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最初,起点就是小破站,六个站长有一半是写过书的作者,包含一个太监,两个能搞技术的……
只有起点的创始者有写作网文的经验,了解作者的所有想法,其余平台的创始人都不是作者出身。
别的网站是把作者当狗,血红被撵走,萧潜被骂走,我也被当瘪三踹出去,起点这边,网站的老大书区留言,鼓励作者写得好,你们还见过蛤?
当初有人想要做VIP付费阅读,一堆一九分账,平台九,作者一,起点三七分,作者七成……
可不就赢了?
再后来,坚持一九分,给作者一的死了。
卖给自己都要完蛋的大平台的死了。
坚持去做简体,放弃付费阅读的死了。
搞擦边球,被封的平台死了……
可不就剩起点了?
卖给盛大,在银行还需要汇款的年代,根本没有网银的年代,就只有起点能买遍地都有的盛大游戏点卡冲值……
可不就起点赢了?
当年的起点只要电子版权,只要两年……
再后来,那就不是起点了,是盛大文学,是阅文……
合同都是法务部出……
大家客客气气谈生意……
说起资本,当年桥爷给起点砸一个亿,真金白银,跟黑心说,不用赚钱,都给我花光……
苦哈哈的其他网站,怎么竞争啊?
这也是当年起点为啥第一。
当年移动基地的稿费结算,谁家也拿不到,桥爷让黑心先把稿费垫上,亲自去跟移动基地交涉,把稿费讨回来。
也是特么的资本……
也是为啥当年起点第一。
互联网的逻辑就是要亏钱,利用马太效应疯狂扩大,然后等到地位稳了时再割韭菜。
必须抛弃短期收益,立足长期收益。
而起点是它同期的竞争对手最注重这一点的。
任何媒体形式,早期都是缺内容,中期之后都是缺用户。而在早期,互联网媒体是可以利用当时过剩的风险投资来补充现金流的。
所以那个阶段,谁对作者好,能吸引更多作者过去,谁就会赢。
第二个阶段,是内容开始显得过剩时,就要疯狂砸钱吸引读者,起点在2015年前后又做对了,疯狂拉新,没有给对手任何的机会。
第三个阶段应该就是打出去,跳出网文这个小圈子。目前起点打得一团糟,不过竞品还没有能明显打死它的。
这是前台层面。
后台层面就一句话,一定要在资本廉价的时候吸引资本。
起点在几个关键的烧钱时间点,先投靠盛大,再投靠腾讯,很好地补充了现金流,并降低了吸引用户的成本。
在关键时刻及时搞到了钱,让它有资格跟竞品打价格战,可以在不同阶段最大化地对作者和读者让利。
所以形成今天的格局,最有钱的读者都在起点,进而使得想挣钱的作者没得选。
引用一个2013年的回答,回头看历史时,当时的人怎么看往往更有代表性:
科技的进步扫清了信息垄断的物理障碍。
能不能垄断是哲学问题,怎么垄断是技术问题。
难道以前传统纸媒时代就没人想垄断?就没有竞争?没有套路?
纸媒时代是受到物理规则严格制约的。
一家图书馆最多能容纳多少书?
一家出版社最多能盘动多少部作品?
一本杂志能装订多厚?能收录多少文章?
一家印刷厂最多能印多少册?
但网文呢?
一家网站能收罗多少小说?
电子版本占多大空间?
多少重量?
技术基础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