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们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第1页

     

user avatar   caijiu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究其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传统血缘关系没落的结果,下面我以一个农村大学生的视角来谈谈我自己的见解。

于我父亲那一辈人而言,血缘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那时候的农村,一家普遍生五六个孩子。如果某家只有一个男丁,那么在各种复杂利益(比如土地的划分,灌溉用水的分配等)的勾心斗角中很容易吃哑巴亏。亲戚之间虽然互有龃龉,但碰到一些纷争时是会一起报团对外的。在农村,亲戚越多越团结,敢欺负你们这一大家子的人就越少。所以逢年过节走亲戚,不仅仅是联络感情,还是对这种血缘联盟的巩固。

除此之外,亲戚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生活上的帮扶。每年的春耕秋收都是农活最繁重的时候,亲戚间互相帮助做些农活能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婚丧嫁娶中,没有亲戚分担一些繁杂的琐事,那就很难办的体面。手头紧急用钱,生病需要人照看几天,需要借工具之类等等的零碎小事有亲戚帮忙往往可以事半功倍。逢年过节走亲戚,是对这一年互相帮扶的感谢。

到我这一辈的时候,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了,我很小就被我父亲他们带出去,基本脱离了农村的生活。我切身体会到这种血缘关系被经济社会的发展慢慢稀释。

首先是地理上的割裂,以前大家聚在一个村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现在像装满弹珠的玻璃瓶被摔碎了,一个个散落在各个城市,一年不见得能见上一回。即使在一个城市里,也是相隔甚远,车马不便。这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爸小时候,对面大姨家杀鸡杀鸭,晚饭时他揣着碗过去,总能端回满满的一碗肉。我吃饭时,周围是制式统一的紧闭房门,不过两步路的距离,仿佛隔着两座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候,亲戚们咻的仿佛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出现,面目和善和蔼可亲,之后又咻的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我的成长和生活,亲戚们参与的越来越少,所以我对走亲戚这事毫无感觉。我爸对此却非常上心,还要逼着我也非常上心,有时候不得不为此感到苦恼。

城市的生活也不像农村那样,需要亲戚间互相报团来捍卫家族成员的利益了。治安和法制的进步,让这些利益冲突的解决都有章可循。原本的血缘联盟不告而破,我们年轻人就更难体会到上一辈人在那些纷杂的利益纠葛中同仇敌忾,团结一致的亲情了。

现在家庭生活越来越独立自主,缺钱可以贷款,菜肉市场都有不需要蹭,婚丧嫁娶一条龙服务等等。原本的互相帮扶也变得可有可无起来,亲人间的联系就更加稀薄了。

我们的成长,缺少亲戚们的参与;我们的生活,淡化了对亲戚的需要;我们与亲戚的联系,被地理缓缓割裂。亲戚于我们而言,早已是随风飘散的轻烟,越来越远,越来越淡。

我想这就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的原因吧。

我的老家

2.17更

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赞和评论,作为知乎小透明的我非常的激动。在看了评论区和一些其他答案后,对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点点个人的理解。

很多知友都指出了不爱走亲戚的一大原因就是和亲戚长辈之间的代沟。其实走亲戚的一个目的就是互相了解一下两个家庭今年的情况,父母那边的情况长辈们自己交流即可,对于还在读书的后辈就是读几年级,成绩如何,听话与否;对于尚未成家或即将成家的后辈就是谈恋爱没,工作怎样,啥时结婚;对于已经结婚的后辈那就是房子买没,生孩子没,孩子怎样。其实对于平时较少交流的亲戚而言,他们也只能大致通过这些去了解你的生活。

矛盾的是,工作,结婚,房子,孩子以及孩子的教育,这是压在现在年轻人身上的五座大山。现在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极大,身心早已疲惫不堪,想趁着春节好好休息一下,却还要应付一个个亲戚对工作上的“盘问”,着实痛苦。结婚就更不用说了,彩礼,嫁妆,高昂的房价,自己杯水般的收入面对这些海一般的支出,那种无力感和溃败感令人窒息。以前农村生养孩子,基本上是给口饭吃就行。现在的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要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而父母也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去教育孩子。五个压力弹,过节走走亲戚,结果火力全开,瞬间爆炸。

