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拜登承诺投资2万亿升级美国基础设施建设?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美国人民关起门来安心搞建设、搞内循环完全不可能,这压根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因为本质上美国就是一个“海岛国家”。

海岛国家绝不愿意被大陆吞并,他们又不愿意因为过度孤立而陷入“孤岛困境”,于是他们选择成为搅局者,大力施展所谓的“离岸制衡术”,以维持一个对自身最有利的政治均势。

现在的中美毛衣战,甚至是欧美之争我们都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海权国家VS陆权国家。就是一群“海岛国家”的离岸制衡术。

美国只有基于全球的产业布局来发展自己,才能不至于被“孤立”(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其实美国是最怕被世界孤立的国家),那么美国最需要提升的交通工具一定是航空和海运,而不是铁路,去欧洲不能坐火车,去日本和中国也不能坐火车,去墨西哥和加拿大,汽车就够了,而且对公路的需求量并不大。

很多人可能就要问了,美国以前铁路和高速公路发展可是全球第一,其实那个时候,是美国着重于内部开发的时候。而如今的美国要发展,就必须得全球化(美国一半左右的消费品依赖进口,企业50%以上的利润来自海外,大部分人才来自即时移民),而全球化,就必须得跟亚洲和欧洲取得互联互通,就必须得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

所以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铁路被荒废了一大半,高速公路也没有再增加,修修补补都很少。而同期美国的航空和海运翻了数十倍。所以,在需求推动下,美国发展出来了全球最强大的航空发动机和海上动力系统,而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基本就没有发展了。

换言之,如果美国不把自己的经济模式,转变成以内部循环为主体的模式,那么高速铁路和更大规模的高速公路等基建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为美国的“生意”大部分是基于全球的流动,而不是基于美国内部的流动,需要的依然是更加强大的航空和海运,而不是铁路和高速公路。

受困于海峡的还有新能源领域,中国的新能源相关企业,无论是一家电厂,还是一个电动车公司,又或者是一家电池、储电企业,背后的支撑,是整个中国的新能源系统,美国能否建立这样的系统暂时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就算建立这样的系统,也无法扩展到更多地方,而中国可以将新能源系统,扩展到周边数十个国家,这就是中国作为陆路大国的另一个优势,美国最多是卖一卖特斯拉,他能把输电线驾到老挝、缅甸、越南、巴基斯坦等等吗?中国仅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就已经接近3万公里了。没有足够大的市场,美国想把新能源产业做大太难了!

5G领域美国的表现如何,鉴于网上类似文章太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让懂、睡双王操作了那么长时间,美帝基本上就折腾了个寂寞。

如上。

美国不需要基础设,资本家投资阿里、腾讯、百度就好了,到时候自然有中国的码农996 给他们挣钱;好莱坞去拍超人、蜘蛛侠、蝙蝠侠就好了,超级英雄不坐高铁;马斯克的大罐子在天上就能飞,不用过桥......

华尔街的大生意不在国内,美国现在到处搞意识形态,搞身份政治,为了DISS中国而去搞基建(类似印度天天强调的“中国有的我们也要有”),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事实上历史没有任何国家是靠接机,.斗争成为发达国家的。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实说,从需求上来讲,美国基础设施肯定需要重修。

很多人误解了美国基础设施的问题,认为美国的基础设施问题在于“不好看”。

比如说红绿灯直接架在电线上,路上坑坑洼洼之类的。

这些基础设施虽然看起来很烂,但是至少还能用,红绿灯架在电线上不好看,但是好歹还能亮嘛。路上坑坑洼洼的归坑坑洼洼,但是好歹还能开车。

实际上有一些美国基础设施已经基本上崩溃了,处于几乎不能用的状态。

我看过一个VOX和HBO拍的纪录片,大致如下

美铁在纽约和东北部的地区有一个隧道,这个隧道多重要呢?如图

这是纽约连接到主干道铁路网唯一的隧道,隧道里面是这个样子


由于侵蚀的缘故,隧道顶部一直在漏水结冰。

这是工作人员在除冰


如图所示,这些冰会威胁到里面的电缆,也会砸下来直接威胁到下面运行的列车。


这是隧道里面坑坑洼洼的顶部。

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不好看”了,而是直接威胁到了行驶安全。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其实也很简单,这玩意是1901年修建成的,那会中国还是大清。

比如说遍布全美的铁架桥

桥的问题也很明显,锈蚀了。

这桥不安全。

之所以这桥成这样,也很简单,这桥修建于鸦片战争时期。

此后一直修修补补的在过。

所以你指望什么?

