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三星堆发现的东西越来越让人震惊,4500年前他们会发生什么大事,才让他们消失? 第1页

  

user avatar   tuo-ran-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星堆文明之所以让世人震惊,是因为我们对殷商的固有历史认知缺少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商朝的社会结构。

绝大多数人对商周时期的历史认知多来自义务教育阶段,下图为教科书上体现的周朝社会结构,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会自然的默认商朝也是类似的社会结构,但从当下的考古证据表明,我们对殷商的固有认知是不全面的,因为我们漏掉了一个殷商时期最为关键的统治阶层。

三星堆遗址从出现至今就伴随着诸多谜团,一个青铜文明如此发达的地区,在古书中竟鲜有记载。

而我从冯时教授的考证中发现,一个夏商时期存在千年的神秘统治阶层--巫觋集团,很有可能就是这一切未解之谜的关键钥匙。

而三星堆出土的诸多青铜器,以及其发展脉络与埋葬方式无不体现着巫文化,让我有理由怀疑三星堆文明就是巫觋集团的大本营,亦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十巫所在的灵山地区,亦是姜子牙封神传说(灭巫)的起源之地,文章很长近万字,建议双击后收藏阅读,现已添加目录,赶时间的朋友可以双击后,通过目录跳到各章小结部分阅读。文章部分内容引用自冯时教授著作《中国天文考古学》,故事要从上古时期的传说--绝地天通说起。

第一章、巫觋集团的起源

一、绝地天通

中国早期天文学在描述一般天体形成的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种倾向事实上体现 了一种最原始的宇宙观。天地开辟之后如何建立天与地的联系,这是古人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巫觋则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有效人物。在中国天文学史与中国上古史中,巫觋以其独特的身份不仅操纵着天地时间,而且操纵着人间的权力。在读完下面的内容之后,我们将会看到,早期的宇宙世界经历了怎样一个由乱到治的变革,而中国天文学究竟具有哪些根本特点。

自远古以来,尽管盖天家将天地的开辟视作是天盖与地舆的分离,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哲学 中固有的阴阳学说的影响以及天文学自身的进步,气作为宇宙间基本要素的概念开始为人们相习接受,而从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这种思想显然已经相当成熟。《淮南子天文训》对此有着系统的描述: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代,一片浑沌无形的景象,古人将此称之为“太昭”后来宇宙中出现了元气,元气中的清气飞扬上升为天,浊气凝滞下降为地,于是形成了天地。这种进步的天文观虽然为科学的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探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思想却没有多大帮助。

古人认为,天与地在相继形成之后,天上的神与地上的人是无缘往来的。神居于天,民居于地,永相隔绝。当时,颛顼令其后代中一位名重者司理上天,另一位名黎者司理大地,各尽其 职,不相混淆,世界显得有序而宁静。但是到少皞氏时代,九黎族开始作乱,他们破坏了旧有的礼法德行,让天上的神衹与地上的民众混居在一起,人人都有权力参加祭祀,家家户户都可以为巫接神,民与神没有尊卑之别,从而使祭祀再无法度可依,言行汗摱不拘。神祇也因此而失去了严威。于是土地荒芜而寸草不生,以致祭祀时都难觅供品,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面对这种神人自由陟降于天地的混乱局面,颛顼重新接受了天帝之命,令重为南正,司理天上的神灵,又令黎为火正,司理地上的民众,绝地天通,切断了天地间的往来交通,恢复了旧有的秩序,使天上的神衹与地上的民众再不能随意往还。从此,世上便只有巫觋可以通天达地,成为沟通天人意旨的惟一通人。

《尚书吕刑》云:

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姦宄,夺攘矫虔。……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成,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国语•楚语下》对这段神话的记载则更为系统: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宠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 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粛衷正,其智能 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r 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t而能知山川 之号、高祖之主、宗宙之事、昭矽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咸仪之則、容貌之崇、忠信 之质、梗絮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 之类、采服之仪、弈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 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夭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 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桑羋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鐲其 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絶地天通。”

这部天地交通的历史说得已经足够清楚。韦眧对于“绝地天通”有着这样的解释:“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道。”可见当时天地交通的道路已经被祖隔。《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郭璞《注》:“古者人神杂扰无别,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宴上天,黎宴下地。”《周语•楚语下》:“重宴上天,黎宴下地。”韦昭《注》:“言重能举上天,黎能抑下地,令相远,故不复通也,从此以后,交通天地的事情再不是一般民众所能企望的了,巫觋通天则成为传达神人意旨的惟一途径。

