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45岁失业3个月了,以前外企干了20年,该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我可以写一个,决定还是匿了,我江苏沿海这边一个地级市的,81年,今年正好40岁了,我2018年从银行离职的,后来发现过了35岁真不好找工作了,正常单位人事看你就像劳改犯一样的,估计他们琢磨着这人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离职,从原来单位离职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吧,开始三个月还投简历,后来心也死了,从2018年离职到现在,家里蹲这么久了,这里说说为什么从银行离职吧,我毕业后就在银行上班了,桂圆是一天没干过,一直干信贷,因为一毕业就进去,看见很多老前辈因为不良贷款,有的进去的,有的离职回家的,有的全家跑路非洲的,各种传说,所以也就很小心,很谨慎,一直如履薄冰干了十几年,因为小心业绩一直不是太好,所以也就没的升职,那些路子野的,要么搞了好几套别野了,要么拿黑钱再孝敬上面的,也下面支行行长之类的干起来了,要么是什么牛鬼蛇神的小孩,莫名其妙的直升机上去了,我也不羡慕,我只求个安全,没想到快到40了,还是出了事,记得一笔1400万的贷款没收回来,我是主办客户经理,按照行里的规定我全责,行全责我认了,出了事我负责善后,跑法院,来着执行庭的法官去查封,咦怎么出去的法官他们的住宿,吃饭全要我自己掏腰包,咦,怎么还要买烟买酒打点他们,行小几万没了,我认了,过了半年,我们这里是半年调整一次行员等级,我怎么变成最初级的行员了,咦怎么工资只有1600一个月了,最主要的是,这个客户不是我的啊,是省行莫格领导家的亲戚啊。这是关系户啊,办业务,我只是操作员啊,我只是个乙方签字的啊,贷款放了,他们去吃饭都没喊我啊,我连包香烟都没拿到啊,行里上下都知道我无辜,但是谁叫你是客户经理呢,你不被黑锅谁背,行了,背黑锅总的有好处吧,没好处谁背?那你30大几的中年老男人,家里有小孩吧,有没有车贷房贷,给你被个黑锅怎么的,你还能辞职不成,哈哈哈。

你们说我怒不怒,火不火,我在家想了半个月,两个鬓角的头发全白了,我81年的,双鱼座,干你的我辞职还不成嘛,再也没有这些垃圾指标了,也没有没完没了的培训了,也不需要年底年会表演节目了,我去年买了个表,于是辞职信一交,回家了,这里面陆陆续续拖延了一年多才正式离职,我辞职信交了就没去上班,我还等着行里开除我呢,结果他们硬是帮我缴了一年多保险,当然工资是停了,因为我挂着,责任人还是我,名义上还有个黑锅,就是黑锅他不来上班了,后来合同到期,我坚决不再续签,才给我办的离职手续,还好当年是小白的时候故事看多了,所以这笔业务虽然逾期了,但是操作的合同手续等全部完美,抵押物也完好,手续什么的没任何瑕疵,真有什么猫腻,我也不能正常离职的,这也从侧面反应,这个银行业,真的是把我们这种老实人,正直的人逼走了,里面全是牛鬼蛇神,歪瓜裂枣混的风生水起的,我走了,我也不羡慕,反正谁不是活着呢,说不定那一天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你们这些坏蛋你们十套房子怎么样,你晚上能睡个遍吗,还不是一张床,找那么多小妹妹,晚上睡的过来吗,不觉得腰子疼吗,反正远离就远离了吧。

说说现在吧,我15年买了个商住,商住这几年一直没涨,非常郁闷,但是这个商住我自己搞了个民宿,生意还可以,一年能有个12-15个的收入吧,这个我全部自己打理,做卫生。换洗布草,每次打扫的满身是汗我就安慰自己,是搞这个累,还是培训烦,去拉存款烦恼,贷款收不回来忧虑,我心里想,还是搞这个好,最少最少不要拍马屁了,至少不要防着那个同事打小报告了(说个真事,有时中午再食堂吃个饭,吐个槽,下午直系领导准能知道),所以后来我发现有时想告诉领导什么事,中午食堂吃饭直接吐槽就行了,扯远了,大家应该有感触的。再一个我搬回去跟爸妈住了,虽然老妈脾气爆,没办法,躺平了呗,忍着,离职前手上50个,这几年苦哈哈存了到120个了,一年理财下来也有6个,老婆年终奖6-8个,她工资自己买衣服化妆品。这样平时花销掉,不管我一年能存个20个吧,反正家里是个女儿,也就这样了,存着钱,我也不买房了,买了的话,这几年的钱全填到去年那波疯涨行情里了。汽车我也基本不开了,就接接女儿,去县城丈人家,或者山姆之类超市大采购开开,或者暑假自驾开开,平时都是电驴搞起,夏天了我也不要西装衬衫了,洞洞鞋,短裤,背心,除了跟父母住有点不开心,小小的压抑外,其实蛮开心的。哦对了,一离职,半年我就减肥20斤,爽死了,你们要问我怎么减的,我天天晚上就2调羹米饭,菜正常吃,吃完就去骑自行车,一般晚上20公里,回来饿了,也别吃,有人说饿了,晚上睡不着怎么办,喝水,喝白开水把胃撑开就不觉得饿了,然后最好有那个心理一直发潮的感觉,那就是再消耗自身脂肪了,基本很快就减了,减了就可以正常吃了,当然最好还是节制点,想想减肥时候的苦,现在就会收敛很多,躺在床上想,上班到65岁,然后能活几年呢,我现在这样挺好,我刚刚又买了个大里程的电驴,准备空闲再跑跑外卖,一个月再多挣个3000吧,把女儿课外补习的钱挣回来,她刚上初二,再苦个5年,她上大学,我也就毕业了。


