进的试卷,觉得这是垃圾就不录取,说明录取体系有bug,大清药丸;

第三,若说范进没实力,只是熟读四书五经,不似魏好古一样还会诗词歌赋,那么考官将这样的做题家点成第一,说明大清已经没有明白人了,大清药丸;

第四,若说范进没实力,只不过是因为考官的格外注意才让他当了秀才,那说明科举录取里这样的冤假错案比比皆是,大清药丸。

实际上,周学道对范进的这个态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周学道就是个范进Pro Plus。

这个周学道的名字,叫……周进。

范进、周进,取得都是“进士”的“进”。而魏好古的名字,则是取“魏晋”与“好古”合成,意思是这人追慕魏晋,不是纯粹的做题家。

但是吧,周进其实比范进更惨。

夏总甲道:“先生倒有一个你道是谁?就是咱衙门里户总科提空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六十多岁,前任老爷取过他个头名却还不曾中过学。顾老相公请他在家里三个年头他家顾小舍人去年就中了学和咱镇上梅三相一齐中的。那日从学里师爷家迎了回来小舍人头上戴著方巾骑著老爷棚子里的马大吹大打来到家门口……”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斤牛肉面吃了各自散去。

范进好歹五十多岁还考上了秀才,周进可是到了六十多岁都“不曾中过学”。

那周进六十多岁都还是个布衣,又是怎么当上学道的呢?事情的缘起是周进去省城的时候,想去贡院看一看。

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也都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着。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醒了之后,周进就一直哭。“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然后,周进的外甥跟人解释:
“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接下来,本节的高潮部分也就来了:

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县父母、学师。那典史拿晚生帖子上门来贺。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忙了个把月申祥甫听见这事在薛家集聚了分子买了四只鸡、五十个蛋和些炒米饭团之类亲自上门来贺喜。周进留他吃了酒饭去。荀老爷贺礼是不消说了。看看上京会试盘费衣服都是金有余替他设处。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细细看过不可听著幕客屈了真才。”主意定了到广州上了任。

这段情节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儿?范进、周进考了几十年都不曾中的一个秀才,但是明清同时也有“监生可以参加科举”的规定,于是几个普通的生意人只是因为看着周进可怜,就凑了200两银子让周进获得了考举人的资格……

看到这,是不是想到了今天你能跳健美操,也有可能低分上清华?

范进、周进几十年的折腾,还抵不上200两银子。这背后的讽刺之味,溢于言表。

而周进因为是六十多岁才中的秀才和举人,所以对范进这样几十年没考上秀才的人才格外留意。如果中间没有这番缘由,范进这次考秀才怕又是要落榜的。

既然周进可以60多岁中举而后又考中进士,范进自然也有这个可能,反正俩人都是“进”嘛。

而在明代,别说考中进士,就是考中举人,除了能获得免税、见官不败、蓄养奴仆等诸多特权外,还有很多实打实的利益。就拿范进来说吧,他中举前是这样的:

他家离城还有四十五里路,连夜回来,拜见母亲。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正屋是母亲住着,妻子住在披房里。他妻子乃是集上胡屠户的女儿。

中举之后的经历是这样的: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到第四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着银丝髻。

不过才两三个月的时间,范进一家就从饥一顿饱一顿变成了穿金戴银,奴仆丫鬟也都有了。就这种全靠身份带来的差别,让范进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贫民到小地主的蜕变。

所以,别再说什么举人相当于大学生、进士相当于博士之类的话了——在今天,别说你考上博士,就算你毕业能考进中央部委,你看有没有人给你送房子送地送商铺的?再看看有没有人争着抢着到你家来当保姆的?

要知道,范进已经50多岁了,仕途上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尚且有如此待遇。那些年纪轻轻就中进士的人,又能有怎样的发展呢?

顺便说一句,按照书中所述,周学道是在南海和番禺的考试中提拔范进的。而在清代,南海和番禺同属于广州府内,广州又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地方有这样的田产,能生活成什么样子?

要是把范进中举后的家产转换成钱的话,怎么也得相当于今天的三五千万吧。

如果今天你去参加这么一个考试,考不中继续在家待业,考中了立刻就能拿到5000万。你考中了后,会不会疯?

