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最近几年为什么一直出的都是烂片? 第2页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海传媒集团曾经抽调过一个人去TVB做老总。其它的你们自己去想。所以,各位,你们在骂谁啊?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突然觉得香港电影和暴雪有某种相似程度。

曾经都是行业大手,风向标,曾经有无数粉丝,曾经在某些方面是行业最高标准。

但近年来,都是靠着老本,炒馊饭,把自己的粉丝得罪光,核心人才留不住,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不仅电影拉胯,电视剧更是惨不忍睹……

巾帼枭雄3堪比抗日神剧,完全把1和2口碑砸了。

这两年追的港剧,法证先锋4,战毒,还有最近的逆天奇案,已经能和魔兽争霸3虫豸版比肩。

法证4好歹有一丝丝法医要素,战毒根本是瞎编乱造,让我怀疑是网上招的实习生当编剧,至于逆天奇案,高开低走,除了第一集有吸引力,后面案子大部分脱节了!

哦对了,现在港剧一言不合就唱歌,从当年情到狮子山下……真是嫌情怀不够深啊。

不过……

三次元你港剧不行了,进军二次元吧。

1.明日方舟系列

龙门的原型根本就是香港,陈sir有好几个人的既视感。

剧的名字可以叫做《龙门往事》或者《龙门警察故事》(抱歉我不会粤语,请粤语大佬起个本地化标题)

主角是陈sir和星熊等龙门近卫局的核心成员,故事全方面展现龙门的风土人情。

其余出场势力有企鹅物流(经常踩过界被陈sir追查),罗德岛制药(背景神秘的团体),还有整合运动等等。

中间有各种人的爱恨情仇,还有陈sir的身世之谜。

你们看所有要素都齐了……

2.现代式神题材

以《阴阳大战记》为蓝本,讲述从千年前穿越到现代都市的少年陆,和式神共同冒险的故事。

糅合了武侠,穿越,魔幻等题材,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

本身香港在武侠和穿越方面就很得心应手,魔幻稍微改进下就不是问题了。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以前也是烂片多,但是基数大,处好片的概率还是有的

比如假设欧洲影坛是十个烂片出一个好片

港片是一百个烂片出一个好片

那么在以前港片繁荣的时候,就跟惠英红拿金像奖的时候说现在香港能有400部电影,加上那些没上映的

这也有四五个神作了不是。

现在香港一年才几部影片?2019年香港一共上映326部,其中香港电影就46部········


二、

香港电影繁荣的时候,是东南亚、台湾甚至日本的资金大量流入,那时候张曼玉不是一年赶十二部电影叫张一打么···

但是同样的,这些外来的资金,想的是赚钱,不是孵蛋······无非是花钱砸一个明星,然后几天用来拍电影,出来圈钱,(大家有没有觉得眼熟,我们在互联网等大鳄进入影视圈以后也是这样子,流量横行)

而现在,资金有了更好的投资渠道,去香港的自然就少了。


三、

格局,早些年香港影视这一块还是着眼全国的,现在香港影视几乎就只拍香港一地了

我们小时候看的精武门、霍元甲、上海滩。是天津和上海的事儿

成龙李小龙还经常拍视角在世界各地的电影

现在就剩下叶问之流,就是香港一隅之地了

格局越来越小了


四、

一般人才的成长,是金字塔型,越往上越少

有正规学院的培训,是椭圆形,特别差的也特别好的不多,中间的非常多

香港正规的影视学校建立的时候,都80年代末期了,等到第一批学生毕业,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都出来了,香港电影根本不是对手,加上金融危机,投资也少了,这时候,演出的机会连大明星都得抢,何况这些小明星?

这就是第二条提到的,这些热资过劳投资是捞一笔的,不是给你打基础的

而这种打基础的事儿,说难听点,你只能指望政府

但是港英政府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五、

和第二条我提到的流量电影一样,现在几乎是看到流量就默认是烂片了

同样的,当时大量资本涌入的香港,你以为会比我们好?