user avatar   dongvv9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不多的年纪,七零后,在2020年经历了一场为期7个月的失业,因为最后3个月去卖保险,自购将近20万的保费,每天早会拜访颇为忙碌,但是其实没有产生收入。所以事实上失业10个月。

这篇回答首发在另一个失业话题中, 今天看到同龄人,做了一点修改,重新发出来,希望能给你启发。

20年职业生涯,将近10年在500强美资企业,虽然没有做到很高层,但是外资对title本来就比较谨慎吝啬,算有完整的外资经历吧, 希望有一些心境与你分享。

我失业是2019年10月份被一家民营公司作为中高层遣散(投资人与管理团队整体闹掰),被老熟人介绍去一家金融衍生企业, 各种混乱导致我四个月后裸辞,彼时正值疫情禁足前后,各种艰难吧。

裸辞后完全找不到工作。甚至海投没有任何回应。当时感觉是因为自己到了“4050”的阶段,属于政府扶助就业的人群,辞职后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其实后来接触了一些失业的人来看,比40岁更早失业、履历和能力都更好的人也很难靠投简历再找到工作了。


真是可叹!


2021年初我去了老领导所在的公司,工作和生活又回归到熟悉的场景。有时候夜深人静,还难免回忆那些失业的日子。现在写下这一段的心路历程,既是我们同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更也是给到更年轻的一代,希望以自己的经历给愿意阅读的朋友一点启发。


1. 心态的建立: 如果不在体制内或者教师医生,40岁甚至更早结束职业生涯变成常态,在当今年龄极度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没有失业,也要预估一年到两年的失业生活,所谓晴天备伞。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在失业来临的时候感觉淬不及防,过度打乱家庭的节奏。


2. 家庭消费观:如果已经结婚成家,对家庭财务的安排,始终要保持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工作也能应对的状态。如果万事都满打满算,房贷车贷杠杆放到最大,认为未来的薪水只涨不跌,孩子的教育和各种生活消费顶格配置,除非家里有矿,那您真是不知道深浅。——近二十多年,六零七零后的职业生涯一般都是顺风上涨,薪水越跳越高的。但是这样的好光景在接下来的若干年甚至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我们必须习惯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有波折有起伏,甚至间断性失业或者彻底走下坡路


大概七八年前, 我跟先生一起出差到他们的美国总部,参加一个类似世界杰出员工颁奖大会的项目。购物环节同事们自然都是买买买(华人买得最猛烈),我也是顺大溜买一点东西,也帮我国内的同事买化妆品包包。当时买了2个coach 的包包,也在逛LV,GUCCI 这样的品牌。我老公的好友(也是一个同事)在旁边说: 以你们的身价,应该去看某某这样的品牌。—— 我查了查价格,30万左右一个包包。好吧—— 我能说我从来不会去买这种东西吗?买得起并不是买的理由。家庭消费观要做长远规划、全面整理,老人、小孩、教育、养老、失业、医疗,虽然不能做最坏的打算,但是一定不能按照最好的计划。


3. 说说婚姻。失业和婚姻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可能,不是太勉强,婚姻还是一个人抵御生存风险最好的武器。可能是我年纪真的大了,年轻的时候也跟着一帮小姐妹泡过夜店,也经历过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住医院的顶级孤独,不当回事。并不惨,是两个原因:一则还年轻,二则父母还在。等到中年以后,如果父母不在,再遇上工作的波折,如果没有家庭的温暖,人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因为工作关系结成的都是极弱关系,工作不在关系也就很少在了,如果孑然一身,出门进门都没有人知道和在意,真的蛮难过的。


所以单身的朋友,哪怕有一个还不错的partner,不用太相爱,也是好的


4. 说回工作机会。40岁以后(可能37、8岁以后),靠投简历找工作真心不容易。我也是TOP10本科,硕士,最近两站机会都是老领导给的。2020年初的一站是主动离职,感觉A公司(精神上)脏乱差,而自己又是那一类工作要情怀的(有点矫情哈,但是至今不后悔冒着失业的风险主动离职),就是这份做不下去的工作也来源于好几年前的老领导A。