有部分的亲戚确实有攀比炫耀之心,这部分人我们大可抛却不顾。我想对于更普遍的长辈们来说,他们对后辈们最大的期望就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抱着殷切的期盼问我们这些私人问题,为我们的工作担忧,焦急的想给我们张罗对象,分享他们当初怀孕生孩子经验,夸赞宝宝的可爱。他们会站在他们角度,教导你许多过时的为人处世技巧,为你提出很多落后甚至不科学的做事经验。他们站在他们的局限里为你设身处地的思量,但却只给你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如果可以,在面对这些长辈的时候,我想大家大可试着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着的神经,坦然的说出自己的生活。他们会为你欣喜,为你担忧。不妨试着听一听上一辈人的唠叨,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下他们的生活,我们父母的生活,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偶尔追忆一下渺远的过去,或许会给我们疲惫的心灵带来些许的微光。

世事如风沙,唯血浓于水,亲情长存。

行文略繁复,望见谅。

前年到外婆家过年拍的大家庭照


2.17再更

想和大家再深入一点探讨一下传统血缘关系没落的原因。

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我父亲这边有7个兄弟姐妹,我母亲那边也有七个兄弟姐妹,这代表着我过年如果想走亲戚,可以走14个家庭。倘若我以后结婚,妻子家和我情况一样的话,那么我们这个家就有28家亲戚可以走。从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开始严格执行一胎化,我周围的家庭基本都是1-2个孩子。这就是说,倘若日后我的孩子出生,当他想走亲戚的时候就只有2-4家亲戚。如今生育率更加低迷,少子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我的孙子能走的亲戚就更少了。未来的年轻人遇到的问题就不会是“不想走亲戚”,而是“无亲戚可走”了。(这里用直系血亲来讨论。)

曾经听过一个有趣的假设:随着少子化的趋势的持续,未来的某一天,“伯伯”、“伯母”、“叔叔”、“婶婶”、“舅舅”、“舅母”、“姨父”、“姨妈”这一类称呼可能会慢慢消亡。我们的30后,40后可能不知伯伯为何物。

对于我母亲一系的家族而言,我与家族中的各个小家庭的联系是很脆弱的。在这个链接的网络里,我的外婆和我的母亲是两个关键的节点。外婆链接着所有人,她是所有人的外婆。我的母亲一头链接着我,另一头链接着各个家庭。(走亲戚都是我妈带着我去的)未来某一天,倘若我的外婆走了,我与家族的联系就剩下我母亲了。很久很久以后,当我老了母亲也走了以后,我与这个家族的联系可能就断了,散了。

这么看来,亲戚之间的联系真的很脆弱,倘若不走动走动,联系联系,可能没过几年就形同陌路了。想想看,从一家人变成陌生人,会不会有点小小的难受。

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我想首先应该考虑一下每个亲戚的具体情况,有的亲戚实在太捞了,维系这样的关系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如随他去。处的好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我们会自觉的维系好关系。剩下的那些亲戚,有条件的话稍微走动走动也无妨。

其次要考虑一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果从小到大都对亲戚都没什么感情,我感觉也不必苛求自己去走亲戚。违心的应酬关系就变味了,恐怕也不能持久。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相对传统的一个人,有较强的乡土情结。从小周围的亲戚们都很照顾我,我有必要从父母手里继承这张血缘关系的网,使其在我身上续存。但我不会把再这张网传承给我的孩子,这是农业时代古董,工业时代的人有工业时代的风俗,我这半旧不新的人,才需要维系,需要怀念。

表弟抓只大公鸡


外婆家那边的油菜花海


user avatar   zheng-ban-xian-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们这群人过了走亲戚的福利期了。

我小时候最爱走亲戚,因为走亲戚意味着:1.你今天不需要写作业了,2你今天可以和很多人一起玩了,3有红包,零食小吃,饭桌上的饭菜可以吃自己喜欢的,自己讨厌吃的东西可以不吃(因为饭菜多,可选择性强)4基本上有几次免罚权,自己在亲戚家犯了错可以不用被爸妈打,爸妈为了顾及脸面不打你。

