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来有点好笑。

即使不是智慧超群的人,也不难看出,印度其实很想借着中美竞争这一拨,捞到西方的产业大转移

因为在很多人(不光是印度,欧美日包括我们自己很多人)都认为,我们过去20年的增长,是因为承接到了西方的制造业大转移。

所以,很多人(不光是印度,包括欧美日)很自然地认为,只要把印度抬起来,就能抢夺了我们的制造业,然后我们就凉了。

那么好笑点在哪呢?

请问:现在制造业在哪儿呢?难道不是在我种花家?

估且认为当年的制造业转移说是对的,那是从欧美日转移到我种花家,没问题吧?

也就是说,现在制造业就在我种花家,对不?

(你看满世界的Made in China以及全世界的航运、货运、出口还不够一目了然吗?)

也就是说,下一拨制造业转移,应该怎么转?

从欧美日转到印度?你欧美日只剩高端的了,它印承接得了吗?

中端的呢?在哪?从哪转去印度?急,在线等!

哟,怎么都在你中这里啊!

印度向美欧日:大哥大爷们,把你的厂子搬过来几个吧!

英特尔表示:我厂超净间,员工不能用手扣肛门。

村田:我光刻胶怕咖喱。

空客:我飞机怕炸屎。


可见,印度能不能承接到下一拨工业转移,不取决于欧美日,而取决于我种花家

这也是我一直叨叨粗粮厂在印度设厂。这是饮鸩止渴、寅吃卯粮,自掘坟墓。


那,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呢?

即使市场发挥完全的作用,没有各种行政力量的干扰,你看看印度的疫情。

我们的纺织厂都忙得不可开交了,订单都排到几个月之后了。


目前的状况是,印度大量工厂停工、资金出走、高级人才外出躲避疫情,连棉花生产都不及往年了。

即使发达国家今年底能用疫苗解决自己的疫情,印度也决无可能在两年内解决自己的疫情。更何况病毒在不停地变种。

美国的疫苗要在零下70度保存,即使美国有了空余的疫苗,这种疫苗在印度也很难发挥作用。

当年西班牙流感造成了5亿人感染。人流速度更快的今年、在印度的几近于无的组织力下面,不反复振荡几遍,也很难说就能自行消失了。即使疫情2、3年后消失了,印度是个啥挤八鼻样,投资算是看清楚了,盎媒怎么糊也糊不出一朵花了。这样子的管理能力,不怕突然再出个啥幺蛾子整个血本无关?

疫情前印度确实是跃跃欲试,以为机会来了,加上盎媒的鼓噪,也确实骗取不了国际资本。

但是,谁让你印度过去的70-80年里没有打好基础、没有作好承接的准备呢?

机会只会降临有准备的人。


所以,

1印度成为下一个制造业国家,意味着是我们自己把产业搬到印度去了。这种情事情,理解就好。

2印度没有做好承接的准备。

3疫情如何收场,还是个大问号。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参考:原创 | 印度永远也无法挑战中国

西方媒体报道发展中国家最喜欢吹捧的有两个点,讲个人就吹捧曼德拉,讲国家就吹捧印度。我们有些脑残对西方媒体都是盲目的信任,所以中国也有一批“印吹”粉,三天两头嚷嚷,印度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今天就来讲讲印度。

先给个一剑封喉的结论:印度永远也无法挑战中国!

记住,是永远!不管这个星球未来怎么运转,不管国际局势出现什么变化,印度也没有半点挑战中国的机会。

为什么?

基因、文化、制度、基础……只要你能想出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印度都不如中国。就像一个赛道有两个运动员,印度这个运动员先天基因有缺陷,后天营养有问题,教练水平也差,训练水平更是远远不如,这两个运动员就是比赛一万次,印度也会被虐成渣啊!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 国家与民族的基因

先讲讲印度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基因问题。

谈到印度这个国家的基因,甘地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甘地身后获得两个称号,每一个都达到不得了的高度。一个是“圣雄”,这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首先喊出来的,意思就是“圣人中的英雄”,比“圣人”还高一个级别。

所以,如果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圣人”在一起合影,甘圣人都得站C位。

另一个就是“国父”,意思就是印度全国人民的爸爸。有点育儿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爸爸不仅对孩子的基因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性格、气质影响也非常大。

所以,研究1948年立国印度的基因、气质、风格,首先就得研究甘国父。

下面有请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先生出场!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右上)

1869年,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所以,甘地是正经的官二代。甘地从小接受的是印度教教育,印度教对他有很大的影响。19岁甘地赴英学习,专业是法律,但是甘地却对基督、伊斯兰等宗教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最后甘地形成的三观基本就是一个类似于将全球三大宗教印度教(印度教其实与佛教差不多)、基督教、伊斯兰教糅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当然决定性的还是印度教——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仁爱、非暴力、不杀生。

虽然甘地在英国近距离的学习了西方文明,但是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让甘地对近代工业文明是一种严重排斥的态度。

甘地就明确说过,印度不是压抑在英国铁蹄之下,而是压抑在近代文明之下,并且坚决反对在印度进行工业化建设。“在印度发展工厂,倒不如直接把钱送到曼切斯特(英国的工业区),使用曼切斯特的布(工业品),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印度也产生一个曼切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将毁灭”。

所以,印度的国父甘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宗教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严重敌视工业文明的人。这样的人成为印度的开国国父,是印度这个国家与民族先天基因就有重大缺陷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

殖民地时代的印度与旧中国情况很类似,其实都是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帝国主义(殖民者)、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买办)。这三座大山就是依附在国家与民族躯体上吸血的食利阶层。

你不管是反帝还是反封建,本质就是要夺走某个特定食利阶层的利益——俗话说,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而甘地却是一个满脑子“仁爱、非暴力、不杀生”宗教思想的人。

这样的人最后却成为反抗殖民主义压迫的领导人简直就是一种讽刺。至于被后世倍加推崇的所谓“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伟大领袖有一段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这段名言深刻揭示了被压迫阶级与压迫阶级之间只有你死我活的关系,没有其它的选择。

甘地对殖民地时代印度的阶级压迫视而不见(呃,这也可以理解,甘地自己就是官二代出生,他所加入的国大党就是一票买办资产阶级成立的政党)。不仅从不触及殖民地时代印度的封建主义(地主)、官僚资本阶级(买办)的阶级压迫,而且即使是反对殖民主义,也不敢将矛头直接指向英国殖民者,而是将印度人民的苦难归结到一个近代工业文明上。