5. 我们常说“跟对人,做对事”,那么怎么才是“跟对人”?不仅是体制内,体制外也是一样。你看,马明哲是谁的司机?你跟的人,某种意义上真的决定你这辈子的高度(家里有矿的,你跟的是你的爸妈)。信不信由你。


易经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交贵人九养生,唯独没说“能力”——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际遇中,根本排不上号;能力只是一个特别小的场景中特别虚幻的词。而且能力被限制的时间空间太大,被命运之手一拨弄,乔布斯到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不是要饿肚子吗。


读书好的人,如果再加上前几站工作顺利,特别容易误以为是自己能力好。其实是其他的九条还不错罢了。


从我工作的若干站来看,我有过美国佬老板、香港人老板、大陆人老板,共事时相处都很好,但是后来发现:


美国人的客气真的就是客气,动不动awesome! brilliant! wow! (我现在听一些洋鬼子或者假洋鬼子说这些就会很厌恶,觉得好假),事实是你永远不可能走进他心里,你们不太可能会有特别深刻的共同回忆(可能是我终究没有接近native speaker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共情能力吧!),也不太可能与他们建立与众不同的特殊信任。


我一个耶鲁的前同事,在长达一年的失业中,在得知LinkedIn的招聘信息后,联系他的前美国老板,没有获得任何机会,他的语言可比我强多了。所以,我真心认为是缺少文化共情,你怎么去跟一个美国人成为“老铁”?


再一个香港人老板C,据说早早就财务自由了,45岁就环游世界,玩了两年,没地方玩了,也没地方工作了。人就是这样,玩是会玩够的,身体健康就想做事,和财务和年龄关系都不大。他后来创业,做咨询,我当时在A公司后来失业回家,始终保持联系,知道他在创业,就免费帮他做一点项目,他说的是“在你有下一个工作机会前,先帮我做一下!”后来我失业了,他说“我也希望终于有一天我能聘得起你!”听起来很温暖。但是创业艰难百战多。如果我可以不要薪水,是怎么样的合作模式?其实我还蛮“愿闻其详”的,但是他始终没跟我说。当然做”打工人“这么多年,我相信他和我一样,并不熟悉创业的合作模式。同样是拿薪水习惯了,真到都没钱拿,还要从口袋往外面掏钱,确实是一个颠覆性的转变。我没迈过去,他应该也很难迈过去吧。反正就不了了之了。


然后就是我认识、跟过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的几位领导(现在很庆幸从外企跳到民企,懂的人就懂了)基本上,交往三五年,甚至老领导A只是面试过发过offer给我,都彼此建立了一种特别的信任:只要我有岗位合适你,我一定会让你来。


5. 说一下结交贵人。2020年初我从A领导那里离职(A是2015年认识的领导,发过offer给我,但是被我放了鸽子,当时我处理得还不错,反悔的第一时间发信息、打电话;后来几年中有什么变化也发个信息,间或通个电话;报告放鸽子之后的动向,没有任何放人家鸽子之后的倨傲,释放的信息是我始终愧疚和迫不得已),从A公司主动离职,一方面心里失望,另一方面觉得有点对不起A。我找他辞职时跟他说:你是少有的给过我两次offer的人,一次我给你放了鸽子,这一次连试用期都没过就要走。是我对不起你。往后有任何事情,是我亏欠你的,你只管吩咐,我不惜代价帮你。
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也离职了(在A公司,他也不是最好的自己吧!各种难受和难过只有自己知道,可能波及到我,但是我真的不埋怨他)。他很快打电话给我,邀我一起做项目(汗!当时我撒手就走,对A的人事物厌恶到极致,他真的一点也不记恨我啊)。(如果不能重返职场,合作几个项目也算一个工作机会吧。)


所以,结交贵人,我理解的是,你们相处的场景未必都是最好最得意的场景,但是你们彼此要能够有一些”阀“,让你不断尝试之后跟他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


我也认识一位天津籍的大咖S(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哈),我们在一家美资公司共事四年,我报告给香港老板C,但是S是中国区的老大,我Base在他的职场范围内。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报告关系,他对我始终很奇怪。—— 一是”捧杀“,二是”隔离“,说起我言必称“专家”,各种场合把我和他的团队隔离,对他团队的人说”你们配吗?你们配听人家上课讲方案吗?你们比起人家,就是垃圾!“ —— 这话听了如何? 如果你年轻,你会觉得飘? 那你就错了!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和隔离。我虽然明处暗处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把我在工作之外在一些外部平台上写的工作笔记心得主动发给他,不断找他创造推心置腹的场景和机会,三四年的相处,为他的团队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始终都没有获得他的心,也始终没逃离他的杀机,当我的老板C离职后,我最终还是黯然离职。—— 这种人,从地位上讲应该算是可结交的贵人了吧, 但是他真的是个贱人啊,各种小动作不断,各种离间计不断,连团队吃饭都不叫我。最离谱的有几次,我去上班,发现职场一个人都没有,到中午人陆续进来,告诉我昨晚都去吃庆功饭了,吃到深更半夜所以今天全部中午来上班(我居然啥也不知道,一个暗地的好朋友悄悄说:S不愿意告诉你,谁也不敢说啊!)。好吧,你一定是心里有垃圾才这样对我,那我也不想去清除你心里的垃圾了,我撤了。


所以结交贵人,肯定要先找那个”阀“,像一个门一样,你不断地去碰触很多的门,忽然有一扇门打开了,你们从此就有了牢固的信任。但是也可能始终找不到那个”阀“。找到了,互相心意相通,就可以指出对方的问题,可以在其他人面前不被表扬,偶尔还要当场受过—— 那是因为你是他的”自己人“,你有”里子“,干嘛还要那不值钱的“面子”呢?