很多美国基础设施都是这么修修补补的过。

美国的基础设施是既完善,又破烂,其实不光是这个,包括饮水系统,排污系统,内河运输系统等等,有确实是有,但是一看年代,少说也有六七十年,100多年的也不罕见。

二战时期美国能爆发强大的制造力,这和他们当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分不开的,时过境迁,反正现在就这样了。

从成本上来说,如果美国要真的彻底改进,得需要重建整个制造业,而重建整个制造业,2万亿又显得太少了。

最为经济的办法是找一批现在还比较廉价的中国建筑公司进行重修,但是依照目前中美关系的话,我觉得可能性不太达,中国的建筑公司确实承包了部分美国地方基础设施的修建,但是如此大的项目,如果全找中国公司,也不太现实,且民意也通不过。

这时候实际上是需要两党通力合作,真正的全面翻新美国的基础设施。

以今天的美国政坛状态,“两党通力合作”的可能性和外星人入侵的几率差不多。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以为美国要大搞基建,

中国建筑公司可以分一杯羹。

以前美国有一座大桥,30年前地震震坏的,需要维修,没人敢接收,然后上海振华接手了。

美国砸72亿建桥,只有中国振华敢接手!帮美国建桥却遭刁难?_腾讯新闻

后来还据说被起诉了,因为派过去的我国工人违反了美国的劳动法。


有些人想方设计把建材卖到美国,本身钱没赚多少,却被人家追责

中国建材企业在美遭巨额索赔 赔偿额超15亿美元


美国诉棍立国,鸡蛋里面带骨头的官司能把你打到破产。

自己想清楚了,这口饭要不要去吃。


user avatar   chang-sho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机会来了。以下是我的建议。

中国立刻明确表态,愿意派遣200万工程师与建筑工人的混合队伍进入美国,为美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完成之后所有的中国工程师和工人会全部离开美国。

中国将在三个月内向美国民众提供一份较为详尽的基建计划

三 中国庄严承诺一定会按质按量完成大基建,绝不超支。如果中国做不到自己的承诺,将放弃美国债权作为补偿。

四 中国庄严承诺,在搞大基建期间将为美国培养数百万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工人。

五 中国庄严承诺,不追求任何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好了,美国政府是不会答应中国派数百万人来给美国搞基建的,因此那些所谓的庄严承诺实际上是不需要兑现的。

那么为何中国要这样做呢?为了举旗

以往中国要么对美国舆论没有影响,要么只能作为一个坏人产生影响。而这次的中国大基建提议是如此重大而又奇葩,美国媒体不关注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了美国各方面的人可以来批驳,可以来嘲笑,可以说中国居心叵测,但越是这样中国的表态影响力就越大。中国明白的态度摆在这里,这就是一面旗帜。面对这面旗帜,很多美国人依然觉得中国是坏人,但时间长了会有不少人感到迷茫,心态会起变化

怎么理解“时间长了”?首先,三个月后中国要拿出具体方案的悬念摆在那儿,一定会有不少美国人关心这个方案(哪怕纯粹出于好奇或者反华)。中国政府只要做出一份基本符合美国大国心态同时又切中美国当前要害的基建方案,就会有一部分美国人感到眼前一亮,比如中国政府可以加入专门为锈带的前蓝领工人失业者进行建筑技能培训的项目。顺便说一句,如果拜登为了显示自己和中国竞争不落下风,在差不多的时间内赶工搞方案和中国方案PK,那么其计划就很容易规划不周。

接下来中国在各种场合坚持反复宣誓:中国愿意帮美国搞基建,美国你不管怎么挑衅我我也愿意帮你搞基建,就算你基建搞好了准备加大力度对付我我也愿意帮你搞基建,我帮你搞基建是你占大便宜呀你干嘛那么没自信。。。。。。每次开会美国言必称人权,中国则言必称帮美国搞基建,搞成外交固定动作。美国人不可能不好奇: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意图?中国则坚称:中国坚信双赢,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坚信相逢一笑泯恩仇,坚信不打不相识,坚信英雄惜英雄。。。。。