这种认识水平不客气的说——与义和团运动的拳民差不多,唯一的区别甘地是一个崇尚非暴力的拳民。

按:以上分析与描述可能一般人觉得有点枯燥,但是对于后期印度这个国家为什么先天基因不良,发展迟缓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那么,甘地是如何成为印度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领导人的呢?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因为军费开支巨大,就加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战争期间,英国在印度不但将税负增加了50%,还滥发货币对印度人民进行搜刮。

两项措施导致印度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以物价为例,如果战前印度物价指数为100,到1919年,粮食价格为190,布匹为290,土布为160。

为了笼络印度人民,防止印度人民反抗导致自己后院起火,在战争最困难的阶段,英国发表了蒙太古宣言,承诺战后将在印度成立责任政府——当时印度精英阶层认为这是英国承诺将在战后让印度实现自治,于是全力支持英国对德国的战争。

结果战后英国抛出的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让印度精英阶层大为失望,这个方案不过是在殖民体制上做了微小的变革,距离印度自治的目标差距有十万八千里。

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一出,印度举国大哗。当时印度最大的政治组织是国大党,这个国大党是19世纪末成立,核心力量就是印度的资产阶级——

大家想一想,一个殖民地国家,资产阶级除了买办资本还能有啥纯粹的民族资本?所以,这票印度资产阶级与英国殖民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白一点,这票资产阶级本质就是在英国殖民者手里讨饭吃。

大英帝国建立人类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对殖民地管理是很有一套的。比如对印度这么大的国家,仅靠殖民者自己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寻找本地合作者——而买办资产阶级就是最好的对象。

所以,当时不仅英国殖民政府充斥着大量的买办资产阶级,还扶持这票资产阶级成立的国大党成为印度影响最大的政治组织。

所以,在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公布后,国大党一票领导人虽然表面上对这个方案提出尖锐的批评,但是最后的表态还是准备接受这个方案。

反正殖民地老爷多少也让渡了一点权力出来,先拿到手也是不错的选择。

国大党的表现不仅非常让印度人民失望,就算是党内也出现严重的分歧,很多基层党员也觉得党的领导人态度太软弱,应该有所行动给英国殖民地当局施加更大的压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甘地带着新的策略闪亮登场了。

甘地的策略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一个恰好能满足当时印度各方的一个折中的方案:

不合作:满足印度人民以及党内激进派希望抗争的诉求;

非暴力:能控制抗争的力度,对殖民地当局的刺激较小,又能满足买办资产阶级不与殖民地当局撕破脸的诉求。

对于甘地而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最能体现其既要抗争,也要满足“仁爱、非暴力、不杀生”的宗教思想。

为了赢得党内与党外的群众的支持,甘地信心满满宣称,只要执行他的这个“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印度就能“在一年内实现司瓦拉吉”!

呃,这个“司瓦拉吉”又是一个令人蛋痛的名词,它的意义是含糊不清的,温和派把它理解为在英国领导下的“高度自治”;激进派把它理解为彻底赶走殖民地当局,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

反正怎么理解都对——这是佛教的独门绝技,创造一个含义不清的名词,不同的人群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投射它的含义,等到最后结果出来后,掌握最终解释权的大师自然会出来说,我之前说的就是这个结果。

这么一个含糊的口号因为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诉求,所以,最后甘地就获得党内党外绝大多数人的拥护。

那么这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1921年甘地主导的“非暴力不合作”主要就是三点内容:

不为殖民地当局做事(不当官);

不去公立学校学习(不上课);

抵制英国商品(不用洋货)。

这三点除了抵制英国商品能给殖民地当局带来点压力,其余两点都是渣啊——不为殖民地当局做事,相当于放弃公务员铁饭碗,不仅个人利益损失很大,而且对殖民地当局真没有一点压力,任何时代,一个铁饭碗总有无数人盯着,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不去公立学校学习——那啥,英国人会在乎殖民地人民拒绝受教育吗?

甘圣人制定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计划内容就是不当官、不上课、不用洋货,这个计划对殖民地当局的影响力微乎其微,而甘圣人却乐观地认为靠着这些手段可以让英国人在一年内乖乖让出自己的殖民统治——

制定一个小计划,却认为可以迅速实现一个大目标——这简直就是清新脱俗的迷之自信啊!

现在大家知道印度人迷之自信的基因来自哪里了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成果。

不为殖民地当局做事:1921年有87人放弃在殖民地政府的公职,另外有94民穆斯林警察辞职。这点数量对于殖民地官僚体系数十万雇佣人员相比,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不去公立学校学习:这个倒是成绩显著,1921年——1922年,殖民地公里学校学生减少了42000多人,大概有30%的学生翘了课,我不知道这个对殖民地当局有没有压力,倒是很可能给执政者省下一大笔教育经费。

抵制英国商品效果很明显,国大党全党动员,向印度老百姓广泛开展民族主义教育,提倡用国货——呃,就是国大党资产阶级自己生产的土布、烟、酒等商品。

这种事情国大党动力十足,买国货不但可以批上一层“民族主义”的高尚外衣,而且这个利益也是实打实的啊!

以英国进口布匹为例,1920年印度进口英国布总值约10.2亿卢布,1921年降到5.7亿卢布,朴实的印度民众在国大党的号召下,纷纷把自己身上的洋衣服脱下来,付之一炬,印度国产土布销量暴涨,国大党一票资产阶级赚得盆满钵满。

抵制洋酒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据当时的新闻媒体报道,在芒吉尔,一个女仆拒绝为女主人服务,直到女主人的丈夫戒酒为止——这种清奇的脑回路让我赞叹不已。(这个案例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印度近现代史》)

我们后世总觉得印度这个民族很奇葩,其实这个奇葩的基因在甘圣人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已经是种下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象一部喜剧片,但是随着运动的影响力扩大,特别是底层的工农群众参与,这个喜剧片就渐渐变成悲剧片。

比如工人罢工与英国工厂主的冲突,以及农民与英国种植农场主的冲突,要完全实现“非暴力”就非常困难。

这个时候,国大党全面出动,在全国各地不停地安抚工农群众,力图将所有的抗争纳入“非暴力”的轨道——其实就是让底层民众面对殖民地当局的野蛮镇压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在这个时候也是圣人光环附体,对于底层民众运用激烈手段对抗殖民地当局的暴力,毅然决定绝食来抗争——呃,不是抗争殖民地当局,而是抗争底层民众——也就是说,工农群众你们不能动手啊,你们动手我就不吃饭了!