如何为自己“养出”职场贵人?


要说的是,真的贵人,可能并不在乎物质上的结交(可能我太幼稚了哈),我从来没有送过哪怕1分钱给这些领导。我的想法是,这些人,都是年入几百万的咖位,你拿什么东西去换他最珍贵的信任?我给不起,也不知道怎么给。如果你会,教教我,但是你可能就不会来看这个文章了吧。
6. 从A离职后我开始了失业生活。现在看起来是7个月,好像时间并不长,但是过程中是感觉未来永远不会重回职场了,中间被父母催催催,最后三个月去做保险,内心也是一样的,并没有从迷雾中走出来。


这篇文章是记录我和先生的点点滴滴。失业后更放大对另一半态度的关注,觉得此生值得。

最后3个月去做了几天保险。
这篇文章供你参考。我用白描的手法记录的保险生意(记住,保险是一门生意,心态就调节好了),讲真,真的要靠省水省电的人,还是可以去做的,相比其他生意,投资更小,业务模式更成熟,把盈利期望向后面挪一挪,不要指望马上盈利。

7. 现在重返职场,又是一位老领导B的推荐。推荐后走正规面试和背调手续,整整走了两个月。这种职场高龄,还能被接受,真的感慨。—— 一方面的确不容易,感觉自己被信任很开心,另一方面,过往二十年的职业履历实实在在,没有任何弄虚作假,觉得人品这个东西在某些要求这件事的事情上肯定是能变现的,行走江湖,永远不做损害自己人品的事。


入职后,同事们开玩笑说:业内都知道,凡是在我们公司做过的人,出去都不用再背景调查了,因为我们这里祖宗八代都给你翻过了。


8. 今天早上我去公司餐厅吃早餐,乌泱泱的人,远远的,大概隔了十几米,老领导端着托盘吃完站起来,我们互相挥手,他隔着人群叫着我的名字,我戴着口罩哦!没有任何其他人认识我(新同事不会立刻认出我),他的视线一下就锁定我。真的感动,在一个入职不久的大公司,光线暗淡的员工餐厅,一个老领导完全自然地招呼自己。那一刻,至少觉得自己没那么失败吧!


9. 还是要贴上之前写的失业的一点嘱咐: 回家后关注哪些事情


1)去你的社区中心,可能的话,可以申领12个月~24个月的失业保险: 别说你看不上,你赚几万块一个月的,现在去申请1895元?对,1895元,你缴了20年社保,为什么不去领一点回来?我当时也很清高,没有立刻去办,后来才知道,如果你不去办理失业,又停止缴纳社保, 你的医疗保险账户也就被封存了, 连正常使用都无法使用。所以那些担心办了失业金就影响以后就业的朋友,可以去自己交居民保险。反正二选一吧,啥也不做,后面就更加被动。


2)关注你的医疗保险,确保不是封存状态,必要的话为自己缴纳居民医保。有不同档的金额选择,不贵。确保你不工作但是还没法律意义上退休的阶段医保卡顺利使用。如果已经申请失业金了,就不用缴纳这笔费用了,你的医疗账户是自然还能用的。所以不申请失业金只有一个好处: 想要掩盖自己的失业履历,未来可以修改简历。—— 看你自己的选择吧。


3)不要再用钟点工或者保姆,买菜做饭晾衣服擦地板,你原本也可以的!受过多年KPI 的考核,你做什么都不会太差!如果实在缺钱等米下锅,还可以在社区中打听一下,顺便帮还有工作的人接送孩子(需要工作时苍蝇也是肉);因为你们住在附近,会获得邻里的信任感。


4)我最近看到女儿的同学的妈妈,有的在家门口的菜鸟驿站做帮忙领取快递的,有的在小区附近的小机构做接送孩子的。(一般不大的线下机构,如果有好的本科和硕士学历,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是可以去的,我家附近的几个小机构都欢迎我去呢,就是孔方兄太少,工作时间也要8小时)话说回来,真没有工作机会,我是首选卖保险,第二选去教育机构辅导孩子写作业。


5)把工作时来不及看的各种影视剧列出来,把健身计划订出来,下半场,更健康更有趣才对。——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能过就要快乐过。


说实话,这一条适合刚刚失业的时候,大概3个月以后就不想看剧了。没心情了。好剧也基本追完了。—— 一句话,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休息和娱乐才叫做休息和娱乐,天天休息和娱乐,,反正我是不想再休息和娱乐了。


