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百鸟朝凤》? 第1页

  

user avatar   li-xi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鸟朝凤,最大的问题,没有百鸟,也没有凤凰。

我作为电影爱好者,自认看过的电影也不算少,恕我浅薄,我印象里没有一部电影,讲乐师讲乐器的电影里不讲音乐的,没有一部。

这部算是开天辟地了,独一份,不讲音乐。

这部音乐不及格,没有唢呐的配乐,唢呐一吹,吹出了管弦乐。

你可以想象功夫片的配乐是印度歌舞吗?

所谓的最后所谓的百鸟朝凤,百鸟在哪里?凤凰在哪里?不能说师傅出吐血了,这事就管弦乐糊弄过去了吧?

导演我很敬重的,当年他的一部变脸作品,深深影响了我的童年。但当年的他会同意用面具魔术代替变脸艺术,来讲述一个关于变脸这个故事吗?恕我不能认同。


user avatar   frollo.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鸟朝凤 | 一跪3000万的艺术

5月12号,我去看了百鸟朝凤。走出电影院时心情十分复杂,拿出手机跟好友你来我往说了二十多条,才渐渐平复下来。

别误会,倒不是这个片子多么好看多么感动多么震撼人心。我心情复杂,恰恰是因为这个片子的水准远远低于我的预期。


1.艺术片到底是什么?

我特地Google了「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定义,希望认真的讨论这部传说中遭受了无比不公平待遇的「艺术片」是多么让人心痛。

但是很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我得到的商业片定义非常简单且明确——两个要素,以赚钱为目的,迎合观众口味。

而大家在对艺术片下定义时出现了分歧。它似乎没有标准,只有共性,有人说清新,有人说细腻,有人说要有讽刺,有人说要幽默。

最后竟然是百度百科给了个勉强算是标准的定义:

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影视作品。

什么意思?

结合前面商业片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过纪实片,剩下电影,如果是为了赚钱拍的,就叫商业片,如果不是,就叫艺术片。

那么尴尬的事情来了。既然《百鸟朝凤》是艺术片,那它被拍出来的目的,最开始就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去电影院看,而是美的表达和延续,是辛辣的讽刺和针砭。

且不说这部片子踮着脚尖能不能够到美而辛辣,就单说片方以艺术片自居的态度,就不应该要求院线多排片子。

院线也是要吃饭的啊。

这样对商业片公平么?


2.商业片有原罪么?

「想赚钱」是商业片的原罪么?

商业片的制作成本普遍比艺术片要高,迎合观众的理解能力和口味。而且很多优秀的商业片导演,把好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也能完美的融进电影中去。最后人家真金白银的跑宣传,用大咖位的演员,用耀眼的特效,用紧凑的故事,用漂亮的画面,用幽默的台词等等,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看一看他们的电影。

这是对的做事态度。

而不是这部片子:一上来就定位自己是艺术片;价值取向不方便评价好坏,但是毫无疑问是狭隘的;表现手法上毫无艺术性,潦草而干涩;讲唢呐却没有一首压得住场子的唢呐表演;陕西乡下的老唢呐匠,说着一口走遍全国都不怕的普通话,还隐约带着点京味(觉得我过于挑剔的,请去观摩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只有人物刻画算得上及格,演员确实有不俗的贡献。

最后呢,片方下跪求排片,观众终于被拽进电影院。不喜欢还不能说不好的话,否则就是抛弃传统。

喜欢西洋乐器就是无耻之徒么?

看了《美队3》就是崇洋媚外么?

我就问一句,美队3到底是招谁惹谁了?


3.院线应该为艺术片买单?

院线是有自己的规矩和标准的。就算《百鸟朝凤》真的是部好到飞起来的片子,下跪这个求排片的方式也是错的。

这是在破坏行业规矩。

我作为一个十分业余的电影爱好者,基本上比较相信观众用票房给电影打的分数。极少数例外。比如年初的《唐人街探案》,陈思成自带煞气,领着一票不怎么被看好的演员,不是也闯出了8.2亿的成绩。而有章子怡彭于晏张译陈妍希加入,号称五位导演力作的《奔爱》,也不过是4750万的不及格分数。

商业片支撑着电影产业。艺术片构筑着产业灵魂。

黄渤老师和管虎导演曾经合作过一部电影叫做《斗牛》,前两天我被朋友安利,翻出这部片子来看,一时惊为天人。从剧本到镜头,从演员到台词,全部可以拿到高分。最后一个经典镜头我来来回回看了二十多遍,对黄渤老师敬佩的五体投地。

然而《斗牛》的主创显然没有方励老师的舍身情怀,这部画风脏兮兮的片子并没有在院线拿到好分数,累计票房只有1162.3万——没有人下跪求排片,也没有人为它击鼓鸣冤。

黄渤老师号称五十亿影帝,他连《101次求婚》这样的商业片都接。有什么不对么?没有。电影产业就是因为这些商业片欣欣向荣的,黄渤老师就是因为这些商业片,成为一个可以不为了票房拍电影的演员的。王宝强拍过《天下无贼》,也拍过《盲井》。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还去拍了《树先生》。