如果这个考中的人是你一直瞧不上的女婿,你会是什么反应?你会不会捧他的臭脚。

最后的最后,别忘了,范进有钱了之后就算不休妻,也可以纳妾。胡屠户说到底也就是范进的老丈人,靠的是女儿的这层关系。书中并未提到范进有孩子,考虑到范进已经50多,想是胡屠户的女儿不能生育。在这种情况下,范进不可能不打算要个孩子——而在明清两代,合法休妻的“七出”第一条就是“无子”。

一旦范进休了妻,不但胡屠户的女儿要被赶回家,胡屠户面子上挂不住,而且胡屠户也失去了范进这样一个大靠山。你猜胡屠户会怎么做?

这个情节最有喜感的地方就在于配角是范进的岳父,这个设定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配角不是岳父而是范进的亲生父亲,反而就没有这种喜感了——毕竟,范进的父亲就算再瞧不上他,也是范进的亲生父亲。这层血缘上的关系不会因为两个人之前发生过什么矛盾而打破,范进的父亲也没必要阿谀他。

你还别说,范进这个经历,还真有点赘婿文的味儿了。

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只是因为范进意外遇到了一个60多岁才考上举人的同病相怜的周进……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您以为中举就是考上大学了?

哪有那么简单。。。

举人和秀才最大的不同是,举人本身可以直接做官,是统治阶级官僚队伍的一份子了。

先看看举人的特权:

1,免除徭役,不纳税。这一条适用于举人整个家庭,包括其门下家奴。这一条可以说是封建王朝积累财富的不二法宝,因为农民之所以赤贫是因为他们不仅要纳税,还要服徭役,你这就是地上长的东西和做点什么产业赚的钱都是自己的。

2,可以豢养家仆奴婢。而且卖身为奴的人算你的财产,他们也不用服徭役纳税。

3,见官不避。举人无论有没有补实缺,名义上都是现任地方官的同僚,所以见官不避,以礼相称。普通老百姓见官不避是重罪,杖责到流刑不等。

4,功名抵罪,犯了罪可以用功名折刑罚等级,这一条就是说,除非大奸巨恶,否则只要有个举人功名,基本就死不了了。

5,过堂不用刑,不下跪。除非革除功名,否则衙门是不能对举人用刑审讯的,最多就是吓唬吓唬。吓唬不住…那就是吓唬不住了…毕竟从名义上说,举人和现任地方官是同僚。所以古代大多数诉讼,有功名的人都比较占优势。

另外有些隐性的收益:当时县里乡绅对于新晋举人,一般都要连宗,最差也要换贴。意思就是大家是一家人了,举人可以参与社会管理(皇权不下县),对乡里事物有决策权。换贴连宗意味着可以和乡绅一起鱼肉百姓。

以上,一个不用交税纳粮服徭役,可以和县里的土豪劣绅各级官员称兄道弟不用磕头,甚至上了大堂都不用跪还打不得的姑爷。。。是不是就很剽悍了?

对了补一条,胡屠户虽然有俩钱,但是属于纳税徭役一样不能少,见了乡绅要磕头,上了大堂先被打杀威棍,“以民告官先已有罪”,见着范进那是必须打哆嗦的。

你知道平头百姓打了举人一耳光是什么罪么。。。反正胡屠户是知道的


user avatar   zhou-lin-99-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举的好处远不止“免税”和“做官”,至于见官不拜、不可加刑,就更不是,秀才也有这个待遇。

中了举,最根本的好处就是正式迈进了“缙绅”的圈子,在明代,这可是一件极大的事。

哪怕是范进这样的潦倒书生,一旦中举,立刻就有了一大堆“关系”。

首先是“老师”,周学政。

其次是“同年”,就是本省同届考上举人的人。

再次是周学政的同年和学生们。

这三种关系,在明代是极亲密的关系,属于只要开了口,怎么也得帮忙的那种。

有了这个关系网,即便是县令乃至府台大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他,否则后果很严重。

因此中了举,基本上就是一县缙绅录前几篇的人物了。

再有,明代正项赋税并不太重,但在胥吏把持之下,各种苛捐杂税、陋规,极多。一旦中举,胥吏再牛也不敢动分毫,否则一个“片子”递上去,饭碗就没了。

普通百姓投充到举人、进士名下,避税其实并不多(举人、进士都不是无限免税,是有亩数限制的。),但可以免受陋规的盘剥,胥吏的勒索,且人身安全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不会动不动就遭到飞来横祸。

举个例子,明清两代发生刑案,左邻右舍、证人、案情相关人,都会被关进牢里,直到结案。胥吏们往往借此大加勾连,从中获利。如果是某举人的家仆,那么只需要老爷打个招呼,就可以免去这无妄之灾。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胡屠户的生活哲学是对的。范进中举,是小概率事件。我想,如果胡屠户穿越过来,会这么说: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进了市一中,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想考清华了!我听见人说,就是你进市一中,也不是你智商高,而是教委搞教育公平,可怜你们县贫困,舍与你的。

如今痴心就想中什么九八五、二幺幺了!这些中的老爷,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的老爷,才高二,SCI 就发了两篇论文。用英文作 presentation 都不带喘气的。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结果不是三本就是四本,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村口弄个杂货铺,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腰椎盘突出,已经搬不动砖的老爹是正经!