天与地的再次分离为巫觋通天賦予了特殊的职能,他们逐渐成为垄断天地交通的神秘人物。 据《 楚语 》所载可知,古之巫觋必为有智聪明者充之,这从客观上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灵山显灵

远古时代名巫云集,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時、巫履、巫凡、巫相,夹窭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大荒西经》又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群巫之名或有异写,郝懿行认为巫凡即巫朌,巫履即巫礼,巫相即巫谢气仍不出十巫的范围 《山海经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鱼身,无足,《大荒两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互人即氐人,其能陟降天地,盖即巫抵。《大荒南经》:“有截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戟处,是谓巫戟民。巫载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巫戟民既独得天恩,盖亦神之裔,似为巫盼之属。《世本作篇》:“巫彭作医。”《楚辞• 招魂》;“帝告巫陽。”也在此列。至于巫咸,文献记载则更为丰富。唯巫咸之子巫贤,不见于 《山海经》。

巫觋必为聪颍饱学之士,是当时社会中特殊的知识阶层,这一史实于现存的民族学材料依然 反映得相当清楚巫与医的关系十分密切,《山海经》载十巫均掌不死之药,《玉海》卷六三引 《世本》:“巫咸初作医,《吕氏春秋勿躬》:“巫彭作医,郭璞也以《山海经》之十巫俱为古之神医,但巫的这种本领与他们上下天地,宣达神旨人情的本质相比,不过馀技而已。群巫缘灵山陟降天地,灵山当然就是架设在天地间的天梯。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此登葆山,《大荒南经》又作登备之山。郭璞《注》:“即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者也。

《淮南子. 墜形训》 “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登谋山立于巫咸之地,且群巫从此上下天地,实即天梯灵山。除灵山之外,巫觋通天所依凭者又有建木。

《山海经•海内南经》云: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缪、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菡,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

海内经》又云: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欏,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太皞爰过,黄帝所为。袁珂《校注》谓“大皡爰过”非经过此木,乃止下于此至于天,甚是。建木又见《吕氐春秋•有 始》及《淮南子•墜形训》,《蜜形训》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屮无影f呼而无响. 盖天地之中也。”高诱《注》:“众帝之从都广山上天还下,故曰上下。”知建木也为巫觋通天之 梯。巫觋既以灵山为通天之梯,又司医术,故《楚辞•九歌•云中君》云:“灵连蜷兮既留。”王逸 《章句》:“灵,巫也。楚人名巫为灵子,而汉字灵(靈)与医(醫)俱从“巫”字为意符,可见巫觋下宣神旨,上达民意,并以灵山与医术为其拥有的特殊道具与鸿术。

三、巫与共济会

巫是通天达地的使者,因而也就自然充当了掌管天文的人物,这一点通过“巫”字的造字本义反映得格外清楚。甲骨文和金文的巫字写作

而矩尺的矩字则写作

显然,巫字是由两把矩尺交合而成的,这其实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组合。

古人认为,方圆图形最初都是用矩这一 种工具画成的,因为当时无疑还没有规。我们注意到,最早的伏羲女娲是共执矩尺的。而《周髀算经》告诉我们,“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显然,圆形的画法是采用一种以矩尺短端定准圆心,然后旋转矩尺的所谓“环矩”的方法完成的, 而方形则只需简单地将矩尺对合。耐人寻味的是,矩虽仅仅是方圆画具,然而用它画出的这两 种圆方图形竟恰恰就是天地的象征,况且巫字本身的造型也很有一点环矩、合矩的味道。显然,由于矩是测影之表的象征仪具,而立表测影则是掌握天象的基本手段。因此,矩作为掌握天地的象征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自然便是通天晓地的人。巫既是知天知地又是能通天通地的专家,所以用矩的专家就是巫师。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巫在中国社会中逐渐确立了他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使中国早期天 文学从一开始便具有鲜明的星占学特点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周易 贲卦 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这里的“天文”就是天象。中国古代的星占家相信,天体与人间社会可相互感应,天象的变化乃是上天对人间祸福的示警。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促使统治者垄断一切天文占验,而且使他们不得不辛勤地观测天象,以便寻找天象与人事的某种联系。因此在古代中国,帝王通常都是最大的巫祝,他向人民传达天神的意旨,预卜吉凶,颁告天象和历法,拥有神秘的通天法术。换句话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人始终奉行这样一种信条:只有拥有通达祖神意旨手段的人才真正具有统治的资格。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握的神秘知识,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历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授于人民,他便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伏羲、女娲分执规矩尽指天画地之职,而他们止是以万物之祖的面目出现的。