这都是商业片演员的良心。

他们既支撑起了这个产业的欣欣向荣,又肩负起了构筑产业灵魂的责任。

口口声声《百鸟朝凤》被埋没的片方,大概没听过李杨导演的《盲山》和《盲井》,这两部片子甚至没有上映的机会。十来年过去了,去年的乡村女教师事件中,它们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尤其《盲山》。它们依旧被惦记着,依旧有着力量。我相信看过的观众,没有人会忘了它。

这是艺术片的责任感。

就算太远的不讲,去年上映的《闯入者》,《心迷宫》,《十二公民》,《一个勺子》,《山河故人》,都是表达清晰制作完整的好作品。

其中《十二公民》我看了两遍,还把原版《十二怒汉》又翻出来看了一遍。依旧震撼。


艺术片的处境怎么就值得大家痛心了?这不是好好的么?

又要像商业片一样赚钱,又要像艺术片一样满满逼格,又没有好好下力气营销宣传(如果下跪是片方的营销策略,这句算我嘴贱,那还是下了力气的),又想要所有人都夸。我觉得这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XX(打码)。



我们需要承认,当片方摆出「艺术片」和「吴天明」,「弘扬传统」和「抱拙守正」这些标签的时候,我们对电影的评价会更苛刻和严格。我们当然应该这样,这也是对吴导的尊重。

我们不会要求《小时代》有多么深刻,所以它显得「轻易就赢了」。

我们会讨论《老炮儿》,因为对于拍过《杀生》和《斗牛》的管虎导演,我们是有期待的(所以看到他参与了《奔爱》,我也更生气)。

《火锅英雄》得到好评和3亿票房。

《疯狂的石头》被津津乐道了好几年。

这些都是商业片范围内的成功。我们应该为这些成功喝彩。

甚至我们也要承认,粉丝电影应该存在。它们有自己的生态圈。


劣币驱逐良币?不对。它们存在,是因为它们有市场。商业片是要赚钱的嘛。



有的人看电影就图轻松愉快,有的人想要紧张刺激,也有的人需要思考启发。观众的需求是多样的。

但是当艺术片和纪录片都用商业片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发行,会有什么后果呢?他们都得到了一帮只想看商业片的观众。

这对艺术片和纪录片的成长难道是好的么?这对商业片也是不公平的。

粉丝电影,商业大片,艺术片,纪实片。这些类型电影,早晚都要有一套自己的宣发规则。我们必须把规则的制定权还给市场。就算强行增加排片,保护商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所谓「艺术片」,我相信上座率也不会好看。

商业片占领院线,这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谈「这届观众不行」?


4.艺术片处境尴尬?

每个行业都有想要捞快钱的人,但也有敬业的人,也有真心热爱行业的人。

想拍艺术片的导演,不会因为赚不到钱就停手的。

想看艺术片的人,不会因为影院排片少就放弃的。我知道你们找种子的时候都很有资源汪的潜质。

别动不动就电影市场药丸,国民审美药丸。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艺术片是小众需求,也许有一天它会变成大众审美。但前提,是商业片的真正成熟。

只有这样,电影产业才更有谈灵魂的底气。


直观一点说。二十年前,很少有人去外面吃饭,十五年前,肯德基麦当劳在一线城市都算高档货。十年前,法国大餐甚至还可以同奢侈划等号。现在呢?肯德基占领了中国么?依旧受到追捧么?不会,我们多数时候提起它,就是快餐而已。

什么意思?当我们吃不起饭的时候,我们很少关注味道,我们就只是填饱肚子。吃不是艺术,不是品味,它就是需要。我们不会嫌味道不好,我们只会说分量不够。

我们有了经济基础,就开始要求味道。餐馆就会学着迎合食客的胃口。

当我们吃遍了火锅,川菜,广式茶餐厅,东北大炖菜等等,我们腻烦了生产工序单一简便的快餐,我们想要吃一些不一样的味道,我们有了品鉴和猎奇的需求。

这时候便有了私房菜。

艺术片就是私房菜。它是主厨自己的表达,爱吃吃,不吃滚。 它贵,它挑,它硬。


它是「有审美需要」的那帮人捧出来的。

这才是事情应该的样子。

一个私房菜馆不会跟大众馆子抢食客,抢资源。因为即使抢来了食客,也不会有太多合格的舌头。它属于「不饿」的,「闲」的那帮人。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什么?

到我们的商业片足够成熟了,观众想吃什么口味,都可以得到满足了。

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对电影有了更多的要求。

到我们坐在电影院不止是为了放松和大笑,还想要和导演来一场品味上的交流和思想上的博弈。


到更多表现形式的电影都可以被接受。


到连实验电影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市场。


到那时候。

艺术片才能摆脱现在尴尬的境地。



我们不能急。这不是着急的事情。

得等。

我国著名哲学家大张伟老师说过:奢侈品真正奢侈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要付出时间去等待。


其实从这次《百鸟朝凤》的讨论,我们可以非常乐观的察觉到,导演和观众们都并没有放弃艺术片。

艺术片其实已经是有市场了的。

当初《大圣归来》上映之前,我们不是也以为,电影人已经放弃了国产动画电影的阵地么?