还要花钱读本科,读硕士,还想在上海买房子,讨老婆。爹娘这棺材本都叫你丢在水里了,叫他们做不动了喝西北风去么!"


user avatar   he-xian-sheng-2-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彼时彼刻,就是此时此刻。

提问者可以去问问十八线小县城或者农村那些从真正的寒门考上实权部门公务员的年轻人,他们的亲戚是什么态度。恐怕绝大多数也是前倨后恭吧。

人性如此,古今中外概不例外。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的时候啊,地位天差地别

清朝灭亡后,民本主义逐渐传入,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按理说应该已经人人平等了吧?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很多社会进步人士遇到警察问通行证,直接一巴掌就扇了过去······

(这个是当时解放军回忆录,说当时很多战士换上了警察服装,结果天天受气,还要领导做思想工作)

还有年轻人写信说:非洲司副司长谢丰的夫人,看不起劳动人民,甚至还蛮不讲理地骂我们的工人同志是“穷鬼”,这和国民党官太太有什么两样?您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人民的勤务员,对劳动人民要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竟有干部辱骂我们国家的台柱子——工人阶级。这怎么不令人愤慨!


一直到这一批人都差不多死光了,新生的一代才好一些

我以前挂职的时候,司机说年轻时候在公社里,当时副省长过来调研,完了在食堂排队打饭,他们这些年轻人就凑过去拿脏衣服故意蹭副省长的白衬衫,副省长还笑呵呵的和他们打招呼



那么在古代,连基本的民权、民本都思潮还没传入的时候

社会地位的差距究竟大到什么地步呢?

别看当时儒家天天嘴上喊民为贵

实际上儒家最讲究的就是“礼”,对民好,更像是人对小动物的施舍。

而不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平等的,都是人。


朱熹就认为,判案要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再“听其曲直之辞”。如果“以下犯上,以卑陵尊”,“虽直不佑”。就是说,在下者虽然“理直”,也不能保护。

如果以下犯上,那就关系到“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三纲之重”,必须以“经术义理裁之”,否则就是“泯灭天理”了。


而举人,就是这个“上”的入门券


类似于修仙小说里边的金丹修士

一个门派(县)里就两三个


user avatar   liu-zhen-han-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站热门内容】

《范进中举》的名气如此之大,以至于让现在很多人产生一个错误的观念——古代的童生、秀才不值钱。

不信你看范进,几十年老童生当了秀才,住的还是茅草屋,出门回来发现家里饿了三天,老娘饿的老眼昏花,要拿家里的老母鸡去换米,老岳父拎一挂臭烘烘的大肠来,全家就跟过年一样,生活条件还不如一个乞丐。

社会地位也不高,动不动就被目不识丁的屠夫岳父凌辱,“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

所以很多人得出结论:古代童生秀才就是个渣,中了举才算人上人

实际上真不是。

抛开剂量说毒性是耍流氓,那脱离时代背景说童生秀才不值钱,其实也是耍流氓。

1、作者背景:

吴敬梓少年孤独乖癖,成年后父亲病故,族人觊觎家产,群起而争,他不仅没保住财产,连妻子都不甘族人欺凌,饮恨而死,他大受刺激,将手里仅有的一点家产挥霍殆尽,倾酒歌呼,穷日夜,被乡里视为败家子。

亲情龃龉,爱情失去寄托,功名上也无甚成就,一辈子困于科场,最后贫困而终。

从现代角度看,就是个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思维有偏激倾向、愤世嫉俗的非主流屌丝。

2、小说的讽刺性质:

《儒林外史》不是一部正史,也不是地方史志,是一本有艺术夸张和扭曲成分的讽刺小说,成书的先天角度就饱含着作者的不屈和愤懑,对现实充满着浓浓的批判和嘲讽。

“讽刺”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

以前的优秀相声、经典小品就是干这个的,高度凝练一个主题,用夸张扭曲的手法表现出来,去批判某种社会现象和某类人,其作用是映射现实,你不能拿它们当模板,生搬硬套去实际衡量和比照现实。

3、这本书成于乾隆朝,大概1749年前后,最初只是以手抄本传世,到嘉庆1803年才有了正式的初刻版本,这时候作者都已经死了半个世纪了。

为什么五十年后才在嘉庆时期引起追捧?