但是甘圣人只能约束老百姓,却无法约束殖民地当局的暴力行为。

1921年5月,英国种植园有6000工人成群结队和平地离开种植园,我不给英国老爷干活了行不行?结果种植园主对离开的工人开枪射击。

1921年——1922年毛普拉群众因为警察开枪打死多人,忍不可忍的情况下发动起义,结果被英国殖民地当局残酷镇压,被打死上万人,而国大党与甘地却公开谴责毛普拉群众的暴力行为。

由于英国殖民地当局的暴力镇压,激发了印度国内更大的反抗情绪,即使在国大党内部,升级“非暴力不合作”的呼声也非常高。这个升级手段就是抗税、不纳税来给当局施加更大的压力。

但是甘地对于用“抗税”的手段非常犹豫,他很清楚一旦走到这一步就时与殖民地当局彻底撕破脸,所以,他当时一直在党内做安抚工作,并且对党内宣称等待他与殖民地当局谈判结果。

结果,甘地还没来得及与殖民地当局谈判,1922年2月5日,在联合省曹里曹拉村发生了和平游行的村民与警察的暴力冲突,愤怒的群众烧毁了当地警察署,22个警察被烧死。

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甘地突出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终止“非暴力不合作”!

也就是说,这个“非暴力不合作”搞了才一年多,广大印度群众的热情刚刚被调动起来,却遇到兜头一盆冷水,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甘地决定不玩了!

对于终止“非暴力不合作”的原因,甘地解释——“这么发展下去,就是真正的暴力斗争了”。

呃,在甘地看来,运动的形式(非暴力)远比运动结果(争取民族自治)更重要!

所以,印度民族注重形式而不看重结果的基因也是国父甘地遗传下来的。

但是,还有相当多的群众严格执行了甘地“非暴力”的要求啊!之前忍辱负重受尽伤害就白费了?

甘地的决定连国大党的其他领导人也看不下去了,尼赫鲁(记住这个哥们)就尖锐的批评:“如果科摩林角上的一个村庄没有遵守非暴力原则,难道喜马拉雅山角下的城市就应该受到惩罚?”

正当甘地的威望受到广泛质疑的时候,英国殖民地当局来了一波神助攻,1922年3月10日,殖民地当局逮捕了甘地,判了6年监禁——甘地入狱让所有对甘地的批评戛然而止。

因为甘地的威望越来越高,第二年殖民地当局就把甘地给放了。

纵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几个规律很好玩。

第一,只要英国殖民地当局对印度资产阶级压榨得狠一点,甘地与国大党就组织来一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独立前有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是1920年(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是1930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第三次是1940年(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最艰苦的时期)。

第二,三次“非暴力不合作”持续时间都不长,第一次只有1年、第二次不到3年,第三次只有1年。中间停顿的时间一般都有8年左右。

第三,只要“非暴力不合作”出现较大的“暴力”行为,甘地都会紧急叫停整个运动。

第四,在甘地组织领导“非暴力不合作”时,英国殖民地当局毛都不会碰甘地一根,但是只要甘地叫停“非暴力不合作”后,殖民地当局一定会把甘地抓起来送进监狱,然后过了不久就会把甘地释放。

所以,虽然每次叫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让印度革命群众非常失望,但是大家的怨气都冲着国大党其它领导人去了,多次入狱的甘地威望反而越来越高。

按:甘地在监狱中应该伙食条件很不错,因为甘地进了监狱后多次绝食(或者因为民间的“暴力”行为,或者抗议殖民地当局的“暴力”镇压),但是甘地不管是绝食一周、二周,三周都屁事没有。

最神奇的是,1943年2月10日,甘地以74岁的高龄宣布绝食三周——也就说整整21天只喝水,不吃任何东西——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次甘地绝对要领盒饭,最后甘地却神奇的活下来。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名鼎鼎的英国帝国主义怎么突然变成了傻白甜?怎么不趁着甘地绝食的机会下毒手啊?甘地在印度民众威望这么高,又一直与殖民地当局作对,随便找个人拿着枕头对甘地来一下——

就像潘金莲对武大那样,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届时对外宣称甘地因为绝食而死,自己连道义上的责任都没有。

现在我们把进度条拖快一点,直接略过长达二十几年的“非暴力不合作”——其实这个过程也没啥好描述的,甘地与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就是不停的紧一下又松一下,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印度人民的反殖民统治的运动就达到高潮了。

2 印度独立与甘地封神

这里讲讲最后印度是怎么获得独立的。

首先是蓬勃发展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远远超越了“非暴力不合作”范畴——包括1930年兴起的印度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以及殖民地印度军队的动摇——

特别是1946年孟买爆发的海军起义给英国殖民地当局施压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甘地与国大党拼命给民族运动降温,力图回到“非暴力不合作”范畴,但是,连英国殖民地当局也明显感觉到,这样发展下去,国大党将最终丧失对斗争的领导权。

一旦斗争的领导权被印度共产党掌握,英国将丢失在印度所有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二战之后,西方列强的工业化已经完全进入到机械化、电气化时代,工业化的进步代表着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代差进一步拉大。

对于英美这些工业强国而言,一个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殖民地最大的价值就是两个:原材料提供地与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直接占领控制殖民地意义已经不大——农业社会的税收有限,在扣除治理成本与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其实也榨取不了多少财富。

所以,二战之后,欧美列强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历史书上把这个现象解释为欧美列强因为战争导致实力大损,加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导致列强已经无法继续维系殖民地的统治。

其实,这个解释很牵强。真实原因就是,欧美列强主动推动了大部分殖民地的独立——

就让一票土著自己去承担治理责任吧,他们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只要控制住最赚钱的产业,只要保持贸易自由——

说实话,一个工业强国与一个农业国家“贸易自由”就是单方面的掠夺。而退出殖民地直接统治的列强,连治理的道义责任都不用承担了!

好处基本保留,责任全部免除——这就是英美列强主动让殖民地“独立”的动力!