中国古代天数不分,天文学与数学总是相伴而进。

周髀算经》:“请问数安从出?商高曰: 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知天地之本皆源于数。

《山海经 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以此与楚帛书对读,彼云禹、契晷天步数,此言禹令竖亥步算,所言一事。禹、契上下天地而宣达腾传,显为大巫,竖亥亦然。巫觋作筮,筮法源于布数。凡此均可明古代巫觋实乃掌握天数之重要人物。

四、巫王一体

君王及官吏皆出自巫,这是中国上古史的显著特点,因而古代的政治领袖一定是作为群巫之长。史载五帝圣王皆睿明通智.这是为巫的首要条件。

《尚书尧典》记帝尧取代重、黎之后,一统天下,他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后来并将这种授时立法的权力传给舜。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史记历书》:“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 尧复逐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義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这种古代帝王垄断天文占验,并将掌握历数变化的权力代代相授的传说或许过于理想, 但它毕竟反映了上古时代政治领袖与巫觋的一种特殊联系。

《周髀算经》:“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显然他们深深懂得,只掌握大地,充其量仅算得上智者,而掌握天宇的人不仅无愧于圣者的称号,也才能真正掌握人类,这种天文与权力的联系,古人理解得相当深刻。有趣的是,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这种巫觋执矩并最终享有统治特权的特点,在西方文明中也并非无迹可寻,事实上,他们同样把掌握矩尺的人与统治者相提并论。

矩尺在天文学上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不过它最初显然是与一种测度日影的工具联系在一 起的,并且后来成为原始的盖天理论的重要内容。上面的种种讨论都显示出,这种理论伴随着规矩与方圆的各种祌话逐渐酝酿而形成。古人通过立表测影发明了勾股,又通过勾股重差的方法测量天周和大地,于是象征勾股的矩尺便渐渐成为方圆画具,而以此绘出的方圆图形又恰恰就是天地的形象,这其实使我们找到了矩尺这种天文工具之所以作为权力的象征的真正原因。

第一章小结

综上通过对冯时教授文章的总结可以发现:
1、在商及以前的朝代,统治者是巫王一体,作为巫可上传天命,作为王可下管黎民。上文提到的夏初代君王--夏禹就是一位巫王,而后文中将提到的商朝历代君王亦是巫王。所以在信仰上 夏商文明 是一致的,而在这点上,周文明与夏商有着本质区别,下文会展开叙述。

2、巫作为统治阶级,在国家大事上拥有话语权,并且有着类似于现代企业董事会的协商机制--书中称其为巫觋集团。

3、巫在绝地通天后成为天地沟通的代言人,对于民众来讲巫就是掌握天文历法之人。

4、规、矩的使用代表对于历法的掌握,其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有着惊人的相似,西方的共济会一直被传说是暗中统治西方文明的神秘势力。

而以上种种在三星堆的文物中均有体现:
如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黄金面具,面具是区别巫是人还是神的重要装备,带上面具巫师即可代表为神、摘掉面具就是人,至今萨满教巫师还在使用,而面具中突出的眼睛,与头顶“天线”无不表示着一种“通天”的本领。

而三星堆的面具种类很多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巫师等级或家族,比如大巫的面具有纵目有通天鼻,中巫的面具只有纵目,而世俗的管理者如诸侯的面具仅为黄金面具露出的是人眼。

三星堆中出土的与天文历法相关的器物如太阳轮,有学者考证为其与十月历相关,神树则与十日相关,而金杖,杖在古代就有测量、丈量土地的意义,又有权利的象征,即所杖之地皆归于我,金杖代表着管理的是地,不是天,与上面的金面具相呼应,属于世俗的管理者使用之物,而非巫。正如上文中《周髀算经》记载:“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显然他们深深懂得,只掌握大地,充其量仅算得上智者,而掌握天宇的人不仅无愧于圣者的称号,也才能真正掌握人类,这种天文与权力的联系,古人理解得相当深刻。