现在这些权力对你来说已经不屑一顾了,你是一个年轻人,不用写作业,朋友可能就在隔壁小区,吃什么东西自己可以买,爸妈也管不了你了,这些福利对你来说真的毫无吸引力。但是这个时候你需要面对一些问题,比如说熊孩子,亲戚的过分关心。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挺喜欢跟小孩子一起玩的,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之类的,他们虽然是一群熊孩子,但是我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天真的快乐,还挺幸福的。

我还想补充一点,我虽然不喜欢走亲戚,但是我特别喜欢听他们聊八卦,聊家长里短,那些家长里短听起来可好笑了,当然前提是他们不会聊到我。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越来越没必要走进不必要的参照系。


user avatar   jiushuguantou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法变现,就是这么简单。

当代年轻人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是不懂阿谀逢迎,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职场众生,虽然现在新一代职场年轻人表现出了反抗不合理的态度,但委屈自己绝对还是大多数。

我们和亲戚没什么共同话题,亲戚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情商不在线,但实际上,我们和上司老板又有什么共同话题呢?我们的上司老板难道不是也会经常让我们难堪?

然而我们那四十多岁中年秃顶的上司讲那些根本不好笑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迎合着笑,他们让我们难堪无数次我们还是会老板早上好,老板中午好,老板晚上好,老板辛苦了.......

那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职场中委屈,却不愿意在亲戚中委屈呢?原因最大其实还是说,因为走亲戚无法变现。

其实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无非两种,一种情感,一种利益,也就是要么志同道合,要么能够从中获得好处,或者直白一点,要么给我脸,要么给我钱。

当我们在城市中生活,老家的亲戚,那些宗族关系对我来说,基本就已经没有功能性,那这时候,我自然我不愿意为了他们而委屈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村子里生活,那么因为他需要亲戚,需要宗族关系,那么这时候他就会更“爱”走亲戚,因为这些对他来说是可以变现的。

说到这个,为什么以前宗族关系更加紧密,简单来说就是以前宗族成员之间利益联系更加紧密,我记得有记载,以前因为科举难嘛,培养一个状元秀才可能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所以宗族里的年轻人都会受到宗族的资助,这样等哪一天他出人头地,就要回过来反哺宗族,如此,宗族方得逐渐壮大......

当代城市化进程让村子里的宗族制度逐渐解体,当我们回到村子,由于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归属于宗族,我既不从中获益,自然不愿意为了维系这种宗族关系而牺牲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价值观不同啊,代沟啊,那都是次要的,比如你有一亲戚,只要你去拜年一次,就给你100W,那你还会在乎什么价值观,什么代沟,什么他说话讨不讨人厌嘛?

我不知道你去不去,反正如果有这样的亲戚,我每年都去!!!


追更: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讨论问题的思路真的很有问题,

题主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

我的回答是:因为城市化导致宗族关系,导致走亲戚这一行为无法变现,或者说叫做没有物质和情感价值。

如果你要反驳我,你应该从这两方面:

1:我们年轻人并没有越来越不爱走亲戚,然后举出反例,证明现在的年轻人还是爱走亲戚。

2:承认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但原因并不是我所说的:城市化导致宗族关系,导致走亲戚这一行为无法变现,而是因为XXXXXXXX

你上来就说我道德水平出问题是什么意思?我这个问题的观点能够反映出我道德水平有问题么?不能吧?


user avatar   yao-shi-zi-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基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出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而已

很多人说什么年轻人遗失了传统,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想明白,传统到底是怎么来的。

以前,一切都没那么发达的时候,社会体系是宗族社会

宗族社会里,某种意义上哈,走亲戚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关系最近的一家都在一个村子,直系三代以外的亲戚,也都分布在十里八乡,平时遇到点事守望相助。

像经常会遇到的红白喜事,谁家结个婚,那时候并没有条件去馆子,你把关系不错的人请来,难不成靠自己家那两三个闲人做上百人的饭吗?而且闲人难道只做饭不张罗招呼来客?