比如二战后国力如日中天的美国就主动让菲律宾独立;比如现在政治上早已实现“独立”的北非一票国家,其实国家经济命脉还被法国牢牢控制;比如,英国在二战后几乎丢掉了所有的殖民地,但是英联邦系国家还是与英国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密切的联系,正是在这票英联邦国家的支撑下,伦敦才成为与纽约并驾齐驱的全球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印度独立也是如此,当英国发现因为印度民众的抗争让殖民地当局治理成本越来越高时,就迫不及待想从印度抽身了。

1946年3月15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准备接受印度独立的要求。

英国准备让印度独立,目的还是要最大程度维护自己在印度的传统利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总督蒙巴顿策划了一个印巴分治的方案——就是把印度分为两个国家: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以及以MSL为主的巴基斯坦。

这个方案很能体现英国佬全球搅屎棍的风格。

英国人殖民统治很有两把刷子,其主要策略就是制造种族矛盾,然后分而治之。

当时印度有两个影响最大的政治组织,一个是国大党,另一个就是穆斯林联盟。国大党的基本盘是印度教群众,而穆斯林联盟的基本盘是穆斯林群众。

在过去反抗英国殖民地统治的运动中,两派一开始还是坚定的同盟,斗争矛头一致指向英国殖民地当局,后来英国人运用分化、拉拢、打压等多种手段,成功的挑起了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矛盾。

英国政府刚一宣布准备接受印度独立,穆斯林联盟就坚决要求独立建国,国大党坚决不同意。但是蒙巴顿制定的分治方案却明显倾向于穆斯林联盟的意见——英国佬殖民地统治的基本策略就是扶持少数派,打压多数派。当时穆斯林人群在印度属于少数派。

于是,在印度独立已经看见曙光的时候,印度教与穆斯林的矛盾就立刻爆发,印度各地教派冲突此起彼伏,流血事件层出不穷。

1947年2月英国人突然宣布,最迟不超过1948年6月英国殖民地政府将退出印度。也就是说,到1948年6月,如果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届时不达成共识接受蒙巴顿方案,英国就扔下一个烂摊子拍拍屁股走人了。

虽然国大党一万个不愿意印度刚一独立就得面临分裂的结果,但是,如果继续与穆斯林联盟扯皮,整个国家将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最后甘地与国大党妥协,接受蒙巴顿方案。

印度即将独立!这个结果让甘地的威望达到顶峰。接下来的日子里,甘地以自己的威望去平息各地的宗教冲突。在东孟加拉,在加尔各答,甘地所到之处,前一分钟还杀红眼的两派教徒如同麦浪一样纷纷拜倒,奇迹般的恢复了和平。

甘地的威望让印度教狂热的教徒非常不满——有甘地在,印度教激进派对穆斯林的打压就被捆住了手脚。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甘地也就从此封神。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宣告独立,15日,印度自治领也宣告独立。1949年印度联邦制宪会议完成宪法制定程序,新宪法宣布印度是主权的民主共和国。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印度独立的这段历史。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让我们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历史与印度独立历史对比一下:

1921年,甘地获得国大党领导权,开启反抗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大家起点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基础不一样,1921年国大党已经是一个成立几十年的成熟政党,拥有党员几十万人,而1921年中共成立之初只有57名党员。

双方的目标不一样,甘地与国大党的目标一开始不过是希望实现印度自治,后来才发展到争取印度独立;整个目标也就是赶走英国殖民地当局。

中共成立之初制定的目标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这是将当时旧中国所有的食利阶层都当做了敌人——与印度甘地的目标相比,中共一开始就给自己开了一个难度极高的地狱模式。

最后中印都是差不多的时间建国,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是真把“屋子打扫干净了”。

印度呢?地主、买办资本等食利阶层几乎完整的保留下来,英国虽然结束了对印度的直接统治,但是英国所有的资本都得到保留,国大党高层不仅一直与英国政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甚至连印度军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英国人担任总司令以及军队高级军官。

由于印度食利阶层完整的保留下来,所以,这个国家从建国之初就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这直接导致后来印度的发展步履艰难——这个我们后面来谈。

印度独立实现了甘地一生奋斗的目标,也让甘地走上了神坛,被印度民族尊称为“圣雄”、“国父”,所以,甘地的性格气质对印度这个民族影响是非常大的。

甘地给这个民族遗传的基因包括浓厚的宗教思想、理想主义与迷之自信、做事散漫随意缺乏恒心与韧性。

上述的特点我想经常与印度人有接触的读者应该有所体会,这里就讲讲宗教思想对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马克思曾经说过,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

这句名言是非常深刻的。但凡一个人沉迷于宗教,其生活态度多半有点颓废,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宗教就是最好的精神避难所。

一般来说,基础条件差不多的宗教国家相对世俗国家经济水平都要差一个档次。宗教氛围越浓,整个民族就越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缺乏一种战天斗地的狠劲。

从全球维度来看,为什么东亚三国(中日韩)的人民工作最勤奋?原因就是东亚地区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世俗社会,受宗教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印度从历史传承来看,就是一个宗教影响比较大的国家。

独立建国本来是一个最好的转型成为世俗社会的机会,但是开国太祖甘地却是一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宗教思想的人(我发现自己能找到的所有甘地照片这哥们着装都是袒胸露乳),这就导致了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


莫迪在印度恒河冥想

3 印度建国后的道路

现在大家对印度独立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印度建国之后的走过的道路。

如果甘地是印度的开国太祖,那么,尼赫鲁就是印度的立国太宗。这两人基本决定了印度的国运。

下面,请甘地同学退场,有请尼赫鲁同学上场。



尼赫鲁(左)与甘地(右)

尼赫鲁出身显贵,家世比甘地还好。其远祖是莫卧尔帝国皇帝非常尊崇的学者,祖上世代在莫卧尔帝国担任高官。尼赫鲁的教育经历与甘地差不多,也是从小接受印度教教育,长大之后赴英国求学。

这哥们是一个学霸,在英国读书成绩特别好,提前考入剑桥大学,主修自然科学——甘地在英国学的文科法律,尼赫鲁却是学习的理科自然科学。

文理上的差别,让两个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认识完全不同。

尼赫鲁在剑桥大学毕业之后,又进入伦敦法学院学习法律。在这个时期尼赫鲁接触了各种流派的政治思想,对“费边社会主义”心驰神往(请记住这个费边社会主义)。

从印度回国之后,尼赫鲁加入国大党。在印度争取独立的历史中,尼赫鲁其实也是国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不过甘地光芒太盛,尼赫鲁是条龙也只能盘着。

1948年1月甘地遇刺,尼赫鲁终于脱颖而出,1950年成为印度的首任总理。然后,这哥们就在总理的位置一直干到1964年自己领盒饭——尼赫鲁领盒饭之前,把总理的位置交给了自己的女儿英迪拉甘地。

如果说甘地对印度影响更多是基因、文化、性格等层面,那么,尼赫鲁就直接决定了印度建国之后的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这哥们设计的尼赫鲁模式一直影响到1991年。

那么,尼赫鲁时代走的是什么道路呢?