6)休息一段时间,开始做下个人生阶段的规划,毕竟,你还这么年轻。或许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下一个任正非或者宗庆后又诞生了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99.99%的人是成不了他们的,他们就是他们,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成了他们,因为赚大钱是命中注定,赚小钱才是辛苦所得。


对于其他的青年,要从40岁甚至不到40岁离开职场的众多案例中学到点未雨绸缪:


在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甚至接下来的几十年),不但不要再擅自使用高杠杆,而且要做战略收缩: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房产的区位价格差异(中环换外环,外环换郊区,或者大房换小房),把家庭的居住房所占用成本缩减。有效降低生活成本,盘活“不动产”的流动性收益


如果住着2000万的房产,贷款1000万,随时准备接受生活的质问和老板赐予的“996福报”,说实话,这是不是在享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白领,最大的资产都在房产上,如果房子很好很大,但是还需要还款,即使不需要还款,也不能给你带来流动性,那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你难道能拿着大房子给孩子报课外辅导吗?


至于三十七、八岁的职场”老锐“,可能高级经理级别,可能总监级别,拿着20万~200万的收入,可能老婆不工作,可能养着2个娃,可能背着大几百万的房贷,开着沪牌的奔驰车—— 在我眼里,不要装逼,大家都一样,离开这份养着你全家的工作,谁能活得更久谁才真是有本事。


所谓未雨绸缪。


你的高收入,不是慢慢变少的。是忽然变成零。


另外积极学习投资,工作和投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在有工作的时候积累最初的雪球,没工作的时候靠投资慢慢把雪球滚大,甚至从雪球上刮一点雪养家糊口。


家里没矿的年轻人,如果还有一份能忍的工作,先不要放弃,但是心里要很清楚,工作不是你的老婆老公最终还是要回到没有职业身份的自然人,靠其他一切的合法合规手段养活自己和孩子。这个回归或早或迟,但是都会来,对比你的身体情况,你的心理感受是或许太早了。


10 . 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创伤。我父母那一代每次听我说自己“年纪太大了”,就很不能理解,他们的时代,社会整体的职业价值观是“越老越香”,因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是第一代,没有形成各类职业/专业人士的pipeline,技术迭代缓慢,人才供给整体还是匮乏的。我父亲早年是一家工厂的工程师,设备科长,是”有技术的人“,退休后又被民办企业返聘,反倒等于自然下海,赚到比正常工作还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始终认为: 你这么好的大学,这么认真地工作,怎么就没有工作了呢? 你一定是十分不愿意工作吧! 他们真心是out了。不要试图去说服和辩论,要自己move on。就像我一直假设场景,未来自己的孩子,如果同性恋,一辈子打零工,自己也要能接受,不然呢?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不同,而身处其中的人,每一个选择都是他当下最好最妥帖或者最无奈的选择。你不是主角,你就不要盲目发言了。


这篇文章看看,他们上一代为啥喜欢上班就知道了。要是我,几千几万人等着我解决问题,我不出现,厂子就不转,我也喜欢上班啊!

我高中初中同学读了工科的,都是不到40岁就被逼转型,各种下岗裁员。几个大外企BU整体裁员,导致我同学好几个人成了卖保险的、收账催账的,女生就顺便回家了,有伤口,自己慢慢舔吧。

我们经常在群里讨论,为什么教师和医生这些职业相对稳定(但是其实,早20年, 班级里最高分的同学是不会去选择师范, 医学当然有, 但是现在风生水起的反而是一般的医学院校毕业的同学,在二三线城市都做了主任)。这些行业,它们的“更替”价值远远低于“积累”的价值, 还能够保持在“越老越香”的行业了。在企业中,最具备积累价值的就是人际关系, 而其他专业技能因为更新太快,反而年纪越大,越容易产生“认知障碍”—— 我不需要你的经验, 你的经验反而造成工作的障碍。—— 这是我们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恶意诋毁时代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企业职场如此年龄不友好。


既然如此,无论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会老,甚至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老。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愧疚,要做的是失业没来的时候早点准备;真的失业来了,勇敢面对,放低心态,做什么都要相信自己不差。——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 不可能保持最前沿的知识技能更新;而一种“人”的本质能力却会发挥作用,真的到菜市场卖煎饼馒头,谁怕谁呢。


生活以痛吻我,而我永远回报以歌。


以上。(看到这里了,双击屏幕点个赞再走吧,毕竟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了,你的点赞,又不给钱,是我码字的精神支持呢)


user avatar   chen-zi-1-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6月份,42岁的时候我失业了,失业前的月薪45388(当然达不到知乎的百万水平),职位是一个七千人的制造业集团总经理的高级助理(负责战略层面规划的工作)——说这些只是为了表达失业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损失。

失业前一个半月,已经看出一些端倪,所以当HR找我谈话的时候,和公司没有任何纠葛的就谈好了(按照合同办事)。

平静的离职,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一周后回到家里(三线小城),陪女儿度过了中考前压力最大的时间,然后孩子顺利考入理想的高中。