结果呢?这不是夺回来了么?

5.《百鸟朝凤》和所谓「传统消亡」

吴天明导演拍过好片子,现在电影发行方的锅甩不到这位老人家身上。他在中国影坛的地位不会因为这部一言难尽的封箱之作而受到影响。

看过这部电影,我几乎已经看到这样一个老人:固执守旧,但是善良坚定。他的心愿如此质朴,但是新旧的更迭,传统的没落,也是这样的不可逆挡。

一个人,到时间了,就会死去。

如果时间无尽,人人长生不老,我们又怎么可能珍惜「活」这件事?

我们没有办法谈论生,我们用死来谈论生。

一个传统的消亡也是如此。


不论是电影的讲述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唢呐这项传统艺术的没落,是因为唢呐匠人们一直在错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他们的悲壮丝毫不能掩饰他们走在错路上。

封闭的学习环境,封闭的学习心态。

传世之曲一代只传一人,还有电影中没有明说但显而易见的传男不传女。

看到一半我们就应该明白,如果不能做出改变,没落只是时间问题。

是谁杀死了唢呐?

是那些所谓「崇洋媚外」的观众么?

我们要指责新文化不该入侵么?

是观众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观众?


是谁杀死了唢呐?

就是他们自己。 是固执的老师傅,是实心眼的小徒弟,是他们杀死的。


他们没有做对选择。



—————————————————————————————————————


统一回答:

1.“艺术片”也要吃饭啊,凭什么不让“艺术片”聊赚钱?

答:我没拦着啊,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不要自称艺术片(高亮36px)!!!!!!


明白了?老老实实打客观分类的标签,剧情片,动作片,爱情片,历史片,科幻片,等等,随便挑啊。不要自己给自己乱加光环。又说自己是艺术片,又嫌没人看,以此来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都是这届观众不行。

要吃饭就脚踏实地的站直了。有什么难的?


2.为什么要放个二维码,能不能别放?

答:不能!就放!再说我就放三个(广告位招租)!

艺术片要吃饭,难道我就不要吃吗?

都不许说了!我给大家打滚了!_(:з」∠)_


哦,送个彩蛋。



原文链接:

百鸟朝凤 | 一跪3000万的艺术

非商用转载随意~请戳 ↑


user avatar   cloud-walk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抱歉,我要来净瞎说一些大实话了。(多图)

如果想要把唢呐式微谈成外来和本土文化的冲突这件事情的可以歇歇了,唢呐是从波斯传入的,是个舶来品,在明朝还被认为是『胡人乐器』,使我中华『正音不在』(注1)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
明代戏曲家徐渭的《南词叙录》)徐渭认为,唢呐是金朝、元朝的遗物,是女真人、蒙古人带到中原来的,因为这些“胡人”的乐曲盛行,而使中华正音不在。


当然,这并不是说唢呐那就一定不能获得传统的身份,毕竟他在中国的民间也流传了几百年了。但问题在于,唢呐自己也是从外面流入的,那么今天的唢呐所面临的西洋乐的冲击,也就如昔日它以外来新生之姿态,向那些更古老的乐器所发出的冲击是一样一样的(顺便说句,当时被当做中国本土乐器的琵琶等乐器,也是外来的。)。一个是今天的外来者,一个是昨天的外来者,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厚此薄彼呢?

如果说要把唢呐式微这件事说成传统文化的在现代冲击下的保存问题,这也不太合适。

谁能代表传统?传统的标准是什么?按时间吗?

我们的国粹京剧,到现在为止,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昆曲好一点,大概也只有600多年,目前现存的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里面,保留最时间最久的大概是秦腔了,可以追溯到秦代时期,比起唢呐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建议国家成立一个中国秦腔院?秦腔发展的同时,几百种各种民间戏剧戏曲曲艺艺术,也在不断地消失合并,被淘汰或融汇传承下来,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 渭南地区大荔、 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 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 东路梆子);……流行于乾县、 礼泉、富平、泾阳、三原、 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亦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近五十年来,东、西、南、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我们今天所讲的每一个传统文化形式,在他们的诞生之初,都是一个新兴的物种,在他们前方,都是被淘汰被替代了的旧形式的的灭亡。

摧枯拉朽,婴儿新啼。

唢呐(或者可以指代任何一个有年头的艺术形式)被时代淘汰了,令大家很痛心,所以要被保护起来,那每年消失的几十上百个流派的曲种,是不是都要保护起来呢?要保护什么的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谁看去看呢?没有人去看,没有足够的观众,谁又负责养他们呢?这么多种艺术,是不是都要教育着(或者直接说吧,逼迫)观众们去看呢?

陈佩斯老师说过:

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么?