说出来可能你都不敢相信,尼赫鲁时代走的是计划经济道路。

对!你没看错,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印度建国之后的工业化建设走得是正经的计划经济道路。

呃,印度学者把自己建国之初的道路称为“费边社会主义”道路。所谓费边社会主义,是19世纪末期流行于英国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渐进式改良修复,从而最终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但是,我们尼赫鲁的步子显然远远比费边社会主义者的“渐进式改良”大多了。

尼赫鲁执政之初,就拿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工业化建设方略,包括:

1. 抑制民营企业的投资与生产,大力扶持印度的国企发展。

2.国家优先发展工业部门,重点是电力、钢铁、采矿、机械、石化、化肥等基础性工业。

3.模仿前苏联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制定五年发展计划(读印度历史,看见印度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我仿佛感觉自己是拿错了剧本)。

大家对尼赫鲁这套工业化建设方略有何感觉,假如,我是说假如当时尼赫鲁把这套计划递给伟大领袖,估计伟大领袖会大吃一惊:你们怎么有我们的计划?谁泄的密?

工业化路线与我们一样,印度基础条件却比1949年的中国好多了。

做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是大英帝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殖民地。所以,在殖民地时期,印度获得了英国相当大的投资。

比如在印度独立时,印度铁路网就号称全球第四大铁路系统,铁路网遍布印度次大陆。至于最重要的工业体系,到二战时期,印度已经建立了包括重工业、化工、机械等核心工业,印度独立时甚至具备生产汽车的能力。

据印度经济学家巴特尔统计,二战期间印度生产的工业品在全球名列第十。呃,阿三的统计数据大家也不要太当真,不过就算是打个折也要甩旧中国几条街啊。

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印度政治上又是选择的“先进”的西方皿煮制度,工业化道路也与我们一模一样——那么,最后结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一个苦涩的果实。

在尼赫鲁执政时期(1950——1964),印度的经济发展堪称蜗牛速度,尼赫鲁执政15年,工业产值仅仅增加了94%,农业产值仅仅增加了41%,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只增加了46%。

按:对比一下基础条件更差,同样走计划经济路线的中国。

1950年,中国工业总产值55亿元,到了1964年达到1164亿元,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倍

195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约为300亿元,1964年达到560亿元,农业产值也增长了80%+

那么,同样是走计划经济道路,为什么印度发展这么慢?

两个原因。

其一,缺乏可持续的资本投入。

工业化建设就是一个吞金兽,特别是至关重要的重工业部门,投资周期长,效益低,这个是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的。

那么这个资本从哪里来?西方列强是出去抢,通过掠夺殖民地获得持续投入的资本。中国的方案是干掉食利阶层(地主、买办资本家),用食利阶层的收入作为工业化的持续投入。

那么,印度怎么办?

印度独立时,食利阶层几乎完整的保留下来,执政的国大党本身就是食利阶层的政治代言人。

尼赫鲁威望再高也不敢去触动食利阶层的利益,只能靠国家财政挤牙膏式的一点点投放工业部门。一个农业国家财政能有多大盈余,这就必然导致工业部门投入严重不足。

其二,印度是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都掌握在地主手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廉价土地,这种需求与土地私有化制度严重不匹配。

所以,建国之初我党把“房子打扫干净”有多么重要。

其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扭曲的计划经济模式。

1950年开始,印度中央政府调集资源,倾尽全力去进行工业化建设,重点就是扶持国有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几年发展,印度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但是,这些国有企业在印度皿煮制度下渐渐发展成一个奇葩的怪胎。

如果是社会主义制度,由于执政党长期执政,政局稳定,党的力量压倒一切资本力量。国企就是执政党最有利的臂助,一声令下层层动员,国企就可以按照国家战略去冲锋陷阵。

但在印度皿煮制度下,政局不稳定,执政党经常变化,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印度国企竟然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诸侯”。

政府不仅根本指挥不动国企,国企形成的利益集团反而能左右政府的政策。不仅政府无法调遣,印度国企该有的国企病一个不落下——腐败、效率低下,漠视市场变化等等。

计划经济与西方皿煮制度的结合,最后就诞生了印度国企这个怪胎。

印度国企不仅没能承担工业化建设的重任,反而产生了制度化、普遍化的腐败,形成遍地开花的利益集团,不仅吞噬了大量的财政资源,最后反而成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障碍。

比如印度非国防研究发展组织(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DRDO),强大的内部利益集团使他们既在市场上油盐不进,也对行政命令熟视无睹。


直到2016年还在赶1984年的研发进度,印度军方、国防部、甚至最高领导人都曾对其咬牙切齿,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时至今日,印度一方面每年拨付大量的资金来养着这票军工国企,另一方面还得动用巨额的外汇储备从国外进口军工装备。

印度工业化搞了70 年,现在军队的装备还严重依赖进口。至于国产的装备——算了,说起来历任印度领导人都要泪流满面。

工业化道路步履蹒跚,但是尼赫鲁心中的大国梦却更加炽热。

为了成就印度的大国梦想,尼赫鲁玩了一套“远交近攻”的把戏。

在国际上,尼赫鲁声称印度的外交政策是谋求和平,与周总理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提倡不结盟运动,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赢得很高的威望。

但是,这些只是印度够不上的地方。

对印度的周边国家与地区,尼赫鲁却是一幅大国沙文主义的作态,先后吞并锡金、不丹等小国,还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与巴基斯坦大打出手。

说实话,对于尼赫鲁这一套“远交近攻”的策略,我是觉得很难理解。

二战之后,欧美列强纷纷在放弃殖民地统治,改为经济渗透,而印度呢,却一幅中世纪帝国的作态——热衷于“开疆拓土”,吞并小国。

锡金、不丹这票内陆小国,要资源没资源,要财富也没财富,地理位置也是身处内陆,印度一幅吃相难看的吞并它们有啥用处?

除了地图上看上去国家地盘大一点,简直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自己反倒落了一个坏名声!

