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研读相关书籍,正好借这个问题分享一下,自己不是科班学生,只是通过各种方法蹭课、旁听和学习,对于哲学学习,全是兴趣使然,简单记录了一些。
第一,提问者的问题本身就是有一点问题,主要是指向不清,很显然,问出这个问题的话,猜想您应该也只是刚刚读了几本通识类读物,若是贸然开始读学术专著,肯定是读不下去的,属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是要不得的;同时,希望您不要指望读几本书能培养民族自信心或是如获至宝,明悟什么人生至理,甚至于说,了解几个“好像挺牛”的哲学家的名字以及相关思想梗概就去用来吹牛,在学习或是单纯了解哲学之前,也一定要明白,读哲学书籍不是单单在找醒世恒言,哲学家在做的工作也不是在空谈玄理,是在“做哲学”。
第二,我个人觉得,乱请别人开书单、依靠各种散碎的“排行榜”、一些半吊子公众号文章找书并不一定妥帖,当然,这是一些途径,但是若是希望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入些学习,这样当然不够恰当。
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有一个小妙招,就是直接先找一些国内哲学专业排名比较高的学校,然后直接找他们的考研或考博的推荐书目/必读书目,如果通过各种搜索引擎上找不齐,就直接去贴吧、知乎或者随便什么考研的app上找群加,群里应该都有书单,类似的,各个学校的免研面试必读书目也可以作为参考,应该是会分方向介绍,比如西哲,宗教学,逻辑学,中哲,按自己需要阅读。多参考几个学校的,书基本就确定了,也都是质量比较好的:
这里的“好”,是相对于一堆野狐禅书籍而言,同时,也是符合渐进学习的层次要求的、较为适合的书,如果你直接按照有朋友推荐的,一上来就读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我认为你不一定能读下去,而且,很容易一开始就把自己僵在牟先生的框架里,除了记住他的一些论断之外再不剩其他,这并不明智。
具体操作,例如,可以在知乎上搜索“xx大学 哲学 考研”,一般都能找到书单,研读学习相关书籍,以书找书,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言归正传,个人建议,还是从哲学史开始,这是基础。
落实到问题上,首先,我觉得,很有必要通读乔清举《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上)中的第一章“范式转型: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的引进(1949~1956)”:
为什么呢?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这是对于建国之后的哲学史学史的介绍,也就是给你讲明白,在之后编写的哲学史,它们“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我们对很多人来说,一提到哲学,很可能立马会想到“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那么这套范式是从何而来的?具体不多言,通过研读这一大章,至少、至少得先了解“日丹诺夫模式”,知道它的引入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史书写的影响。
一些研究成果可参考这一章的第四小节“新范式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初步结果”,也就是以下几本比较重要的书,大部分也是在“日丹诺夫模式”下写成的:
1、《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
这本好像是以前的文科教材,相关介绍可参考乔清举的《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上)的第3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肖箑父、李锦全
3、《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冯达文、郭齐勇
4、《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
5、《中国哲学史》 郭齐勇
这本是我老师当年的考研用书
然后是最近我自己在阅读学习的教材,由于是“中国近代”,是从1840年开始,根据个人需求吧,上册快看完了,虽然还是感觉到有范式影响,但总体上是不错的。也是老师推荐,可参考:
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哲学史/思想史,还是希望,不要光看什么评分、什么别人的评论,对于哲学史/思想史写作的思考,也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不可泛泛而言。这些我还没来得及读,但是之后我应该都会对比翻阅一下,也可参考:
1、《中国思想史》 张岂之
2、《中国思想通史》 侯外庐
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按老师的话讲,做中哲的,基本案头都会有一套
3、《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刚查了一下,好像是北大的考研参考书目,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做哲学史学史研究的肯定绕不开冯先生,这本自然也很重要,我之后也是准备看这本
4、《新编中国哲学史》 劳思光
惭愧,我也是刚才翻到的,对于劳先生,我了解不多,不过可以将这本与上面冯先生的那本对比阅读,似乎是有很多批驳,对比思考,想必也有益处
补充一句,最好的入门书,仍然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想,应该也是很适合提问者现在水平的。
刚开始,一步步来,求学切忌自夸自大,骄傲浮躁,那能什么“太简单了,我才不想读”,“不过是简单介绍,没什么用”?路得一步步走,饭得一口口吃,急不得。
至于其他的,我想,选好一本,好好研读,还是那句,以书找书,后面再找书就简单很多,也系统一些,不用在网上指望别人这边“扔”一本,那边“甩”一册。
图片都是截图,可能不太清楚。
纯粹个人经验,欢迎和谐交流和批评指正,如果还有其他比较适合阅读的,我会编辑补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