接着疫情,然后孩子开学,每天接送孩子(孩子之前的学习阶段,从来没有这么深度的参与过)和孩子聊新学校的各种见闻。

也找工作,面了几个同行业内的企业,钱(路途)不少花,但都没有下文。各种招聘平台上投了一百多份简历,几乎下文。

今年春节后开始到行业内的小公司上班,做的事不少,公司是新公司市场开拓艰难风险蛮大,但是要挣生活费所以还是决定来了(离家1千多公里)。

失业的时间里,有时候也会有恐惧(主要是源自于生活开支的压力),大部分时候还比较淡定(还有一点点余粮,够活几年),仔细分析了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年龄大了竞争力下滑,大企业基本没有机会了)和“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的话要怎么办”(当地的小公司有不少找我的)。

失业的时间里,说实话基本只做几件事:接送孩子、睡觉、跑步(每个月200公里)、晚上玩玩游戏看看视频平台、偶尔和朋友聚餐。

上面就是我失业后的生活情况。

我觉得我算是坦然面对失业(毕竟身边同龄打工仔在这个阶段失业的多了),而且暂时饿不死(日常开销也不算少但是能撑个两三年最少)所以感觉还是有时间让自己缓缓(之前十来年的工作强度不算差)。

而且也算自我认知清晰(经验和能力都有但也不是行业最顶尖的,学历不够高年龄还不小,人走茶凉所谓的人脉会慢慢的散尽),

也有了走下坡路的觉悟(职场多年,看的多了,38岁那年就开始有这样的心理预估),

所以对未来的工作预期就很简单——应该能找到工作,但是很难再达到之前的收入水平,未来的收入水平应该可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父母孩子但是没有各种贷款)、不会再有闲钱去满足我自己的爱好了(前十来年一直在魔都生活,疫情前每年2次出国旅游、喜欢收藏手伴和各种玩具、喜欢美食和手表、喜欢到处跑马拉松)。

把上面这些想明白以后,我就蛮平静的去“失业”了。

对了,工作履历大致如下:

3年大型国企基层员工(500强,国内行业老大)->5年外企(500强,全球老大)基层员工;

然后跨行业跳;

4年外企(500强、行业TOP3,基层到中层管理)->6年外企(500强,行业TOP4)做小品牌销售总监;

再跳同行业民企(为了职位和收入跳的,国内排15吧,年产40个亿,在行业内算不上顶级)做助理。

再然后,就是现在我正在摸鱼的这个小公司(10个人,收入只够日常生活开销的)。

怎么办?能怎么办?

如果不愿意再学习(就像我,年龄大了确实卷不动了),那就坦然接受进入下行线的状态,不要抱怨不要怀念不要放弃,找工作哪怕工资不高但是要有稳定的收入(即使生活水平下降),不要让自己脱离工作的状态(脑子不用就会退化),不要看不起今后可能要做的工作内容(活到老学到老)。

以上。

一起努力!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比较焦虑的话,先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先干着,有工作忙,有一定的收益,最起码不会心慌慌。

如果暂时不焦虑,就得考虑未来干啥好,能持续干很多年的那种,然后去找相关工作。

年纪大起来,心里一定要有打算,最好能提前布局点东西去实践下。

公司从本质上是无情无义的能给公司创造价值,公司才会留人,如果比年轻人差了不少,公司往往翻脸无情。我有个朋友的姐姐,五十多岁,还是总监岗位,公司说裁员就裁了,跟随公司二十年,说翻脸就翻脸了,公司有的是办法逼人走。

公司是老板的,个人只是被雇佣了,还能怎么办?往往苦果只能自己咽下去,所以我平时都建议大家在职场不要太单纯,最好能渣一点,工作的同时,要干点副业给自己留后路,提前把基础打下去取,打个两年三年,万一工作出现较大的变动,个人不至于太过被动。

但是肯听进去的人毕竟还是少部分人,肯做的也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对于未来的风险没有足够的敏感,往往都是风险砸在头上了,才开始着急焦虑,不过再想打基础就来不及了,损失最终还是自己来承担。

一直以来,中国的人口红利还在,竞争激烈,这导致国人就业机会偏少,企业有的挑,员工超过40岁必然会面临事业下滑期,严重点的就直接失业了。对于经济而言是个数字,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关乎这个家庭。

随着城市化,不少人在城里扎根就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会更多,面对事业下滑或失业的人会更多,40岁对一个家庭来说依然成了一道门槛。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避免这种风险,就好提前做准备。


user avatar   rq-c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当地的街道办(乡镇政府)或更上一级政府部门应聘社区工作者岗位。

既然当地有外企长期驻扎,应当为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政府部门的管理较为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管理也非常规范,虽然是签订劳动合同,但已经几乎成为仅次于事业编的“第三种编制”,并且没有所谓的“35岁”门槛。