印度的行为如同一个城市居民突然跑到最贫困农村对一户家徒四壁的人家大喊:“以后,你们必须跟我姓!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如果真有这样的奇葩,估计周围看这人的眼神都像看傻子一样。

对!列强对于印度吞并锡金、不丹就像看傻子一样,大家都装着没看见,反正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列强半点兴趣都没有,印度你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好了。

尼赫鲁要开疆拓土,捏捏软柿子也就罢了,偏偏迷之自信的印度还要强行踢铁板——对中国提出领土要求。这就是不作死不会死了。

1914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曾经秘密与西藏地方政府非法搞了一个“麦克马洪边线”,将藏南大片土地划入印度殖民地地盘。这个“麦克马洪边线”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坚决否认,从来都不具备法理上的效力。

印度独立后,就认为自己可以继承英国殖民地当局的所有权益——不管合法还是非法,印度人都要拿在手。

“麦克马洪边线”以南的藏南土地,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当初英国人要抢下这块地盘不过是作为继续向我西藏渗透的一块跳板,从经济角度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印度独立后却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一定要中国把这块地盘让给印度。

中国建国之初,与印度关系还不错。所以,对印度强占“麦克马洪边线”东段的地区保持克制与忍让,但是印度人却得寸进尺,又对于“麦克马洪边线”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也提出领土要求——

这可是新疆入藏的重要通道,无论如何我们是不可能退让的。

于是我们找印度人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在谈判桌上印度上气焰嚣张,开口就要我们单独补偿它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他们才会考虑放弃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要求——

我始终就没想明白印度人提出这些要求的迷之自信来自哪里?

为了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周总理4次访问印度,希望谈判解决,但是那时的尼赫鲁心高气傲,要价太高,实在无法达成一致。

谈判上陷入僵局,印度人单方面采取行为,1961年,尼赫鲁制定了“前进政策”,派出军队向阿克赛钦地区推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建立哨所,准备一步步蚕食掉整个阿克赛钦地区。

这个时候是确实没办法了,只能与印度干一仗。

决定对印度反击战之前,伟大领袖说了一句话:“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通为什么印度要搞我们”。呃,阿三清奇的脑回路连雄才大略的伟大领袖也无法理解。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中国前后仅出动4万人军队,就将数十万印军打得溃不成军,中印伤亡比达到1:6,印军全程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碾压,光是俘虏就抓了上万人,其中军衔最高的还有一个准将旅长。

尼玛,前期不可一世的印度军队竟然是一盘渣啊!

军队的战斗力源自组织度。当时中国军队的组织度已经达到人类轻步兵的巅峰,而组织涣散的印军不过是一群长着胡子的娃娃兵。

据我军战后内部评估,印军的战斗力连国民党的杂牌军都不如,大致相当于国民党地方民团的水平。

随便举两个案例,让大家看看印军的战斗力。

中印战争时期,在一次攻击作战中某部副班长庞国兴与部队走散,又遇到另外3个“散兵”,在职业军队中这种失去建制的散兵都要被归为“失去战斗力”这一类。

那么请看看中国散兵的表演——

庞国兴与另外3人主动结成一个战斗小组,由庞国兴指挥,在敌后穿插15里。连续作战5次,歼灭了5股逃敌,打掉了印军2个炮兵阵地,光是加农榴弹炮就缴获7门,后来又联系一个连队再缴获8门榴弹炮。

印军第五野炮团一共就24门榴弹炮,居然就被庞国兴小组干掉了大部分!一组“散兵”干掉了大半个印军野炮团。这固然因为中国军人强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因为印军的战斗力低劣才让一组4人的散兵在印军后方如入无人之境。

再来一个案例。

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约300人从邦迪拉撤退,于1962年11月21日10时到达多龙桥,当时这个桥对岸只有我军一个营部的一只27人的小部队(含一个15人的迫击炮排)。

27PK300,如果其他国家职业军队会作何选择?估计90%选择是撤退,最多有10%特别强悍的选择去狙击(当时我军其他部队都在3公里以外)。那么当时我军指挥员选择是什么?

合围这只印军!

纳尼?27人合围300人?科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偏偏我们的指挥员就这么强悍,而且我们的士兵执行这个命令也没有半点违和感——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为三哥叹息,这是多么瞧不起印军才能做出这样的决策啊。

于是一个“宏大”的包围圈就展开了。副指导员王文保亲率2人去堵正面,派出4人(还TM是炮兵)去堵侧翼,再派出5个人去堵后路,其余士兵(主要是炮兵)坚守炮兵阵地提供火力支援。

你看看,总共12个人的包围圈“主力”还在侧翼与敌人后方(生怕敌人跑走几个),正面只有三人!部署完之后,王文保也感觉正面3个人“实力”确实弱了一点,回到营部兜一圈,确实没有人了,只找到正在做饭的炊事班(7个人)。

于是炊事班一人发一条枪也拉上去加强正面。至此12人的“主力部队”+7人的炊事班恶狠狠的向印军一个营扑去,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我军以伤3人为代价,击毙印军35人,俘虏206人,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被全歼。与迷之自信的阿三作战真有喜感啊。

从此之后,中印边境对峙,印度军队长期要集结10倍于我军的力量才稍微放心。

顺便提一句,中印战争中,我军出动的还是二流边防部队,一流野战主力长期集结在北方。

中印战争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力却很大。

经比一战,印度独立后苦心经营的大国形象轰然倒塌,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尼赫鲁也因为此战败得太惨而抑郁成疾,最后于两年后郁郁而终。

尼赫鲁同学虽然领了盒饭,但是接替尼赫鲁执政的还是尼赫鲁的女儿。所以,尼赫鲁的路线一直执行到90年代初。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国际油价急剧上升,国内工业化进程迟缓,导致印度国际收支出现严重的危机——

这没办法,印度工业品太渣,只能勒紧裤腰带出口粮食来换取外汇(当时印度还有30%的国民处于饥饿状态)。即便这样,印度的外汇储备曾经一度只能支付一周的进口开支。

内忧外患下,1991年的国大党拉奥政府决心彻底与尼赫鲁模式决裂,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大的调整,由过去压制私营企业扶持国有企业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放开、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并且不再实行工业建设优先的策略。

这就是1991年印度版的改革开放。

第二年,中国有位80岁的老人来到南方,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于是中国也在这一年正式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中印几乎同时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不错的成果,印度在改革开放前十年取得了年平均5.5%的增长率,是不是感觉很不错?但是与中国相比,印度这点成绩就不够看了。

中印GDP增长图

92年中印GDP差不多,但是到2018年,中国GDP已经是印度的5倍。

为什么同样是改革开放,中印经济发展差距这么大?

因为在此之前计划经济时期,中印工业化奠定的基础完全不一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所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可以依托前期奠定的扎实工业基础,一飞冲天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

而印度呢?

