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应该是西欧的舶来品,核心是人类工业化后对世界的改造能力的质的提升。
中国古代类似的组织主要在三个场景:皇家园林(官办)、城隍庙(混办)、家族祠堂(民办),都承担着相同的作用:实力的宣示,和更加广泛的文化认同。
任何时期,这类博物馆属性的组织,其建造和运营的成本都不低,需要足够的生产力支撑。个人觉得西欧进入工业化以及对外殖民后,这类组织才正式作为城市或国家建设的基本单元固化下来,因为有足够的生产富余,以完成基础建设和运营。
就现在的城市和居民生活而言,目前对于博物馆的理解,个人认为基础是不足的。
首先,大部分的儿童、青少年,主动去博物馆的占比不高,而且现在有趋势,将博物馆包装成文旅商业化产品,或者文旅商品化套上博物馆的名头,这个对文化的底层意义多多少少有负面的影响,其关键原因还是专业性不强。再者,工业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点在哪里,需要更多的考虑受众传播效果。
博物馆的核心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质的提升,进而带来的“博”字。目前主流的宣传口径,感觉还是较低层次的“我们祖上很牛”,暂时还没有进化到“我们一直很牛,未来会更牛”。而且现代的工业化改造世界而出现的产品,与老物件还不一样,如何对他们进行宣传和传播,是一个长期的文化传播工作。比如流行的梗“X国一直考古,X国一直科幻”,怎么破,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记得南通号称中国私人博物馆之都,很好奇南通是如何包装这些个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