艺术是为了他的受众而存在的,尽管艺术的形式有大众的也有小众,但无论如何,失去了观众的艺术就该灭亡。艺术形式和人有生老病死,生物种群代代繁衍生息,有兴有衰,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不合时宜者被淘汰,是一个自然规律,不为桀亡,不为尧存。

给已经丧失了受众的艺术续命,留下的也不是“传统艺术”,而只是一具僵尸——而已。

『传统艺术』的问题,上面讨论完了,我们来讨论这个电影本身,说实话,在我看来,这电影几乎都不能算是讨论传统『艺术』的问题。貌似从头到尾,焦老爷子也没有提到唢呐这门『手艺』本身碰上了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谈的都是另一个问题——规矩。

时代变了,规矩没了,所以焦老爷子冲冠一怒了。但是这说辞怎么好像和某人那么像?


两部电影,两个人,两个角色,但不但说辞像,外表像,连神情都那么像,是不是?在焦老爷子的心里规矩是什么呢?






因为自己是一个唢呐匠,所以,规矩就是要把唢呐匠当做神仙大爷一样的伺候着,不这么做就是没了规矩。

一个是三秦大地里吹唢呐的农民,一个是北京皇城里拿着武士刀和人掐架的老炮儿,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竟然在同一件事情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规矩。俩人见面,应该能成为一对很好的基友。

看来看去,原来他们所挂在嘴边的规矩,无非就是——『按规矩,我是你大爷』

这规矩是谁定的?谁准的?理在哪儿呢?从哪里论起的?

最令人无语的,是这段『规矩的讨论』根本不是原著的内容(注3),而是电影的再发挥,再创作。

吹唢呐的就是那大爷,那敲鼓的算不算大爷,吹笙的算不算大爷?


师兄不愿意去吹堂会,焦老爷子冲过去就把别人衣服一阵乱扔。


看看这眼神,不像是个老艺术家,倒像是个族长。


不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无双镇就算没有唢呐,好像也没出什么乱子(后面还会说到,按照原著,一来病死的根本不是焦三,二来,其实焦三不吹游家班不吹唢呐,无双镇又有了其他的唢呐班子,但在电影里,焦三老觉得镇子上只有他能吹唢呐,没有他,无双镇就没有唢呐。怎么样,是不是有种钦定的感觉?),老百姓自然还是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照样办着自己的红白喜事。

没人禁止游天鸣吹唢呐,没人不让游家班吹下去,尤其是唢呐大部分都是独奏,百鸟朝凤更是。电影里一边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但另外一边,只要没有了孝子贤孙的伺候,那不明觉厉的『规矩』,那些『把唢呐吹到骨头里的人』,顿时就觉得唢呐完了,唢呐没了,无双镇没唢呐了,这是要闹哪样?

不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这唢呐也并不是只有你们焦家班游家班一家吹的。与其说焦老爷子命里不能缺唢呐,倒不如说是他是离不开那『规矩』里隐含着赋予他的权柄,威严,那太师椅上孝子贤孙千感万谢。

大实话又来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让我很不舒服。是因为这个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透着的一股无可救药的自恋和虚伪。

如同下面已经有很多很多在陕北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所说的,唢呐匠人的地位根本没有那么高,百鸟朝凤也是一首喜庆的曲子,而非用于丧礼,一码归一码,这不赖电影,这是小说《百鸟朝凤》的作者肖江虹所做的艺术创作,唢呐也可以象征各种民间艺术。但是,就这样,本片主创人员还嫌不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编,继续夹带私货比如:

1、在老马家丧礼(电影改为雷家的寿宴)上,原文中乐队里并没有搔首弄姿的女歌手,电影凭空加了这个角色并加上了重头戏(详见补1),当时焦三也没出场。

2、在窦家丧礼上,游天鸣没病,他一时间忘了谱,而焦三也没有替他吹百鸟朝凤,而是气得把唢呐掰断了。(详细可见注2),原文:

我的行为让无双镇这个古老的职业用一种异常丑陋的形式完结掉了,连在湮没于时代变化中的最后一刻也未能保持它曾经拥有的尊严。

3、游家班解散之后,无双镇又有了新的唢呐班子,热闹不减,虽然水平差,但是无论是四台八台是十六台,只要给钱就吹。

4,师傅醉酒那次,根本没有说『孝子贤孙千感万谢』『现在谁还把我们唢呐匠当回事』这样的话(上面截图的部分),这全是电影「设计的台词」,要我说,这改的叫一个刻意,一个糟糕。(注3)

5、焦三没病也没死,活得好好的,他在窦庄没有吹唢呐,当然也就更没吹出血,他在其他人,包括游天鸣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跑去省城里蓝玉的纸箱厂看大门。(注4)

6,病死的人不是焦三,是游天鸣的父亲游本盛,也正是游本盛,卖了牛,想把游家班聚拢来。在焦三,师兄们一个个放弃唢呐的时候,真正坚守这唢呐的,是被唢呐拒绝了一辈子,没吹过唢呐的门外汉游本盛。

这一处处改动,电影的主创人员的目的只有一个:拔高再拔高,造神再造神。费劲心思,把焦三这个人物反复拔高,最后用一个殉道者之死进行神格化,丝毫不尊重唢呐本身(或任何传统文化本身),不尊重事实,不尊重现实,甚至也不尊重原著,夹带私货无数。无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淫:



所以我的评价是:无可救药的自恋和虚伪。

————————————————

文章赞同数过千了,按照惯例,我要补一点后记。以FAQ的形式,把所有在评论中常见的问题一次性给大家解释清楚。

FAQ01:我对该电影的艺术水平评价如何,为什么?