前期工业化基础基本是一个渣,所以91年改革开放之后,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不进反退,陷入停滞状态。

1990年印度工业产值在GDP占比27.6%,到2000年降低为26.6%,2017年已经降低到25%以下(中国工业总产值在GDP占比是40%)。

印度近三十年经济增长其实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增长,这个过程中,因为工业化成绩乏善可称,所以时任印度领导人干脆又走出一个惊人之举——

在工业化还没有形成气候,就越过第二产业,直接发展第三产业,其经济结构直接过渡到类似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为主,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还不到50%。

但是,三哥你知道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工业)占比低,那是别人保留的都是最赚钱的高端产业,你印度有啥工业?仿制药还是贴牌手机?至于被印度吹捧的软件服务业不过是一个外包劳动服务业而已,根本谈不上有多大的技术含量。

没有工业化支撑的第三产业是注定走不远的。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这哥们上台不到半年就迫不及待地推出“印度制造”战略,企图利用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再次启动工业化建设。

但是工业化建设哪有那么容易?

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就拼命招商引资搞制造业回归,但是现在制造业在GDP占比还不到20%。台湾号称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现在包括台积电这样的巨头也纷纷把产业向大陆转移。川普对中国发动空前的贸易战,结果关税听证会上90%以上的美国企业主表示,根本无法从中国转移产业链;

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吗?现代制造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

现代制造业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需要发达的物流与完整的配套产业链,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与优秀的工程师……而同时具备被这一切条件的只有中国!

美国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台湾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仅仅就差这么一点条件,这些发达国家与地区都无法发展制造业。

印度有什么?印度什么都没有!

这个国家从独立运动开始就缺乏一种强国的基因以及坚韧的气质,

这个民族从来都不具备战胜困难与险阻的能力与勇气,不管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还是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但凡遇到障碍都是退缩与回避。

这个民族的领导人总有一种投机取巧不切实际的幻想——总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果,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希望以最轻微的软暴力获取民族的独立,尼赫鲁在中印边界争端中期望通过讹诈就获取中国的领土,工业化进程中,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阻扰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但是这一切,却并不妨碍这个民族对自己永远存在一种“迷之自信”。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时至今日,印度有1/3的人口在挨饿,有1/4的人口还是文盲,他们的人均寿命只有67岁,他们的工业基础不值一提,他们每年新增1000万适龄劳动力,但是由于经济结构性缺陷却只能提供100万个就业也岗位,他们的人均GDP只有中国的20%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当中国已经准备进入5G时代时,印度大部分农村还无法保证电力供应……

这样的国家与民族,还能成为【下一个中国】?未来将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吗?

中国未来混得再差,也不可能从成年组降到儿童组去打比赛啊!

这不是明显欺负人吗?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印度疫情为什么会失控?

原创 | 印度跌倒……中国吃饱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多大可能性,因为印度没有广袤的中温带与暖温带气候区。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通常映象不一样的是,印度人并不比谁更笨,他们一样很聪明很精,他们也在努力为自己想办法谋出路。但是这种努力的效果一直不咋样,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说印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很奇怪的国家。


这个地球上有一个国家完完全全按照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嫌弃了一场革命,还取得了成功,建立了政权。然而地主依然掌握着土地,佃农依旧为地主种地,种姓制度照旧搞,妇女地位一样糟,工业化完全没有个影子,土地改革都还停留在纸面上。


这个国家就是尼泊尔。


尼泊尔的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成功很多年了,而且也是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发动游击战夺取的政权。当然,中间出现了非常诡异的王室凶杀案,各种缘由谁也不知道,我觉得应该不是单纯的宫廷斗争。总之,王室自己作大死然后尼泊尔共产党革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部分主张议会斗争和和平斗争为主的叫联合马列,另一部分主张武装革命的叫尼共毛派。

总之,革命算是成功了,两个派别也合并了。


然后到今天也没把土改搞成,农村里该地主还是地主,该佃农还是佃农,别看革命声势浩大,其实跟没搞也没什么区别,名义上没有国王了,地主阶级还是存在,也没人去鼓捣他们。

总之只要你认真一点执行革命纲领,他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啊?




有不少朋友喜欢乱给印度开药方,一会儿说人家缺了个教员,一会儿又说人家缺一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也算是正常,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喜欢以己度人,“中国行他也行”。当然了印度很多时候也想“中国行我也行”,但是这里面是有区别的,中国人是向善,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好。但是你向善不等于别人也向善,别人内心里想的是弄死你。


尼泊尔跟印度在文化上、人种上、社会内在矛盾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就敢这么说,印共毛派哪天上了台,完成了革命斗争,取得了全国政权,结果跟尼泊尔不会有任何不同。


照着中国的药方抓药是行不通的


所以印度要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可能性就是0,指望着在我们这个地质年代里成为下一个中国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能说就是0,因为有“真空量子涨落”的存在,只要时间足够长,在真空量子涨落作用下一定会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地球,上面刚好也有一个中国一个印度,那个地球上印度成为了中国。当然这种可能性是物理学家琢磨的事情,跟我们说的真实的世界没啥关系。


你照着中国的药方给他抓药,他吃了,死了,算你的算我的?还是不要干这种缺德事吧,印度好好呆着就行了,现在的印度就是最好的印度,我不希望他有任何改变,就这样到地老天荒也不错的。


关于尼泊尔革命失败的原因,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了,总之三座大山一座也没有搞定,其中缘由过于复杂也没办法一一阐述。但是我认为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面对的阻力太大,反动势力太强,以至于革命意志再怎么坚定也得走机会主义路线,简而言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也得有风。然而很遗憾的是,这股风已经过去了,所以烧不起来。


风太大也不对劲,会烧得大家形神俱灭,但是一点风没有也不行,根本就烧不起来。哪怕是像尼泊尔那样侥幸取得成功,也注定会不彻底、不完全。


属于南亚次大陆的机会已经全部过去了……




所以说我根本就不想扯什么文化啊、习俗啊、宗教这些东西,中国在革命之前面对的压力也不小,国民愚昧麻木,儒家与地主阶级深度捆绑,外国买办横行霸道,哪里又比印度尼泊尔轻松呢?


但是中国有长期的历史智慧,有强有力的领导,有国际共运及资本主义世界内斗的外部环境,革命取得了成功并且完成了社会改造,得以轻装上路,顺利工业化,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这是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当事后诸葛亮,但是毕竟有人提前看到了,准确把握到了,推动实施了。


印度呢?