社区工作者不只是“居委会大妈”,也有综合协调性的、管理性的、技术性的岗位,虽然要求很低,一般大专就能胜任,但至少不卡年龄,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缴纳五险一金。如果工作出色,有专门针对基层工作者的公务员招录岗位可以突破年龄限制报考,或者很多地区有进享(事业)编制度,可以转为事业编或者享受事业编的待遇以及退休待遇。与彻底失业比起来,算是不错的托底。


我刚毕业那年是外企风头正盛的时候,师兄师姐都以进入宝洁、联合利华、麦肯锡、巴斯夫、欧莱雅为最优选择。

当时也是体制内单位最不被看好的时候,八项规定刚出来,从上到下都在狠抓规范整治,所有师兄师姐朋友长辈都在劝别来,甚至我刚入职时单位领导第一句话就是“哎呦,你来做这个干吗呀,现在不比以前,赶紧到企业里挣钱去。”

但是根据实际找工作面试掌握的情况,体制内已经是当中最好的选择了——虽然收入是最低的。

虽然外企没有民营企业那么严重的管理不规范问题,但是真的能做到毫无征兆地刚刚还在开会下一秒就你让去结算工资拿补偿走人,甚至整个单位全体打包走人。不是因为自己不出色不努力,纯粹是因为各种商业上的考量,说句“看天吃饭”也不为过。

刚工作时认识了某家业内No.2巨头企业的朋友,他们说由于国内成本上涨,公司已经关掉了国内的很多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去,现在只留了几个办公室。了解了其中一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着表格里的内容上颜色,只要认识单词并且眼神好就行。不到两年,他们的办公室直接关门了,全员找工作。

参加工作后调研了很多外企,除了高层领导外,中层和基层员工也都超级年轻,更凸显出我们自己干部队伍年轻化不足的问题。当时有位同伴很不知趣地提问:“你们靠什么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接待人员委婉地回答:“依靠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体制”。底下一阵苦笑。我没来得及问:“你们靠什么保持员工队伍如此的年轻化?”

工作后比较熟悉的某位同事的配偶,清华博士,在外企做基础研发,听说药物已经要上临床了,没多久说是大陆的整个部门全部关闭,又是全员找工作。

听到街道办的朋友说,他们新招录了一批社区工作者,居然有位中游985的博士来应聘。由于社区工作者中一大部分就是大家刻板印象里的“居委会大叔大妈”,所以这位同事非常惊讶。在面试中特地详细地了解了对方的情况,结果面试变成了一场哭诉。同样是外企,同样是中年失业,同样是许久没有找到工作。

那时就明白了,外企来大陆终究是为了赚钱的,在保证合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任何企业行为都是为了赚钱,能赚到钱时留下,赚不到钱时离开。几年过去了,来了解选调生和其他体制内工作的学弟学妹也越来越多了。虽然公务员可能是被裁员概率最低的工种之一,但总归要提前做好打算并付诸行动。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高自己,面对现实。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面的柏林也不相信。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一次剧烈心悸之后,我选择了辞职。

我分别继承了父母心脏不好和神经衰弱的基因,并且凭借后天的努力发扬光大。神经衰弱——睡不好觉——心脏问题加剧——进一步神经衰弱……这是个不幸的自循环,懂的自然懂。

除非自杀,我的宿命应该就是死于心脏病发作了。我做好了准备,但还是希望来的晚一点。科学这么发达了,人生不满四十,总是有早夭的嫌疑。

所以,经过加班后的心悸,我选择了辞职。卷不过,服输。

辞职信交上去的时候,我心中满怀自信。老魔,过去两三年总包翻了一倍,年纪是大了点,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找个工作而已,轻松。

我又错了。

去年很多我看不上的岗位,今年开始看不上我。主要是质疑为什么这么短就离职了。我是怕猝死辞职的,但不能告诉对方实情。当下职场不会招怕死的人,你连死都怕,抗压能力不足啊。我是老油子了,知道HR们怎么想的。但我也编不出合适的理由。

自助者天助,紧锣密鼓的自救。

比如,刻意找相对低卷的外企。我知道外企已经不是我年轻时那么高大上了,但是面对降薪一半的offer心中还是抗拒的。

比如,划拉一遍圈子。一半的朋友说他保住自己已经用尽全力;一半的朋友推了,或者没有好的结果,或者没有好的价格。

比如,跪舔我曾经拒绝的公司。时过境迁,魔先生,自从你当年拒绝了我们,又来了一个排舔offer的,如今我们宁可挑新鲜的。

失业一个月后,我开始认真考虑放弃曾经的傲慢。猝死真的可怕么?啪一下,走了,弟兄们,哥们先烤一步。也行吧。人要服老,不必太挑剔。

这就是中年人生,你在舒适圈里看热闹,世道太平生活小康窗外的风雨观赏起来还挺有情趣。只有脱离了舒适圈,直面江湖,才明白风更紧浪更高,而你,已不再年轻,不再无所畏惧。

怎么办呢?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题目里大部分答案都是窗内人看风观雨的题批,雅则雅矣,无益。