坚持这种态度两三年,则美国外交和意识形态界必然越发心烦意乱和急躁,很多美国精英也会被中国搞懵了。光是搞懵对方就已经值了。

另一方面,美国的基建大概率是搞不好的。几年下来,中国的态度和美国的基建无能就会形成鲜明对比。反拜登的人不可能不拿这事来嘲讽拜登,而这是客观上为中国举旗。一些鹰派总爱鼓吹中国能力强威胁大,但这种对中国能力的渲染和中国明确助美的态度同时出现,客观上还是为中国举旗。还会有人愤愤不平:中国不就是空头支票占我便宜么?咱怕啥?让他来呀,他来了不也是伺候我们么?弄不好就不还他债,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可仔细想想这种言论依然是为中国举旗。。。任何围绕拜登大基建的讨论三五句话就能拐到中国上去,那面旗就一直飘在所有人头顶上。

国际各界也看在眼里,一开始觉得很扯淡很无聊,半年一年后就回过味来了:这是中国开始俯视美国了!实际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反了反了!两三年后味儿又变了:中国的态度莫不是有真东西?妈呀,这是在主动召唤美国投共吗?我们该怎么办?

这面旗帜,一开始是让人捧腹大笑之旗,坚持举下去,一两年后会是令人匪夷所思之旗,三五年后则是叫人浮想联翩之旗。“举大旗,下大棋”,这就是我献上的“大旗棋”之计。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行不行先看下我昨天发的一个想法,

为何说美国印钱搞基建=中国地产投足球

1.美国总统和中国足协都只看任内成绩,不看长远发展。
2.美国成绩是制造业回流,足协成绩是世界杯出线。
3.制造业回流需要从头开始培养工业人才和工业中小企业,世界杯出线需要建立体系的青训系统。
4.但美国总统和中国足协为了任内成绩都没空管基础和青训,只想烧钱短期完成成绩。
5.于是中国球员拿着高薪没啥竞争水平年年下降,美国基建成本是中国10倍效率则反之。
6.拜登的几万亿就好比地产企业纷纷投资足球,前提一样过程一样结果吗。

然后想想中国足球什么样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不能成功我不关心,其实我心里觉得基本没希望。

我就关心美国这么印钱能不能让美国的房价赶上中国。

念兹在兹……


user avatar   zhu-tou-liu-yong-z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Odysseus @李建秋 两位大佬的对美国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宏观上的分析的,在这里我可以补充一点我个人的所见所闻。

我曾经跟着自己的导师在密苏里和伊利诺伊州的几个水厂做过实习,对于这两个州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有一点了解,与 @Odysseus老哥乐观的看法相反,我的个人观点是:美国的很多水利基础设施处在不可逆的总奔溃的边缘。

先说密苏里的圣路易斯地区,该地区的总人口再150万上下,之前有三座大的污水处理厂,但是2000年后,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由于设备过于老化被关闭了。之后这个地区就主要有两座大的污水处理厂,但是这两座大的污水处理厂平时还能勉强运行,但是一旦污水量有波动,比如下一场暴雨,两座污水处理厂直接就被污水淹没,根本无法正常运行,后来这两个污水厂就想了个办法,只要该地区一下爆雨,立马就把污水直接全部排到附近的河流里。

伊利诺伊的情况更加严重,大芝加哥地区的污水处理根本不够用,平时很多污水就直接排到五大湖附近的河流,带着五大湖的污染也很严重。最骚的的伊利诺伊州政府,芝加哥和春田本地有很多水管用了几十年了,铅严重超标,早就需要大规模的更换了,但是伊利诺伊州政府为了不给钱,直接下令不让水厂和受政府资助的实验室测水样。只要我不测,就没有水污染。春田市(林肯故乡)的一个大水厂,因为设备太老了,而且市政府不给钱来更换,所以很多处理完的污水根本就不合格,但是市政府就是假装看不见!

其实即使美国政府给这些水厂大规模的资助,很多水厂还面临一个问题:水利工程师的严重匮乏。我当时在一个大型水厂实习的时候,发现除了一个小白哥之外,剩下的所有工程师都已经50岁以上了,还有两个65岁以上的老头是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因为工厂实在是找不到人了,不得不把他两个返聘回来了。你能想象65岁的老头子带着50岁的老头子在工厂检查机器拧螺丝的场景吗?

有人问为啥水利工程师这么缺?