第二章、殷商时代的巫与王

殷商时期秉承前代传统,王与巫有着特別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楚帛书中已经领教了禹、契上 下天地的本领,因此他们都应具有巫的独特身分。《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 禹。”李轨《注》:“姒氏,禹也。洽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禹自圣人,是以鬼神猛兽 蜂虿蛇虺莫之螫耳,而俗巫多效禹步。”《帝王世纪》:“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是巫步也称禹步,乃以禹为大巫而祖之。契为商人先祖,其同于禹,为大巫自明。

由巫而及史官诸官,形成群巫集团,君王虽为政治领袖,同时也为群巫之长,这一点在商代卜辞中反映得已很清楚。《文选 张平子思玄赋》:“汤蠲体以祷祈兮,蒙虛褫以拯民,李善 《注》引《淮南子》:“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翦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言汤为氏族祈雨竟以身殉,并声称“我本卜祭为民”,其为大巫可知。卜辞屡见焚巫尪以祈雨之辞。客观地反映了殷代社会的真实情况。《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占本(竹书纪年》:“汤有七名而九征,汤之七名,今子卜辞可征唐(涵)、成及大乙,文献则有履。《论语 尧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何晏《集解》:“孔曰:履,殷汤名。”知汤又名履。《山海经 海内两经》载巫履,(大荒西经》又载巫礼,此巫履(巫礼)疑即成汤。

据文献所载巫咸在群巫中是最有名望的位,古人把他与甘氏、石氏一起作为中国传统的三家星官。关于巫咸的生存年代,说甚纷纭。《世本作篇》:“巫咸作筮。”宋衷《注》:“巫咸, 不知何时人《太平御览》卷七二一引《世本h “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则以巫 咸为尧医。《路史*后纪三》乃谓神农使巫咸主筮,又以巫咸为神农时人。《太平御览》卷七九引 《归藏》:“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则巫咸又为黄帝 时人。<尚书 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子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 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子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伪孔 《传》:“贤.咸子。巫,氏,《尚屮序》:“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 作(咸乂》四篇。”伪孔《传》:“巫咸,臣名。”陆德明《释文》引马融云:“巫,男巫也,名咸。 殷之亟也/《史记 殷本纪》:“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 《咸艾》,作《太戊》,《封禅书》:“大戊修德,桑榖死。伊陟赞巫咸,巫咸之兴自此始。”盖太史 公承《书》说,以巫咸为殷王大戊时之人。《太平御览》卷七九O引《外国图》:“昔殷帝大戊使 巫咸祷于山河,巫咸居于此,是为巫咸民,去南海万千里,同主此说。《楚辞•离骚》王逸《章 句》:“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史记•殷本纪》以殷王大戊为中宗,虽与殷卜辞所记 中宗祖乙不合,但王逸之意仍可明矣,亦以巫咸为大戊时人。

诸说将巫咸视为殷代巫史,这种见解与殷代卜辞所记史实颇为一致。在殷人祭典中,常可看到一位名叫咸戊的人物作为殷人的先世而受到奉祀,他应该就是史传的巫咸。可以说这是上古神话中少数可以被证实确有其人的一位。

卜辞云:

贞:咸宾于帝?

贞:咸不宾于帝?

贞:大甲宾于咸?

贞:大甲不宾于咸?

贞:大甲[宾]于帝?

贞:大甲不宾于帝?

甲辰卜,肢贞:下乙宾于[咸]?

贞:下乙不宾于咸?

贞:下乙宾于帝?

贞:下乙不宾于帝? 《合集》 1402正

卜辞帝即天帝,为殷人观念中的至上神。下乙即中宗祖乙。据此可以看出,巫咸可以与天帝并举,但地位低于天帝,然而与直系先王比较,巫咸的地位却显在其上。卜辞配祭者的地位也低于所诏之神祇。卜辞云:

42. 癸丑卜,上甲岁,伊宾? 《南•明》513

43. 丙寅卜,□贞:父乙[宾]于祖乙?王占曰:“宾,唯……

贞:父乙宾于祖乙?二

父乙不宾于祖乙?二

父乙不宾于祖乙?三

父乙宾于祖乙?四

父乙不宾于祖乙?四

父乙宾于祖乙?五

父乙不宾于祖乙?五 《合集》1657正、反

辞42以伊尹附祭于上甲,辞43连续五次卜问小乙附祭于祖乙。在世系上,上甲的地位自比伊尹为高,祖乙的地位比小乙为高。巫咸作为大甲、祖乙所配祭之神衹,地位显然高于二王。很明显,巫咸虽属大甲之臣,但他却同天帝一样可使大甲等诸直系先王“宾于咸”,足见其与天帝又 有相似之处盖巫咸乃殷代神巫,故地位必高于殷王。

卜辞云:

44.