坦率地说,我对这部电影整体的水平的评价是负面的。因为这部电影的表现手法和它的主题出现了严重脱节。他的艺术表现手法很难支撑它的主题。情节的起承转合,主题的升华都非常生硬,引起观众的莫名其妙感,甚至是反感。上一个犯这样错误的著名电影,是道士下山,更早的一个,是无极。一些小导演的作品我就不提了,一个电影市场里面本来就有水平高低的电影,但是既然是标榜追求高质量的艺术电影,这样的水平是不应该的。

下面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与我相左的意见,我欢迎大家可以讨论电影,疑义相与析。但是我要指出的是,那么多人去评论这部电影,我是唯一的一个从情节设置镜头运用,这些电影的最基本表现元素(连图都截给大家了)来讨论这个电影的。来评论电影,一不谈情节,二不讲镜头,这影评飞在天空,空不空,虚不虚啊?

不管电影主题是多么的高远,导演的艺术手法一定要能够表现出电影的主题。而艺术手法对主题的还原度也就是导演的水平所在。否则,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不就都先验地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品了吗?

这个论点居然还需要事先科普,坦率地说,令我觉得某些吹捧艺术片的『影评人』十分可笑。

FAQ02,为什么一定要非常执着于原著呢,电影和小说难道不能完全分离开来吗?

我很理解电影和小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表现的方法上进行必要改动也是理所当然的。改动本身不是坏事,但是改得好,还是改得坏,就很值得比较讨论一番了。这部电影,在80%以上的篇幅都几乎原封不动的忠实于小说的原著,忠实的程度可说到台词都是书中的原话,却进行了十多处重大改编。

这些改编究竟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表达什么主题很耐人寻味,我认真的阅读了小说的全文,在跟电影相互比较,不得不得出了一个令我愤怒的结论:就是这部电影里面导演想要夹带的私货实在太多,最终的结果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和小说原本能够体现出的立意高远相比,庸俗化、降低了一个量级。这就和小时候必要的改编,和那些甚至优于小说原著的改编,性质截然不同了。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那本原著,篇幅不长,大概只有两三万字,十来分钟就可以读完,最后也许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

原著:

qb5200.com/content/2016

电影对原著的改动中只有一处,是比较好的,就是增加了一处在稻草房失火,游天明想要抢回在失火的稻草房中的唢呐,这个情节,通顺地解释了为什么师傅认定游天鸣比蓝玉适合成为唢呐传人。但其他的改动,都是把原著往下改,庸俗化简单化。

不客气地说,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电影。没有读过原著,对电影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FAQ03:艺术片不容易,我们能不能够对百鸟朝凤宽容一点呢

我承认艺术片遭遇的困境,也需要我们进行关注,但这绝不是说对水平不高的作品进行妥协。

我记得很多年前电影杂志就说过。中国,缺乏大批量的电影佳作,整体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没有一个有水平有分量,有公信力的文艺评论界,没有足够的电影批评家。

我们现在都懂得这个道理,没有称职的FDA,你就吃不上放心的食品,用不上能够真正治病的好药。如果工商局不妥善履行职责,那么你就没有办法阻挡市场里劣币驱逐良币。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一味的纵容,无原则的妥协。可以培养出一个好的文艺片生长环境来呢。

要是有机会问问天上的吴老爷子,一部拍得不好的影片应不应该备受赞誉,只因为这是部艺术片呢,老爷子会怎么回答?

你猜?

————————————

补1:

电影从76:05出现了洋乐队的镜头,这个镜头的中央,就是这个豹纹的女人,并且她开始又唱又跳。


这个镜头,以豹纹女为绝对中心位置,构图和色调也“鹤立鸡群”,整个乐队,指挥乃至观众都围绕这个豹纹女。这样的画面机位固定了9秒钟(到76:14),转换成这个画面:


这个镜头里,豹纹女的腰,臀,大腿,以其臀部为中心,占据了画面的1/4,并带有强烈的扭臀动作,画面左半边则是垂涎欲滴的小年轻观众,目光焦点都在豹纹女上。镜头持续了4秒钟(到76:18),然后变成以下这样:





整个镜头的视角,随着豹纹女扭动的腰肢,从面部开始,缓慢下移,直到豹纹女的腿部,整个过程全部是近景镜头,持续7秒钟(到76:25),然后


这样,小青年流口水,旁边是豹纹衫的镜头持续了4秒(到76:29)。

在差不多接近半分钟的时间里,电影镜头就没有离开过这个豹纹女人扭动的身体,并且绝大多数都是近景镜头。至于乐队,音乐,这些本应该和唢呐对立的元素,则一点也没有呈现。

导演的电影语言,把”唢呐——西洋乐”的冲突,硬生生地变成了“唢呐——豹纹女”的冲突。

在画面中那个戴着蛤蟆镜,看着豹纹女郎,搔首弄姿扭臀唱歌表演,看得津津有味,口水横流的青年人,就是后来和游家班发生冲突的始作俑者。

这一段,在原著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让老马由死而生的,是那支乐队。
先是几个人叮叮咚咚地乱敲一通,然后就唱开了。
鼓捣吉他的边弹边唱,唱的过程中还摇头晃脑的。他唱的是什么我听不懂,我的师弟蓝玉在一旁跟着哼哼,我问蓝玉他唱的是什么,蓝玉说是时下正流行的,只能跟着哼哼几句,整个儿的记不住,曲子叫什么名字也记不住了。
开始,木庄的乡亲们站在院子里,脸上都有了怒气。每个人都不很适应,脸上都有矜持的不满,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婆把手里的一棵白菜狠狠地摔在地上,眼神离奇的愤怒,嘴里还咕咕囔囔,最后很沉痛地看了看灵堂。我知道她是在为死去的老马打抱不平呢!渐渐地,大家的神色开始舒展开了,有一些年轻人还饶有兴致地围在乐队的周围,环抱双手,唱到自己熟悉的曲子时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哼。

虽然我不是什么电影方面的专家,但我也觉得,电影对原著的改编,极大地改变了故事的原意,降低了原著的思想性,改编里面透着对西洋乐(新事物的代表)恶意的贬低。他们把在一场表演上,现场的观众自然表现的对流行音乐,新音乐的青睐,游家班被抢了风头的尴尬,硬生生的变成了一个所谓传统文化代表的唢呐和带有半色情意味的三俗表演的冲突。


这种冲突的设计,回避了唢呐和西洋乐器作为同等的音乐艺术的对等竞争,而把西洋乐抹黑成为一个靠性感女露大腿扭屁股获得观众青睐的“三俗”表演,“唢呐”成了一个一个靠扭曲,污蔑,贬低对手来获得道德高地的卫道士,一个反三俗先锋。

这到底是褒扬唢呐,还是贬低唢呐呢?

对此,

@黄梓轩

给我的说法是:

出活那场戏,我的理解是势不两立,搔首弄姿的豹纹女歌手是新的时代,不是外来文化,而是一个新的时代,就是新老时代的冲突,不是为了什么表现手法,而且为了表现手法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我觉得,虽然文艺评论是很主观的事情,这位黄同志,要么是艺术评判能力,电影鉴赏能力有问题,要么就是闭上眼睛胡扯淡。

注1:

  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但仍将其视为外族的乐器:“至于喇叭、唢呐之流,并其器皆金、元遗物矣。”(参见明代戏曲家徐渭的《南词叙录》)徐渭认为,唢呐是金朝、元朝的遗物,是女真人、蒙古人带到中原来的,因为这些“胡人”的乐曲盛行,而使中华正音不在。

  在戏曲家徐渭的抱怨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四百多年前的一场对决:一边是以琵琶、古筝、笛子、阮咸为代表的本土乐器,一边是以唢呐、喇叭为代表的外来乐器,那时的唢呐犹如《百鸟朝凤》里的管弦乐,站在台上睥睨地望着太师椅上的本土乐器们。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放佛是历史的轮回一般。

注2:

我把唢呐送到嘴里,忽然眼前一片漆黑。

直到今天我都活在那段悔恨中,我本可以从容地完成一个乡村乐师所能完成的最高使命,可以让后人提起这段近乎传奇的事件时还能提起我的名字,本可以让乐师这个职业在乡村实现最动人的谢幕演出,甚至可以用一种近于神圣的方式结束我的乐师生涯。可就在那一瞬间,这些可能统统没有了,我的行为让无双镇这个古老的职业用一种异常丑陋的形式完结掉了,连在湮没于时代变化中的最后一刻也未能保持它曾经拥有的尊严。所以,在记录下这段经历的时候,我面临着可怕的记忆煎熬,我感觉我心灵深处的一块被时间慢慢治愈的伤疤又被重新揭开,我清楚地看见它鲜血淋漓,继而是透骨的疼痛。重新睁开眼,一双双焦渴的眼睛全都在看着我。我把唢呐从嘴里慢慢抽出来,站起来对我的师傅说:
“对不起大家,这个曲子我忘了!”
出人意料,师傅笑了,下面的人也笑了。下面的人还在笑,师傅却哭了,他蹲在地上放声痛哭,我、我的大师兄,还有我的师弟蓝玉,我们站在师傅的身边,谁都不说话。师傅哭了一阵,站起来对还跪在地上的孝子鞠了三个躬,说我们对不起窦老支书,也对不起各位孝子。
焦三爷吹一个不就行了!人群中有人建议。
师傅摆摆手,说我早就没有这个资格了,这个班子不是焦家班,只有游家班的班主才有这个资格。师傅说完转过身从我手里抢过那支唢呐,抬起膝盖,两手握着唢呐猛力一沉。
咔嚓!

