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未来 20 年,中国航天事业将会迎来哪些关键的技术节点? 第1页

  

user avatar   an-xiang-shu-ying-yue-huang-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是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TSTO)

近期我国在TSTO上取得的成就包括但不限于

TSTO有多种构型,我国走的路线是一级下面级飞行器(加速器)+二级空天飞机(轨道器)的路线,大致的构型为前半段使用喷气发动机加速到5马赫以上,同时将轨道器带到高空,再使用轨道器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

TSTO一级飞行器的动力构型有很多种,主要就是各级在涡轮、涡轮机变循环(TBCC)、火箭基变循环(RBCC)、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TRRE)、火箭中间做选择以匹配不同的任务需求。这几种动力装置分别由航天科工(TRRE动力),航天科技(RBCC动力),中航工业(TBCC动力)进行研究,第一个链接展示的就是航天科技主导推进研发的RBCC发动机。

此外为了解决一级发动机的推力陷阱问题,还有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马伟明团队的目标之一。

我国的进度情况目前大约是2020年9 月 4 日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缩比模型,这是继2019年10月21日公布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风洞自由分离试验后的缩比模型一次轨道再入试验。

为啥说是缩比模型?因为根据查阅论文用于级间分离研究的TBCC动力TSTO气动布局概念设计,文中给出了较为清晰的二级外形方案,就是风洞试验的模型

这个尺寸是如此巨大,重量将达到200吨级别,显然不是此次长征2F发射的飞行器尺寸,因此我们认为此次飞行试验所使用的飞行器是较小尺寸的缩比模型,主要验证的是飞行器在轨返回时的控制、隔热等问题。

文中给出的一级的外形方案有两种

从风洞试验来看,最终选择了CD1的一级方案,其外形尺寸也是令人星潮澎湃。最后的仿真结果

可以看到一二级的起飞总重大约860吨,超声速飞行期间的升阻比在3-4之间,分离速度6马赫,分离高度30千米,一级提供了1.88千米的DV,比SPACEX的可回收一级火箭的DV略低一点。

这个数值可以说是相当令人失望了,根据水平起降两级入轨系统的质量估算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给出的二级燃料质量比大约是76.2%,那么即使采用氢氧机做二级,也很难把二级送上轨道。其结果只能是减小载荷增加燃料,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用于级间分离研究的TBCC动力TSTO气动布局概念设计,文中200吨的二级仅仅送了2吨的载荷,可以说是相当弱鸡的表现了。而在水平起降两级入轨系统的质量估算方法及应用一文中设计了一套沿95.8kPa等动压线的入轨方案,分离速度达到了9.25Ma,则一个重量仅91.27吨的二级就可送8吨的载荷进入近地轨道,投送效率提高了近10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出现这样分歧的主要原因是TSTO飞行器是一级飞行器的动力问题目前尚未解决,研究者对一级到底能以多大速度和高度释放二级并不是很有把握。

比如在2017年3月6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简称AIAA)、中国工程院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召开的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上,中国展示了大量成功的试验和实物图片,还透漏了我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超燃冲压的飞行试验并且研制的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简称TRRE)将在2017年底前开始飞行试验。此前的试验,验证了加速、巡航、机动等各方面性能,证明了下涵道里的液体火箭和双模冲压在M1.5-7之间协调工作的可行性。2016年,进气道和喷管试验完成,M1.8条件下的台架试验也完成。M2-6的稳态台架试验已经开始。试验验证了TRRE的进气道、喷管和燃烧室设计和模式转换。试验数据表明,可在1平方米捕获面积下达到8吨推力,达到设计要求。虽然会议上并没有透露超燃冲压可持续工作的时间,但要是达不到亚小时级,研发组合循环发动机是没有意义的。此外从中国航空协会官网公布的第三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名单与事迹介绍中(2015),关于我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究情况中提到我国采用的技术路线为航空煤油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其试验平台如无例外应当是凌云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通用试飞平台。