或许没有人知道怎么办,不过放低身段总会好过一点。人生无非三餐一床,毕竟多积累了几年,尚不至于手停口停。很多事,想通了,也就通了。

今天晴,树绿鸟鸣,江南春光正好。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大环境在这里。劳动力减少,企业外迁,全球经济困难,国内需求不足,经济面临衰退。叠加全球疫情的影响,小微企业大量倒闭,整体经济环境非常不好。有房产趁着房价没有崩塌之前处理掉,换成资金到房价低的地方生活。四十五重新就业现在这经济大环境下不容易。


user avatar   sui-feng-57-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俄罗斯二十几年了,也去过其他国家出差,成年后还回国工作七年,应该有足够的素材回答这个问题。

国外的中餐为了迎合外国人口味改得四不像,欧美和俄罗斯的中餐大部分都是酸甜的,纯粹的中餐少,到是也能找到,就是少。

西餐也一样,虽说长个中国胃,就算在国外80%以上吃的也是中餐,但偶然也会吃西餐,法餐、俄餐都有些不错的菜式,其他各国菜式也有不少好吃的。

回国后偶然也会吃西餐,尤其是招待国外客户时,总结来说以下几点:

比较好的西餐厅,尤其外国人比较多的西餐做的还不错。

普通西餐厅或者咖啡厅、披萨店那就算了吧,改良后的西餐真不好吃,例如星巴克的拼接焦炭(黑椒)牛排、必胜客的烤饼底披萨,绝对和国外给老外吃的改良版中餐有的一拼。

顺便说一下大家争议的牛排几成熟,这个真没关系,是,按例牛排只有1/3/5/7/9成熟,但是到了中国就顺着中国食客意思来呗,愿意吃八成还是十成熟的就做呗,矫情啥。

我们也没说国外做的不地道的酸甜菜或者美国四不像的李鸿章杂烩就不是中餐。

继续吐槽某些矫情的人,真矫情中国普通西餐厅做的不地道,这就是给普通老百姓尝个鲜的地方,物美价廉,您自己不愿意吃的话去米其林、黑珍珠级别的西餐厅吃去呗,大部分都很地道,纠结老百姓尝鲜的普通西餐厅有意思吗?

为了秀下您吃过正经西餐的优越感,那您跟我比呗,咱报个吃过的外国菜菜名,也别只纠结于西餐,别拿普通没出过国的同胞开涮,否则只能显得您肤浅。


user avatar   lao-shi-ren-3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女

赞同你表弟的看法

先不谈混血儿认同问题,已经在伤害了,就审美来说,现在审美西化越来越严重了,以前港台剧里典型的华人长相的帅哥美女一抓一大把,现在几乎看不到了,都流行网红风,混血颜。

而且很多人无脑追捧白人长相,我就奇了怪了,虽然是不同种族但也分的清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吧,怎么对自己家的帅哥美女这么严苛,对老外这么无下限。我打开抖音,B站只要有白人就有人在评论区吹好看。都把一些老外吹出自信来了,我之前有刷到过一个东欧妹子,就是一张普通白人脸,可能是评论区的人吹久了吧,我感觉她真的有了一种颜值挺好的错觉。还看到过一个中东妹子的视频,讲真,她的鼻子高大的像男人一样,比例并不协调,我也不懂为什么很多人羡慕她的鼻子。还有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白男也能收到不少的赞美和点击量。我真的怀疑很多人对老外脸盲。

说到这里,我可是太支持韩国人了,雷打不动地坚持自己审美,真是文化自信。他们最受主流追捧的美女还是典型的东方美人,而且是大部分人喜欢,混血颜在日韩可不吃香,日韩简直是东北亚文化和审美的堡垒。同为东亚人,支持他们,挺他们。

我们国家现在应该白人脸挺受欢迎的吧,我对白人长相无感,但是我分的清白人帅哥美女,反驳别人一句就要被骂没有眼光,审美低级。

审美本来就走的够偏了,混血要是越来越多的话,那就更糟了。我们应该跟韩国人学习一下文化自信。




     

相关话题

  失业三年是什么体验? 
  无论品行和工作能力都约等于零的人,是如何在外企活过八年的? 
  假如有一天你的律师证木有啦,失业啦,律师变成律师后,那么律师们有没有备选的职业呢?必须严肃回答好吗? 
  就是想问一下,今年失业的多吗? 
  请问计算机专业到了35岁真的会失业吗? 
  有哪些事是你进了外企后才知道的? 
  35 岁似乎已成职场荣枯线,失业风险叠加中年危机加剧焦虑,你如何看待「 35 岁危机」? 
  39岁,失业一年零两个月了,前路迷茫,不知如何前进了怎么办? 
  现在还有必要去外企吗? 
  外企是每年都会调薪,直到员工退休为止或者公司倒闭为止吗?外企会倒闭吗? 

前一个讨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是怎么实现通讯的?
下一个讨论
国家强大和普通人幸福有很大关系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