因为待遇实在是太差了。我的导师有三十多年的工程经验了,但是如果他和他老朋友一样,在水厂一直工作的话,可能年薪也就7w美金,这个数字在美国大城市生活,如果要养一个大家庭的话,真的很难。如果是一个年轻人的话,可能也就5w美金出头一点点。年轻人但凡会点技术,懂点机器设备,还不去修车行干修车呢,而且还不用晚上上夜班和加班呢。

我导师之前也和我吐槽过,他们三十年前刚刚工作的时候,一年就能赚将3万多美金。现在可乐价格涨了都不止五倍,但是他们的工资只涨了一倍。他现在都不知道等他们这群老头子退休了后,这些水厂该怎么办。

拜登要是不想办法先给美国宫酱们涨涨工资,他就是投资十万亿美金都没啥用!


user avatar   zhangsh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合3/31周三拜登在匹兹堡的讲话,比较新的消息是:不仅是$1.9Trillion基建财政刺激,3/31宣布的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还包括额外两个阶段共计$2-4Trillion规模的财政刺激,依然主要针对产业复苏【其中$1Trillion针对基建业、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其中$2-3Trillion针对教育业和社会福利】,这与早期的用于居民纾困的用途不同,新一轮刺激重点针对产业经济,对于产业复苏和就业都更为直接。但正是由于金额巨大、涉及产业面广泛,所以决议的阻力重重,当下很多情况也并没有被price in;比如社会福利就一直是两党争议的命门,加之民主党的参议院席位领先微弱,最终的财政拨款和基建方案的结果不得而知;然而如果只是结果未决,那还不至于成为市场波动焦点,焦点是背后牵扯出来的加税和政府负债问题;

谈谈美联储QE的逻辑,以及加税-长期利率-通胀等因素对于产业复苏和美股投资的影响 - 要知道美联储撒钱可以靠着印钱,但美政府撒钱就只有“加税和借债”两种路径,加税的关键在于税率增加的幅度,本来市场认为拜登即便加税也不会加到此前声称的28%而是推测在25%左右,加之其它的加税政策也会因各种阻力而削弱幅度,然而倘若现任政府决心甩开膀子撒钱,那同样意味着钱撒的越多,税率也会加的越狠;而另一方面,政府借债的关键在于长期利率,即美十年期国债利率,理论上讲政府借债越多,那么长期国债利率也会越高,长期利率高对于市场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所以,鉴于3/31拜登在匹兹堡的讲话,倘若基建方案顺利推行,那么对于相关行业自然是重大利好(比如$CAT,$URI等,或兼顾新能源和基建两个赛道的$Eaton,或是基建行业ETF $PAVE),当然一旦公布的基建方案不及预期,上述公司也是最大的短期风险所在,因为市场已经预期了一部分利好,假如希望落空,也会引发资金出逃。此外,基建方案的金额也需要注意,金额越高,税率和长期利率也就越高,这两点绝对会重创以科技股为首的高成长型公司;而高税率虽然对金融/能源版块影响小,但对于通讯/科技/消费者版块影响大,因为拜登的加税对象就是科技巨头以及有海外业务的公司,比如$FANNG,$TSLA,因此一旦基建方案通过且金额上达$4Trillion,科技/成长股将会遭遇重创。这个方案对于基建/新能源是多大利好,对基建/新能源就是多大的利空。最后一点,长期利率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因素是息息相关的,Q2-Y21全年的市场表现都将受制于这两个指标;Powell前几天有讲过短期利率在Y24之前不会提高,但长期利率随意,除非增速过快,否则Fed不会出手买债券来控制长期利率;但在经济复苏初期,长期利率上涨是积极信号,意味着经济健康向上发展,同时Powell也说了目前通胀率,还很低,2月份CPI才1.7%,距离3%危险边缘还很远,高盛分析师也推测今年年内通胀率会稳步到达2.4%附近,推测Y22再回落到2%左右。一定水平的通胀对经济是积极的,所以Fed会放任上涨但会控制速度。有人会问为什么美联储一直印钱而美通胀率却并不高,这要知道QE的目的,是释放流动性,印出的钞票最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美联储手里,并不会大量流入实体经济,因此这是Fed印钱而美政府发钱,通胀却仍旧维持在低水平的原因,通胀压力没有想象中的高。以及,当股市利益与实体经济发生冲突,Fed会优先支持后者,因为股市问题不在美联储的绩效范围内。那么经济复苏时,意味着经济敏感的周期型行业会持续受到利好,另一方面,持续上涨的长期利率和通胀仍然是定时炸弹,但最先受损的仍会是科技/成长型股票,它们受此影响最大。