最后总结下,关于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TSTO,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2020年的轨道再入试验和RBCC组合动力发动机首飞、2019年的级间分离风洞试验、2017年AIAA展示的组合动力引擎技术研究和此次的可重复试验航天器就是实证。但是关键性的动力系统还没有进行决定性的高空试验,TSTO整体尚未到可以立项的程度。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国是在TSTO飞行器研究中进展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从我国各个国家队把TSTO一级动力方案全部包圆了的情况来看,国家对攻克TSTO是抱着极大的决心的,一定能成为未来 20 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关键的技术节点。

按照规划纲要,TSTO技术攻克后我国将具备年LEO投送量10万吨级的轨道投送能力,拥有载弹量百吨级速度6-12马赫级的亚轨道空间战略轰炸机,相信会成为我们对美国更有说服力的真理。


user avatar   kengbila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看今后20年将会有什么关键节点,得先看现在咱们都做出了什么才行。

载人航天方面:11艘神舟飞船、两个天宫空间实验室、一艘天舟货运飞船。从各个角度验证了我国载人航天各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顺手也在天上搞了些科研项目,获得了一些成果。现在第三步也稳稳的迈了出去,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几天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也将发射升空,我们的空间站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建成。

月球探测方面:嫦娥1-5号完成了从绕月到采样返回的各个步骤,其中嫦娥二号在完成月球观测任务后还成为了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器,对地外小行星进行了飞掠观测。嫦娥五号更是完成了一次“阿波罗式”的登月任务,为后续进一步的月球探测任务做了一定准备。

行星探测方面:全世界的火星探测项目中,第一次火星探测+环绕+落火+小车巡视,一个航天器把这些人物全部搞定的,就天问一号独一份,任务难度相当大,但咱们还是非常成功的把祝融送到了火星地面,就等过些天充满电之后开展任务了。

运载火箭方面:这个可说的比较多。自从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以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各个轨道的运载能力上限均得到了大幅提升。近地轨道由之前的长征二号F的8.8吨提升到了长征五号B的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力由长三乙的5.5吨提升到了长征五号的14吨。运力的提升给了载荷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此外,面对近年来越来越大的小型卫星发射需求,咱们在扩展上限的同时,也为小卫星们准备了更加廉价的运载火箭和更加快捷的发射方案,例如长征六号和只需要24小时准备的长征11号;跟大型卫星一起“搭车”发射带来的轨道、周期受限相比,小型运载火箭对于这类微小卫星而言有这相当大的诱惑力,同时小火箭的发射成本也更加低廉。

在上面已经完成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载人航天方面

首先,空间站的建设肯定会稳步推进,后续将会发射剩余的两个实验舱和一个空间望远镜,完成空间站一期的建设,后续视情况可能会有国际合作舱段或将核心舱备份打上去进一步扩展天宫空间站的体积和功能。此外,航天员将开始一步步的延长驻留时间,使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

此外,后续巡天望远镜(CSST)升空后,将会定期与天宫空间站对接,航天员可以直接进入巡天望远镜舱内进行相关维护工作。但由于空间站带来的震动较大,所以CSST工作时仅会与天宫空间站共轨飞行而非对接。

除了CSST以外,从近期的新闻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更加有趣的东西,例如这个:

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主体就是与欧洲合作,将类似于JWST的分块镜在轨组装,最终建成一个直径约10m的超大型空间望远镜,相当于一个超大号JWST。关于此项目的后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月球探测方面

在嫦娥5号完成其工作后探月“小三步”——绕、落、回均已完成,下一步则是探月工程的“大三步”——探、登、驻。

之前的嫦娥1-5号,均属于“大三步”中的“探月”部分,而这一部分将会继续发展到约2028年,其中包括嫦娥7号,嫦娥6号和嫦娥8号以及几个可能存在的后续项目。此外这一阶段还会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在同一片区域里部署多个月球着陆器作为无人科研站,分别携带不同的科研仪器在月球地表开展研究。

而下一步“登月”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当然,这里指的是载人登月,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可以采用两发新型载人运载火箭,也就是俗称的921火箭进行,一发搭载总重约为25吨的登月舱,另外一发搭载探月型新载人飞船,组合体重量约为50吨,支持两人落月开展工作。

待长征九号开发完成后,我们则可以开发一型重型登月舱(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上的重量可以达到70吨),与921火箭搭配,直接往月球表面上部署一个小型前哨,可短期有人驻留。并未随后的长期有人驻留任务做好准备。