这全是靠关系好的亲戚来助阵。

我读大学前十多年,还有那种全家一起凑钱交学费的,那个时候大学生跟金子一样罕见,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想过自己家能出大学生,更没有独立交学费的能力。

城镇化没那么普及时,大多数人家都需要务农,农忙能和亲戚互助的效用有多大,这点不在农村的人可能很难体会。(不是单纯A种A家的地,B种B家的地就可以,比如引水灌溉的问题,宗族力量在这里就会有重要体现)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不只是亲戚,连同村交好的人家,都是你逢年过节需要记挂一下,因为他们构成了你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基础

现在呢,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走亲戚这件事的意义,年轻人无法领会。

是否去维系这些感情的羁绊,对自己的生活没丝毫影响。

感知上就是,过年了要遇到一堆平日里根本没见过的大爷大娘,堆起笑脸给人问好,要是碰上乡下的穷亲戚,更是会觉得自己去另一个世界体验疾苦。

说白了,年轻人反感走亲戚,无外乎是只享受义务不享受回报。

两者没什么对错可言,随着时代变迁,宗族关系终将逐步被取代(尤其在城市),反感走亲戚的年轻人,与逢年比走亲戚的老一辈人,只是处于时代的更替罢了。

对此,我倒是没有很悲观。

情感依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所以我相信,年轻人一定有年轻人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寄托抒发出去。

依托亲戚的情感少了一些,那可能是因为关系更好的,是日常生活里志同道合的朋友。

科技发展的一大便利,是给了人们选择的权利。

以前我们没得选,仅仅因为我们在血缘上是亲戚,就被迫融洽成为“共同体”。

现在,我们只是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罢了。

而新的传统,新的模式,也终将到来。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归纳成一句话就是:走亲戚越来越没意义了。

但是没意义又是一个既非常宽泛,又很因人而异的词汇。

什么叫做没意义?就是你自己觉得走这一趟亲戚不管是从长期短期来看,还是从精神物质层面来看,都很得不偿失,很不值。

那为什么过去的人好像都还挺热衷于过年走亲戚的?

一方面是因为,过去更注重走亲戚这个习俗。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过去的人走亲戚 并不是 现在很多年轻人眼中的 没意义,或者亏本的事情。

过去的人如果生活在农村,大部分人走亲戚都是去邻近的几个村子。因为过去远嫁的情况很少,往往都是同一个县里的几个乡镇之间互相通婚,所以过年走亲戚的里程一般不会超过20公里。

虽然过去交通工具比较慢,但是空间上的距离其实并不算远。

如果是住在城市里,不管是你从城里去乡下,还是乡下的人来城里,也基本上是单程两个小时以内就能搞定的事情,毕竟八九十年代城乡之间的小长途汽车也已经比较方便了。而且就算单程距离远,但是走这一趟,往往能去不止一家,所以整体来看还是比较高效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平时都生活在一个方圆半径在几十公里以内的物理空间内,一年下来总会有几次见面的机会。

这就好像,你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一个区域读的,毕业后又留在了这个区域工作,然后你的同学每年组织一两次非正式的聚会,大部分人都还是比较愿意去的。

你愿意去参加聚会的两个最大的前提是,其一你正好有时间,其二是大家平时都还是有一定的联系,一年里也总会见几次面。

这样每隔一段时间,见面,叙叙旧,互相聊一下近况,也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聚会和社交,表面上看好像真的没有啥功利性的意义,但是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本身,就非常有功利性,因为人天然愿意和自己更熟悉的人合作共事,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社交需求也都一直存在着。

过去的走亲戚,其实就完美符合这连个条件,一方面过年期间本来就是用来走亲戚的,大家都放假在家里,不存在抽不出时间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亲戚之间处的好的,就相当于是有血缘关系的好朋友。

所以,过去大家一般还是愿意走亲戚的,而且过去亲戚之间处的不好,以至于互相不来往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家也都是只跟处得来,关系好的亲戚之间互相来往。