不管怎么说,对于美股投资市场的影响是,至少Q2的确定性是最强的,包括确定性的利好和利空,同时资产配置转移也继续会是Q2主旋律,传统价值股跑赢科技股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结束,各方政策和因素都是利好价值股且是具有持续性的,而科技股为首的成长股在短期内没什么复苏的希望,税率冲击+长期利率冲击+通胀冲击+复工的冲击,这些因素都是利空成长股的,但个别除外,比如Google就是成长属性同时又是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公司(广告业务是受经济周期影响极大的业务),包括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旅游/娱乐业复苏也会利好谷歌。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这就是国土辽阔的基建强国必然面临的困境,要么跟花大钱去投资升级基础设施,要么就跟俄罗斯一样直接放弃过去的基础设施。而且,美国基础设施升级的困难不是人工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技术问题,仅仅是需要升级的基础设施规模过于庞大的问题。

对于大国而言,大规模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很难,从无到有的新建设完会有直接的收益,以及经济发展等间接的回报,建设付出的投入会有回笼。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完不代表就完事,基础设施需要年年维护和保养,而且维护保养成本会滚雪球一样年年增加。当初建设的成本还没收回来,维护保养成本就上来了。而且过去的收益归建设商运营商了,现在维护和翻新成本就得国家出。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地价及其其他成本也上升了很多,从而提高了拆除老旧基础设施而翻建的成本,造成了旧基础设施翻修翻新成本会比当初从无到有建设的成本更高的局面,而且还会面临更多的社会问题。

美国大部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基本同步的,很多基础设施也都是同一个时间阶段完成的,而且规模极其庞大。导致这些基础设施运行到现在的维护保养成本极其昂贵,全部翻修和翻新建设的成本更高。


我们单位有四栋楼,建设年份是不一样的,最老的养护成本最高,最新的养护成本最低,但是这四栋楼的养护成本年年在增长,每年需要更换或维修老楼的各种设施设备,成为我们单位很大的一项支出。单位想过拆了老楼新建,可我们单位没有钱去新建。单位也想过把老楼卖了搬到郊区,可现在房价地价这么高,也没有那个房地产公司愿意买下。这也是主城区很多老房子,没有房地产开发商愿意出钱搞拆迁开发的原因。

我们国家还出于建设进行状态,现在这些基础设施还比较新,养护成本不是很大,而且地价房价也是上升阶段。可再过二三十年养护成本会很高的,而且还是一大片一大片基础设施需要整体养护,可见未来我国基础设施维护成本压力会很大。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基础设施破旧的原因,养护成本太高的已经没足够的钱去翻修。而且房价已经很高了,拆了新建也卖不出更高的价格,导致重建只是没有额外收入。

也就是说,再过三十年等我们的基础设施老旧了,我们国家也会面临同样的难题,选择美国一样投入太多太多的资金升级,还是选择跟俄罗斯一样直接放弃。


user avatar   cenjoys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纠正一个错误认知:美国当下基建拉胯,是因为投入少,这是不正确的。

说个冷知识,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投入的财政比美国高?

恰恰相反,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在绝大部分年份,交通领域的财政投入都不如美国。

上图是我11年大四毕业论文的一张配图,论文写的就是中美两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对比。

注意上图中黑线和绿色条块。

黑色说的是1910~2010的101年间,美国财政用于交通领域的投入占当年美国GDP的比值,绿色条块则是2010年中国一年的数据。

2010年可以说是中国高铁建设大规模启动的重要年份。即便如此,美国的100年数据绝大多数年份,都要高于2010年的中国。

2020年,美国财政用于交通运输的钱依然高达4400亿美元,按照去年汇率合人民币近3万亿。

而同年中国的交通运输支出为1.2万亿人民币。


美国在有巨额投入的情况下,基础建设日渐老旧到不堪重负,这不是经济问题,是体制问题。

如何保证政府的投入实实在在用于交通运输,而不是进入私人老板的口袋,这个问题显然比计划花多少钱更重要。

但是美国解决这个问题了么?

从2010年美国拉胯的抗疫和混乱的政坛表现看,我认为没有。

那么,拜登的2万亿美元,到底会切实用于基建,还是肥了私人老板呢?

当然,孝子们可以说,美国爸爸藏富于民。




     

相关话题

  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分校怎样? 
  拜登将发表 3 万亿经济复苏计划法案,你觉得这复苏计划有用吗?主要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 
  怎么样了解美国音乐史? 
  美军的真实作战实力如何? 
  美国大选拜登拿下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对此你怎么看? 
  用 20~30 年还房贷,或者说买房是件愚蠢的事情吗? 
  有什么道理是你在国外生活时不懂,回国后才想明白的? 
  如何看待3月4日美国取消新冠病毒检测限制? 
  如何看待特朗普最后关头取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伊朗炸美国大使馆意味着什么,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美国人如何看待爱泼斯坦的奴隶岛?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