褅于西.十牛?

侑于西?

告于咸? 《英藏》86反

西是西方之神。咸与方神并举,其地位似乎近于自然神祇。

巫咸的这种特殊地位在后世似乎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天问》;“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 之。”王逸《章句》:“巫咸.古神巫也。降,下也。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 言巫咸将夕从天上来下,愿怀椒糈要之,使占兹吉凶也/言巫咸上下天地,为天帝之使,与卜 辞以巫咸介乎天帝与人王之间的情况颇相一致。《淮南子•墜形训》:“轩辕丘在西方,巫咸在其北 方。”高诱《注》:“巫咸,知天道,明吉凶。”道明了其之所以能沟通天地的原因。《诅楚文•巫咸》:“不畏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光列威神求蔑法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卹祠' “亦应受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几灵德赐,俱以巫咸与上帝并举。《沮楚文.厥湫》凡“丕显 大神巫咸”句皆改书“大神厥湫”或“大沈厥湫”,故巫咸与厥湫地位相若。厥漱即漱渊.《史记_ 封禅书》:“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华以西,名山七, 名川四。……湫渊,祠朝那。”裴願(集解》引苏林云:漱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故厥揪乃名川之一,为自然神祇。巫咸虽与上帝并称,但地位却在其后而相当于自然神祇,自在上帝与人王之间,与殷卜辞所记之史实契合。巫咸在殷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巫咸地位的提升并不意味巫作为商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宗教集团,它的地位也一定像巫咸一样而凌驾于殷王。关于这一点,卜辞反映得也很清楚。

45.

壬戌卜,争贞:翌乙丑侑伐于唐?用

贞:翌乙丑勿苜侑伐于唐?

贞:翌乙丑亦複于唐?

翌乙丑勿钐?

贞:侑成戊?

勿侑?

侑于學戊?

勿侑?

翌乙丑其雨?

置乙丑不雨? 《乙编》 753

这是武丁时期的龟腹甲刻辞。五条对贞卜辞均刻于壬戌一口,所诏神祇首为唐,即商汤大乙,次 为咸戊、學戊。學戊是商代的另一位名巫。这里巫咸并没有以单独的身分出现,而是与學戊并列作为商代巫觋集团中的一员,因此在祭序上排于大乙之后。显然,以巫咸为代表的商代群巫的地位应低于大乙。

然而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深究下去,大乙的地位虽然高于商代的巫觋集团,那么商代先王的地位是否也像大乙一样都在群巫之上?下列卜辞对说明这一问题很有帮助。

卜辞云:

46. 贞:不唯咸戌?

[贞:唯]咸戊?

贞:不唯學戊?

贞:唯學戊?

贞:不唯祖庚?

贞:f祖庚?

贞;不唯羌甲?

贞:唯羌甲?

贞:不唯南庚?

贞:唯南庚?

贞:侑于父甲?

勿侑?《合集》讣22正

这也是武丁时期的龟腹甲刻辞。六条对贞卜辞分别卜诏六位神祇,由咸戊、學戊组成的巫觋集团 居首,而由祖庚、羌甲、南庚和父甲组成的王室集团居次,父甲为武丁诸父之一的阳甲,卜辞或 称兔甲。祖庚先于羌甲,似为祖乙之弟或羌甲之兄)但未即位。羌甲、南庚、阳甲皆为旁系先王,地位不如直系先王,也显在巫觋集团之下。据此分析,由于次居群巫之下者迄今尚未见有直系先王、因此我们可以将殷代巫觋集团的地位定在商代的直系与旁系先王之间。如果说卜辞中的大示可以理解为直系先王的话,那么巫觋集团的地位则应仅次于大示。

第二章小结

从上文基本可以理清巫觋集团与商王一系的关系,基本脉络如下,曾经商汤为大巫,为巫觋集团的一员,而巫觋集团中的其他名巫,在特定的祭祀仪式上地位等同于自然神祇,高于商王的直系,而当祭祀对象改变时,地位又会处于商王的直系与旁系之间。

第三章、解密三星堆

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上面的记载出自大荒西经,三星堆遗址在四川,位于中原地区的西方,结合上文及此佐证,三星堆很有可能就是巫觋集团的大本营,也就是商朝的精神宗教领域的总坛,古称灵山。