至于载人登月之后,我们不能像冷战时期一样,为了登月而登月,需要在有明确的科研课题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设计载荷与实验内容,并最终实现月面或月球轨道长期有人驻留。

行星探测方面

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并进入火星轨道后,与月球探测相似,完成了绕、落、巡的工作。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我国将会进行火星采样返回计划,如果顺利的话,将会在2028年的火星转移窗口进行发射,并于2030年返回。

除了火星以外,我国还会进行小行星探测活动,目标是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133P,任务将于2022年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发射,探测器将会在2023年抵达小行星2016HO3,并对其进行观测和采样,并于2024年携带样本返回地球。随后轨道器利用地球和火星的引力助推,到达主带彗星133P开展延伸任务。

更远期的计划则是在2029年发射木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对木星和天王星进行探测。除此之外还会有海王星探测任务,预期在2030年以后才会发射。

运载火箭方面

继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八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之后,我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基本成型,均采用了环保无毒的氢氧燃料或液氧煤油燃料组合,比冲高、推力大、运载能力强。而后续的新型运载火箭也将继续采用此类燃料组合。

短期内,新型载人运载火箭,也就是921火箭将在十四五期间首飞,其采用了现有成熟技术,一级和二级均使用的是YF100系列也氧煤油发动机,三级采用了和长征五号二级相同的YF-75D发动机,近地运载能力7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力不低于25吨(激进一点破30吨)。921火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采用成熟技术,可靠性高,并且YF100系列和YF75D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都不差,用于载人航天相当合适。关于921火箭的详细技术指标,详见我之前的专栏文章。

比921更远一些的,那就是长征九号了。长征九号大家最关注的其实就是发动机,而她使用的发动机更有着“三神器”的外号,因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YF-130、220吨级氢氧发动机YF-90和25吨级闭式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YF-79的性能在世界现役发动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强悍。而最近的新闻中也报道了YF-130的相关消息,原理样机已经成型,半系统试车已经完成。

除了长征九号这种大家伙之外,我们还在研发新型的中小型运载火箭。以降低发射成本,这里的研制主力就不再是航天院所这些“国家队”了,而是民间航天企业。例如蓝箭航天采用液氧甲烷燃料的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当然国家队自然也不会缺席,例如航天八院的长征六号和一院的长征八号融合型。这一系列火箭的发展趋势就是简化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并且缩短测发周期以提升发射密度。

此外,可回收构型的火箭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发展中,航天一院的长征八号R预计将于2025年首飞,其捆绑结构不再分离,整体集束回收。八院的长征六号X也已立项,预计2022年即可首飞。

除了这两型已经石锤的可回收构型火箭以外,可能实现回收的还有921火箭和长征九号,当然这两型的可回收构型也只是猜测,并未有任何公开报导证实。此外,除了运载火箭,多次重复使用可回收天地运载工具还包括了腾云空天飞机,目前其各子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

从以上各种规划中不难看出,我国的航天事业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将会迎来大量的技术节点和突破,也会出现一波航天成果的井喷,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ps:最近事情比较多,写的可能不尽完善,还请各位见谅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不把人集中在一个城市管理呢? 
  如何求解这个小球碰撞次数与圆周率关系的趣味问题? 
  人工智能达到了什么程度? 
  俗话说 病急乱投医,当有人推荐“不妨试试中医?” 你该怎么选择? 
  就目前的中国而言,是否应该发展民营航天,有何前景? 
  如何看待「长征九号即便是造出来了也面临着落后,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应该沿着SpaceX路线发展」的观点? 
  如何看待SpaceX「星链」致使卫星行业竞争对手避免使用SpaceX火箭发射服务? 
  你会吃「人造肉」吗? 
  为什么中国不研发肯德基炸鸡的配方或者可口可乐的配方? 
  拜登签令制裁 4 家中国药企,理由是「打击芬太尼等药物滥用成瘾问题」,这有何依据?将产生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知乎上对帝都航天院所待遇普遍评价不高,如何看待某云岗总体所入职一年后仅年终奖就10多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台湾五天内(5月13日一次,5月17日一次)两度遭遇大停电?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况如何?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