六、

早些年香港是集中了整个东亚的资源,比如上海影视资源的注入、邵逸夫就是从新加坡过去的,翁美玲还是从英国回去的等等等等,巩俐等明星都是走的在大陆发展起来去香港再去欧美的道路。

但是现在,一个是东亚各国文娱都发展起来了,没必要去你那里

而来的少了,香港自然就恶性循环了,越来越差,。越来越吸引不到人,越吸引不到人就越来越差


七、

短视

香港回归后,大陆方面放开了对香港的限制

大量香港文艺工作者北上

那可是一个香港三流歌星来大陆商业演出都能拿几十万的年代,想想吧,90年代工资也才几百块钱的时候。

本来香港可以打造成东方好莱坞,让无数的大陆明星和以前的巩俐等等明星一样,发展好了,被“虹吸”到香港,为香港娱乐加砖献瓦的

但是当时香港的短视令人无语

那时候我们叫四小花旦,为什么只有花旦呢,因为香港的导演们只用大陆女演员,男演员是要留给自己的,当时大陆男演员几乎都只能在抗战神剧里蹉跎

还有投资几个亿的电影赤壁,请港台导演港台演员,连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波多老师都能当女主,小燕子赵薇这么大名气只能当女二那种

就是这么的偏心,大家发现没,现在周迅李冰冰赵薇等等都起来了,当时和他们配戏的香港男主们··还是泯然众人··

都不用心啊,你能怎么办啊

更不用说合伙坑投资人的钱了,一个草帽几万块啊,电影里边用到奢侈品不是去租,而是买,用完了就大家分了等等,最后电影赔了,导演买别墅了···

这么来个几次,谁还敢请他们啊


其实你贪点也不要紧,但是你能赚钱,投资人也不会说啥

问题就是即不赚钱还贪钱·······

娱乐公司请个港台的经理,这个经理想的 不是壮大公司,而是经理人侵吞股东资产或者请一大堆港台人士过来拿高薪······

这就很尴尬了···

太小家子气了···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永远都是水准一般的电影居多,然后是拍烂的电影,再然后是少数的精品,这就是拍摄基础数量决定精品数量。

香港是一个纯商业电影市场,诞生、壮大、衰落整个过程都是商业思维在主导。

五六十年代盛行的黄梅调,然后进入武打片,风月片都是市场,片商们没有艺术追求,也不可能追求艺术,但凡敢追求艺术的片商,最后都是以破产为结局的,比如逝去的大哥邓光荣,王家卫直接花掉他3900万港币,邓光荣直接进医院吊点滴,公司直接倒闭。

整个香港人拍电影,和他们聊天永远都是市场票房,他们不关心奖项,也不关心艺术表达。

香港电影高峰期每年产出几百部,几十年下来积攒上几万部,最后观众能记住的精品,就那几百部而已,平均每年还是一二十部而已,现在失去了庞大的制作基数,烂片的数量一下就提了上来。

香港现在和内地是两个空间,内地四十年,产生了庞大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人群,香港人根本没办法把握内地人的思维状态,以前可以凭借经济领先,用本土故事进行高维碾压内地,香港经济没落,根本无法碾压,连对等都没有了。

和内地无共鸣,本土无前景,这样的香港电影已经就是在衰落。行业精英集体北上,留下的人水平缺乏基础数量锻炼,每个人都是新手,这样香港电影怎么能够拍出好片。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双》表示不服啊。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是信息大家没看好的片子,现在看多了。

外加港片又没多少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的预设跟事实非常贴近。

从电脑渲染技术进入电影行业后,香港电影就被资本与时代抛弃。在失去经济和文化的高位后,这是电影工业的选择。

如果回溯香港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这个趋势就已经形成。

面对欧美动则亿元,还是美元的投入,香港那些殖民色彩浓厚的警匪片(几乎所有电影封顶于警匪片社会范畴,哪怕是香港团队主导的战争片),千万港币的投资,已经处于弱势。在剧本领域已经被理论充分武装的时代,技术和资本上的差异是竞争的红海,也更加容易出现吸引、打动消费者的作品。

再加上香港回归后不少的不合时宜的政策,导致社会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坐实了娱乐行业的颓势,而跟香港类似的甚至更加明显的台湾,娱乐行业更是衰败的厉害。

当然你也会说大陆的烂片更多啊。恩,怎么说呢,这个可能解释为“那么多的从业人员,总得要吃饭吧。”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前)殖民地的悲哀。

