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两部门就「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新技术安全评估」约谈快手、字节、阿里等企业?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两部门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

约谈内容:语音社交软件,涉深度伪造技术的新技术的安全评估。

要求:督促其按照《网络安全法》《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认真开展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安全评估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实履行企业信息内容安全主体责任。

新闻稿似乎有点不好理解?让我来讲明白吧。这次约谈整改主要是针对两种应用:

第一种是语音社交软件

前段时间Clubhouse很火,引来一堆公司迅速模仿,但语音社交软件和直播一样,由于实时性强,监管难度会很大。让我们回顾直播是怎么监管的。目前如果一个公司想做直播需要什么?需要:

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3、《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利用信息网络经营网络表演”类别
4、《营业性演出许可》
5、《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一类别

五个牌照下来,直播平台还需要安排审核员,扫黄打非,确保直播内容合法。

而语音社交软件现在需要什么?「不知道,反正没规定,做了再说」。在这种监管真空下,语音社交软件暴露出了漏洞。

虽然语音社交这种形态虽然不算新,但过去一直处于边缘,无人问津。突然的热度增加,而相关监管还没跟上,自然会有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这次两部门及时跟进,也是反应挺快的。

所以两部门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平台需要对语音聊天室的内容进行监管,防止被用于讨论不适合且不合法的内容。对于这种形态的社交软件能不能火两部门不关心,只要你存在监管漏洞,那就必须堵上。

第二种是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

君不见,在某黄+黑颜色logo的网站上,已经出现了很多deepfake换脸的视频。

虽然我们国家不允许上述情况存在,但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例如陌陌打造的“ZAO”,以及近期刷屏的“蚂蚁呀嘿”搞笑短视频,都带来了隐私隐患。

前几天315也是重点报道了人脸信息滥用的现象,可以看到人脸信息确实是目前隐私安全的重点。对此,网信办副主任刘烈宏表示:

“监管部门将通过这些法规标准指导督促互联网企业开展安全评估,监管上线的新技术、新应用。我们还组织开展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毕竟如果个人隐私处置不当,例如人脸信息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加上换脸技术,会有严重危害。例如之前就有人用换脸技术来冒充机主本人骗钱。

甚至有的地产中介,会利用人脸数据杀熟,搞得有的人都戴头盔看房了。

甚至有的团队研究出用你脸部数据,打印个眼镜,然后自己带上就能解锁你的手机。

而深度伪造技术的app,收集人脸隐私速度极快,因为它们的应用具有趣味性,很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地交出隐私。所以,两部门跟进得好。

最近这几年,虽然乱象还存在,但可以看到监管在加强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希望这种乱象早日休矣。


我是 @桔了个仔 ,一个热衷折腾新技术,观察科技新趋势的猫奴,更多个人精选内容可以参考:

桔了个仔的索引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杭州未来科技城拆迁户平均每家有五六百平米房子分,光租金一年就能收上百万? 
  为何腾讯可以侵入阿里腹地(电商和移动支付),而阿里却对腾讯社交无可奈何? 
  如何看待阿里平头哥发布的全球最高性能 AI 芯片「含光 800」?这款芯片核心技术是什么呢? 
  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 22 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行政处罚,腾讯阿里在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为什么许多人一边骂着腾讯抄袭一边使用腾讯产品? 
  如何看待个人用户 Chrome 浏览器疑被阿里巴巴「管理」? 
  为什么腾讯投资了嘀嘀打车而不是自己做一个? 
  微信为什么没有就现在鸿蒙首批头部应用名单中? 
  马云从创业开始做了什么让阿里巴巴走向世界,他的能力在哪些方面? 
  如何看待 2018 年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入股万达商业?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求狠喷!点评一下我拍的照片吧谢谢(或者怎么练习才能进步?)?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自学Python看不进去?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