外有列强在沿海地区频频骚扰,虎视眈眈,一再逼迫清廷开关通商以倾销鸦片,内有川、楚、陕农民大起义和北方天理教起义,甚至一度在太监的接应下冲进皇宫。

一句话形容,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王朝末世。

也就是说,这本书正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写于五十年前那些给予夸张、批判、嘲讽的、原本属于“科举圈、文人圈”的乱象,在五十年后已经演变下沉,变成了社会常态。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凭借一本小说就对古代科举层次建立刻板印象。

实际上,除去“礼崩乐坏、战乱频起”的王朝末世(社会特殊阶段),童生秀才这些经过正式科试,被国家意识形态承认和接纳的底层读书人,在整个社会阶层里都属于高人一等的“人上人”。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发现自己只是个小小童生,大概心里慌的一逼,别怕,等你出了门就会发现,整个村子的人见了你都要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喊一声“天王”,连老地主见了都客客气气,平辈作揖。

没错,这天王就是字面意思,你就是你们村的“天王级人物”——童生在古代的另一个别称“童天王”就这么来的。

别看小小童生,弱冠之年的小文屁,在文盲遍地、大多数人终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见了县官老爷要大礼参拜、跪地磕头的古代,你读书认字,还去县里参加过科试,被县老爷慧眼识英,亲笔拔中并视为弟子,天地君亲师,单凭这份“师生关系”就足以让你在村里成为一号人人忌惮的“大人物”。

想想现在,村里有个人,他的高中老师步步高升到了县长,尽管师生之间不怎么走动,县长也想不起还有过他这个学生,但“真遇上事,他至少能厚着脸皮去县政府找曾经的老师拉拉关系”,这份特殊的“关系”是不是也能让他在村里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至少等闲的乡氓土棍、村匪路霸、村长书记都不敢轻易招惹,见了面也得客客气气。

古今一理。

至于说到秀才,那地位更高了一层。

旁的不论,单说经济收入,附近四里八乡的村民,但凡遇到田土纠纷、争相诉讼、家族析产、居中作保、婚契媒约.........需要递诉状、写文书、立契约、请人居中作证、调解仲裁,最稳妥和现实的做法,就是请来秀才公执笔。

一来名气大,镇得住,权威人士,不用担心对方反悔;二来有学问,各种应用文运用熟练,提笔就来,省事,第三,给秀才公送“润笔”就是变相的拉关系。

另外,科举无望的秀才公还有另一项坐等就来的清闲收入——给公子哥当私教,给土豪当西席,给大户当帮闲,最次也能在家办个培训班,私塾授徒。

如果一个秀才,学问好、精通人情世故、处事公正,他在四里八乡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和崇高威望,但凡举办婚礼喜宴、满月寿酒,无不以请他到场为荣耀,来了必定是上席,光每天的请柬就收不过来,大鱼大肉吃到撑。

又怎么会混的范进那样,面黄肌瘦,冻的乞乞缩缩?

秀才需要随礼吗?需要为份子钱烦恼吗?

开什么玩笑,人能亲自来就是给主人面子,关系再好一点,随手写俩字当贺礼,那是天大的面子。

反观范进,烂忠厚没用,现世宝穷鬼,住着茅草屋,天天不事生产,一心读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二十岁应考,连年考了二十多次,一直考到五十四岁,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冻的乞乞缩缩。

老婆进了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说明他连私塾这种坐等就来的培训班都不开,连老丈人都替他着急想办法。

好比一个高考落榜生,憋着劲儿年年复习年年考,娶了老婆,不上班不挣钱,不开班收学费,不应酬,不往来,宅在家里天天研究试卷,进城路费都要厚脸皮借,一直混到五十四岁。

谁摊上这么个倒霉女婿,不得恨之入骨?