殖民地虽然涉及地方,却又不是正经的地方政权。既脱离了其母体,又算不上融入殖民宗主本体。既不像亲闺女,又不是媳妇,一幅丫鬟样。

政治上的不伦不类必然导致文化如同盆景一般缺乏强度。

所以,香港电影绝大多数重江湖气,却少有社会深度,更谈不上政治高度,也就缺少某种“力度”(很多答主提到过的“格局小了”)。

上面几段话说得很虚,下面举电影的实例。

比如《绣春刀2》。里面特别经典的一幕就是锦衣卫找静海和尚调查北斋先生。其中做笔录时那一句“静海和尚说了,收了北斋先生字画的香客都是好人”堪称名场面。只这一句话,就把专制威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衬托出对象的渺小与无力——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说了什么不重要,我们说你说了什么才重要。

就凭一句话,压根不需要打打杀杀,不用动刀子都能让人觉得脊梁骨冒冷气,这种紧张感比帐下五百刀斧手都强。嘴皮子一碰都是灭门的灾祸,正所谓“你这一笔下去,静海师傅这辈子的修行就算毁了”。

大陆之所以能拍出这样的桥段,这样的电影,就是因为大陆是独立的政权,而且是中央政权。从古到今都是实实在在进行着统治,对于统治的力量(规则杀人于无形)有着切实的认识。

而与之相对,香港要拍的话,就很难出现这种深度细节,因为香港在长时间的殖民史里,没有进行过正常的统治。她自己统治不了自己,英国人也没好好统治她(因为比不了英国本土的地方政权)。

再比如《红海行动》,《流浪地球》。里面那种重工业以及军事单位带来的组织度,力量感,更是香港电影望尘莫及的。

原因还是上面说的,你都不是正常的统治,自然不会有正常的经济,政治,社会布局,当然也就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力量,组织,机制。

反正,从我个人而言,我看香港电影体会得到义气,情绪,情感等因素带来的热度,却很难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规则,秩序带来的冷酷——这正好是殖民地近似于“无主之地”政治地位的写照(而且,香港不少人的政治诉求还真就倾向于无政府主义)。

那么,电影拍出来就比较“浅”。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动物防疫法,做足了

那价格还卖的出去算你赢

除此我没啥意见


user avatar   frank-lei-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程潇可以不捐钱,但不可以说“捐款不是攀比”,别人可以说,她不行。

她是什么职业呢?不是演员、不是歌手、不是舞者,而是“流量”,一个靠粉丝打投、公司营销、热度炒作等“攀比”手段吃饭的职业。

天底下有成千上万个职业,农民、工人、警察、医生、消防员、清洁工……他们都可以不去和别人攀比,但唯独“流量”不行!

你们流量,出门穿的衣服要攀比,录综艺的咖位要攀比,镜头里出现的次数要攀比,粉丝集资的数额也要攀比,这些令人羞耻的地方都攀比了,到了捐款的时候,你凭什么不攀比?

前几天,乐华年会,程潇和粉丝们,恨不得和孟美岐、吴宣仪攀比到精修图上的每一个像素,怎么到了孟美岐捐款100万元驰援河南的时候,就好意思说“捐款不是攀比”了?

你脾气这么横,当初萨德期间,给韩国军队慰问的时候怎么不用呢?


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位最近热播的剧口碑都快被骂裂了,这位出来说过一句话吗?对于自己作品丝毫不关心的她,怎么一沾钱,反应就这么大呢?


另一个类似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8 月 30 日乱港分子黄之锋被捕一事? 
  我在网上合法买了正规电影,让大家一起看违法吗? 
  2020 年,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职场类影视作品? 
  如何评价 2018 年贺岁档电影《红海行动》? 
  如何看待全网悼念吴孟达? 
  如何评论电影 仁川登陆作战 인천상륙작전 (2016)? 
  为什么外国演员演戏都很开放? 
  有哪些好看的老电影? 
  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面,老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给日本人做饭,他算不算汉奸?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选择? 
  你有哪些穿了很久的衣服? 

前一个讨论
布偶猫舍要不要做下去?
下一个讨论
明朝的内阁大臣一般都有哪些头衔?





© 2025-01-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