注3

最让我惊奇的是那天师傅喝完酒后在饭桌上的话,那个多哟!比我在土庄听他说了三年的话还多。那天师傅说的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师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像一只老狼,两手撑着桌面,脸向我这边倾斜着,眼睛里则是血红的光芒。他说唢呐匠眼睛不要只盯着那几张白花花的票子,要盯着手里那杆唢呐;还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最后我的师傅焦三爷终于扛不过他珍藏了十年的陈家酒坊的高度烧酒,瘫倒在桌子上了,他倒下去的那一刻,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我说:
“有时间去看看你的师弟蓝玉吧!”

注4

省城真大,走下客车我有了溺水的感觉。
根据地址东寻西找了一整天,我终于在一个胡同里找到了蓝玉的纸箱厂。
推开铁门,一个守门的老头在门里一间昏暗的屋子里看报纸。
请问蓝玉在吗?
“蓝厂长出门去了。”老头答,“你找他什么事?”老头抬起头问。
“师傅!”
……

user avatar   hes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日在家看了国产故事片《百鸟朝凤》,陶泽如老师的表演深厚稳健,整个故事四平八稳,总之还挺好的一个片子,但看完之后我心里老想说点什么。


故事中,焦师父在传授唢呐技艺时讲的还是传统社会师徒之间的那些个老礼儿,比如得给师父磕头,学艺的时候得帮着师父家里干活,教学的时候偏爱一个徒弟然后晒着另外一个,某项看家的本事一代只传一个徒弟,总之在我看来,焦师父总是试图建立和维护一种复杂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我认为,这对一项技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种传统社会的师徒关系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环境,影片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很快改革开放的冲击波就会席卷而来,这一点在之后的情节中果然被印证。


除此之外,在影片中,编剧似乎想用台词给焦师父树立一个对往昔传统颇为自豪的倔强老人形象,但这些台词并不能增强我对角色的认同。


比如,焦师父把压箱底的唢呐拿出来给两个孩子看的时候说:“这是大清朝道光年间的唢呐,是我师父的太爷传下来的,有几百年了。”


我听到这就奇怪,道光元年是1820年,影片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满打满算才不到170年,怎么就几百年了?我就想,这可能是师父为了树立威信而盲目地夸张历史传承。


还有就是主角和家人乘凉的时候,家里老爹说:“百鸟朝凤只在白事上用,受用的人要口碑极好才行,一般的人是不配享用的。” 后来一个情节中,焦师父在葬礼上拒绝了亲属演奏百鸟朝凤的请求,亲友额外付钱也不行,因为死者生前是村长,而焦师父认为这位村长在施政时没有在村里几大姓氏之间做好平衡,最终使得村长本家一姓独大,这样的人配不上百鸟朝凤。


也许这在编剧看来确实能树立焦师父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坚持原则的形象,但我觉得,这情节同时也意味着唢呐匠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给死者盖棺定论的权力,80年代北方农村是熟人社会,在一个人死后如何评价其一生,无疑会给死者和其家族的名誉带来很大影响,这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里,怎么能做到公正客观?手握这种权力的人又如何不膨胀?


事实上,焦师父就是膨胀了,他在和主角吃饭时,主角感慨现在唢呐匠出活,主人家都不行接师礼了。


师父就愤恨地说:“哼,没规矩了!没规矩了!” 之后又借着酒劲感慨:“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千感万谢的!可现在,谁他娘的还把咱唢呐匠当回事啊!”


我就觉得,这种愤恨其实来自失去支配感而带来的落差,吹唢呐,演奏乐器而已,本来也不应该让别人跪倒一片千恩万谢,事情只不过回到了正常状态,唢呐匠失去的是本就不该有的特权,如果因此而愤恨,那就是不明事理了。


故事的后期,唢呐队因为受到西方乐队的冲击已经难以为继,主角甚至因为和洋乐队在庆典上叫板而挨了打,民间传统技艺在西方文化冲击下逐渐式微,影片为此流露出惋惜和悲凉。


然而,唢呐本身也很可能是西方传入的乐器,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唢呐的原产地应该在波斯阿拉伯一带,于中国民间广泛流行已经是明清时期的事,因为后传入的西方文化胜过了先传入的西方文化就感到悲凉惋惜,这就把故事的格局讲窄了。


吴天明导演1939年生人,和我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这使得每当他意味深长地讲出一个道理并等待我的叹服时,我都只能耸肩摇头,这部片子本意是表达对传统技艺的同情悲悯,但在我看来,这片子分明是向我展示片中角色是如何一步一步成全自己的悲剧的。


我不能认同《百鸟朝凤》的道理,但这并不妨碍我尊敬吴天明导演,更不妨碍我尊敬那些在传统技艺上投入心血的人们,毕竟,我也在传统技艺上拜过师,敬过茶,苦练过多年,我懂他们的苦,也分明知道他们的局限。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星期没动笔了,我要写点给我自己的东西

这部电影,我没去电影院看,甚至最早的时候都没听说过这部电影。

而之所以看这部电影,竟然是一个偶然。

一个朋友说要老家有人要听点欢快的唢呐,让我帮忙找找,于是我就去网上找唢呐,结果排名第一也是最热的,就是《百鸟朝凤》,然后我听了下,挺欢快的啊,就发给他,结果他一看名字,回了我句,这唢呐是葬礼上用的,瞬间尴尬无比(可见我多没文化-_-||)。