都恨不得一脚照裆,直接踹死算逑。

我倒觉得胡屠户还算是个好人,最过分的无非“迎面啐一口破口大骂”,没掏出杀猪刀一刀捅过去,都是他宅心仁厚。

不是古代的童生秀才地位低不值钱,是范进这个秀才样本太糟糕,正如我们不能用北大毕业摆摊卖肉这种极端孤例和个例,去衡量所有的北大毕业生一样!

至于举人,从称呼里就能窥视一二,童生是“天王”,村级人物,秀才是“相公”,属于乡一级的人物,举人是“老爷”,基本和“县老爷”同级。

“皇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皆自治”。

知县老爷这种百里侯轻易不会下乡,县里事务等于和士绅、宗族、大姓“共治”,一个举人能迅速造就一个强势宗族的崛起,影响力是能波及和影响全县的。

有意思,有人抨击我站不住脚,理由是古代很多笑话小说都在耻笑“穷秀才”,足以证明古代秀才很穷,好像是其他社会阶层达成一致共识,群起嘲讽,纷纷指着秀才群体哈哈大笑,笑他们的迂腐和愚蠢。

这里涉及到一个角度问题——究竟是谁在嘲讽穷秀才?

就像官场笑话必定源于官员之手,普通人是没办法编造出那么多鞭辟入里、惟妙惟肖、贴合实际的官场笑话的,生活圈子就不同,打死他都想象不出来。

同理,古代的老百姓和商人最多能编出一两个秀才的笑话和段子,不可能编造出一大堆,还落于文字,并编成书籍——只能是文人群体。

而举人以及举人以上的文人群体,毕竟是科举胜利者,要讲个体面和矜持,对嘲讽秀才们这些失败者不屑一顾,等级森严的社会阶层里,人人都只抬头盯着上层的红屁股,是懒得去管下面人的死活的。

所以,嘲讽“穷秀才”和秀才之“穷”的幕后真凶只能是——秀才。

没错,嘲讽秀才群体的恰恰是秀才们自己。

终生饱尝科举之苦,舍不得放不下又抛不开,为八股文章耗费了大好青春年华,对功名利禄既趋之若鹜又恨之入骨,像条陷进怪圈无限循环的狗,人生无比讽刺,故而编个笑话,写个段子,甚至写本书来自嘲自讽,自鸣其哀,比如吴敬梓。

看似通过挖苦自己来讽刺和批判社会,实际上是在“哀己”,这才是讽刺小说的真意。

如果今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不破这一点,不假思索,不予分辨,像个文盲穷措大一样,人云亦云,跟着随大流,讽刺挖苦秀才的迂和穷,这很可悲,也贻笑大方!

三个问题:

1、你的大学毕业证是不是拜“现代科举之福”?

2、如果你不幸考研读博,跟古代秀才的“科举之哀”是不是一个揍性?

3、是不是个苦逼996,生活水准比秀才能强到哪儿去?

下次张嘴之前记得三思。

推荐网络小说《范进的平凡生活》。

忽然想起来这个,男主穿越成少年范进,乘风破浪,激流勇进,少年得志,直上青云,改变了范进欲养而亲不在被现实科考逼疯等餐具人生。

作者普祥真人,文笔在线,智商在线,行文严谨,有爽点,至少我看的很欢乐。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我 @刘震撼


user avatar   feng-yun-piao-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家祖上客家人从福建迁来广东,初来乍到,任人欺负。族人专门给人做脏活累活,抬轿子,倒马桶,啥下贱干啥。直到家族里有人考上举人。消息一下来,族人知道后当场把轿子里抬着的人扔沟里当下马威。

打那以后我们就扬眉吐气,逐渐买田买地,慢慢发展成一个大家族。

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整个家族从任人鱼肉,变成鱼肉别人。


user avatar   li-da-yuan-shu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透着一股邪乎味儿,怎么看怎么危险啊……

建议专业机构给予支援。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相关话题

  既然“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倾诉是否还有必要? 
  女生到底应不应该去试探男朋友? 
  对于同性恋,为什么女生的接受能力比男生要高? 
  阅读能带来哪些影响? 
  什么是皈依者狂热?有哪些例子? 
  看了王猛父母的想法,你有什么感想? 
  家里有一只猫,但是我还想养外面的猫,我这是出轨了吗? 
  纵观历史,人到底是是越杀越顺服,还是越杀越反抗? 
  有哪些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警方通报「25 岁摄影师鹿道森遗体被打捞上岸,已不幸离世」,具体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被群嘲?她的诗真实水平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华为Mate40 Pro卖6999,而小米11卖3999?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