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科院李建刚院士称未来10年可控核聚变将「达到最低门槛」,实现「上亿度」「长时间」发电,这意味着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老板说的“10年内达到聚变的最低门槛”,我猜应该是指做到聚变的Q值(即能量输出/输入比值)大于1,也就是能量输出大于能量输入。

目前的Q值记录是0.67,由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在1997年创下。由于中间几十年都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氘-氚实验,这个记录依然保持至今[1]

JET反应堆近年来进行了不少维护升级,今年也放出消息,准备上新一轮的大规模氘-氚实验了,有很大希望打破自己的Q值记录。

另外去年聚变界也发生了一件比较大的事情,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终于进入最终组装阶段了,预计能在5年之内完工,在2025年左右进行第一次实验。

ITER一旦建成,便是地球上最大的聚变实验堆。而总的来说,聚变堆越大性能越好,因此ITER的设计参数也是史无前例的高,目标Q值甚至设到了10以上。

Q值>1意味着能实现输出大于输入了,但在现实世界中,能量的传递/转换都是存在损耗的。想要实现具有商业价值的发电,大概需要把Q值做到30左右,同时需要完善的氚循环回路,以及合格的抗辐照材料。如果对后两点感兴趣,可以看我以前写的科普回答:

参考

  1. ^Fuel for world’s largest fusion reactor ITER is set for test ru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408-1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Nature》封面文章:辽宁发现长有蝙蝠翅膀的恐龙「长臂混元龙」?对研究鸟类的演化有何帮助? 
  高温气冷堆的“固有安全”属性是怎么回事? 
  中科院引雷试验天空现金色光柱,引雷试验具有哪些实际意义? 
  请问可控核聚变能解决西部缺水问题吗? 
  可控核聚变为什么不以氢元素为原料,而已氘和氚为原料呢?氘和氚含量不是更少么? 
  核聚变怎么实现发电,有概念模型吗? 
  中科院物理所公众科学日/开放日活动中,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照片、故事或体验? 
  人类攻克了核聚变的大关之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一个反应堆最大能做到多大发电量? 
  为什么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却没被评上院士? 

前一个讨论
印度疫情真如网图上那么严重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长江存储在半导体行业的崛起?





© 2025-04-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