然后他说你去看一下电影《百鸟朝凤》吧。

就这样,我就接触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感动?难过?还是其他的,我说不出来。

焦师傅,让我想起了老家里的那些艺人,在我小的时候,就像电影一样,经历了一个变革的时代。

小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有鼓匠班子(就是电影里的唢呐班子,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当地要叫鼓匠班子),甚至我的一个同学还跟着班子学了一段时间。

各种红白事,都有这些鼓匠班子的身影,然而到了后来随着歌舞团的入驻,鼓匠班子日渐式微,不过和电影里不一样的是,前段时间回去,已经彻底消失了,成为了绝响,也许将来想听的时候,可能要在网上听了。

我们这个时代在大变革,很多东西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最近喜欢听自由主义者罗胖的内容,他似乎一直在鼓吹者传统行业的变迁,在提醒着新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大变局,也让我有很多反思。

就包括我这个博士,在我觉得,也就像焦师傅那样,处于一个传统的行业里。

是啊,和几年前读硕士相比,现在的时代变革太明显了,尤其是在人力的依赖上,过去那真的是劳动密集型的:

过去我要自己做克隆序列,现在都是直接在机器上合成了。过去是用酶切来做转基因,现在大家都用便利的crispr-cas9。听说一些国际上的大学科组,对人力的依赖已经非常低了,一个课题组,一年出几篇CNS,博士们基本上就是看文献,设计实验,然后实验的内容甚至文章都直接外包了。

可以说,这个行业,如果再进行下去,也许人工的力量会越来越少,而那些传统培养出来的博士,如果不做一些改变,也许就不好说了。

更往深点,在过去,读个博士,那可算是象牙塔的一族了,现在呢,经济时代,社会可不因为你是博士就给你打折卖房卖车的,拿着那么点薪水,从青椒玩起,可以说是和时代渐行渐远了,造导弹不如茶叶蛋,也许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之一。

可以说,时代在变,一些东西,总会日渐式微,而被新的取代。

那么,这些旧的东西,是否就要彻底的抛弃?然后去追随新的东西?

也不见得,有时候,有些东西,不是给别人的,而是给自己的。

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也是电影里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幕: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user avatar   ericlex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一张小小的商务肖像照,折射出来的是一个职场大生态。

首先回答本问题的本源,楼上楼下的很多人的答案并不对,喜欢这种抱着胸前的照片,和展示状态如『保守,稳重,成熟』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职业肖像照,一般都是为了挂在墙上,或者出现在公司宣传册,网站上介绍人物的profile上的。如果不想采用这种更为呆板的大头照





半身照几乎是唯一可能,面部是最重要的辨识特征,在半身照里至少要占据画面里面1/3的高度,头顶上留白,下面要过西装第二颗扣子,约皮带处,被西装遮住,不露出完整的下摆,肩膀两处留出一点空隙,不能太大。




等限定这个区域以后,大家就会发现:除了这样子交叠在胸前,你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手都会被截断,比较难看。

当然有特别的:

借用

@王不累

的照片,十分感谢。

这些非常规的,独特的职场商务肖像照,实际上大多是一些商务杂志,商务会议,为商界领袖,企业高层做专访的时候,杂志专文的辅照,杂志这边是有专门的高级摄影师的,如果你自己要去找摄影师照的话,收费大概是8000到2万(可不是那种路边常见的照相馆哦),如果是给福布斯,财富,国内知名商业杂志上常客拍的高级摄影师,大概5万起。

谁都想照一张这样子的帅气的照片,问题是谁为这个买单呢,就像其他答案有人说过的,那些房地产中介倒是想表现出亲和力,问题是他们会为这个事情掏上万把块钱吗?我看难。

说到底,首先都是钱的问题。

对土豪们钱不是问题,新问题是,你敢跟公司的市场部PR部小姑娘说,我要这张(比大部分同僚帅,比董事长还拉轰的)照片上墙么?

算了吧,还是用标准照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韩国娱乐圈不拍一部改变国家的电影,去打倒财阀? 
  如何看待刘德华新片《人潮汹涌》春节档想看倒数第一?刘德华对现在年轻人有票房号召力吗? 
  你们觉得《逆天奇案》这部港剧好看吗?你如何评价这部电视剧? 
  你看姜文电影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 
  海姆达尔在电影《雷神》中的设定为何是黑人? 
  你见过最深刻的一段话是什么? 
  经典黑帮电影中的大佬台词有哪些? 
  有哪个电影你看完一次,不会再看也不愿意再想起? 
  为什么《帝国的毁灭》这电影很多人觉得压抑呢,我只觉得开心? 
  有哪些很坏但是你就是讨厌不起来的反派?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苏宁孙岩提出的“技术负责人0点睡觉很会养生”观点?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宁波绿衣服大妈捡到iPhone手机不还失主还要价2000,谈判破裂直接摔手机的行为?





© 2025-0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