通过巫觋集团的线索,以往关于三星堆的诸未解之谜都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1、为什么三星堆中有大量的青铜面具?
答:三星堆为巫觋集团的大本营,大量的青铜面具为巫觋集团祭祀时使用

2、为什么三星堆中的青铜器有与中原地区相同的,有不同的?
答:根据祭祀对象不同,所选用的礼器不同,祭祀商朝君主时的礼器与中原地区相同,祭祀自然神祇时则为巫觋集团使用的特殊礼器与中原地区有所差异

3、为什么三星堆中的青铜器均为随意掩埋甚至遭到过人为破坏,不像普通墓葬一样拥有规规矩矩的制式?
答:三星堆礼器年代断定为晚商时期,很可能是武王伐纣后,为毁灭商朝的宗教祭祀信仰,将商朝的群巫大本营直接毁灭掩埋。从上文亦可看出商王被称为大巫,而周王被称为天子,两者的信仰存在本质区别,若周朝尚允许巫觋集团存在,则巫觋集团将会对周天子的地位形成挑战,因为个别的名巫的地位仅略低于天帝,为自然神祇,天子的地位明显要低于天帝。这一点了解太平天国东王事迹的朋友可能更容易理解。

4、为什么三星堆地区没有发现大型青铜器的冶炼遗址?

5、为什么金沙文明晚于三星堆文明但其出土的青铜器物明显不如三星堆文明?

6、为什么三星堆遗址仅发现了极少的人类墓葬
答:4、5、6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涉及到我在文章开头的另一个假设,即流传至今的封神传说。这个故事的脉络可能是这样的。

周武王伐纣之后,对于巫觋集团的处理就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其自身统治的合法性,直接杀掉这些近乎为神的群体显然不利于这个刚刚建立的新王朝的统治,但又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在权衡各方因素之后,武王决定将巫觋集团包括其拥有的青铜器先流放到四川蜀地,先让他们脱离王都的固有势力圈,这也是后代统治者处理前代统治者的惯用方式。然后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当神,二是当人。当神即封神,顾名思义就是要献祭他们,而献祭的主要方式就是火祭自焚。

这在上文提到的《淮南子》中记载的商汤祈雨的故事可佐证这个想法。

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翦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言汤为氏族祈雨竟以身殉,并声称“我本卜祭为民”,其为大巫可知。卜辞屡见焚巫尪以祈雨之辞。客观地反映了殷代社会的真实情况。

所以由于是火祭,自然墓葬也就极少。而另一部分选择当人的巫族,逐渐和蜀地当地原住民融合,所以金沙遗址中出土了与三星堆遗址类似造型的青铜器,但其工艺却远不及三星堆。因为毕竟当地不具备像以前在商都时,那样完善的青铜器制造能力与规模。

武王伐纣说到底也是一种下克上的反叛行为,所以这段灭巫的历史也在正史中未曾体现,只有在《封神榜》中,隐晦的流传了下来。这种封神的处理方法可谓是阳谋中的典范,对上对下都有交代,巫族和百姓也都说不出什么,毕竟封神在当时来讲是一种殊荣。

关于三星堆与巫王的故事先写到这里,后面有空时再予以补充,欢迎各位点赞、收藏。

4.2补充,感谢各位朋友的点赞支持,下文为与本文相关的殷商文明姊妹篇《天干起源考》,欢迎阅读。




  

相关话题

  三藩起兵若和准噶尔、德川幕府等同盟“合纵”出兵漠南和朝鲜牵制清军力量,历史会改变吗? 
  出现龙骨这个结构在船舶建造史上是什么时候,龙骨具体是在船体哪个部位,最好用什么材料制作? 
  元朝和清朝,属于外族入侵,为什么还被归到中国的历史朝代里?难道这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吗? 
  西方史学界如何看待巴黎公社? 
  关羽镇守荆州时候,二号人物是糜芳么? 
  苏联早期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是正确的选择吗?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一HR朋友问我,国家为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9月3日放假一天,他身为日企HR,怎么向皇军汇报呢? 
  反董卓联盟,为什么无刘表,刘焉,刘虞? 
  为什么现代中国没有激战派呢? 

前一个讨论
三级缓存装系统是什么体验?
下一个讨论
H.266 是否还是像H.265、AV1一样需要显卡提供硬件支持才能解压观看?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