这其实和大家在各自生活的城市里,都有几位经常来往的朋友一样。没有人会愿意跟自己不喜欢的人交朋友,并且经常有往来。

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也是因为,那是父辈们的关系,跟自己没啥关系,而且大家也根本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内,平时也没啥生活上的交集,所以维持这种关系真的是毫无意义。

所以,以前走亲戚是因为有意义,现在不走亲戚是因为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那种意义,而年轻人总会在城市里交几个朋友,也是因为有意义。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本原因在于我根本不认识他们谁是谁了。有些长辈亲戚,以前玩的平辈的,还有些回忆,剩下的,脑中连个画面都没有。见面能说什么,又回到了老套路,你在哪上班啊,房子多大的,孩子几岁了,为什么不要二胎啊之类的。


user avatar   wu-jia-zhe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不爱“走亲戚”,根本就是年长者想不开,硬拉扯旧社会规矩,更加深了《疏离感》,就网络拜年了,也算走亲戚吧!

在老家村子里,早些年,年纪小的向长者拜年要跪下嗑头,长辈爱闹心的,还叫你嗑大声些才给利是呢!那尷尬不?谁爱?

笔者现在是长者了,会不会想整整小辈儿年轻人?当然想呀!尤其见到社会进步,观念开放,常会不惯着看到很多年轻行为,难道不想出手纠正?但……是……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把自己承受过的《苦、逼》加在任何人身上,尤其是小辈年轻人。

记着代代会相传,年轻人也有变成长者的一天,甭管为什么?干好自己的本分,老了绝不《倚老卖老》。

各位好友帮着监督,咱要犯了以上各种“老化“情况,甭客气!直接批评吧!(唉!这话又说的像长者!)


user avatar   mao-xiao-mai-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人,日子好过了,开始养“宠物”了,各种家人家人的叫,都忘了这些家畜最初都是用来吃的

电影《1942》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逃荒的路上,老东家的儿媳生了孙子,为了保住这个独苗,给孩子喝一口热汤,一家人杀了女儿保护了一路的猫。老东家愧疚的给女儿道歉,女儿特别麻木的说了句:我也要喝猫汤


小时候暑假去外婆家,一院子的小鸡,每天做完作业就是陪它们玩

毛茸茸的,超可爱,这只抓一抓,那只撸一撸

长大一定程度,外婆就会随机抓了炖汤

现在菜场的鸡都是杀好的,以前可都要自己杀

倒上一盆热水,准备一个碗,一手抓着翅膀,脖子上的毛拔掉点,一刀抹上去,血滴在碗里

动物,在被杀前都是有那种预感的,会拼命挣扎,拼命叫

年幼的我每次都吓得躲远远的,甚至绝食抗议

但,鸡汤是真的香啊,饿肚子是真的难受啊


家畜,鸡也好,猪也好,甚至狗也好

有人觉得是宠物家人,有人觉得就是块肉

只有所有人有权对它做任何决定

它不会因为有了名字,被洗过澡,有任何的改变

那句“关你屁事”虽然话糙但理没错

有些人不吃,也并不是有多少爱心,道德有多高

只是他们,不够饿而已


user avatar   zhouyao198702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相关话题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不进大厂不入国企不考公务员的话还有什么职业选择? 
  报告称「超 7 成 90 后不等领导下班就走,95 % 90 后不想带电脑回家」,这反映了哪些问题? 
  一毕业就进入国企的你,现在还好吗? 
  为什么国家开始“忽悠”年轻人结婚了?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么注重钱? 
  白岩松首次回应「爹味」言论争议,称「平等是最大的尊重」,你觉得什么是「爹味」?怎么做到与他人平等交流?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到点就下班, 不装装样子了? 
  对年轻人来说,当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房产专家董藩称「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如「增加贷款的年限」「降低首付」等,如何看待他的建议? 
  为什么95后00后05后的年轻人没有“规矩”,并且特别反感长辈所谓的“规矩”? 

前一个讨论
现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是否还有一些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老山参?
下一个讨论
独自做的饭,有既快又好吃的菜式吗?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