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食草动物要靠细菌来消化纤维素,而不是直接进化成自己分泌纤维素酶?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是可以的,蛀木水虱是食草动物,该物种的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自己分泌纤维素酶。

人们已经知道,蛀木水虱Limnoria quadripunctata可以分泌真菌常见的GH7糖苷酶的改进版本[1],分解纤维素的效果比真菌GH7更强且环境稳定性好,可以在盐度比海水高七倍的恶劣环境里继续运作。而且,蛀木水虱的血青蛋白可以参与分解纤维素。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蛀木水虱先把木头嚼成很小的碎片,再利用血青蛋白的氧化能力破坏纤维素的化学键,最后用GH7糖苷酶分解纤维素释放出葡萄糖。这样处理木材释放的糖是木质分解真菌从木材里释放的两倍以上,与目前在工业预处理中使用热化学方法释放的糖量相当,而热化学法是个耗能大户。

约克大学生物学系西蒙·麦奎因-梅森教授说:“蛀木水虱是已知唯一具有无菌消化系统的动物,所以研究它如何消化木材,比研究其他生物容易些。就说白蚁吧,它们依靠成千上万的肠道微生物来消化木材,研究的难度就大了。”

总之,蛀木水虱GH7已经被人类分析,且合成它的基因可以转入工业微生物体内。进一步研究也在蛀木水虱体内找到了GH5、GH9等微生物经常使用的纤维素酶,都是它自己分泌的。

对此有兴趣的话,可以看这类论文:

使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蛀木水虱消化过程的研究:

蛀木水虱纤维素酶耐盐的机制:

如果有兴趣,可以查看蛀木水虱GH7A mRNA完整编码序列[2]、GH5E mRNA完整编码序列[3]、GH9A mRNA完整编码序列[4]。GH7B、GH7C、GH5A、GH5B、GH5C、GH9B、GH9F等要是还想看也可以自己在上面的网站里搜索。

体型比蛀木水虱更大的食草动物,包括白蚁在内,消化道里的微生物情况太复杂。人仔细研究过的食草动物消化道其实并不多。“靠细菌来消化纤维素”的概括是不准确的,许多食草动物依靠的共生微生物不止是细菌,还有单细胞真菌、古菌、纤毛虫。很难说现存的食草动物或其远古祖先“绝不会自己分泌纤维素酶”,只是可能其分泌的量比不上消化道菌群分泌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食草动物的祖先可能由于突变而意外丢失或损坏自行分泌纤维素所需的部分基因或启动子;如果具有这种性状的个体在消化道菌群支持下跟其它个体的生存能力差不多,这种性状就有较大概率在种群中保留下来。

发生变异的序列有可能获得新的功能,也可能没有功能。自己不分泌纤维素酶,未必能节约多少能量或材料。不过,即使没有任何特别的好处,“无害的中性性状”也可以偶然地在种群中扩散开来,最终让一些食草动物成为大象·河马那样依赖消化道菌群才能正常消化食物、幼体要去吃母亲的粪便来摄入微生物的状态——这样消化食物的效率其实往往是很低的,以至于大象等动物的粪便还可以供其它多种动物维生。

参考

  1. ^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动物基因组编码GH7。白蚁的共生微生物也是用这类酶的。
  2.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0120509_Limnoria_quadripunctata_GH7_family_protein_GH7A_mRNA_complete_cds
  3.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0120730_Limnoria_quadripunctata_GH5_family_protein_GH5E_mRNA_complete_cds
  4.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0120513_Limnoria_quadripunctata_GH9_family_protein_GH9A_mRNA_complete_cds



  

相关话题

  你对于 2016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预测及理由是什么? 
  为何现今的鱼类没有再次进化出如邓氏鱼般强硬的盾甲? 
  物理学和化学是正确的么? 
  飞行速度最快的生物是什么? 
  朋友推荐说蛋生元蛋壳果蔬净可以去病毒,还有P4实验室检测报告,有人用过吗,好用不? 
  自然界有哪些很美好的现象? 
  一颗氢弹可以彻底消灭多少平米的生物? 
  为什么没有龙这种生物? 
  为什么只有人类进化出高度发达的大脑? 
  我查了一下为什么牛吃了草能长肉,是因为肚子里的细菌可以降解草变成氨基酸,有类似的实用价值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将相机镜头彻底拆解,能不能完全掌握其光学原理并自主生产出1:1仿制的山寨品?
下一个讨论
北京圆明园发生野生天鹅 H5N8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会造成哪些影响?当地人需要注意什么?





© 2025-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