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造型+印象派色彩」一直是近百年来大众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只要严谨不必眉目清晰、花叶精准、山水逼真,欧美亚澳都有大量佳作传世,比如这里提到的几位画家。草垛的严谨造型,莫奈的系列专题做得就很好,四季四时的光影色型都无可挑剔,不过他的树林就和严谨无关了。清晨的印象必须其他造型严谨的具象物陪衬才有着落。
可是,印象派的色彩一点也不艳丽啊,何况是清晨!除了雷诺阿的女人比较接近这个词,其他印象派祖师们笔下的景物和我们正常人的感受非常接近,不像几十年前的巴比松画派忧郁或哈德逊河画派亢奋,只有在特别晴朗的正午花海、码头邮轮的彩旗招展和城市夜晚的霓裳艳舞与灯红酒绿,色彩艳丽才偶尔本色出镜,毕竟要做光影的写实嘛。即便是莫奈的无数睡莲,也从来没有色彩艳丽的评语啊。
看来劣质图片害人不浅,又或者是上两代很少看过原作的美术老师以讹传讹?让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把树林、清晨和草垛的印象,严谨地凑成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上面这幅显然是城里人上班左右的阳光,草垛粗糙,树还是比较严谨的,只不过一行树一般不叫树林;下面这幅则比较清晨,草垛林子都有,却离造型严谨颇远。这些莫奈盛年之作,另有别的追求,严谨的是光与影。
毕沙罗的传统造型能力还是很棒的,下图人物动态与乡村景色均一丝不苟,就是树林远了些,而且快到晌午吃饭时间了。
要么近处的树太少了(下图),不好意思叫林。虽然比上一幅显示的时间略早,也准备起驾吃饭了,只有俩孩子还在依依不舍地玩。这么喜欢晒太阳的画家,难怪那么长寿。
接下来是西斯莱的正午景色。当年这群穷画家经常一起出去画画,类似题材数不胜数,但没有功夫亲近色彩艳丽的东西。
另外后印象派三杰还有俄国巡展派风景大师们也画过类似题材,前者造型实在太有个性,后者标准写实主义笔法,而且都与色彩艳丽不沾边。
苏格兰画家吉姆帕特里克(James McIntosh Patrick, 1907-1998)
清晨,树林,不是草垛,是刚收割的庄稼捆,远处的鸟有些大。
冬天的草垛,光秃秃的树林,清晨的寒冷,让人忘记印象派的色彩丰富跳跃,特别是几近写实的鸟与马车。
法国画家亨利马丁(Henri-Jean Guillaume Martin,1860-1943)
清晨,树林,乡村教堂。草垛若隐若现,造型也就谈不上严谨,色彩也失真的厉害,看原作可能好些。
清晨,树林,花草,画家本人,或许在看对面的草垛?
清晨稍后,午饭尚早。林中院子里闲聊,桌上的茶水造型严谨,没有草垛。
清晨的后院,阳光明媚。树林和草垛应该在不远处的画外。
有些阴郁的清晨,但走地鸡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在林边草垛旁寻觅野味。
清晨池塘边,看鱼莲嬉戏,应该是忘记树林与草垛了。远处(下图)还是那座村庄。
比利时画家弗尔南图森特(Fernand Toussaint, 1873-1956)
让我们暂时走出树林,告别草垛,看看其他清晨景象。
对花梳妆与发呆,是美人清晨的专利。
清晨村镇一角,静谧安详,生机勃勃。
二十世纪的印象派静物有很多让人感动作品,构图、色彩、笔法和光影,妙不可言。
美国画家丹舒尔茨(Dan Schultz,b. 1975)
树林很远,草垛也不见了。但清晨的阳光真好。
新世纪的印象派当然有自己的追求,其中之一就是让那些流派主义的标签见鬼去吧。
考虑到草垛常出现在草场、庄稼地和农家院落,把草垛搬到林子里显然比较奇怪,村子建在林子里也不正常。所以草垛与树林共处的时候,只能相距远些,互为背景;要么一律作为其他主题的背景。前面那些例子大致符合这个规律,毕沙罗的例子明显是在村头农家院落,其他示例都是垛林分离的。
但也有同时细致刻画树与草垛的,比如下面这幅。
这个澳洲印象派画家叫 Norman Lloyd。
菲律宾的乡村清晨更有生活气息,那一大家人才是主角吧。画家的名字叫 Fernando Amorsolo。
高更的草垛与树林。时辰不太确定,色彩比较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