国际共运已经没了,资本主义世界不再直接火拼打仗搞得两败俱伤,印度也没什么有用的历史智慧,这些因素决定了他既没有动力,也不可能顺利,还没有机会。没有这些他就没办法完成社会改造,注定要像蜗牛一样拖着沉重的躯壳继续前进,走到哪算哪。他目前的包袱一个也不要想甩掉,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低素质人口?这些都没有办法得到彻底扭转。除了把牛粪计入GDP的所谓“发展”,他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是落后于技术进步的,这个国家实际上是在倒退。





那么未来呢?


中国已经明确走向改造世界秩序的道路,这条路上有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以一种全新意识形态为引领的新世界秩序的打造。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去刮风,刮一阵“中国风”,否则你是不可能改变你在旧秩序中的地位的。


中国怎么去刮这一阵“中国风”,我不知道,甚至连“中国风”到底是啥我都不清楚,因为它现在还不明确。中国将会以什么新的意识形态作为构建一个世界秩序的引领,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提法,并没有提纲挈领的总纲。


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有吃有穿有安全保障,这是一个方面。


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无法割裂,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的秩序必须要改变。


三是产业链层面上的更深层次全球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一套更为合理的分配体系。


这里面印度一趟车也赶不上。


可以预见印度以后将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麻烦,这个国家,英国奶过、苏联奶过、美国奶过,法国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奶,但是拥护过,至少没使坏过,可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印度一样会是奶不动的一个。


到22世纪印度农村农民结构依然会是地主佃农模式为主,农民被土地深度捆绑,城市化除了贫民窟什么都不会有,无法提供工业化人口;


别的国家讨厌排斥反对买办阶级,民族自尊心用在反抗剥削上。印度人超喜欢买办阶级的,买办阶级说话又好听,里面个个都是人才,我超喜欢在里面的;


印度的启蒙运动还任重道远,一条适合印度自己的道路,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找到,他们注定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很久。


等他们真的抛掉身上这么多沉重的负担之后再来谈怎么赶超中国我觉得更现实一些,否则都是夸夸其谈。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有它自己的规律,否认这些规律没用,你不认它,它要管你。尼泊尔是南亚诸国里面很典型的例子了,不去思索自己的规律找到自己的道路,生搬硬套一条路过去,结果又如何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还得上下求索。


印度但凡还有一点点对规律的傲慢,但凡还有一点点“下一个中国”的想法,他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进步的。


user avatar   zhu-lao-shi-45-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马丁·雅克发推:印度新冠大流行是场悲剧,它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5月3日,英国知名学者、“中国通”马丁·雅克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的两条推文引起外国网友的讨论。他在推文中称“印度新冠大流行是一场悲剧”,并直言“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此外,马丁·雅克还称赞中国抗疫“表现出色”,同时列举几个表现最差的抗疫领导人,包括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印度总理莫迪。


北京时间5月3日晚,马丁·雅克在第一条推文中写道:“印度的(新冠)大流行危机是一场悲剧。莫迪负有巨大的责任。自满、无能、傲慢。(这个)国家(面对疫情)完全没有准备。莫迪的记录比特朗普和博尔索纳罗还要差。长期后果是巨大的。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希望是零。”

第二条推文中,马丁·雅克继续写道:“一年前,西方发动一场可耻攻击,将新冠(疫情)归咎于中国。(但)事实上,中国表现出色。表现最差的是:特朗普、博尔索纳罗、约翰逊和莫迪。中国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一场巨大的治理考验,美国及其盟友却搞砸了。”

有网友评论说:“美国、巴西、英国和印度人民遭受苦难。‘指责中国’是那些失败的政客为了转移注意力。”

还有一位网友无奈地留言:“中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阻止新冠,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复制。”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

就像是在问:

凤姐和刘亦菲相比谁更漂亮?

武大郎真的比姚明矮吗?

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和林彪比,谁更厉害?

我成为“下一个杨振宁”的希望有多大?

说句实话,我掌握了所有的物理学知识,对物理非常精通,在我看来,我和杨振宁的差距就是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请大家认真讨论,我凭什么不能成为“下一个杨振宁”?

杨振宁算什么?要不是那些乌鸦嘴,我早就是“新时代的杨振宁”了。

这就是个侮辱人智商的问题。

真的还不如讨论:

我成为“下一个杨振宁”的希望有多大?

user avatar   jiang-rui-j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成为中国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执政稳定。

其次需要统一的语言,文字,各民族各个政治派别拥护大一统的文化。

需要一个强大的党,行政可直达乡镇基层,地方割据阳奉阴违必须消灭。

需要民族平等,信这个的跟信那个的尤其要平等。

需要思想解放,求来世变得求现世,需要思想再武装。

需要治理贪污腐败,需要改革为经济基础相匹配的上层建筑。

需要新修水利,保证人口增长情况下的粮食供给。

需要门类齐全的工业,尤其是独自自主的国防工业。

需要上亿产业工人,数百万工程师,可自主升级的工业体系,数以万计的配套科研高校。

需要不计成本的超前教育,文盲可不能进工厂。

需要改革军队,军队要有战斗力。

需要自行设计制造航母,俄罗斯的纸面航母不能有效维护印度洋的利益。

需要核武器研究再出发,现有核弹根本不能保有威慑力,北方大国是第三代核弹,要有警惕心。

需要洲际导弹研究再出发,现有的导弹根本不能对抗北方大国的威胁。

需要载人航天再出发,地球虽小,宇宙实大。碌碌无为的蚂蚁也要看看天空,星辰大海可不能放弃

如果印度达成了上面这些,还是有一点希望赶上中国的!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乎不可能……

中国文化底蕴,真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有,中国能出一排排的伟人,成集团出现,印度出一个都难,还都是缺陷品。

底层老百姓也不一样。

印度成为发达国家,还是有可能的,但肯定跟中国不一样。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疫情已经证实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动物防疫法,做足了

那价格还卖的出去算你赢

除此我没啥意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印度 2.5 亿人的大罢工?这次罢工的根源何在? 
  如何看待印度政府对宗教领袖辛格的迫害? 
  强大而惊叹的印度,会被疫情拖慢奔向亚洲第一中央王国的步伐吗? 
  如何看待世卫专家称印度病例数被严重低估:实际感染数可能高出 20 至 30 倍? 
  如何看待印度官员首次确认有新冠死者遗体被抛入恒河?这将对印度疫情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印度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将全世界拉入疫情的泥淖? 
  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是否被中国网民夸大了? 
  印度疫情如此严重,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给印度人民提供帮助? 
  如何看待印度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4.5%?印度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 
  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与我国 052D 何者更强?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